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Keyhole动态MR对泌乳素(prolactin,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应用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45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MR影像表现,双盲法由两位有经验的影像科医师阅片,不告知临床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情况下作用诊断,垂体内见有粟粒、结节或片块状异常信号者作肯定微腺瘤诊断;垂体内信号不均者作可疑微腺瘤诊断;垂体信号未见异常者不作微腺瘤诊断。结果无临床及实验室检查参考时,可肯定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8例;可疑垂体微腺瘤诊断者26例;不作垂体微腺瘤诊断者1例。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率达97.8%。结论动态MR对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有较高的诊断价值,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怀疑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而MR平扫阴性的病人应常规作动态MR检查。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垂体微腺瘤动态增强MRI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手术或临床证实的泌乳激素(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动态增强MRI资料,并经处理后获得其对比增强率-时间(CER-T)曲线类型和增强峰值(EP),将其检出率与常规平扫及常规增强扫描微腺瘤的检出率进行比较。结果48例微腺瘤CER-T曲线类型分布:I型0例,II型7例,III型6例,IV型19例和V型16例。微腺瘤EP值在90~180s内13例,在180s以后25例。动态增强MRI检出率为95.8%(46/48),其中60s时腺瘤与正常垂体对比效果最为明显,检出效率为58.3%(28/48)。常规平扫检出率为25.0%(12/48)。常规增强MRI检出率为52.1%(25/48)。行×列χ2检验,P<0.01。结论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PRL分泌型垂体微腺瘤的可靠方法,临床和实验室检查怀疑PRL型微腺瘤而MRI平扫阴性者,动态MRI应列为常规检查。  相似文献   

3.
MRI动态增强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实验室、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病例,分析其在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的MR信号改变特点。结果:(1)平扫:1例正常(垂体信号及形态未见异常改变)占2.0%;39例垂体柄偏移,占79.6%;36例垂体内有低信号改变,占73.5%,13例呈等信号,占26.5%;34例垂体局限性向上突起,占69.4%。(2)动态增强47例,垂体瘤早期强化延迟,占95.9%,瘤体intensity—flow曲线峰值在70~100s。(3)延迟扫描35例,垂体肿瘤信号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14与正常垂体组织基本一致。结论:动态增强,特别是在增强早期对诊断垂体瘤具有较高准确性,平扫+动态增强可作为影像学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5mm以下垂体微腺瘤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Philips 1.5T超导磁共振仪,对36例可疑垂体微腺瘤患者在常规平扫后,不论有无发现病变均进行动态增强冠状位扫描。结果 36例均呈阳性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小于5mm的垂体微腺瘤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病灶,而动态增强扫描均能发现病灶明确诊断。结论 动态增强MRI对5min以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极有价值,尤其是动态早期在33.5s之前表现最为敏感,它是目前MR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脑垂体微腺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垂体微腺瘤血PRL均〉40ng/mL的患者23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EXCITEHD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时,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其剂量为0.1mmol/kg,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结果:常规平扫23例中,有15例可见异常信号改变,占66%;而动态增强扫描后有21例可见正常垂体腺、漏斗、海绵窦逐一明显强化,微腺瘤则尚未强化仍呈低信号区,形成鲜明对比的图像特征,占92%。平扫垂体一侧饱满或T1、T2未见异常信号者并不干扰此特征的出现。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征象,在冠状位上对垂体微腺瘤最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诊断5 mm以下垂体微腺瘤中的价值.方法使用Philips 1.5 T超导磁共振仪,对36例可疑垂体微腺瘤患者在常规平扫后,不论有无发现病变均进行动态增强冠状位扫描.结果 36例均呈阳性结果,所有病例经手术病理及临床治疗证实.小于5 mm的垂体微腺瘤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病灶,而动态增强扫描均能发现病灶明确诊断.结论动态增强MRI对5 mm以下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极有价值,尤其是动态早期在33.5 s之前表现最为敏感,它是目前MR诊断垂体微腺瘤的最佳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态磁共振(MRI)对库欣病的诊断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和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库欣病者32例,均行蝶鞍区普通平扫和增强后动态MRI检查.结果动态MRI诊断垂体腺瘤29例.32例均行经蝶窦显微外科手术.术后病理报告垂体腺瘤29例,垂体细胞增生2例,病理阴性1例.术后随访3~15个月,皮质醇下降至正常者28例.结论动态MRI能更清晰地显示蝶鞍内垂体微小腺瘤,可提高垂体微腺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8.
