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年龄虚减"性判断、认定错误的临床现象的特点和实质.方法分析1586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中,存在自我"年龄虚减"性判断、认定错误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及临床资料.结果有9例(0.57%)存在自我"年龄虚减"性判断、认定错误,临床表现为判断自已年龄的思维独到地荒谬离奇,其错误无法用推理、计算、对比、照镜子等方法进行自我更正,以慢性型或衰退期患者居多.结论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年龄虚减"性判定错误,应归属一种妄想表现,可以命名为年轻化妄想(或年龄幼稚化妄想).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社区精神病患者日间康复照料机构"快乐之家"的康复效果.方法 对进入"快乐之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服务模式,并随访1年.在入组前、随访6个月及1年时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社会功能缺陷量表(SDS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评价量表(SSRS)进行评估.共入组64例,完成随访61例.结果 经过"快乐之家"1年的综合康复治疗,61例患者的BPRS分值下降(基线:43±15,6个月:35±13,1年:30±6,F=17.89,P<0.001)、ADL分值也下降(基线:19±6,6个月:15±3,1年:15±3,F=16.96,P<0.001),SSRS分值提高(基线:27±5,6个月:31±6,1年:35±7,F=22.99,P<0.001).SDSS分值无明显变化.结论 社区"快乐之家"对促进社区精神病人的全面康复有着正性促进作用,该康复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4.
5.
“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农疗"对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将68例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两组均接受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研究组联合"农疗"。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Morn ing-side康复状态量表(MRSS)、一般健康问卷(GHQ-28)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第12月末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2月末时,研究组患者的PANSS总分、MRSS总分及GHQ总分均下降;研究组、对照组PANSS总分减分值分别为(6.59±1.80)、(2.66±1.06),研究组减分值优于对照组(t=-11.052,P〈0.01);研究组GHQ总分(10.03±1.87)低于对照组(17.37±1.48),有统计学差异。结论 "农疗"有助于改善慢性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的精神症状,促进康复。 相似文献
6.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李植荣黄玉琴郭素贞林微宏对本院男女各一病区1996年全年出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研究,均符合CCMD—2—R诊断标准。共151例,男76例,女75例。结果发现,有攻击行为者99例,65.6%,其中男58例,女41例,... 相似文献
7.
姚芳传 《国际精神病学杂志》1978,(3)
脑电图技术用于临床和科学研究以来,在精神病学方面虽然作了不少工作,但成绩不及在神经病方面的大.近30年来,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脑电图研究报告已有数十篇.从这些文献中概括出精神分裂症患者可有以下一些脑电图表现:正常、α节律组成异常、慢活动(弥漫或局限)、快活动(过度觉醒或过度活动状态)、锯齿活动和阵发性活动.因此,尚未发现任何特征性异常.有些学者观察了这些病人在睡眠时的脑电波,也并无明显改变,不过在睡眠第四期(D期)δ活动减少.使用硫贲妥钠引起睡 相似文献
8.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型宋振杰郭沛彩王凯香我们对1992年来符合CCMD-2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住院患者976例作血型测定,其中男513例、女463例,以正常人40980例为对照。两者均无显著差异,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男女的血型分布情况也相仿(P附表男女精神分...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裂症患者性别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精神分裂症性别差异 ,报告如下。1 对象和方法系近 5年住院患者共 2 94例 ,其中男 130例 ,女 16 4例 ,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第 2版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 ,排除合并精神发育迟滞、药物依赖、酒依赖、人格障碍和严重躯体疾病。对入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文化、职业、胎次、家族史、首次发病年龄和病程等进行分析。2 结果发现男性患者文化程度较高 ,首次发病年龄早 ,偏执型较多 ,病程较长 ,疗效较差 ;女性文化程度较低 ,首次发病年龄较迟 ,病程较短 ,疗效较好 (P均 <0 0 5 )。而职业、胎次、家族遗传史、阳性或阴性症状为… 相似文献
10.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期的研究表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具有两个特征:1.自杀易发生在疾病的初期,2.自杀的动机是以妄想为基础的。1952年以后,由于精神药物疗法的普及,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与治疗环境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方式也随之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作者认为最重要的变化有以下三点:1.自杀率增加,2.慢性期自杀的增加,3.根据症状能够了解发生动 相似文献
11.
