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分析并掌握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相关因素。方法120例检验门诊做健康体检者的不同血液标本资料。采用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真空采血法采取肘静脉血和左手环指内侧末梢血,分别于采血后0.5、2、4 h内检测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等指标。结果不同时间段采血检测结果比较0.5 h内测试的WBC、RBC、Hb等血液指标结果均与2 h内测试的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4 h后只有PLT结果差异显著低于0.5 h内测试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部位检测结果比较食指末梢血检测中WBC、RBC、Hb均高于静脉血检测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同时间和不同部位血液常规检查结果存在差异性,采取肘静脉血和短时间处理血液样本可以减少结果误差,提高准确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我市某箱包加工企业苯接触对工人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加强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我市某箱包加工企业苯接触工人160例(观察组)和不接触任何毒物的工作人员150例(对照组),对两组工人进行健康检查,测定两组工人血红蛋白(Hb)含量及白细胞(WBC)、血小板(PLT)和红细胞(RBC)计数的变化。结果该箱包厂工作场所各个采样点空气中苯的平均浓度高达14.7mg/m3,已经超出国家标准(10.0mg/m3);苯接触工人患有神经系统症状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另外苯接触工人Hb含量及WBC、PLT和RBC计数下降的人数也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市某箱包加工企业工作场所空气中苯含量严重超标,已经对作业工人的健康产生了危害,应当加强该企业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不同采血方法进行血常规检验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接受的行血常规检查患者中,抽取247名,均实施静脉采血和患者末梢采血两种方式进行血液标本采集。观察两组采集法血常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结果静脉采集法和末梢采集法RBC、HCT、WBC、Hb、PTL等指标检测结果差异较大,其中静脉采集WBC指标检测结果较末梢采集法低,而RBC、HCT、Hb、PTL指标检测结果较末梢采集法高,两种采集方法检测结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采集方法在MCHC、MCHH和MCV几项指标中检测结果差异较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采血方式在临床中均有一定的价值,静脉采血方式血血液标本影响较小,检验结果更准确,对于部分需要以RBC、HCT、WBC、Hb、PTL作为参考指标的检测项目应尽量采用静脉采血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相关因素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影响血常规检测结果 因素分析及预防对策.方法 随机选择2010年5月至2010年12月滨海县中医院90例门诊健康体检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Backman Counte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观察静脉血和末梢血常规检查结果 ;比较在室温下(18~22℃)分别于即刻、30min、2h、6h常规测定差异.结果 末梢血检测中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b)检测的平均值均高于静脉血检测值,血小板计数(PLT)平均值低于静脉血平均值(P<0.05),中间细胞百分比(MXD)无差异(P>0.05);2h内静脉血血常规WBC、MXD、RBC、Hb、PIT各项参数与即刻测定结果 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放置6b后PLT与即刻比较下降明显而MXD比例升高(P<0.05);WBC、RBC、Hb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血常规化验结果 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全自劝血细胞计数仪做血常规检测时选用静脉血,应在2h内对样本进行测定,以消除由此要求过失误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疟疾病例血液参数变化及其诊断价值,为疟疾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别检测20例疟疾患者和20例健康体检者WBC、EOS、RBC、HGB、PLT等血液参数,应用t检验对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疟疾患者血液参数RBC、HGB和PLT低于健康组,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WBC、EOS与健康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参数RBC、HGB和PLT变化与疟疾病例有着密切联系,在发热患者的诊断中应引起重视,进而科学、准确诊断疟疾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箱包厂职业卫生状况,了解混苯作业对工人身体健康的影响。方法测定工作场所空气中混苯的浓度,对混苯接触组与对照组工人进行职业卫生健康体检。结果工作场所空气中26.3%作业点苯浓度超过国家标准限值,工作场所中苯、二甲苯浓度均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值;混苯接触组工人白细胞(WBC)、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PLT)下降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混苯作业工人出现了血液系统的改变,需要进一步加强职业卫生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末梢血预稀释和全血模式、静脉血检查血常规的方式对比,对临床提供科学的血常规检查方式。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8月至2013年11月体检者58例,分别采末梢血与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PLT、WBC和Hb、RBC。结果 PLT、WBC和Hb、RBC的末梢血检测,与静脉血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其平均变异系数显著>静脉血,预稀释模式和末梢血全血模式,PLT差异显著(P<0.05)。结论血液两种模式四个项目具有显著差异,而PLT和Hb、RBC检测结果较静脉血低,同时WBC值则比静脉血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血常规检验价值,评价血样采集部位、采血后检测时间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为血常规检验工作提供参考,以确保检验准确性。