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风病包括西医学的脑出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蛛网膜下腔出血等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严重危害中老年身心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急性期经过救治后,恢复期大多留有不同的后遗病症,中医药在中风后遗诸症综合康复治疗上,较之西医有一定优势。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通过学习有关教材文献,针对恢复期的不同临床表现辨证施治,灵活用药,取得满意疗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2.
中风恢复期证治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风是内科疑重症之一,尤其是恢复期及后遗症期的治疗更为棘手,本文从中风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方面探讨其恢复期的证治规律,提出了滋阴活血、平肝熄风;养血活血、祛通络,行气活血、化淤通络;滋肝肾、活血通络;祛风涤痰、活淤通络;益气活血、祛风通络、益气升清、养血通络等七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病症。余诊疗本病,略有心得,现录于此,以就正于同道。一、中脏开窍为先中风中脏腑者多表现为闭证,闭而得开可望生机,闭而不开者,或一闭到底或由闭转脱,乃致死亡。故及早地使用开窍剂,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极重要的意  相似文献   

4.
中风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为主要表现的病证。余从医数十载,诊疗本病,稍有一得,现录于此,以就正于同道。一、中脏开窍为先中风中脏腑者多表现为闭证,闭而得开,可望生机,闭而不开者,或一闭到底或由闭转脱,乃致死亡。故及早地使用开窍剂,促使神志转清,对本病的预后有极重要的意义,开窍的方法除灌服汤药外,临床常用安宫牛黄丸、至宝丹、紫雪丹、牛黄清心丸、苏合香丸等丸剂,前四药属于凉开,主要用于阳闭,后一药属于温开,主要适用于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总结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措施。方法:随机将80例住院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40例患者施以中医康复护理加常规护理措施,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结果:护理后两组ADL评分均增加,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强中风恢复期患者的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甲型肝炎以黄疸型为多见,其急性发作期以发热、黄疸、乏力、胃呆、呕噁等症状为主。其辨证以实证为主,不外乎肝胆脾胃之湿热蕴遏,气机阻滞。通过清热利湿、疏  相似文献   

7.
<正>自晋中市开始收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以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第四、五、六版)》的出院诊断标准,截止到2020年3月13日,目前我市3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现结合典型病例探讨如下。1典型病例例1:郭某,女,24岁,病历号01339。  相似文献   

8.
中风亦称卒中。包括现代医学的脑出血、脑梗塞、面神经麻痹等疾病。历年都被认为是较难治的病症,病程长,疗效差。因此治疗此病多采用多种方法综合治疗才能提高疗效。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发现由于痰湿导致的并非少见。此类病症仅仅采用平肝熄风、活血通络的方法往往难以奏效。必须化痰利湿为主治疗方可收功。现就痰湿型中风的证治谈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9.
缺血性中风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半身不遂和口眼㖞斜为主症,多因风、火、痰、瘀、虚等因素相互影响而发病。该文从古今医家对缺血性中风的病因病机认识出发,阐述缺血性中风的中医证治,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中风后抑郁症中医证治概况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中风是目前人类病死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而抑郁症是中风的常见并发症,三分之二的中风患者在发病后 2年内伴发抑郁症 [1].中风后抑郁所造成的危害是多方面的,最新的一项研究表明,出现抑郁的中风患者要比没有抑郁的中风患者死亡率高 3 4倍 [2].另外,抑郁的出现,不仅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妨碍其神经功效障碍的恢复 [3].因此,许多学者将其作为一个治疗学单位加以重视,而中医药对本病有较好的治疗作用.本文就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证治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癌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肺癌是正气虚损 ,邪毒侵袭长期共同作用的结果。正虚多为气虚、阴虚、或气阴两虚 ,主要在于气阴不足 ;实则不外痰凝、血瘀、气滞、毒热 ,关键在于痰凝。基本治疗原则为扶正祛邪 ,标本兼顾。就治本来说 ,扶正不可缺 ,应贯穿于肺癌证治之始终 ;对标证而言 ,治痰为首务 ,当视其兼夹证候 ,或佐活血化瘀 ,或合清热解毒 ,或兼理气行滞。总之应视其邪正盛衰与病期体质及标本缓急 ,明确扶正与祛邪之主次  相似文献   

