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感音神经性聋的几种耳声发射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耳动态分析仪ILO-92对369例感音神经性聋患者进行了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瞬态诱恨性耳声发射(TEOAE)和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测试。结果表明:DPOAE可以准确地反映患耳相应的频率损失范围,其出率和幅值与主观听阈水平有关。对所有患耳均进行了SOAE测试,检出率为9.4%,低于听力正常人49%的检出率;其中蜗后性听力损失耳的SOAE检出率为100%。由于任何早期的耳蜗病理变化均可对OAE作出反应,故它可对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患者的耳蜗功能作出早期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2.
对86例(172耳)听力正常和异常者进行了诱发性耳声发射(EOAE)检查。EOAE阈值与主观听阈呈正相关,纯音听阈均值≥50dBHL者EOAE消失。提示EOAE是一种客观、敏感、准确而且快速的听力评价新方法,且对于临床耳聋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123例50岁以上听力障碍患者的纯音听阈测试及助听器验配情况,了解其听力特点及助听器选配的特点。方法感音神经性聋患者123例,以每10岁为一年龄组,统计他们125~8000Hz的纯音听阈,根据听力情况验配西门子数字式助听器,记录最终验配情况并了解未验配的原因。结果各年龄段就诊的中老年聋者总体听力水平大致相仿,均为中重度感音神经性聋,纯音听阈测试表现为下降型听阈曲线。就诊者以70~岁年龄段者最多,最终接受助听器者以70岁以下年龄段者为多。70岁以上者多因戴上助听器后效果不理想或经济原因拒绝验配,70岁以下拒绝验配者则主要担心社会影响。结论中老年感音神经性聋患者的纯音听阈曲线主要为下降型,早诊查、早干预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耳鸣与耳声发射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探讨耳鸣的产生原因和客观检测手段以及耳鸣与耳声发射(OAE)的关系,报道耳鸣患者的273例(306耳)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自发性耳声发射(SOAE)和瞬态诱发性耳声发射(TEOAE)的特点,结果提示:(1)耳鸣频率与SOAE频率不一致,(2)94.8%感音神经性聋性耳鸣患者DPOAE图在相应频率有振幅下降或缺失,59%听力正常耳鸣耳出现某些频率DPOAE振幅下降和反应缺失,且不能记录  相似文献   

5.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感音神经性聋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与感音神经性聋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回顾分析174例单侧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的骨导阈值改变。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0.5kHz,1.0kHz,2.0kHz,4.0kHz患耳与健耳骨导阈值的差异,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胆脂瘤存在及听骨链破坏对语频(0.5kHz,1.0kHz,2.0kHz)和4.0kHz骨导阈值的影响,直线回归法讨论了语频和4.0kHz骨导阈值改变与年龄和病程之间的相关性。结果:患耳与健耳各频率骨导阈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语频骨导听力损失程度随着患者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胆脂瘤的存在以及听骨链破坏亦未增加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概率。结论: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可引起感音神经性聋。高频骨导听阈较低频更易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短纯音刺激皮层听觉诱发电位(cortical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 CAEP)对听力评估的价值。方法 受试者为听力正常成人19例(36耳),感音神经性聋成人患者21例(21耳),以500、1 000、2 000和4 000 Hz短纯音作为刺激声,在醒觉状态下颅顶电极记录CAEP的N1-P2复合波,分析N1-P2阈值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以及两者差值在不同人群中的差异。结果 所有受试者四个测试频率的N1-P2阈值与对应频率纯音听阈值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71、0.967、0.958、0.955,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听力正常组36耳500、1 000、2 000和4 000 Hz的N1-P2阈值上限(95%置信区间)依次为32、27、32、39 dB SPL,即正常人阈值上限为32.5 dB SPL;正常人N1-P2阈值与纯音听阈的差值依次为18.9±6.1、11.6±5.9、13.3±7.0、18.7±8.3 dB;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两者差值依次为10.3±6.0、6.8±8.9、6.5±9.5、12.9±11.4 dB,四个测试频率的差值在两组人群...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感音性聋患者202例(376耳)进行纯音听阈及交叉,非交叉纯音声反射的测试,比较其相互关系,表明声反射的感觉级随听力损失程度的增加而减小,不仅存在于交叉声反射,亦存在于非交叉声反射,且更为敏感,随频率升高而更趋明显,平坦型听力曲线较下降型曲线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8.
瞬态诱发耳声发射检测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 (TEOAE)检测职业性听力损伤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90例 (180耳 )噪声暴露工人为实验总组 ,按噪声暴露时间长短又分为 1、2、3组 ;另选 11例 (2 2耳 )正常听力青年人作为对照组 ,行纯音听阈和TEOAE测试。结果 :各实验组纯音听阈值明显高于对照组 ,TEOAE总重复率、幅值和信噪比及各频段重复率、幅值和信噪比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实验 1、2、3组间比较 ,随着噪声接触时间的增加 ,各频率点纯音听阈提高 ,TEOAE总重复率、幅值和信噪比及各频段重复率、幅值和信噪比变小 ,在 2 .5 0~ 3.5 0kHz和 3.5 0~ 4 .5 0kHz频段最明显。结论 :用TEOAE检测职业性听力损伤是可行的 ,有临床应用价值 ,最敏感频段为 2 .5 0~ 3.5 0kHz和 3.5 0~ 4 .5 0kHz频段。  相似文献   

