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一涛教授认为,现代人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生活节奏加快,饮食、情志、作息等因素影响,易导致气血阴阳不足,同时产生痰、饮、火、瘀等病理产物,虚实夹杂,正虚邪扰,血脉不畅,则发为心悸。当归六黄汤功可滋阴泻火、固表止汗。薛一涛教授在临床中常运用当归六黄汤治疗心悸,举验案两则,分析总结其经验。  相似文献   

2.
钟明 《河南中医》2014,(7):1228-1229
当归芍药散出自《金匮要略》,原为治疗“妇人腹中诸疾痛”等气血不和所致的痛症。笔者在临床中运用当归芍药散治疗偏头痛、慢性前列腺炎、腰椎间盘突出、肩关节周围炎等病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归脾汤出自《济生方》,补充于《校注妇人良方》,由人参、黄芪、当归、龙眼肉、白术、木香、甘草、茯神、酸枣仁、远志、生姜及大枣组成。共奏益气补血、健脾养心作用。在临床中治疗虚证,以气血不足引起的临床各种病症为病机,临证应用广泛。凡心脾两虚,气血不足者皆可加减运用。现将笔者的临床应用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云南姚氏医学流派第六代传承人姚克敏教授基于对妇女"气血"的探讨,在经方当归补血汤基础上加味创立了"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用以治疗妇科诸疾属气虚血虚者.通过对立方意旨进行阐述,总结运用该方治疗内科妇科诸疾多年情况,列举了 4例典型病案,认为在辨证为气血亏虚的基础上,姚氏新加当归补血汤可用于多科疾病.  相似文献   

5.
《医学衷中参西录》被誉为后世津梁之书,其中所载诸方均集张锡纯临证10余年经验之大成,且屡用屡效,方义深奥,具有很高的临床研究价值。《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详细记载了11首治疗中风病症的方剂,笔者甚觉其配伍精妙,亦感其当归与黄芪选择之精奥,故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以数据处理并计算的方式对11首方剂进行用药规律的挖掘与分析。结论:张锡纯临证治疗中风类病症时从气血论治,在共计47味中药之中以当归与黄芪的配伍最具挖掘意义,笔者不揣冒昧希望"中风-气血-当归/黄芪"的病-症-药多维体系挖掘结果能为临证用药提供一点思路。  相似文献   

6.
<正>自汗盗汗是临床上常见的病症,是由于阴阳失调,腠理不固,而只汗液外泄失常的病症。不因外界因素影响,而白昼汗出,动辄益甚者为自汗;寐中汗出,醒来自止者为盗汗。当归六黄汤是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所创之方,其方载于其所著的《兰室秘藏》一书中,称之为"治疗盗汗之圣药"。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各等分、黄芪加一倍。方中当归、生地黄、熟  相似文献   

7.
妇女产后缺乳,多因产后身体虚弱,气血生化之源不足,或情志不舒,气血受阻,乳汁运化作用不畅所致。笔者选用黄芪、当归、穿山甲、王不留行等治疗本病,并根据病情适当加减。如患者体质较弱,黄芪、当归可加至50g;情志不遂,气血不畅者,穿山甲、王不留行可加至20g。  相似文献   

8.
张喜奎教授认为眩晕不仅可因内生五邪或外感六淫等侵袭清窍,还可由脏腑机能失调,最终导致气血失于畅达,髓海受扰而成。诊治上,张喜奎教授提倡辨"病、证、症",纲举目张的思路。辨病方面,"气血不足,髓海失荣"贯穿眩晕发病全过程,治疗上重视补气血通络;辨证方面,主要病变脏腑以心、肝、脾、肾为主,治疗上主张多脏同调,治脾为主,兼调心、肝、肾;辨症上,迅速处理紧急病症,及时在主方基础上加用药物。  相似文献   

9.
十全大补膏是由党参、白术、茯苓、当归、熟地等10味药材配制而成的复方制剂,具有温补气血,用于气血两亏引起:面色苍白,气短心悸,体倦乏力四肢不温等病症,临床上具有很好的疗效。但是十全大补膏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絮状沉淀,影响了产品的澄明度,我们对此絮状沉淀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0.
姜学连教授认为崩漏多为气血两虚、冲任不固,叠经止血,仍出血不止,至气血不足。崩与漏互相转化,崩血量渐少,可转化为漏,漏势发展又变为崩,绵延难愈。提出"益气摄血,活血止血"。据病情及血热、寒、血瘀、气郁等兼症选择芎归汤(当归、川芎),辨证加减。  相似文献   