MRI同层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垂体微腺瘤的MPd同层动态增强特征。方法:对40例临床怀疑为垂体微腺瘤的病人行同层动态增强MPd扫描,并绘出时间一信号强度曲线图。结果:40例病人中共检出垂体微腺瘤26例。同层动态增强后垂体微腺瘤的MPd表现为圆或椭圆形的低或稍低信号,似“充盈缺损”;垂体微腺瘤的最大信号强度多出现在注入造影剂后32~96s,以64s最明显。结论:同层MPd动态增强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9.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垂体微腺瘤是临床上常见的垂体疾病,一般不会引起颅内占位病变的症状,而常以垂体功能亢进就诊。其诊断须靠临床表现、生化检查和影像检查相结合。MRI诊断垂体微腺瘤成为影像检查的首选方法已为共识。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40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证实的垂体微腺瘤的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期常规增强扫描的特点,旨在探讨动态增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在诊断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9例经实验室、影像学及临床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病例,分析其在平扫、动态增强及延迟扫描的MRI信号改变特点。结果:①平扫:1例正常(垂体信号及形态未见异常改变,占2.0%);39例垂体柄偏移,占79.6%;36例垂体内有低信号改变,占73.5%,13例呈等信号,占26.5%;34例垂体局限性向上突起,占69.4%。②动态增强47例垂体瘤早期强化延迟,占95.9%,瘤体intensity-flow曲线峰值在70~100s。③延迟扫描35例垂体肿瘤信号稍低于正常垂体组织,14与正常垂体组织基本一致。结论:动态增强,特别是在增强早期对诊断垂体瘤具有较高准确性,平扫+动态增强可作为影像学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经鼻蝶窦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垂体微腺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经鼻蝶窦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垂体微腺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此方法治疗垂体微腺瘤7例,观察术前后的泌乳素(PRL)和生长激素(GH)的变化。结果:3例PRL腺瘤术后PRL降至20ng/ml以下,2例GH腺瘤GH由平均术前41.3ng/ml降至3.5ng/ml。结论:该方法治疗垂体微腺瘤与传统的经蝶显微手术、伽玛刀、X刀相比,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效果满意的优点。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经鼻蝶窦立体定向射频热凝术治疗垂体微腺瘤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28例垂体微腺瘤患者,采用以色列Elscint prestige 2.0 T超导型磁共振仪扫描,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时,使用Gd-DTPA(马根维显)剂量为0.1mmol/kg,增强扫描采用GRE技术.结果:增强前15例T1WI显示垂体内低信号或略低信号(占53.5%),等信号13例(占46.4%),动态增强后25例可见垂体腺漏斗海绵窦逐一明显强化.微腺瘤则尚未强化仍呈低信号区,占89.2%.延迟增强扫描则3例动态增强扫描呈高信号的微腺瘤呈稍低于强化垂体信号.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对诊断垂体微腺瘤有较高特异性及敏感性,延迟增强扫描可作为动态增强的补充.  相似文献   

13.
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MRI动态增强扫描的检查质量和其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经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诊断为垂体微腺瘤的MRI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图像,判断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图像质量,以及统计MRI平扫、Gd-DTPA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检出率。结果:MRI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成功率为100.0%,MRI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常规延迟增强扫描对病灶检出率分别为43.8%(21/48)、91.7%(44/48)、66.7%(32/48)。三种不同的扫描方法病灶检出率均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结论:MRIGd-DTPA动态增强扫描是相对简单、易行、成功率高的检查方法,可以显著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可作为MRI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4.
