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胺(histamine)属于神经递质,通过已知4种类型的组胺受体,在免疫调节和炎性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是I型超敏反应的核心介质。H1受体拮抗剂(H1 receptor antagonists)现称H1抗组胺药物(H1 antihistamines),是临床最为常用的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2.
变应性鼻炎(AR)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发病率达10%~40%,且患者人数仍在增加,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经济上的沉重负担。为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制定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指南,  相似文献   

3.
抗组胺药物在治疗变应性鼻炎(AR)及变应性哮喘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怎样发挥最佳效果又能避免副作用(中枢镇静、心脏毒性等),变态反应学家、药理学家、国际组织、药物生产厂家都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各种研究和探索为患者和医师带来了知识更新和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4.
迄今变应性鼻炎(AR)已成为全球性健康问题,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可以严重影响儿童的生理、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同时也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负担,部分国家(地区)儿童AR的患病率达40%,并呈继续上升趋势[1]。国际间儿童哮喘及变应性疾病的对比研究(international study  相似文献   

5.
变应性鼻炎(AR)已成为了一个全球性的健康问题,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其发病时可以影响患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及学习效率,WHO组织全球鼻科和变态反应科的学者编写了"变应性鼻炎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 rhinitis and its impact on asthma,ARIA)"指南,  相似文献   

6.
鉴于第一代H1抗组胺药物有导致嗜睡和抗胆碱能作用而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第二代口服H1抗组胺药虽已成为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主要药物,但具有心脏毒性;目前无中枢镇静作用、无心脏毒副作用、药物相互作用少的第三代抗组胺药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治疗变应性鼻炎的新一代抗组胺药物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1变应性鼻炎与鼻塞症状变应性鼻炎(AR)是一种常见的变应性炎症疾病,全世界人口患病率为10%~25%,有些国家高达40%。中国大陆地区11个中心城市的电话问卷调查显示AR的平均患病率为11%[1]。鼻塞是AR的主要症状,也是患者认为最烦恼的症状。在法国、德国、意大利、西班牙和英国的一项大于3000  相似文献   

8.
H1受体拮抗剂是抗组胺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疾病。本文做为系列文章的上部,简要介绍了组胺和组胺受体的研究背景,系统回顾了抗组胺药物的研发历史和分类。  相似文献   

9.
变应性鼻炎(AR)是一个全球性健康问题,全球发病率10%~40%,且患者人数仍在增加,影响日常生活、工作及学习,造成经济和健康上的沉重负担。AR是全身变态反应的一部分,中重度AR与哮喘控制不良相关,常年性AR患者中哮喘发病率较高,更引起了人们对AR诊治的关注[1~4]。为此,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参与制定的AR及其对哮喘的影  相似文献   

10.
H1受体拮抗剂是抗组胺药物之一,主要用于治疗变应性疾病。本文做为系列文章的下部,重点介绍H1受体拮抗剂临床应用的安全性问题,并指出临床应用中需要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变应性鼻炎(AR)是耳鼻咽喉科临床常见的疾病,以清涕、喷嚏、鼻痒及鼻塞等作为主要症状,患病率可高达10%~20%。AR几乎均存在于各年龄阶段人群[1],患者深受疾病困扰,承担一定的生活、工作、经济及家庭等生理心理压力,并且有发展成为哮喘的风险。指导AR及哮喘治疗的  相似文献   

12.
组胺(histamine)是机体内组氨酸在L-组胺酸脱羧酶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化学信使物质,通过4种受体亚型在复杂的免疫调节系统和变应性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通过H1受体,组胺可增强抗原提呈细胞的能力,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更多包括组胺在内的炎性介质,促进嗜酸粒细胞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  相似文献   

13.
幼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是幼儿头颈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具有高度的复发性及侵袭性,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它是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主要依靠反复手术切除病变,但辅助药物的治疗也在广泛地开展,多种药物进行了动物实验和小范围的临床试验,初步检测了安全及可靠性。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此类报道,其中主要包括西多福韦,干扰素α-2a,3-甲基吲哚/二吲哚甲烷,维甲酸,HPV6b L1病毒样颗粒疫苗,腮腺炎疫苗,HspE7疫苗,H2受体阻滞剂,5-氟脲嘧啶(5-FU)及个别报道以中药作为辅助性药物等。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幼儿复发性呼吸道乳头状瘤是幼儿头颈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它具有高度的复发性及侵袭性,各方面的研究表明它是由于人类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引起。目前对于本病的治疗临床上仍主要依靠反复手术切除病变,但辅助药物的治疗也在广泛地开展,多种药物进行了动物实验和小范围的临床试验,初步检测了安全及可靠性。在这方面也有大量的此类报道,其中主要包括西多福韦,干扰素α-2a,3-甲基吲哚/二吲哚甲烷,维甲酸,HPV6b L1病毒样颗粒疫苗,腮腺炎疫苗,HspE7疫苗,H2受体阻滞剂,5-氟脲嘧啶(5-FU)及个别报道以中药作为辅助性药物等。本文对此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从1937年第1个抗组胺药开发至今,H1抗组胺药(H1antihistamines,以下简称抗组胺药)逐渐成为变应性鼻炎(AR)治疗一线用药,在AR药物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第2代抗组胺药具有起效迅速、维持时间长、1次,d用量、抗胆碱作用与抗组胺作用相分离的特点。AR及其对哮喘的影响(AllergicRhinitisanditsImpactonAsthma,ARIA)指南2010修订版强烈推荐使用口服第2代或新型抗组胺药治疗AR,可有效缓解流涕、喷嚏、鼻痒和眼部症状,对鼻塞有一定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组胺由Dale和Laidlaw于1910年发现,1932年被确定是变态反应(anaphylacticreaction)的主要介质。组胺属生物胺类,经含有组氨酸脱氢酶的磷酸吡哆醛(pyridoxalphosphate)的作用,由组氨酸合成而来。组胺可在人类各种细胞,尤其是嗜碱粒细胞、肥大细胞、血小板、淋巴细胞、组胺能神经原和肠嗜铬细胞合成和释放,细胞合成后储藏在细胞内囊泡或颗粒中,是多种生理反应的强有力的介质。  相似文献   

17.
药物治疗耳廓瘢痕疙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耳廓瘢痕疙瘩多见于女性打耳洞后形成的瘢痕瘤,其形成机制尚未明了,病理检查可见粗大透明的胶原纤维和丰富的玻璃样变组织,并伴有炎性改变。近两年来,我们应用化学药物治疗瘢痕疙瘩36例66耳,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自身免疫性内耳病的药物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内耳免疫损伤可引起自身免疫性内耳病(autoimmune inner ear disease,AIED),本文就治疗AIED的各种药物以及给药方式进行了综述,以期为AIED的治疗和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9.
变应性鼻炎(AR)是特异性的个体接触变应原后由IgE介导的递质释放为开端,有多种免疫细胞和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的慢性炎性疾病。虽然AR的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更新,但抗组胺药常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抗组胺药是治疗变应性鼻炎(AR)最常用药物,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近年来,除新2代口服抗组胺药外,还研发了鼻用抗组胺药(鼻用剂)。变态反应学家、药理学家、国际组织、药物研发企业都在努力探索怎样才能充分发挥抗组胺药的最佳效果,又能避免药物的副作用(中枢镇静、心脏毒性等)。众多研究结果为患者和医师带来了最新知识和切实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