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肺炎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宏  杨菊霜  刘钢 《河北医药》2011,33(5):676-677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影像学诊断.方法 搜集15例肾移植术后CMV肺炎患者的临床、实验室以及胸片和CT检查资料,对其胸片和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X线胸片早期表现基本正常5例,表现两肺纹理增多模糊4例,磨玻璃影和大片状实变影6例.CT表现有两肺弥漫分布的磨玻璃影15例,小结节影10例,斑片...  相似文献   

2.
艾滋病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与肿瘤病变的X线和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HIV/AIDS患者肺部机遇性感染的X线和CT表现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博茨瓦纳玛丽娜公主医院临床及病理检验证实的75例AIDS患者的肺部影像学表现.全部病例均有完整的x线胸片资料,其中27例同时行CT扫描.结果 AIDS合并卡氏肺囊虫肺炎48例,典型表现为双侧肺周旁到中下肺野弥漫对称性分布的网格状影,部分融合成斑片状、结节状影或呈毛磨玻璃样改变.肺结核15例,细菌性肺炎4例,其影像表现与普通肺结核及肺炎表现类似.肺真菌感染2例,表现为肺空洞内霉菌球形成,可见空气新月征.淋巴瘤4例,表现为肺内斑点、斑片状影,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卡波济氏肉瘤2例,表现为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影.结论 X线检查是AIDS最基本的影像学检查方法,CT能更好地显示病变的部位、形态以及X线片不能发现的细微病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研究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总结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以降低误诊与漏诊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9月至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不典型肺结核患者27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多层螺旋CT检查,并观察CT诊断与临床病理学诊断的差异。结果 27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肺段肺结核4例,结节型肺结核4例,肿块型肺结核5例,空洞型肺结核5例,支气管内膜肺结核3例,下段肺结核5例。27例患者中,诊断准确12例,误诊为肺癌患者10例,误诊为肺炎3例,误诊为肺部脓肿4例。结论使用多层螺旋CT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准确率较低,需要临床医生联合其他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增加对不典型肺结核病的CT影像认识,减少误诊,提高对结核病的检出.方法 回顾性收集分析我院2010年12月至2011年5月期间经临床确诊且资料完整的肺结核患者胸部CT30例.结果 病变部位:右肺上叶5例,中叶6例,右肺基底段12例;左肺叶舌段4例,左肺下叶基底段15例;病变形态:结节状,条索状,空洞(腔)影及占据肺叶或肺段的大片状实变及不张影;胸膜多发肿块影2例.病灶病理性质:为渗出、变质、增殖中一种或多种;病变数量:均为多发.结论 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具有多样性,影像诊断医师着重加强对不典型肺结核的认识,并结合临床症状与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肺内多发性病灶的临床表现与CT诊断.方法 收集21例CT上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病例,结合常规实验室检查及血、痰菌培养,穿刺活检,参考临床表现及病史资料等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在CT图像上均表现为两肺多发病灶的21例病例中:细菌性肺炎5例;肺结核4例;肺泡炎1例;肺泡癌2例;肺转移癌6例;肺结节病2例;肺纤维化1例.结论 肺内多发性病灶可表现为同病异影,异病同影.CT诊断必须与临床多方面结合,进行综合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56例不典型肺结核患者的CT检查结果。结果 56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节段实变型36例,结节或肿块型1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5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各异,结合临床认真分析,大部分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挫伤及其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及诊断价值。方法回顾分析了48例肺挫伤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结果X线平片表现为肺纹理粗而模糊,伴斑点状模糊影23例,或斑片状、大片状的实变阴影13例;伴有肺门影增大、模糊11例,Kerley氏线出现6例,胸膜增厚、模糊4例及胸腔积液2例,单纯表现为肺门影增大、模糊4例,出现Kerley氏线3例,胸膜影增厚、模糊3例,胸腔积液3例。结论影像学检查对肺挫伤及其并发症可作出正确诊断,提高对肺挫伤并发症影像征象的重视,进一步应用CT检查,可提高肺挫伤诊断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8.