作者对22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为期30周的“药物假日”对照研究,采用GAS,CGI 为评定工具。结果提示,就有关疗效的量表分看来,“药物假日”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但随着研究时间的延长,两组间疗效指数值的差异渐大,终至显示显著差异,且“药物假日”组导致28.2%病人出现睡眠障碍,个别病人无法坚持完成研究,故不宜普遍推广。 相似文献
12.
13.
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预测 总被引:48,自引:0,他引:48
试图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预测,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主要从人格特征、智力结构、脑电图、社会支持和早年不良家庭环境等方面,研究1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相关因素,并试图对患者的攻击行为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既往攻击行为史、社会支持少、悲观抑郁、早年不良家庭环境、脑电图异常、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社会责任感量表分低,是本组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主要预测因子。因此制定了一个有21个条目的攻击行为预测表,其预测准确性达90.3%,有一定预测效度。 相似文献
14.
精神分裂症患者手足发冷、发绀,以及久不消失的红色皮肤划痕症临床上并不鲜见。武冈满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的静脉血颜色像动脉血那样鲜红,因而认为:精神分裂症具有微循环障碍。为探测精神分裂症微循环的状况,我们应用美国实验仪器公司生产的IL1312血气分析仪检测了42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16.
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1978年7月~1997年11月在我院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杀情况进行分析。1临床资料患者均符合CCMD-2-R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在住院期间死亡者496例,男322例,女174例;其中自杀死亡34例(6.9%),男28例,女6例。已婚11例,无偶... 相似文献
17.
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总被引:39,自引:2,他引:37
目的;研究精神分裂服药依从性及其相关因素。方法:对388例门认孤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中力,服药依从性与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社会功能陶陷筛选量表(SDSS)及副反应量表(TESS)的评定与分析。结果:服药依从者69.1%,病程〉5年者依从性比≤5年者差;自知力障碍越重者依从性越差;BPRS总分其思维障碍、敌对猜因子分越高者依从性越差;SDSS及TESS“A”栏(严重度)评分越高者依从性越差。结 相似文献
18.
精神分裂症患者细胞因子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精神分裂症病理生理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60例精神分裂症和18例健康对照的血清IL-6、TNFα和SIL-2R水平。结果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IL-6(P<001)和TNFα(P<005)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且血清IL-6水平男性患者显著高于女性患者(P<005),阳性家族史患者显著高于阴性家族史患者(P<005),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SIL-2R水平与健康对照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存在IL-6和TNFα介导的免疫功能异常,血清IL-6水平可能是其亚型的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213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分析,发现脑电图异常率为22.1%;脑电图异常绝大多数为轻度异常(占异常总数95.7%),主要表现为θ波增多,少数患者θ波弥散出现。脑电图正常者,不规则脑电图明显高于正常人,表现为β波增多,有少数α脑电图者可出现α波慢化趋势和泛化现象。脑电图异常率最高为青春型,最低为偏执型。男、女患者脑电图异常无显著差异。此外通过精神分裂症与神经症患者脑电图比较,发现他们脑电图异常改变相近似,因而进一步证实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脑电图改变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测定了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白介素 - 8(IL - 8)含量及其红细胞趋化因子受体结合活性 (ECKR) ,以探讨其临床意义。1 对象与方法研究组 34例 ,为本院初次入院病人 ,符合 CCMD- 2 - R中精神分裂症的诊断标准。男 2 0例 ,女 14例 ,平均年龄(34.4± 4.6 )岁 ,病程 (7.4± 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