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的临床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07年2月至2010年12月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的3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者用安定静脉注射治疗得到控制.其中11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其余27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通过本组治疗观察发现,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且病死率高.结论 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的临床发生率较高,其危害较大.临床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及时治疗早期癫痫发作,早期实施脑保护治疗,以预防癫痫发作,提高患者的生存率,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临床及预后方法,对临床治疗提出对应建议。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在2016年4月至2017年12月接收的患有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患者50例,结合患者的病历资料以及临床症状,对临床治疗资料以及预后方法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50例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患者中有46例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占总体人数的92%,4例患者在急性期死于再出血和颅内高压,占总人数的8%。利用统计学分析方法发现,出血性卒中病灶部位与癫痫的发作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结论在临床对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患者进行抢救时,需要及时选择有效药物对癫痫问题进行控制,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尽量避免病情的加重,同时提高治疗的整体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并研究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5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113例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病情的特点,分析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组内所有患者都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采取抗癫痫药物的治疗,有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采用安定静脉注射,并得到控制。本研究中13例患者死亡,全部于急性期2周以内死于颅内高压、脑疝、再出血和上消化道出血等症。其余100例患者经过抗癫痫治疗,其癫痫发作状态得到控制。结论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症状在临床上较为严重,有较高的病死率,在临床上需要进行积极的干预,究其原发病症,及时治疗,早期做好脑保护治疗,以此来预防癫痫的发作,提高患者的生存效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发癫痫临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7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8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其余22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患者出院后随访三月未复发。结论在抢救脑出血的同时,选择有效药物,进行抗癫痫治疗,控制癫痫发作,是成功抢救此类患者的重要措施。脑卒中后癫痫,特别是频繁的强直-阵挛发作,持续状态如不及时控制,会加重病情,应及时治疗,抗癫痫药物对卒中后癫痫治疗大多有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出血性卒中急性期并癫痫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8-06-2012-06年收治的脑卒中1524例,其中出血性卒中569例,缺血性卒中955例,观察并发癫痫发生率及相关发生率关系。结果出血性卒中569例急性期并癫痫69例,发生率12.12%;缺血性卒中955例急性期并癫痫55例,发生率5.79%。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发生率显著高于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出血性卒中并发癫痫主要发生于疾病早期2周以内;皮质病变及病灶较大病例并发癫痫发生率高;强直阵挛性为主要癫痫类型特点。  相似文献   

6.
李青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3):112-113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制及诊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至2010年2月5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患者在治疗脑出血的同时,配以抗癫痫药物治疗。其中15例在急性期2周内死于颅内高压、再出血、脑疝及上消化道出血,病死率为30%,急性期癫痫发生早、频率高,全身强直痉挛发作进一步加重了脑出血或缺血缺氧及脑水肿,最终导致脑疝死亡。其余35例经抗癫痫治疗发作得到控制。出血性卒中后急性期癫痫发作出现早,发作频率高,以全身强直性痉挛性发作病死率最高。结论长期、正规应用抗癫痫药物的治疗,可以减少癫痫复发。对于迟发型癫痫患者,应常规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根据发作表现和随访结果再进一步确定停药时间。  相似文献   

7.
脑卒中与癫痫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临床表现、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对(940例)例脑卒中病例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卒中后癫痫发生率10%,早期癫痫发生7.66%,晚期癫痫发生2.43%。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与病灶部位(皮质下/皮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卒中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原因,皮质病变易导致癫痫发作,卒中急性期继发癫痫者预后较差,积极控制发作可改善预后,应给予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5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救治的7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其中男42例,女28例,年龄33~85岁,平均为(53.3±2.1)岁。所有患者严格遵循药物的治疗原则,并给予癫痫发作的护理、癫痫持续状态的护理和癫痫间隙期的护理等护理措施,观察患者经过适当的护理措施后的治疗效果。结果 本组70例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其中由于脑疝而死者1例,因颅内再出血而死者2例,死于呼吸衰竭者1例,其余66例病情均得到良好的控制。结论 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并发癫痫的患者,给予及时的治疗和有效的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正确有效的护理手段可以减少其发作,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为临床上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9.
王庆  贺月娥  李宏毅 《医药导报》2008,27(2):189-189
目的 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27例卒中继发性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97%,其中急性期痫发作占62.96%,恢复期癫痫发作占29.41%;其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最多(占62.96%).结论 卒中后急性期痫性发作发生率明显高于恢复期.脑缺血缺氧是急性期痫性发作的重要致病因素.对于后期发生癫痫患者需正规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64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临床资料,对临床诊治效果及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主要是出血性卒中和缺血性卒中引起,其发作与脑卒中导致皮层受损直接有关。结论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临床危险性高,是加重卒脑血管病致残率,死亡率的原因之一,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和有针对性的控制癫痫发作,可明显减少患者的致死、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对脑卒中后癫痫临床特点分析,探讨卒中后癫痫发作的相关因素及发作机制。方法对58例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类型、发作时间与病灶位置、病变性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卒中后癫痫发作以脑叶为主,早期以出血性卒中为主,后期以缺血性卒中为主。结论卒中后癫痫发作与卒中类型、部位相关。  相似文献   

12.
陈靖刚 《河北医药》2001,23(8):590-591
目的:观察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的早期发作与迟发性发作类型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36例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急性期回顾,并进行2-6年的随访。结果:早期发作12例中强直阵挛发作8例占66.7%,迟发性发作24例中局限性运动发作20例占83.3%,其中卒中发作后2周-0.5年内16例占66.7%。4例早期发作患者死于癫痫持续状态,2例分别于3年、5年后死于心脏梗死。结论:(1)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病变部位以皮层受累多见,以迟发性局限运动性发作预后较好;(2)对老年人脑梗死继发癫痫持续状态处理中,重视多脏器功能衰竭的防治。  相似文献   

