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瑜 《中国实用医药》2011,6(34):111-112
目的 探讨B超在健康体检中对无症状胆囊结石的诊断及随访价值.方法 采用GE Lo-giq9超声诊断仪对1080例体检者进行检查,分析各年龄组检出率情况,结石类型发布,并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结果 老年组的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发病率高于青年组和中年组,中年组高于青年组(P<0.01),且年龄与发病率具有相关性(r=0.291,P<0.01).Ⅰ型14例,占检出总例数的28.57%,Ⅱ型15例,占检出总例数的30.61%,Ⅲ型11例,占检出总例数22.49%,Ⅳ型9例,占检出总例数的18.37%.随访过程出现临床表现者6例,占检出总例数的12.24%.随访中需要手术治疗者,Ⅱ型占总例数4.08%(2/49),Ⅲ型8.16%(4/49);Ⅳ型占14.29%(7/49).结论 腹部B超检查是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的首选办法,对于无症状胆囊结石患者,应定期随访,随访重点为Ⅲ型及Ⅳ型患者.早处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由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无症状胆囊结石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友宏  王发恒  焦峰 《东南国防医药》2007,9(2):139-139,160
胆结石是常见病,发病率高,并发症多,并和胆道恶性肿瘤之间存在间接和直接的联系.我国经B超普查发现的胆囊结石患者中无症状者占34%.对无症状胆囊结石采取何种对策,迄今尚无定论.现对我院近10年来经B超检查证实为胆囊结石的无症状人群310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智能电子分光技术(FICE)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应用及适宜波长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胃镜检查发现可疑病灶患者240例,根据检查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118例和观察组1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镜检查,观察组采用内镜FICE技术检查,并从观察组中选出图像最为清晰的三组波长组合,分为A组:R=500nm、G=440nm、B=415nm;B组:R=500nm、G=460nm、B=420nm;C组:R=500nm、G=485nm、B=425nm。所有患者均行组织病理学活检。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早期胃癌检出率、IMVP和DL检出率,记录观察组腺管开口情况,比较A、B、C组微细腺管开口清晰度。结果观察组患者DL分界、IMVP检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早期胃癌总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患者慢性炎症主要表现为Ⅰ型、Ⅱ型腺管开口,肠化主要表现为Ⅲ型腺管开口,轻、中度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Ⅲ型、Ⅳ型腺管开口,重度异型增生主要表现为Ⅳ型、Ⅴ型腺管开口;针对Ⅰ~Ⅲ型腺管开口,B组与C组、A组与C组清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清晰率显著低于B组(P 0.05),针对Ⅳ~Ⅴ型腺管开口,A组与B组、B组与C组清晰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A组清晰率显著低于C组(P 0.05)。结论智能电子分光技术用于早期胃癌诊断,能显著提高DL分界、IMVP检出率,提升早期胃癌检出率,选取最佳波长组合实施FICE技术,能成像更清晰,有助辩别腺管开口类型并根据腺管开口类型推测病变组织类型。  相似文献   

4.
<正> 1985年9月,我院在对777人体检中,B型超声(简称B超)发现无症状胆囊结石44人,现总结讨论如下。临床资料参加体检的777人,男735人,女42人。年龄最小的48岁,最大的83岁。体检内容之一是用B超扫查受检者的胆囊。所用仪器为日本进口的TOSHIBA(东芝)SAL—50AB型实时灰阶线阵显象仪,宽频带508M型探头,频率为5MHz。共检出胆囊结石67人,其中男56人,女11人。这67人中,有15人过去已知有胆囊结石,另有9人是1984年体检时发现胆囊结石,因此,新检出胆囊结石43人。67人中,无症状者44人,其中男38人,女6人。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型超声仪对健康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进行B超普查的2586例体检者检查结果。结果2586例体检者中检出有脂肪肝等患者1400例,其中脂肪肝检出率为63%;肾囊肿的检出率为5%;肝硬化为0.07%;肝囊肿检出率为6%,肝血管瘤检出率为2%;胆囊息肉检出率为8%;胆囊结石检出率为10%;肾结石检出率为7%。结论B超检查可及时发现脂肪肝、肝囊肿等无明显症状的疾病并为及时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邓其学 《云南医药》2015,(1):109-111
胆囊结石是外科临床的多发病、常见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平均寿命的提升,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隐性胆囊结石即无症状胆囊结石、静止胆囊结石,是指B超等检查手段明确胆囊内有结石,但从未引起任何胆囊结石相关症状者[1,2]。随着B超在临床的普遍运用以及健康体检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隐性胆囊结石被检出,占胆囊结石的34%-50%[3,4]。隐性胆囊结石患者是否应该进行外科干预,目前尚无定论。本文对我院B超确诊为隐性胆囊结石  相似文献   

7.