12.
帕金森病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宋秋云 《河南中医》2003,23(3):47-48
帕金森病类似于《张氏医通·卷六》中提到的“震颤”之病 ,中医归为脑、髓、肝、脾、肾、气血亏损所致 ,较难治愈。西药治疗主要以抗胆碱能药物、多巴胺及复方多巴类药物、多巴胺受体激动剂、金刚脘胺等治疗。但这些药物只在不同程度上减轻症状 ,而不能抑制疾病的进展 ,且存在副作用多且长期应用后药效衰减的缺点 ,临床治疗较为棘手。采用中西药物结合疗法 ,能减轻副作用 ,延长药效时间。现将中医辨证方法总结如下 ,供各位同道参考。1 肝气郁滞楼英《医学纲目》称 :“诸风掉眩 ,皆属于肝 ,掉即震颤之谓也。”肝气郁滞 ,气郁不通 ,四肢筋脉…  相似文献   

13.
痛风病中医证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痛风是长期嘌呤代谢障碍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一种疾病 ,临床特点是高尿酸血症 ,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 ,痛风石沉积 ,严重者可导致关节活动障碍和畸形 ,病程日久常累及肾脏 ,形成肾尿酸结石和痛风性肾实质病变。近年来 ,随着营养条件的改善 ,以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痛风的患病率逐年增多。由于西药治疗痛风存在副作用大的缺点 ,而中医中药治疗则有很好的疗效 ,现将证治体会介绍如下。1 病名及病因病机 《金匮要略》中“历节病”的症状特点为“疼痛如制掣”、“脚肿如脱”、“不可屈伸”,与痛风性关节炎临床表现极为相似 ,临床验证其所…  相似文献   

14.
心绞痛是冠心病主要表现之一,属于中医心痛证。近三年来我科收治心肌梗塞30例,其中:男22例,女8例;40岁以下者3例,40~50岁者7例,50岁以上者20例;急性心梗17例,陈旧性心梗13例,均有心绞痛症状。本文结合病例对其证治浅谈点滴体会。一心绞痛的部位和疼痛性质本组病例,疼痛部位在心前区者10例,胸骨后者16例;疼痛向背部放射者12例,向肾、臂、手指放射者8例;另有4例,疼痛部位在剑  相似文献   

15.
中风证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我对中风的治法,是按照不同证型而进行辨证施治的。本病前驱期,可见头痛头胀,头重脚轻,步履飘浮,甚则指端不时麻木,舌强言语不利,头晕目眩等症,此为中风预兆。余制“平肝潜阳方”,乃取百会、风池、曲池、合谷、阳陵泉、三阴交、  相似文献   

16.
中风证治     
许林 《中医研究》2011,24(9):3-6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风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也越来越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数据,全世界每年有1 60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病,占总死亡率的60.7%,我国卫生部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约有1亿多高血压患者,每年新增1 000万人以上,同时有脑卒中患者五百余万人,每年新发病一百五十多万人,冠心病患者1 000万人,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病的人数达260万人以上,并且中风患者在5年内有1/3可能性复发,且复发次数越多,死亡率也越高,其致残率高达50%,复发率高达87%。因此,对于中风来说,如何预防其发病及其复发,即如何做好中风的一、二级预防已成为降低其对人类健康危害的主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7.
中风证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中风病 ,即脑血管病 ,是目前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 ,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合并症多、治愈率低的特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对 5 7个国家最新统计显示 ,脑血管病已成为前 3种死亡原因的有 4 0个国家。在我国 ,尤其在北方城市 ,脑血管病已跃居第一位死因 ,每年新发病人 180万 ,因中风病而死亡的人数每年为 12 0万。全国现有中风病人 70 0万 ,在生存者中约有 70 %的病人留有不同程度的残废[1] 。所以有效地防治本病已成为当今各国医学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根据文献及笔者多年诊治中风病的经验体会 ,结合中风病系列…  相似文献   

18.
中风证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正>邓铁涛(广州中医学院):历代医家对中风的论述比较丰富,然综合而观之,可分昏迷、偏瘫、口眼歪斜三大类辨证论治。(一)昏迷:以突然昏倒,不省人事,或发热或不发热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9.
中风又叫脑卒中,相当于西医学的脑溢血、脑梗死等疾病,系平素气血亏虚、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等致气血运行受阻或肝阳上亢,阴虚火旺致气血逆乱所致.  相似文献   

20.
中风恢复期护理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