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深化医院改革中,如何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是当前医院管理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从上海市1997~2002年上半年度706例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分析,手术科室医疗纠纷的发生数居高不下;骨科的医疗纠纷明显抬头;与药品使用管理有关的医疗纠纷趋向增多。1资料分析和结果在706例医疗纠纷案件中,手术科室为482例,占总数的68.27%;这482例中,骨科占174例。在骨科医疗纠纷中,区县级以下医院占48.27%。在706例案件中,与药品使用管理有关的医疗纠纷有24例,占总数的3.40%。1.1手术科室发生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1)违反手术治疗的常规操作。医务人员在对…  相似文献   

2.
医疗纠纷的分析及对策(附40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医院改革的不断深入,因各种原因引起的医疗纠纷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给医患双方带来了许多不良的影响,不同程度地干扰了医院正常工作秩序。本文报告1995年~1999年间,我院发生的医疗纠纷40例,旨在探讨其发生规律,总结经验教训并提出相关对策。1 一般资料 1995年~1999年共发生医疗纠纷40例,其中1997年最高,达12例,1995年最少。1.1 医疗纠纷与易发科室的关系:医疗纠纷40例中,手术科室31例,占77.5%;非手术科室5例,占18.5%;医技科室3例,占7.5…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某市近年来医疗纠纷现状及产生原因调查分析,向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及医疗机构提出防范产生医疗纠纷的策略。方法:选取某市2010年~2013年间发生的384例经第三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备案的医疗纠纷,从涉及医院等级、分布科室、解决途径、赔偿金额及患者来源地域分布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某市医疗纠纷发生在三级医院的比例为70.32%,赔偿金额占总金额的78.00%,主要分布于骨科、普外科、妇产科等手术科室。来源于市区的患者占52.08%,郊区或市属县的患者占47.92%。结论:医疗纠纷防范的重点单位是三级医院,重点科室是骨科、普外科等手术科室。医疗机构应加强沟通、注重人文关怀,以防范和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基层医疗机构医疗纠纷发生及防范策略。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某院接诊的患者13 217例,统计医疗纠纷发生情况,采用调查分析法研究发生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探讨相应的防范策略。结果:13 217例患者中医疗纠纷事件总发生58例,发生率为0. 44%;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原因包括患者及家属预后期望值过高(22. 41%),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费用存疑(20. 69%),医院管理不规范(15. 52%),医患沟通不足(10. 34%),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薄弱(10. 34%);其中医疗机构方面原因占51. 72%,患者方面原因占48. 28%。结论:患者及家属对预后期望值过高、患者及家属对治疗费用存疑、医院管理不规范、医患沟通不足、医护人员服务意识薄弱是导致基层医院医疗纠纷发生的主要因素,为了防范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应当加强医院管理、医务人员专业培训、医护人员法律意识培养、医患沟通,并认真落实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质控小组在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作用。方法建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质控科、科室质控小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由科室质控小组自我督查和整改,定期检查本科室的各项运行情况,确保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结果通过质控小组加强管理后,护理质量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加,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质控小组有助于科室护理质量的显著提高及持续改进,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增加,显著改善医患关系,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急诊科医疗纠纷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急诊科是医疗纠纷的好发科室,文献报道在急诊环节发生的医疗纠纷约占医院医疗纠纷的40%以上[1].我科1999年5月至2007年7月共发生医疗纠纷50例,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范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西药临床合理用药在西药药房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药房管理实施前后3000张西药处方及2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比较药房管理实施前后临床不合理用药及两组患者用药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西药临床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患者用药满意率分别为98.00%、83.00%,医疗纠纷发生率分别为0.60%、0.07%,两组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分析西药临床不合理用药得原因,加强药房管理,有助于促进临床合理用药,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患者用药满意率。  相似文献   