方法 选择我院2019年8月至2020年2月进行血常规检验的血样提供者,总计200例。血样采集部位包括静脉血、末梢血,经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验血常规,比较不同血样采集部位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血小板计数(PL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b)]检验结果。另外,对比采血后检测时间(采血后0~30 min、2 h、4 h)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血样采集部位静脉血、末梢血血常规(WBC、PLT、RBC、Hb)检验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采血后0~30 min血常规检测WBC、Hb、PLT、RBC指标水平明显有别于采血后2 h以及4 h,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血后2 h、4 h血常规检测WBC、Hb、PLT、RBC指标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血样采集部位、采血后不同检测时间均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为了避免采血部位、检测时间对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血样采集部位建议静脉采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解析在白血病临床诊断中使用血液分析仪检验的价值。方法选取100例白血病患者作为白血病组,其中急性57例,慢性43例;另选同期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两组均行血涂片和血液分析仪检验。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的诊断结果及灵敏度和特异度,比较两组的血液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WBC)],比较不同白血病类型患者的血液指标。结果血液分析仪的诊断准确率89.50%明显高于血涂片的8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液分析仪检测白血病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00%、82.00%,均明显高于血涂片的90.00%、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血病组患者的PLT(191.91±50.39)×109/L、Hb(90.53±9.46)g/L、RBC(2.76±0.24)×1012/L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的(252.41±54.29)×109/L、(119.61±9.94)g/L、(4.02±0.31)×1...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血常规检验过程中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旨在提高血常规检测的准确率。方法本组抽取我院于2011年11月至2013年11月血常规检查结果存在误差患者106例,对患者病历资料作回顾性分析。结果采血部位不同,患者的RBC计数、WBC计数、PLT计数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温度不同,血常规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RBC计数呈下降趋势,WBC计数、PLT计数、Hb测定呈明显上升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放置时间均会血常规检结果造成影响,检验人员应根据相关标准进行血液标本采集,提高标本采集质量,并控制好检测时间,提高检测准确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液检验在贫血鉴别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19年4月我科室接受的贫血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其贫血类型进行分组,其中的54例缺铁性贫血患者作为A组,剩余52例地中海贫血患者作为B组。同时选取同期我院健康体检中心的5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抽取三组研究对象的清晨空腹静脉血3 m L,使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实施血液检验,主要的检验项目包括Hb、RBC、MCH、MCV、RBC/MCV、RDW等。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Hb、MCH、MCV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Hb、RBC、MCH、RBC/MCV值,均显著低于B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A组患者的RDW值,显著高于B组和对照组,P <0.0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但B组和对照组的RDW值比较,P> 0.05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检验在贫血的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临床可将其作为一种常规的贫血鉴别诊断方式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白细胞(WBC)分类的准确性。方法随机收集本院2012年6月~2013年6月门诊、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共208例,根据年龄进行分组,其中成人组100例、儿童组60例、新生儿组48例,分别用Sysmex XE-5000与人工镜检法对不同年龄组的静脉血进行WBC分类,采用统计学软件对两种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除嗜碱粒细胞外,成人组仪器法与人工镜检法检测WBC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P<0.05)。除单核细胞、嗜碱粒细胞外,儿童组及新生儿组WBC分类计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呈正相关(P<0.05)。结论 Sysmex XE-5000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测定WBC分类具有良好的性能,适用于对大批量标本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但不能完全取代人工镜检法,两者结合,才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临床观察对比血常规检测中采静脉血和末梢血结果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9月的1天在我院门诊就诊的患者85例,分别采取其末梢血及静脉血,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对比末梢血和静脉血血常规结果的差别。结果末梢血和静脉血在血常规检测中,WBC、RBC、HGB、PLT存在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WBC、RBC、HGB、PLT的相关系数依次为0.913、0.912、0.922、0.901都存在高度的相关性。