9.
利用对侧声刺激对耳声发射的抑制效应对8例能够引起明确OAEs反应的低频感音神经性听力减退患者的内侧橄榄耳蜗系统功能进行测试观察。所有病例患侧MOC功能均出现障碍2,例单侧听力减退病例镫骨肌声反射,ABR,ECochG均正常,6例双侧听力减退病例声发射及ABRI波后的反应均消失,阈上功能及言语测听均不正常。  相似文献   

10.
观察白噪声对畸变产物耳声发射输入输出函数曲线影响,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检测临床患者61例,包括单纯性耳鸣不伴有听力下降患者32例;以低频听力下降为主的耳聋患者27例;蜗后病变2例。  相似文献   

11.
听神经病患者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的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观察听神经病患者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基本特征 ,探讨DPOAE在听神经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用IHSVersion 3 .2型耳声发射仪对 70例 (14 0耳 )听神经病患者、3 0例 (60耳 )听力正常者行DPOAE测试 ,并对 13例 (2 6耳 )听神经病患者在对侧声刺激条件下行DPOAE测试 ,比较两组人群或两种条件下的DPOAE听力图 (DP图 )。结果 听神经病组的DPOAE全部可引出。DP图幅值在低频 (0 .5、0 .7kHz)高于正常对照组 ,平均约高 3 .1dBSPL ,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在中频 (1.0~ 2 .0kHz)、高频 (3 .0~ 8.0kHz)两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有 /无对侧声刺激两种条件下DP图幅值间的差异亦无显著性意义 (P >0 .10 )。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的DPOAE全部可引出 ,DP图幅值在低频高于正常人 ,且对侧声抑制反应消失 ,提示听神经病患者的低频区外毛细胞处于失抑制的超常活动状态 ,听神经病的病变部位可能位于听神经和脑干内侧橄榄耳蜗系统。DPOAE对听神经病的诊断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感音神经性聋与分泌性中耳炎的关系。方法:对治疗后骨导听力下降仍未恢复的38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进行分析,观察健耳和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情况,并分别就其发病年龄、病程、积液性质和积液量与骨导听阈的关系进行观察。结果:患耳在不同频率的骨导听阈均大于健耳(均P<0.01);年龄愈大、病程愈长,感音神经性聋发生率愈高;积液为黏液者发生率高于浆液者;但与积液量无明显关系。结论: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其发病原因和机制是多方面的,年龄大、病程长、积液为黏液者更易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应提高认识,早诊断,早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调制声听性稳态反应(ASSR)、 CE-Chirp ASSR用于评估感音神经性聋成人客观听力的价值。方法对78例(131耳)感音神经性聋成人同时进行纯音听阈和调制声ASSR、 CE-Chirp ASSR测试,比较0.5~4 kHz各频率纯音听阈与调制声ASSR、CE-Chirp ASSR反应阈的相关性及差值。结果 0.5、1、2、4 kHz CE-Chirp 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77、0.73、0.80、0.88)均高于调制声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64、0.61、0.78、0.84),调制声ASSR、CE-Chirp ASSR反应阈与纯音听阈均具有显著相关性(圴为P<0.01);0.5~4 kHz CE-Chirp 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的差值(分别为8.09±4.74、10.76±5.86、7.44±7.95、6.11±9.14 dB)均明显小于调制声ASSR反应阈和纯音听阈间的差值(分别为14.31±6.38、13.85±6.25、17.17±6.29、13.58±4.35 dB),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CE-Chirp ASSR快捷可靠,较调制声ASSR能更好地评估感音神经性聋成人的听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索遗传性进行性无综合征耳聋患者的听功能改变特点。方法 一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进行性无综合征耳聋家系 5 2名成员及听力正常组 15名 ,进行了纯音测试及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s,DPOAE)测试。结果 无综合征耳聋家系中 34名成员纯音测试为感音神经性聋 ,其中纯音听阈均值 (puretoneaverage ,PTA)≥ 40dB的 15例 (2 9耳 )DPOAE反应缺失 ,PTA≤ 35dB伴高频下降的 12例 (2 3耳 )DPOAE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或缺失 ;2 1名 (42耳 )纯音听阈正常成员中 ,有 12例 (15耳 )DPOAE高频或高、中频振幅下降或缺失。结论 DPOAE能鉴别出耳蜗亚临床的病理改变 ,对该病的早期诊断 ,遗传咨询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的病损部位及发病机制。方法 常规检测听神经病患者(10例,20耳)和正常听力者(10例,20耳)的纯音听力及DPOAE,并对结果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 听神经病组20耳中18耳纯音测听呈低频下降型听力损失,另2耳呈鞍型听力曲线,低频(250.500、1000Hz)听力损失一般大于40dB。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均可引出,各频率耳声发射幅值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纯音听力与相应频率耳声发射出现矛盾。结论 听神经病的病损部位可能位于耳蜗传人通路,神经冲动非同步化或同步化受损是听神经病的发病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身对照瞬态诱发耳声发射(transient-evoked otoacoustic emissions,TEOAE)在伪聋筛查中的意义。方法以自身对侧耳和正常人耳(15例,30耳)作对照,应用TEOAE技术对43例外伤后述单侧听力损失者进行筛查,并以听性脑干反应(ABR)作为受检者听阀的客观指标。结果①TEOAE作为听力筛查手段,其敏感度达97.72%,准确度为95.92%;②TEOAE各频率引出率在伪聋组与自身对照组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TEOAE具有快速、灵敏、客观的特点,可作为一项常规听力检查应用于临床伪聋筛查中。  相似文献   