13.
徐军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7):185-186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脑出血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本院2009年1月~2010年12月住院确诊的52例首次脑出血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与随访。结果:继发癫痫的发生率为11.76%,经积极治疗后,48h内发病的37例患者中,有3例复发,其中1例因早期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于入院后第6天死于脑疝。3d后发病的15例患者中,有1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后3~12个月发生癫痫再发,再服药后得到控制。结论:癫痫发生的机制为急性期与血管痉挛、出血引起脑水肿和代谢障碍等;恢复期多由于慢性病灶所致。脑出血急性期的癫痫发生率较高,出血灶在脑叶者更易发生癫痫,且病死率高,应及时进行抗癫痫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62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癫痫类型、发生时间及癫痫与脑卒中类型、部位、大小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早期癫痫发作发生率显著高于迟发性发作(P<0.01),早期发作患者以出血性脑卒中为主,占64.2%(P<0.01);且大脑皮层卒中者显著高于皮层下卒中者(P<0.01);较大病灶者显著多于较小病灶者(P<0.01);部分发作患者主要为缺血性脑卒中,占66.7%(P< 0.05),全身强直阵挛性发作主要为出血性脑卒中,占84.6%(P<0.01).结论 脑卒中后癫痫以早发性为主,且与卒中类型、部位、大小有关,了解脑卒中后癫痫发作的临床特征,对于该病的防治具有良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卒中后癫痫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例脑卒中后癫痫患者发病时间、与脑卒中类型的相关性及治疗情况。结果早发型癫痫75例,占75.0%,迟发型癫痫25例,占25.0%,早发型癫痫发生率高于迟发型。出血性脑卒中患早发型癫痫的几率大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迟发型癫痫的几率小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急性癫痫均被控制,仅8例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复发。结论脑卒中导致的癫痫多以早发型癫痫为主。出血性脑卒中较缺血性脑卒中更易出现癫痫。不同卒中类型引发不同的癫痫类型,掌握其中规律,积极进行治疗,将有利于提高疾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收集了经CT或MRI确诊的脑卒中合并癫痫发作的65例患。并对其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时间,发作类型,出血性或缺血性卒中与病变部位的关系,发病机制均作为临床探讨和分析。认为卒中后癫痫可分早期型或迟发型,以迟发型多见。出血性卒中的早期癫痫发作是由于脑血管痉挛,血液成分的刺激,脑水肿使大脑皮质缺血缺氧,代谢障碍引发癫痫发作。缺血性卒中的早有癫痫发作是由于脑组织缺血缺氧导致钠泵衰竭,钠离子进入神经细胞,使细胞膜稳定性改变,出现癫痫发作,而迟发性癫痫发作是由于胶质疤痕形成所致。脑叶病变是卒中后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应视为癫痫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特点.方法 对我院102例脑卒中后继发癫痫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生率为5.3%,早发性多见占68%,迟发性占32%;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癫痫发生率最高35%,卒中累及皮质发生率明显高于皮质下.结论 脑卒中后继发癫痫以早发性为主,部分性发作常见,且与卒中类型及病灶部位相关,出血性脑卒中,位于皮质发生率较高,应在治疗脑卒中的基础上,积极控制癫痫的发作.  相似文献   

18.
周志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2):190+192-190,192
目的了解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重要影响因素。方法对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缺血性脑卒中继发癫痫以迟发型癫痫为主,癫痫发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为主,病灶部位多累及皮层。结论对早期发作者积极治疗原发病,发作1次者不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发作次数≥2次者给予抗癫痫药物治疗,对迟发性发作均予抗癫痫药物长期治疗,大部分治疗效果满意,控制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缺血性卒中患者继发早期癫痫发作和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类型及缺血性卒中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方法:分析山西省人民医院近3年来首发缺血性卒中的408例患者的年龄、性别、入院时意识、糖尿病、高血压、心源性疾病和卒中部位等的临床特征,随访6~12个月,其中缺血性卒中后继发癫痫发作患者42例,未继发癫痫发作患者366例。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患者依据癫痫发作的发生时间分为早期癫痫发作组(18例)和晚期癫痫发作组(24例)。分析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和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发作类型以及缺血性卒中后发生继发癫痫发作的临床危险因素。结果: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10.3%(42/408),其中早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4.4%(18/408);晚期癫痫发作的发病率为5.9%(24/408)。早期癫痫发作的50.0%(9/18)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晚期癫痫发作的58.3%(14/24)为单纯部分性发作。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作组与非癫痫发作组的临床特征经统计学比较,两组间心源性脑栓塞病例的发生率和累及皮质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缺血性卒中后早期癫痫发作以全面性发作为主,晚期癫痫发作以单纯部分性发作为主;心源性脑栓塞和累及皮质梗死是缺血性卒中后癫痫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脑血管病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76例脑血管病继发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1%患者的癫痫在脑血管病急性期发生,72.4%患者的病灶部位在皮质区。经过脑血管病的常规治疗以及抗癫痫治疗,所有76例患者的癫痫得以控制,其中4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结论脑血管病在急性期容易继发癫痫,病灶在皮质的患者发生癫痫概率高,早期诊断、及时控制发作和综合治疗可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