老年性肺结核的X线、CT影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性肺结核的影像特点,比较X线、CT对该病病变的显示、判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32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结果:32例老年性肺结核患者X线正确诊断的25例,不能确诊或漏诊的7例,占总数的21.88%。CT正确诊断30例,漏诊2例,占总数的6.25%。纤维、空洞型为主17例,增殖型为主9例,渗出为主的4例,合并肺癌2例。结论:CT对老年性肺结核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平片,老年性肺结核具有临床症状不典型、影像表现多变等特点,有时需要灵活运用影像学检查手段,才能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9.
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42例不典型肺结核,42例行CT平扫,其中20铆增强扫描,分析肺结核的CT不典型表现。结果42例不典型肺结核中,节段实变型22倒,结节或肿块型15例,肺门及纵隔淋巴结5例,共误诊7例,其中误诊为肺癌3例,炎症3例,1例误诊为淋巴瘤。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各异,结合临床认真分析,大部分可做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研究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表现特点,提高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CT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的分析我院收治的30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卡氏肺孢子虫肺炎患者的胸部CT表现。结果双肺弥漫性渗出性毛玻璃样改变21例(占70%),呈索条伴网状纤维影的16例(占53.3%),呈结节状及斑片影5例(占16.7%),肺门淋巴结增大、肺囊性病变、胸腔积液及肺不张等改变4例(占13.3%)。结论毛玻璃样改变、索条伴网状纤维影、结节状及斑片影是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CT的特征表现,对艾滋病合并卡氏肺孢子虫肺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误诊为间质性肺疾病的肺结核患者临床、影像学及病理学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对2007年6月~2009年12月在综合医院诊断为间质性肺疾病后经病理活检确诊为肺结核的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例患者发热3例,咳嗽4例,呼吸困难2例,盗汗1例,浅表淋巴结肿大1例,肝脾大1例;胸部CT显示多发性斑片影2例,其中"树牙征"1例,磨玻影2例。4例肺结核患者经抗结核治疗3~12个月,肺部病变吸收或明显吸收。结论:对发热、咳嗽及淋巴结肿大、CT表现间质性改变者应行结核病检查。  相似文献   

12.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3.0T MRI对外伤性脾损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收集外伤性脾损伤患者32例,男22例,女10例,平均年龄42岁。18例为车祸撞击致伤,6例为打击伤,8例为高处坠落伤,29例病例经CT诊断确诊,27例患者手术证实,其中3例CT检查可疑性挫裂伤,最后经MRI和临床确诊。结果脾实质内斑片状高密度影或稍高密度影,脾周新月形等低密度混杂影,是外伤性脾破裂的主要CT表现,MRI检查主要表现脾实质内斑片状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边界不清。脾包膜下血肿,CT表现沿脾侧边缘向外新月形低密度影,增强脾实质明显强化,而血肿不强化。脾内血肿呈类圆形或斑片状高密度影。脾撕裂伤在脾实质内见低密度带,MRI表现为脾周外缘长T1长T2的新月形包膜下血肿,脾脏内部斑片状T2WI高信号影或高低混杂信号影。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及增强扫描能显示绝大多数外伤性脾破裂的典型CT表现,并能明确分型,对于轻微的脾实质内挫裂伤,MRI独特的异常信号特征是诊断脾挫裂伤最好的检查方法,明显优越CT及超声检查。  相似文献   

13.