17.
采用Madsen TBN-85型纯音测听仪,在隔音室内对148例(150耳)胆脂瘤型中耳炎患者的听力进行了测定。男85例,女63例,年龄5-66岁,其中50岁以上仅有4例。感音神经性聋、混合性聋53耳,占35%,其中有8耳全聋;传导性聋97耳。前者平均病程为14.2年,后者为13.1年,两者之间没有明显差异,提示感音神经性聋的发生率与病程关系不大。感音神经性和混合性聋对侧有中耳感染性病变者占28%,传导性聋对侧耳有病变者占19%,说明双侧中耳炎较单侧中耳炎易发生感音神经性聋。对比感音神经性聋和混合性聋与传导性聋鼓膜穿孔类型,发现边缘性穿孔的病例,前者明显多于后者,其余的穿孔类型则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8.
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阈改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的 证实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为临床干预分泌性中耳为,尤其是顽固的分泌性中耳炎提供依据。方法 115例(164耳)分泌性中耳炎患者治愈后或未愈患者病程中复查的纯音测听检查结果,记录0.5、1、2、4kHz频率骨导听阈,计算骨导听力损失dB数。分为单侧组66例,双侧组49例,将66例单耳患者的健耳作为对照组。结果 在164耳中,出现骨导听阈提高的共94耳(57.3%)。双侧组与单侧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单侧组和双侧组患耳在同一频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相似,且平均的骨导听力损失程度也相似;同频率之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4kHz的骨导听力损失为最大。结论 半数以上分泌性中耳为可以导致感音神经性耳聋。在不同频率间的骨导听力损失不同,以高频损失为主,并有向语言频率区过渡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糖尿病内耳损伤早期的听力学改变及其机制。方法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每日检测动物血糖,持续2周。实验前后检测ABR及DPOAE,2周后检测血脂、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血清丙二醛(MDA),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模型组大鼠的血糖、血脂增高,GSH-Px的活性下降,ABR阈值无显著变化,DPOAE的反应幅值下降,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造成大鼠内耳损害的机制与机体代谢紊乱引起内耳毛细胞的氧化损伤有关;这种损伤所致的耳声发射的异常改变早于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的出现。  相似文献   

20.
分泌性中耳炎骨导听力下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泌性中耳炎导致骨导听力下降的比例比人们认识的要高。方法:收集分泌性中耳炎患者33例(36耳),传导性聋16例(16耳);感音神经性聋11例(12耳),混合性聋6例(8耳),鼓室图为B或C,声反射消失。结果 经过4—12周治疗后,传导性聋患者听力改善或恢复12耳,无效4耳;感音神经性聋听力改善7耳,无效5耳,混合性聋听力改善2耳,无效6耳;结论 分泌性中耳炎可导致感音神经性聋。病程的长短是影响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鼓室图能否转为A型是判断疗效的客观指标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