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透明质酸在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评价应用透明质酸注射治疗面部的皱纹和凹陷的临床效果。方法使用自行研制的非动物源性透明质酸制剂,自2005年11月至2007年6月,对55例患者面部125处的皱纹和凹陷,于不同的皮下层次进行注射治疗,注射剂量为0.1~1.5ml,并观察注射后的临床效果、疗效时间、不良反应等。结果所有的注射部位均于注射后即刻得到改善。注射后随访患者,1、2、3个月分别有98.3%、91.2%、83.3%的注射部位维持了改善的效果;6~12个月有70.5%的注射部位维持了改善的效果;12~18个月有24.6%的注射部位维持了改善的效果,其中1例额部“抬头纹”的患者在18个月时仍未复发。注射治疗中,未出现急慢性过敏反应及感染、肉芽肿、血管栓塞等并发症。结论透明质酸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暂时性的面部美容填充剂。  相似文献   

2.
透明质酸(HA)是一种主要存在于人体基质内的多聚糖,在临床中应用广泛。由于HA具有较高的组织相容性,因此在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机体免疫反应的发生。HA对于创面皮肤屏障的修复和局部炎症的调节也有一定作用;此外,HA还可有效促进伤口愈合,是作为创伤敷料的理想选择材料,不同分子量的HA在改善面部皱纹及修饰面部轮廓中也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HA的理化性质、生物特性及在整形外科的临床应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透明质酸在鼻部注射的最严重并发症的诊断和处理经验。方法:2011年~2012年收治的5例鼻面部透明质酸注射引起的缺血和感染并发症,经过治疗和后期的随访,复习历来的相关文献。结果:5例患者预后良好,没有发生严重坏死。结论:透明质酸在鼻面部注射中掌握好层次,解剖知识和相关技术是有效预防缺血性障碍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5.
6.
《中国美容医学》2020,(4):16-19
皮肤磨削术是一种不需手术刀的可操控性技术,可以直接去除表皮或真皮浅层皮损,又称擦皮术。近年来已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以及去除瘢痕、色素和除皱等美容治疗中。皮肤磨削术可以满足多种治疗需要以及美容需求,值得推广应用。与磨削原理类似的技术包括激光换肤和化学剥脱等,各有优势,应用于相同疾病效果不同,这些技术均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皮肤疾病治疗中,效果显著。本文就皮肤磨削术在皮肤科的应用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打开皮肤美容的一把钥匙—透明质酸系列化妆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8.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医学上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3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医学应用上的研究进展。方法 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对透明质酸衍生物的制备以及它们的医学应用进行整理、综合和分析。结果 透明质酸及其衍生物在粘连性手术、关节炎治疗、防止粘连、药物缓释、软组织的增大、经皮的栓塞治疗方面均起重要作用。结论 透明质酸衍生物的开发扩大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从专业学科的发展来看,美容皮肤科学(cosmetic dermatology)的概念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皮肤美容。按照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2002年公布的医学名词,美容皮肤科学是医学美学与美容医学项目下的一个分支学科或专业名称,而皮肤美容通常被认为是临床皮肤病学科中的一个专题或领域。近年来,美容皮肤科学作为一个新的学科分支异军突起,发展迅速。本文现就美容皮肤科学的定义、体系结构、学科的发展沿革以及前景展望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是一种黏多糖类物质,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可降解性,在组织工程学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现通过对透明质酸的发展历程、新陈代谢、理化性质、流变学、制备及衍生物等的研究进展以及在整形美容外科的临床应用进展作一综述,并对其在美容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通过在鼻梁不同部位不同层次注射透明质酸,以改善鼻部外观形态,达到满意的鼻整形效果.方法 在鼻骨部于骨膜下或骨膜上,软骨部于软骨膜上,鼻尖部于大翼软骨间注射透明质酸,以垫高鼻背和鼻尖.根据鼻部形态及求美者的审美要求确定注射剂量,遵循宁少勿多的原则,若不足可于首次注射后1周内补充注射,本组病例注射总量为1 ~1.5 ml.结果 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共进行透明质酸注射鼻整形60例,未发现患者有特别的不良反应,未出现肿胀外观,术后随访10 ~ 13个月,效果均较满意,42例能维持9个月左右,最长12个月,1例在6个月消失.结论 透明质酸多层次注射隆鼻效果确实,可以达到更真实的鼻整形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淋巴水肿组织中透明质酸的代谢。方法 用埋线法和针刺法收集 39例肢体淋巴水肿皮肤组织液 ,采用放免法检测肢体淋巴水肿透明质酸的含量以及蛋白质的含量。结果 淋巴水肿组织液中透明质酸的含量显著增高 [(2 1× 10 3± 10× 10 3)ng ml直接吸取法 ,(30× 10 3± 4× 10 3)ng ml埋线法 ],是未患病肢体的近 4倍。两组间蛋白质的含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淋巴循环障碍影响透明质酸的分解代谢 ,使其在皮肤组织中滞留。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胎龄胎儿皮肤中透明质酸的分布,观察其变化规律,从而探讨其分布与无瘢痕愈合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瘢痕的预防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自4所医院妇产科取3~8个月龄的引产胎儿32例,取颌面部、背部、腹部及大腿内侧4处皮肤,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透明质酸在皮肤中的分布。结果3个月龄胎儿皮肤中表皮层透明质酸染色阳性,4、5个月龄胎儿皮肤表皮上层染色阳性,真皮染色弱阳性,6~8个月龄胎儿皮肤中透明质酸染色表皮为阴性,真皮层阳性,随胎儿成熟度的提高透明质酸分布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不同部位皮肤之间透明质酸分布无明显差别。结论透明质酸分布随胎龄增长由表皮层向真皮层转移,透明质酸分布与无瘢痕愈合之间可能存在一定联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内透明质酸(HA)含量变化与肝硬变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测定法检测94例肝硬变、105例各型病毒性肝炎和40例健康人的血清透明质酸含量变化,肝功能指标用常规病理学方法检测。结果:肝病患者血清内透明质酸含量均高于正常人,特别以失代偿期肝硬变组升高最明显,为正常人的14.4倍。血清HA含量变化与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时间,γ-球蛋白,总胆红素均有显著相关性,与肝硬变病情程度也具有显著正相关。结论:血清透明质酸水平对肝硬变的诊断预后判断和病情监测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介绍一种应用透明质酸产品进行颏部注射填充的方法。方法本组共30例颏部短小的患者,在表面麻醉下选用30G细针头进行颏部透明质酸注射填充治疗。透明质酸用量为2.0~3.0m1,平均2.4ml。其中1例患者因颏肌紧张,曾预先行颏肌肉毒毒素注射治疗。治疗后评价颏部填充效果及面部轮廓的改善程度。随访至治疗后6个月。结果本组30例患者,颏部填充后的隆起效果明显,面部轮廓改善,符合审美要求,患者对外观满意。注射治疗后颏部肿胀程度较轻,一般在治疗后第3天达到高峰,在4~7d逐渐消退。未发现外形不对称、局部感染、血肿、皮肤坏死及填充剂过敏情况。填充效果可维持6个月以上。结论应用透明质酸产品注射填充矫正颏部短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易被医师及患者接受,操作简单,便于推广。  相似文献   