杨金勇  仲爱国  沈阳  姜海涛 《江苏医药》2012,38(20):2446-2448
目的 比较60-80岁Garden Ⅲ-Ⅳ 型股骨颈骨折患者三种手术方式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116例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年龄 60 80岁.接受闭合复位内固定37例(A组),人工股骨头置换39例(B组),全髋关节置换40例(C组),比较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卧床时间、术后Harris评分、术后并发症以及二次手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116例患者术后平均随访4年(3-8年).A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最短、术中出血量少,但患者卧床时间最长;C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最长、术中出血量多,但患者卧床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及二次手术发生率低;B组上述指标介于A、C组之间,但Harris评分最低.结论 在合理选择手术适应证的条件下,三种手术方法对于 Garden Ⅲ-Ⅳ型股骨颈骨折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静止性胆囊结石又名无症状性胆结石,临床无明显症状。多于体检或尸检时发现。我院1986年对1300名老干部健康体检中发现胆囊结石153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无症状性蛋白尿者用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P/C)追踪随访的临床意义。方法健康体检时发现无症状性蛋白尿者检查内生肌酐清除率、24h尿蛋白定量、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根据尿蛋白与尿肌酐比值大小分为3组:A组(P/C<1.0g/gcr)、B组(P/C:1.0~3.0g/gcr)、C组(P/C>3.0g/gcr)。根据尿蛋白肌酐比值的变化趋势分为3组:稳定组(6个月内P/C的变化在50%之内),进展组(6个月内P/C的增加>50%),减低组(6个月内P/C的下降>50%)。内生肌酐清除率(Ccr)<80m l/m in为肾功能不全。结果107例经2~5年追踪观察,发生肾功能不全8例。其中A组发生1例,为进展组患者;B组6例,1例为稳定组患者,5例为进展组患者;C组1例,为稳定组患者。结论P/C较大、进展组的无症状性蛋白尿者发生肾功能不全较多见,对该类患者应加强随访。  相似文献   

10.
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的临床研究(附50例报道)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结石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1月至2009年10月15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0例肝硬化患者合并胆囊结石50例(33.3%);感染症状不典型;肝功能差、胆囊壁厚、门静脉内径宽、血浆白蛋白低是主要危险因素;肝硬化合并胆结石较无结石组病死率高。结论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发生率较高,症状不典型,造成病情加重,应常规B超检查及时发现结石,宜先采用内科保守治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分析三种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68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病例进行对照比较,根据Evans分型,并结合患者的年龄、骨折粉碎程度和骨折的部位,将68例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采用不同的内固定方法进行治疗,A组30例(Ⅰ型、Ⅱ型25例+Ⅲ型、Ⅳ型5例)采用DHS内固定治疗,B组23例(Ⅰ型、Ⅱ型17例+Ⅲ型、Ⅳ型6例)采用DCS内固定治疗、C组15例(均为Ⅲ型、Ⅳ型骨折)采用PFN治疗,术后评价三种内固定治疗方法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优劣.结果 6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8~37个月,平均19个月,全部骨折性愈合.根据Parker髋部骨折疗效标准:优52例,良8例,可6例,差2例,总优良率为91.18%.结论 DHS、DCS适用于稳定的Ⅰ型、Ⅱ型及部分Ⅲ型股骨转子间骨折,DCS更适于股骨粗隆下或逆粗隆骨折,而PFN适用于股骨转子间各种类型骨折,而对Ⅲ型、Ⅳ型不稳定型骨折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2.