MRI动态增强扫描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垂体微腺瘤核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的诊断图像特征。 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临床综合诊断确诊的26例垂体微腺瘤的MRI动态增强扫描资料。 结果 26例垂体微腺瘤,直径<5mm15例, 5~10mm11例;常规平扫可见异常信号改变19例,无信号异常7例;动态增强扫描均发现病灶异常信号。 结论 垂体微腺瘤MRI平扫有时难以发现病灶,而动态增强扫描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徐春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45-2846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在垂体微腺瘤中诊断价值,提高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已经明确诊断的24例垂体微腺瘤MRI资料,所有病例均常规行MRI平扫及动态增强扫描,10例行延迟扫描。结果:24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MRI平扫15例在T1WI呈低或稍低信号,在T2WI呈等信号或稍高信号,部分呈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1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平扫时显示病灶15例(63%),增强后显示病灶21例(88%)。结论:垂体微腺瘤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动态增强扫描可明显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应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常规检查方法,延迟扫描可作为动态增强扫描的补充。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4年4月本院收治的28例已确诊垂体微腺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常规行MRI平扫,并对其采用Alltech centauri 1.5T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结果:28例垂体微腺瘤均位于垂体前叶,单发,血PRL均40 ng/mL。常规MRI平扫28例中有16例可见T1WI为低或稍低信号,10例为等信号,2例为高或稍高信号,T2WI 16例为高或稍高信号,8例为等信号,4例为低或稍低信号,注药后动态增强扫描25例为低或稍低信号,3例延迟扫描有明显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技术对垂体微腺瘤有诊断意义,可明显提高其检出率。  相似文献   

17.
垂体瘤卒中的MRI表现和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结合临床分析垂体卒中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诊断、治疗垂体卒中的意义。方法 对31例垂体卒中患者行MRI检查,并结合临床症状、手术情况和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研究。结果 ①本组所有病例均为大腺瘤或巨腺瘤。②MRI中瘤体出血多表现为T2WI高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坏死或囊变表现为T2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或等高混杂信号。根据卒中部位可分为中央型、周围型、不规则型和全瘤型。③发现垂体瘤卒中存在某些特殊的MRI表现,如靶心征,分层现象等。④本组病例中侵袭性垂体瘤占58%,非侵袭性垂体瘤占42%。PRL腺瘤占52%,其它激素腺瘤占48%。结论 MRI对于垂体卒中的诊断和治疗有很高的临床价值。侵袭性垂体瘤比非侵袭性垂体瘤,PRL激素腺瘤比其他激素腺瘤都更易出现垂体腺瘤卒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8例垂体微腺瘤的MRI表现。其中6例先行CT扫描。结果:18例垂体微腺瘤中有12例肿瘤位于垂体的一侧,垂体柄向对侧偏移,病变处鞍底有不程度的向下凹陷。3例肿瘤位于垂体中间。2例肿瘤位于垂体内呈散在沙粒状,1例肿瘤位于垂体之下,即垂体与鞍底之间。MRI平扫时18例患者中12例病变在T1WI上为低信号,在T2WI上为稍高信号;6例病变在T1WI上为等信号,在T2WI上为等信号,局部略有隆起,鞍底有不同程度凹陷;所有病变行MRI动态增强后,肿瘤区信号明显低于正常垂体强化信号,形成显著的差别,随着时间延长。肿瘤也逐渐强化。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是垂体微腺瘤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操作简单、无创伤、无痛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类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在分泌不同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特定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与ER阳性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垂体激素合并ER表达的情况,即分别检测每1例标本中PRL ER、GH ER、ACTH ER、PSH ER、FSH ER和LH ER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有22例(66.67%)表达ER,其中:PRL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10例、I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9例、FS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7例、G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2例,33例标本的ACTH ER和TSH ER的双标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PRL、IH或FSH的垂体腺瘤细胞可表达ER;分泌ACTH或TSH的垂体腺瘤细胞不表达ER;分泌GH的垂体腺瘤细胞是否表达ER可能与该垂体腺瘤是否同时分泌PRL有关。ER很可能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PRL、IH及FSH腺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垂体微腺瘤磁共振图像假阴性表现的原因,探讨对这类微腺瘤的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垂体微腺瘤患者54例,男9例,女45例,患者平均年龄34.5岁(16~57岁),所有患者手术前均行磁共振平扫及动态增强。分析平扫与增强检查均为假阴性表现的垂体微腺瘤的特点,探讨磁共振对这类微腺瘤的诊断方法。[结果]经手术证实垂体微腺瘤患者54例中正常垂体形态的微腺瘤18例,其中12例形态与信号均正常,动态增强检查后18例垂体表现为正常形态的微腺瘤中14例可以明确诊断,4例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检查均为阴性。该4例患者3~6个月后复查磁共振均明确诊断。[结论]部分垂体微腺瘤患者垂体形态可以表现为正常,甚至表现为形态与信号均正常,动态增强可以提高垂体微腺瘤检出率,应列为常规检查,对于临床高度怀疑垂体微腺瘤而磁共振平扫及增强均表现为正常的患者,结合临床表现、相关化验结果并定期复查可以进一步提高垂体微腺瘤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