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加味乌头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效果。方法: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加服加味乌头汤。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7.37%,对照组86.8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疼痛、肿胀、晨僵等临床症状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乌头汤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改善症状及体征,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补肾祛瘀针刺法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10月收治的14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双盲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71例)和对照组(71例),对照组患者采取甲氨蝶呤治疗,实验组患者则采取补肾祛瘀针刺法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并采取视觉模拟量表(VAS)及匹茨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分别评估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程度及睡眠质量。结果:经治疗后发现,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8%,对照组为87.32%,实验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晨僵时间、CRP、ESR、VAS、PSQI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数据显示患者均有所改善,且实验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未见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1例恶心,1例口干,对症处理后好转,两组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针刺法联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佳,患者症状及体征明显改善,关节功能恢复好,疼痛轻,睡眠质量佳,具有极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对细胞因子和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用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用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后晨僵、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低于对照组(P0.05),TNF-α、IL-1、IL-4、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IgM、IgG、IgA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黄芪建中汤联合针刺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清热通痹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清热通痹汤治疗,对照组采用英太青治疗,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共服药2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后关节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关节症状改善程度比较在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疼痛数、关节压痛数、双手平均握力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室指标比较CRP、ES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通痹汤能明显减轻湿热阻络型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症状,改善实验室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永康  颉敏琴  宋仙芝 《新中医》2017,49(10):69-7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甲氨蝶呤片、白芍总苷胶囊、萘普生缓释胶囊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加味麻杏薏甘汤口服配合热痹洗方熏洗治疗。2组疗程均为3月。对2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关节晨僵时间、关节功能分级等症状、体征,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等实验室指标以及视觉模拟标尺法(VAS)评分、DAS28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进行比较分析,评价疗效。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92.0%,对照组总有效率78.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均较治疗前减少,关节晨僵时间较治疗前缩短,关节功能分级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血沉、C-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各项指标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VAS评分、DAS28评分、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研究组3项分值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麻杏薏甘汤合热痹洗方联合西药治疗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通痹定痛汤热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予来氟米特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通痹定痛汤热敷治疗,连续治疗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关节压痛计数(TJC)、关节肿胀计数(SJC)、晨僵时间、疼痛VAS评分、疾病活动度(DAS28-CRP)评分及健康评价调查表(HAQ)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JC、TJC及疼痛VAS、DAS28-CRP、HAQ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TJC及疼痛VAS、DAS28-CRP、HAQ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痹定痛汤热敷可有效改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改善疾病活动度,提高生活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乌头薏苡仁汤加减治疗4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2月20日~2016年5月30日进入我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甲氨喋呤治疗,实验组采取甲氨蝶呤联合乌头薏苡仁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关节压痛指数、关节肿胀指数、关节疼痛指数、晨僵时间、双手平均握力、C反应蛋白、血沉的改善情况均要比对照组明显,实验组不良反应总发生5例,对照组不良反应15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头薏苡仁汤加减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证不良反应少,疗效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观察报刺法联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72例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 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给予火针联合普通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火针联合毫针报刺法治疗。 隔天治疗1次,每周治疗3次,治疗2周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 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关节晨僵时间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 前后关节肿胀个数以及关节压痛个数的变化情况。【结果】(1)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晨僵时间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 组在改善关节晨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关节肿胀个数、关节压痛个 数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关节肿胀和关节压痛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 后,2组患者的 VAS及 SAS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 VAS及 SAS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4)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91.66% (33/36),对照组为 77.78%(28/36)。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结论】 报刺法结合火针治疗寒湿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的焦虑情 绪,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加味芍甘附子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寒湿痹阻证临床疗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60例R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甲氨蝶呤和/或来氟米特,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加味芍甘附子汤,每日1剂,两组疗程均为12周。记录患者中医证候积分,28个关节疾病活动度评分(DAS28),ACR(20/50/70)达标率,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疼痛数及VAS评分,肌肉骨骼超声评价双手2~5掌指关节(MCPJ)、2~5近端指间关节(PIPJ)受累个数及MCPJ滑膜增生分级情况,安全性评价。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即晨僵、关节肿胀、关节疼痛、关节压痛、关节作冷、畏恶风寒、腰膝酸软、肢冷不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时间、关节疼痛及肿胀个数、VAS评分均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时间、关节肿胀个数及VAS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疗后DAS28评分疗效总有效率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CR20/50/70达标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MCPJ受累个数较本组治疗前减少(P0.05),MCPJ滑膜增生分级情况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但治疗后两组MCPJ、PIPJ受累个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仅有2例肝功能异常并于试验结束时消失。