王宇卫 《中国乡村医药》2014,(6):73+78-73,78
目的:分析腹部B超在社区健康体检中检出疾病的特点,为临床检查和健康指导提供参考。方法将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1328名社区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健康体检中腹部B超检出疾病的资料。结果本次腹部B超检出肝血管瘤、肝囊肿、脂肪肝、肾结石、肾囊肿、胆囊息肉和胆结石等7种疾病共481例(36.2%)。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300/181),其中脂肪肝和胆囊结石患病率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应重视B 超检查对泌尿和肝胆疾病的筛查价值,加强对各类疾病的健康教育,注意强化对整体健康生活指导,特别是男性患者的生活习惯指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在分化型甲状腺癌颈淋巴结清扫术中的意义.方法428例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均行双侧甲状腺切除+ Ⅵ区淋巴结清扫术 ,其中232例行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B组) ,196例未行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A组).根据术中活检(B组)和术前B超(A 组)结果 ,颈淋巴结转移患者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结果 B组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比例高于 A组(38.36% v s .23.47% )( P<0 .01 ) ,未行侧颈区淋巴结清扫术而再次手术例数少于A 组( P<0 .01 ).B组颈淋巴结转移率达38.36% ,颈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直径呈正相关( r=0 .96 ,P<0 .05 ).结论Ⅲ 、Ⅳ区淋巴结活检提高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颈淋巴结转移的诊断 ,减少因术后残留转移淋巴结而再次手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刁幼华  孙传良 《中国药房》2009,(14):1082-1084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无症状型冠心病的疗效。方法:108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A、B、C组,分别应用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阿司匹林+复方丹参滴丸治疗4周,比较3组疗效。结果:A、B、C组总有效率分别为69.4%、70.6%、89.5%,C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A、B组(P<0.05),明显减少无症状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P<0.05)。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复方丹参滴丸治疗无症状型冠心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某院收治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00例,按照夜间收缩压下降率分为A组(杓型血压)、B组(非杓型血压)、C组(反杓型血压),在同期到本院体检的健康老年人中随机抽取100名作为D组,对比各组心律失常检出情况,并分析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相关性。结果:A组、B组、C组心律失常检出率均高于D组(P<0.05),且B组、C组高于A组(P<0.05);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与心律失常发生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紊乱会增加心律失常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临床医药实践》2015,(7):508-509
目的:研究分析酒中毒性精神病的腹部B超检查结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4年3月收治的40例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用B超对40例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肝胆胰脾肾进行检查。结果:40例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中28例检出超声图像异常,检出率为70%,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检出率男性为44%,女性为25%,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40例患者超声检查主要表现为肝肿大、肝内部回声增强、前半部回声光点细小密集,肝深部回声减弱以及门静脉管壁回声逐渐减弱。其中患者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肝胆胰肾脏检出中,肝有着较高的检出率,脾脏的检出率最低。脂肪肝和肾结石检出率均为12.5%,患者的肝囊肿、肝血管瘤、脂肪肝、胆囊结石以及脾囊肿的检出率均为5%。而肝硬化、肝内胆管结石、肾囊肿、肾椎体钙化以及脾大的检出率仅为2.5%。结论:酒中毒性精神病患者的肝胆胰脾肾采取B超检查,简便、实用,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缝合锚、带袢钢板及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肩锁关节Ⅲ~Ⅴ型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将45例肩锁关节Ⅲ~Ⅴ型脱位患者随机分为A、B、C组,每组各15例,分别给予缝合锚内固定、带袢钢板内固定及肩锁钩钢板内固定治疗,对比三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A组、B组治疗有效率均高于C组(P<0.05);A组与B组治疗优良率无显著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A组、B组的JOA评分、VAS疼痛评分与C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数据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缝合锚、带袢钢板治疗肩锁关节Ⅲ~Ⅴ型脱位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建议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分析无症状性胆囊结石的发病情况,并对治疗进行探讨。方法 收集2001~2002年间体检和住院患者经B超确诊的无症状性胆囊结石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344例胆囊结石中,无症状158例(45.9%),其中单发结石77例(48.7%),多发结石42例(26.6%),泥沙样结石39例(24.7%)。年龄以50~70岁居多(64.5%),病程最长达18年。结论 无症状性胆囊结石发病率高,治疗上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结石数目、大小、性质,是否透X线,胆囊收缩功能及患者身体状况进行综合分析以决定手术或内科治疗。  相似文献   

19.
<正> 胆结囊石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以主往要依靠X线诊断,但对结石的检出率较低。近几年来,随着高分辨力灰阶实时B型超声波(以下简称B超)显象出现,使胆囊结石的检出率大为提高。由于B超检查简便、无损伤、准确率高,故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外已列为胆石症的首选检查方法。本文报告我院B超室从1983年3月到1985年11月诊断胆结石1250例的体会,其中在我院手术250例,并对其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螺旋CT三维重建在齿状突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疑似齿状突骨折患者43例,均经X线检查及螺旋CT检查,统计并比较两种方法齿状突骨折检出率。结果 X线检查发现齿状突骨折患者32例,其中Ⅰ型4例,Ⅱ型21例,Ⅲ型7例;螺旋CT检查发现齿状突护理患者42例,其中Ⅰ型6例,Ⅱ型28例(ⅡA型11例,ⅡB型9例,ⅡC型8例),Ⅲ型8例(ⅢA型3例,ⅢB型5例);X线检查齿状突骨折检出率为74.4%(32/43),螺旋CT检查齿状突骨折检出率为97.7%(42/43),两组方法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9.68,P<0.01)。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对齿状突骨折诊断效果优于X线检查,建议在临床诊断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