16.
Viscoat, a high-molecular-weight, highly purified hyaluronic acid (HA) and chondroitin sulfate (CS) compound, was instilled around rabbit plantaris tendon following full-thickness laceration and surgical repair. After 3 weeks of immobilization,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adhesion strength or tensile strength of the healing tendons existed between Viscoat-treated tendons and controls. This contradicts previous studies which suggest that hyaluronic acid reduces postoperative tendon adhesions. Further studies examining tendon adhesions after less severe degrees of tendon injury and using direct, quantitative measurement techniques are warranted to demonstrate whether HA has a beneficial effect on tendon healing.  相似文献   

17.
随着生物材料科学的快速发展,各种软组织注射填充物应运而生.透明质酸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种注射填充物,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高、安全、不良反应小等优点,目前已成为最常用、最理想的皮肤填充材料之一.但是,随着注射材料临床应用的增多,相关并发症的病例报道也日益增加,现就透明质酸填充注射在医学美容领域中的并发症作一综述,以便于临床医师更好地掌握注射后不良反应的种类、症状及相关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应用透明质酸进行红唇注射填充美容的临床效果.方法 自2010年7月至2013年10月,应用透明质酸对32例求美者进行红唇注射填充美容.注射方法为线性或连续多点注射,注射层次为口轮匝肌浅面,观察临床效果、维持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本组共32例求美者,注射填充治疗后,美容效果明显;上唇填充量为0.8~1.5ml,平均1.1ml;下唇填充量为0.5~1.2ml,平均0.8ml.维持时间6~8个月.注射后即刻,局部肿胀,未发生血管栓塞、感染、出血、红斑等并发症.结论 利用透明质酸进行红唇注射填充,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实验性肝移植中透明质酸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通过实验性猪背驮式肝移植手术,观察肝移植手术过程中不同时期受体猪外周血液中透明质酸的变化,以及供体肝脏植入、血流再通、温血再灌注后受体的外周血液中透明质酸变化,并探讨这些变化在肝移植手术中的意义。方法 健康种猪15对,分别抽取手术前、无肝期前、无肝期、新肝期各时点的外周静脉血,经放射兔疫分析法检测透明质酸浓度。结果 手术平均时间(343.33±73.99)min,其中麻醉后至手术开始平均时间为(8.34±21.56)min,收缩压平均下降(23.51±5.87)mm Hg,舒张压平均下降(11.35±7.81)mm Hg,手术开始至无肝期前平均时间为(146.13±41.61)min,无肝期平均时间为(47.07±25.35)min。手术前透明质酸达到267μg/L,无肝期前上升到1743μg/L(P<0.05),无肝期内外周血透明质酸浓度急剧上升,达到9530μg/L,明显较其余各时点高(P<0.01),供体肝脏植入重新开放血流后外周血透明质酸浓度下降至1485μg/L,其变化与ALT和AST有较好的相关性(分别r=0.674 P=0.000和r=0.509 P=0.008)。结论 麻醉过程、麻醉药物以及肝移植手术中各种因素都可以引起外周血液中透明质酸浓度的增高。供体肝脏经过冷灌注保养和温血再灌注后受体的外周血液透明质酸浓度明显增高,并与肝功能的变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

Knee osteoarthritis (OA) is a common and progressive joint disease. Treatment options for knee OA vary from simple analgesia in mild cases to knee replacement for advanced disease. Knee pain due to moderate OA can be targeted with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Steroid injections have been used widely in managing acute flare-ups of the disease. In recent years, viscosupplementation has been used as a therapeutic modality for the management of knee OA. The principle of viscosupplementation is based on the physiological properties of the hyaluronic acid (HA) in the synovial joint. Despite a sound principle and promising in vitro studies, clinical studies have been less conclusiv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A in managing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The aim of this systematic review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HA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Methods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using MEDLINE®, Embase™ and CINAHL® (Cumulative Index to Nursing and Allied Health Literature). The databases were searched for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 availabl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HA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in managing osteoarthritic knee pain.

Results

The search yielded 188 studies. Of these, 14 met the eligibility criteria and were reviewed in chronological order.

Conclusions

HA intra-articular injections have a modest effect on early to moderate knee OA. The effect peaks at around 6–8 weeks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with a doubtful effect at 6 month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