结论加味芍甘附子汤联合西药在改善RA寒湿痹阻证患者全身症状及体征方面优于单用传统西药,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研究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通过清热通痹汤进行治疗的方法以及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资料80例实施回顾性分析,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患者通过清热通痹汤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英太青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全部治疗2周作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记录治疗之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关节症状和实验室各项指标改善情况,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关节症状改善程度对比中晨僵时间和关节肿胀数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双手平均握力以及关节压痛数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实验室指标对比中CRP、ES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RF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通过清热通痹汤进行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关节症状,使实验室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应该在临床治疗中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56例,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9%,对照组总有效率75.0%,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消痹汤内服联合外敷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21(IL-21)、Wnt信号通路关键抑制因子Dickkopf-1(DKK-1)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联合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组给予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晨僵时间、压痛关节数(TJC)、肿胀关节数(SJC)、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风湿性关节炎活动度评分(DAS28)、血清IL-21、血清DKK-1、不良反应。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晨僵、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评分、晨僵时间、TJC、SJC、WOMAC评分、VAS评分、DAS28评分、血清IL-21、DKK-1水平均下降,且治疗后联合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92.50%高于对照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便秘、失眠、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加味桂枝附子汤联合艾灸治疗RA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关节功能,减轻...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补肾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5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5例。治疗组给予补肾通痹汤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布洛芬缓释胶囊口服治疗,两组均以30d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2.5%和7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通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RA)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8年2月80例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患者主要症状评分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较显著提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关节肿胀度、双手握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风寒湿痹型类风湿关节炎应用针刺结合艾灸治疗具有较为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疼痛,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补肾祛瘀针刺法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对类风湿性关节炎(RA)患者VAS评分及膝关节活动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收诊的84例RA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给予补肾祛瘀针刺+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治疗2周后,对比2组疗效及治疗前后VAS评分、膝关节活动度。结果治疗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24%高于对照组73.81%,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祛瘀针刺联合鹿瓜多肽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RA疗效显著,可减轻患者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自拟除痹汤联合膝关节围刺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19年1月在辽宁省大连市大连市中医医院针灸门诊的80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2组患者采用临床常规的治疗方法,对照组40例采用临床常规西医甲氨蝶呤加雷公藤多苷治疗;试验组40例采用自拟除痹汤联合膝关节围刺的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以及两组患者双手握力和两组患者临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双手握力多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寒热错杂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来说,采取自拟除痹汤联合膝关节围刺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增加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通络蠲痹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86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风湿液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络蠲痹汤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及晨僵时间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发现两组患者RE、ESR、CRP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Ig G、Ig M、Ig A水平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络蠲痹汤有利于缓解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减轻患者负担,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8.
《陕西中医》2017,(8):1116-1117
目的:观察分析三因通痹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IL-1、TNF-α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类风湿关节炎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三因通痹汤,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疗效方面,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TNF-α和IL-1水平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患者TNF-α水平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关节疼痛数、关节肿胀数、DAS-28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应用自拟三因通痹汤,能够减少临床症状,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祛瘀通痹方外洗联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K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50例(脱落2例)、对照组50例(脱落3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1次/d,每周治疗5次;观察组在针刺治疗的基础上以祛瘀通痹方外洗治疗,1次/d,每周治疗5次。2组疗程均为2周。治疗前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评价膝关节疼痛度及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控显率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评分治疗前后2组组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瘀通痹汤外洗联合针刺治疗KOA,可有效缓解关节疼痛程度,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南海区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6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3例,对照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及VAS评分及血沉指标等。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94%,对照组为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ESR、CRP、R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治疗后ESR、CRP、RF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比较,握力及VAS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关节疼痛、关节肿胀数、晨僵及VAS数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握力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类风湿性关节炎采用独活寄生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