41例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诊断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赖晓宇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03-104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的探讨、分析,旨在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本院2001~2009年确诊的41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影像学特征上呈多样性改变为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主要为片状实变阴影,以及阻塞性肺炎、成人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块状阴影。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只有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掌握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对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的诊断中采取CT影像学诊断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诊断特点。方法选取74例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组,同期74例单纯患有肺结核疾病未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作为肺结核未并发真菌感染组。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以及病原菌检查。观察两组患者CT影像学表现情况,对比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不同真菌感染的CT影像学表现,分析CT诊断价值。结果 CT检验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累及2个肺叶检出率较高,为81.08%。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组累及单个肺叶、累及2个肺叶、累及≥3个肺叶、结节影、空洞影、斑片状影、胸腔积液、支气管播散占比分别为8.11%、81.08%、10.81%、29.73%、32.43%、62.16%、35.14%、39.19%,肺结核未并发真菌感染组累及单个肺叶、累及2个肺叶、累及≥3个肺叶、结节影、空洞影、斑片状影、胸腔积液、支气管播散占比分别为45.95%、31.08%、22.97%、5.41%、2.70%、22.97%、5.41%、6.76%,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结核并发曲霉菌属感染患者累及2个肺叶、斑片状影占比均高于肺结核并发念珠菌属感染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细菌学培养结果作为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可显示CT诊断曲线下面积是0.786,特异度为67.57%(50/74),灵敏度为91.89%(68/74), 95%CI为(0.652, 0.934), P=0.001。结论对肺结核并发真菌感染患者采用CT影像学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为临床诊断与对症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临床医药实践》2017,(3):233-235
目的:探讨不典型肺结核的CT特征,以提高其诊断准确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4月收治的42例确诊为肺结核而CT表现不典型的患者影像资料。结果:肺叶或肺段实变型10例(23.8%),间质改变为主型8例(19.0%),粟粒结节型9例(21.4%),单发空洞型7例(16.7%),雪花片状影3例(7.1%),成人原发型肺结核5例(11.9%)。结论: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表现多样,但一些CT表现具有特征性,熟悉这些特征性改变,结合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有助于对不典型肺结核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胸部CT应用于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诊断价值,为临床疾病早期诊疗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62例,均接受胸部CT检查,以病理检查及病原学检查为金标准,分析检查结果及诊断准确性。结果 (1)经胸部CT检查,检出60例,检出率为96.77%,漏诊2例,占比3.23%,与病例检查结果相对比,P> 0.05。(2)其中检出左肺15例、右肺19例、双肺26例;检出单个肺叶受累23例、两个肺叶同时受累27例、肺叶受累3个以上10例;检出类型:其多发小斑片型15例、支气管肺炎型16例、大叶肺炎型12例、局灶性5例、栗粒型7例、腐生型5例。(3)对照病理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结果,胸部CT诊断敏感度为98.31%(58/59)、特异性为66.67%(2/3)、准确性为96.77%(60/62)。结论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CT表现是在原有肺结核影像学特征的基础上并发双肺的弥漫性病变,主要类型为多发小斑片型、支气管肺炎型、大叶肺炎型,采用胸部CT检查诊断价值较高,具有较高的诊断检出率,同时特异性与敏感性较高,为疾病的诊断、分型鉴别及临床疗效动态观察提供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7.
孙莲顺  金泰浩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9):90+92-90,92
目的:探讨糖尿病(DM)合并肺结核(肺TB)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DM患者合并肺TB的临床和影像表现。结果:本组56例患者中,常见部位38例,少见部位18例,32例呈多个肺段发病。影像学表现为斑片和大片、云雾状实变,空洞,球状、团块状高密度影等。临床表现为起病急剧,以炎症表现为主,结核中毒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明显,咯血为首发症状者次之,部分患者无呼吸道症状。结论:病变分布广泛,肺实变和空洞是DM合并肺TB较为特征性的影像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不典型肺结核的CT表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能力。方法回顾分析76例不典型肺结核CT片上的发病部位及影像表现,所有病例均得到证实。结果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有毛玻璃样病变20例,肺内孤立结节21例,叶、段实变或不张19例、成人原发肺结核16例。结论不典型肺结核CT表现多样,与肺炎和肺癌鉴别诊断较困难。  相似文献   

19.
谭春晖 《医药世界》2009,11(5):175-176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特征。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1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表现。结果:本组中8例表现肺野呈网格状改变;12例表现为肺透光下降,斑片样密度增高影并支气管充气征;6例表现肺野呈毛玻璃状改变,支气管充气征明显;3例表现为"白肺";并发肺出血2例。结论:双肺透光度降低,伴斑片密度增高影及支气管充气征是本病的典型X线表现。胸部X线检查是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不典型肺结核影像学特征的探讨、分析,研究不典型性肺结核的影像学特点,旨在提高对不典型肺结核诊断的准确性。方法分析本院5年来确诊的17例不典型肺结核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表现。结果影像学特征上呈多样性改变为不典型肺结核,临床表现主要为片状实变阴影,以及阻塞性肺炎、成人肺门淋巴结肿大及块状阴影。结论不典型肺结核的影像学表现缺乏特征性,只有提高对该病的警惕、掌握影像学表现的多样性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才能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对各种影像征象进行综合分析,并对病灶进行动态观察有助于提高不典型肺结核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