8.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年对326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医院科室是外科和产科,而更有人形容产科的职业风险犹如在高空踩钢丝[1].因此,分析产科医疗纠纷原因,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和维护医院的声誉是医院管理者及产科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对产科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9.
产科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中华医院管理学会2003年对326家医院调查资料显示,发生医疗纠纷最多的医院科室是外科和产科,而更有人形容产科的职业风险犹如在高空踩钢丝[1].因此,分析产科医疗纠纷原因,提高产科医疗服务质量,和谐医患关系,提高和维护医院的声誉是医院管理者及产科医护工作者面临的重要课题.现对产科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及防范措施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院2001~2012年共发生较重大医疗纠纷33例,其中手术科室医疗纠纷21例,占63.6%。21例中外科专业11例,占33.3%,妇产科专业10例,占30.3%。在手术科室纠纷的原因中,业务能力9例,占42.9%,责任心不强8例,占38.1%,服务态度、沟通、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工作在医院感染监测中的作用。方法:总结2013年1月~12月我院医院感染发生情况,对医院感染发生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并于2014年1月~12月实施改进措施,了解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效果。结果:实施微生物实验室管理措施后,我院医院感染发生率由17.0%下降至8.0%,护患纠纷发生率由7.0%下降至0.0%(P<0.05)。此外,我院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明显降低,患者对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也显著上升。结论:微生物实验室检验工作在医院感染监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通过实施相关改进措施,能够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减少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提高感染监测管理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县级医院防范处理医疗纠纷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如何有效、快速、低成本地预防和解决医疗纠纷,达到建立和维持良好的医患关系,杜绝或减少医疗纠纷。方法从县级医院医疗纠纷发生原因、医院制度建设、人才培养、管理等角度出发,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结果有效地降低了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防范措施可行、有效,医院对医疗纠纷事故的防范和处理实现了规范化、制度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在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18年12月未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前在我院各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188例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1月至2019年10月实施了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在我院各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188例作为观察组。结果观察组患者对服务态度、工作质量、工作效率等医院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医院感染发生率(1.06%)和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发生率(0.53%),显著低于对照组(3.19%&2.13%),P<0.0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学科协作模式管理能够显著提高医院管理质量,从而有效预防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提出防控医院感染的护理措施,降低血液科医院感染发生率.方法 收集2013年5月至2015年4月本院血液科病例临床资料,对其中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的干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诱发血液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进行多元素回归分析,最后提出护理措施.结果 180例血液科病例发生医院感染21例,占11.7%,其中以白血病患者最多,占24.0%.年龄>60岁、手术时间>2周、使用呼吸机(侵入性操作)、化疗和使用二联或多联抗菌药物是诱发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液科室是发生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同样诱发血液科医院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也较多,血液科室应关口前移,从源头强化对危险因素的管理,切实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保障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医院门诊注射室在医院各科室中,相对来讲是一个人员较少、工作量较大的科室,稍有不慎,就会与患者发生矛盾与纠纷。笔者通过对我院近几年来发生的医疗纠纷,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做好重点病人管理工作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疗纠纷已愈来愈成为医院管理者和卫生行政部门的一项工作难题,这个难题现阶段还无行之有效的办法解决,因此,各级医院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已转向如何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上。我院从2001年在病区建立了重点病人管理制度,实施以来,收效甚好,与前几年相比,医疗纠纷发生率明显下降。1建立重点病人管理系统病区重点病人划分成四类:A类:危重、疑难病人,疗效不佳的病人;大手术后病情未稳定前;入院后发生严重并发症的病人;应用新技术、新疗法的病人。B类:有医疗缺陷的科室或医护人员管理下的病人;C:涉及司法案例的病人;D类:劳模、知名人士等。为使病…  相似文献   

17.
调查我院2013年2月至2014年4月我院发生院内感染情况,发现我院妇产科、儿科、重症监护室等新生儿、幼儿及老年患者集中的科室院内感染发生率较高,此外,这些科室患者住院时间相对较长,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分析其感染原因主要包括抗菌药物应用不合理、医院缺少护理操作及消毒隔离制度或制度执行不够严格等,并针对不同科室发生院内感染的原因及现状提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加强对医院内卫生检查、监督和指导工作等一系列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8.
《抗感染药学》2018,(1):66-69
目的:分析质量风险管理在医院药房退药环节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期间药房退药病例120例资料设为管理前组,另抽取2016年9月—2017年8月期间经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及审核等流程的质量管理后的药房退药病例120例资料设为管理后组,比较两组病例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后的风险因素的发生率,及退回药品再利用率及其医疗纠纷与投诉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管理后组病例实施质量风险管理后的风险因素发生率分别为1.67%、1.67%、0.83%、2.50%和0.83%,低于管理前组分别为9.17%、7.50%、6.67%、11.67%和5.83%(P<0.05),退回药品再利用率为96.67%高于管理前组为86.67%(P<0.05),医疗纠纷、投诉发生率分别为0.83%和0.00%均低于管理前组为6.67%和4.17%(P<0.05)。结论:质量风险管理后药房退药环节明确,有效减少了风险因素和医疗纠纷与投诉的发生,提高了退回药品的再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肖佐才 《中国当代医药》2009,16(16):139-143
目的:探讨引发医疗纠纷的主要原因和医院在有效防范对策中应高度重视的问题。方法:根据经调查当前医院引发的医疗纠纷案例主要为非技术原因引起的客观情况,医院在努力构建和谐医院、和谐医患关系,加强有效预警控制的同时,采取主动及时的有效处理措施以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结果:运用有效沟通与关爱服务的人性化服务理念.能够显著改善医患关系;加强预警控制防范管理,能有效地控制并降低医疗纠纷发生率。结论:倡导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开展有效沟通与关爱服务的人性服务,加强医疗纠纷预警防范管理,是有效防范医疗纠纷发生的重要控制措施,应高度重视和不断强化。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中小型医院医患矛盾更为突出,已成为困扰医院发展的难题之一,也是医院管理的一个热点和难点。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引发医疗纠纷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及对策,对医疗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作者总结分析奉贤区中心医院2007年至2009年三年医疗纠纷的发生和处理情况,现调查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