结论使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检测时,静脉血检测的结果有较高的准确性和重复性,但是末梢血及静脉血血常规结果呈正相关性,所以静脉血和末梢血血常规检测结果,在一定条件下都能够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使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显微镜检测白细胞的分类情况,对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5月住院部患者、门诊就诊患者以及健康体检者的静脉血液标本共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对其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同时,使用显微镜检测样本血液的白细胞分类,然后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通过分析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发现,无论是在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的计数上,还是在核嗜碱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上,都和显微镜白细胞分类检测结果十分接近,二者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全自动贝克曼Ac.T5df五分类血液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检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与显微镜对白细胞的分类结果存在良好的相关性,可以进行替代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影响血常规检查的因素进行探讨,以提高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选取80例身体健康的志愿者,同时在志愿者不同的部位进行静脉血和末梢血采集工作,血样采集完毕之后,血样加入EDTA-K2抗凝剂,在室温下分别于即刻、30min、2h、6h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分析,比较以上时间各参数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总结血液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结果静脉血与末梢血WBC、RBC、Hb、PLT的数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h内血样各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h血样指标与即刻测定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血部位不同、静置时间不同会对血常规检查结果有一定影响,如条件允许应以静脉血检测血常规、2h以内检测为宜。  相似文献   

16.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选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和三分群血液分析仪相比,由于增加了对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常规检测,更能满足临床需要,因此将逐渐进入各级医院检验科.为能选择一台适合自己医院的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现对五分类血液分析仪的白细胞分类原理和代表型号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乙二胺四乙酸盐(EDTA-K2)、肝素、枸橼酸钠3种抗凝剂对血液各项指标的不同影响。方法 2012年2月在本院体检者中随机选择50例为研究对象,分别用3种不同抗凝剂抗凝后,对白细胞(WBC)计数、红细胞(RBC)计数、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及淋巴细胞(LYM)计数等各项参数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和探讨。结果 WBC计数、RBC计数、Hb、HCT、LYM计数此5项参数在3种抗凝剂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EDTA-K2抗凝组相比,使用肝素和枸橼酸钠时,PLT计数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血常规的检测中,使用EDTA-K2、肝素、枸橼酸钠不同抗凝剂时,WBC计数、RBC计数、Hb、HCT、LYM计数此5项参数在3种抗凝剂组间无差异;肝素和枸橼酸钠使PLT计数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血液分析仪对末梢血常规与静脉血常规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方法对门诊健康体检者130例进行两种不同方法采血,每1例体检者同时采末梢血与静脉血各1份,分A组130例采末梢血,B组130例采静脉血,在同一种全自动血液分析仪下做血常规检测,对其结果的差异性对比分析。结果通过两种不同的采血方法对130例患者进行血常规检测,其结果 A、B两组的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血小板(PLT)4项指标检测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常规检测时,为保证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血液分析仪检测时,末梢血检测的血常规质量较难控制,部分检测指标不及静脉血检测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明显,故建议血液分析仪应采用静脉血做血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迈瑞BC-58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性能。方法参照国际血液学标准化委员会(ICSH)和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研究院(CLIS)的有关文件要求对其性能进行评价。结果 BC-5800血液分析仪的各参数本底计数为0,线性和携带污染率均符合要求,其检测WBC、RBC、Hb、MCV的精密度良好,PLT低值的CV>8%,与希森美康XS-800i比较:WBC、RBC、Hb和Hct的相关系数(r)>0.99,PLT的相关系数(r)为0.956。结论 BC-5800血液分析仪性能良好,与其他品牌血球仪有可比性,可用于大中型医院对全血细胞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20.
Coulter.ACT多参数血液分析仪实验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Coulter.ACT型血液分析仪的主要实验性能对仪器作评价。方法使用静脉抗凝新鲜全血,新鲜末梢血和质控品,对8项主要参数及白细胞三分类,以双盲法作了评价[1]。结果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MCH)、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的总变异性(TCV)及重复性(CV)均小于3%,批内精确性t<2.84,P>0.05,携带污染率较低,稳定性良好,WBC、RBC、HGB、PLT具有良好线性,仪器白细胞分类和显微镜检查结果比较二者结果近似。结论仪器主要指标均达到较高水平,Coulter.ACT是一台性能优良的血液分析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