11.
消渴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有甜味为主要特征的一类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的产生,系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失调、情志内伤、思虑、用脑过度、久病暗耗、外感六淫之邪等因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与衰退,使机体阴阳、气血、津液匮乏,内环境失去相对平衡与稳定而引起。其病涉及五脏六  相似文献   

12.
“痹证”是内科常见病,因风寒湿热之邪侵入肌体,气血运行不畅而致肌肉酸楚、关节疼痛、麻木以及四肢屈伸不利、活动障碍为主要临床病症,其主要病机是气血痹阻不通,筋脉关节失于濡养所致。根据其病因病机与临床表现,由秦艽、川芎、桃仁、红花、羌活、当归、怀牛膝等组成的身痛逐  相似文献   

13.
魏绍斌教授认为禀赋不足,房劳多产等损伤脾肾,致脾肾亏虚,或气滞血瘀等,使机体阴阳失衡,发为月经不及(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以肾虚为本;提出"健脾补肾、滋阴养肝、气血并调"的独到观点,衷中参西,病症结合,配以食疗、耳穴压豆、艾灸等多种方法,重在补肾,佐以健脾、养肝、除湿,使气血调畅,温经活络,治病防病。  相似文献   

14.
邵静  曹淑丽 《河南中医》2011,31(3):223-223
老年下肢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属中医学"脉痹"、"脱疽"范畴,情志内伤、肝肾不足、脾气不健、寒湿侵袭,以致寒湿凝聚经络、闭塞不通、气血运行不畅,治疗时采用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养血通脉,收到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瑞尔黑变病依其外观表现与中医病"面尘""黛黑斑"相类,贾敏教授认为此病主要病因病机为气血不足、肝肾阴虚。气血不足,无以上荣于面,而变为黧黑色;肝"体阴而用阳",肝阴不足则肝之疏泄功能失常,气机不畅,瘀血内停,筋脉失养;肾阴不足,则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肉,以致火烁结成黑斑,色枯不泽。补益气血、滋养肝肾之阴是基本治法。常用女贞子、墨旱莲等补益肝肾,黄芪、白术等益气,当归、川芎等补血;从中医的黑色主病归于肾,以及久病及肾的理论,提出肾阳虚可生黧黑的观点,并强调补肾阳在黧黑斑治疗中的重要性,故治疗时既滋养肾阴,同时亦重视温补肾阳,加用淫羊藿、补骨脂、肉苁蓉、锁阳等温补肾阳。  相似文献   

16.
内伤发热为中医内科常见病症,多由气血阴阳不足或脏腑功能失调而导致发热。本文通过对段富津教授治疗该病验案分析,总结出六类临床证型,阐明段老治疗思路,以求对老师临床经验传承并为广大医师提供诊治参考。  相似文献   

17.
抑郁的总病机为气血不调,其致病因素不外乎六淫、疲血、痰饮、情志等,妇人经、带、胎、产、乳等生理活动均以血为基础,"有余于气,不足与血"。脾胃为中州,气血生化之源,统摄气血,以养五脏,故妇人抑郁不可仅着眼于肝,亦需重视脾胃。  相似文献   

18.
金水六君煎应用心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秀润 《河南中医》1998,18(6):391-391
金水六君煎出自《景岳全书》。治肺肾虚寒、水泛为痰;或年老阴虚、气血不足、外感风寒、咳嗽呕恶,痰喘等症。方用:熟地黄9~15g,当归、半夏、在警各eg,陈皮’~sg,炙甘草3g,生姜s~s片。大便不实而多温者,去当归加山药309;如痰盛气滞、胸胁不快者加白芥子z~sg;如兼表邪寒热者加柴胡s~eg。景岳称:“金水六君煎,治虚痰之喘,外感之嗽,凡属阴盛血少,肾气不足,水泛为痰,而咳嗽不能愈者,悉以金水六君煎加减主治,足称神剂”。我家三代行医九十余年,用此方屡试屡验。按《医学集成》“熟地、当归生血灌溉脾经”。二陈汤加胡桃…  相似文献   

19.
常燕萍 《新中医》2006,38(11):77-78
当归六黄汤出自李东垣《兰室秘藏》,由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芩、黄连、黄柏、黄芪组成,用于治疗阴虚内热之盗汗。笔者取此方滋阴泻火、扶正祛邪、调和气血、清热利湿等功效,用于治疗皮肤病,疗效满意,举例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姚魁武教授认为,高血压性头胀的病机主要与气血失调有关,以气血郁滞、肝郁血虚为主,和高血压引起的眩晕、头痛等病机有所不同.姚魁武重视气血功能的调理以及气血与病症的关联性,认为通调气血法是该病症的重要治则,调节气血的失衡,使气血调和从而缓解病症,临证常用四逆散等柴胡剂以及越鞠丸、黄芪赤风汤等经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