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中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年6月1日—2017年8月31日于本院接受治疗的130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根据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65例与对照组65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倍他司汀片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予以自拟半夏白术天麻方治疗,2组患者疗程均为14d。结果观察组眩晕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0.8%高于对照组76.9%(P0.05),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水平皆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CRP)、内皮素(E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2组眩晕患者的口干、头胀、皮肤瘙痒、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比较(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可以有效提高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左右椎动脉与基底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改善血清CRP、CGRP、ET-1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疗效。方法:32例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90.6%。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杂志》2017,(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2个疗程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Vd和V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20例VB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片和胞磷胆碱钠注射液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两组患者均以14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后观察疗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应用经颅多普勒(TCD)分别检测椎动脉(VA)、基底动脉(BA)的收缩峰血流速度(Vp)、舒张末期血流速度(Vd)、平均血流速度(Vm)并检测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7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Vp、Vd和Vm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提高(P<0.01);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的Vd、Vm均高于对照组(P<0.01),但治疗后两组V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有明显改善(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血液流变学各指标改善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VBI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Vd和Vm有关。 相似文献
6.
2006年以来,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0例,取得良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医临床研究》2019,(25)
目的: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86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按随机列表法分为对照组43例,给予基础性治疗;观察组43例,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基底动脉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患者并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的患者血液流变指标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七叶皂苷,治疗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加服尼莫地平及阿斯匹林.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眩晕消失时间亦短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点为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且易导致急性脑血管病。2007—12—2008—12,笔者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8例,并与养血清脑颗粒口服治疗38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眩晕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2个疗程4周后比较两组疗效、TCD检测结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的Vd和Vm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确诊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血液流变学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均比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可有效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致眩晕患者临床不适症状,降低血液黏度,改善患者椎-基底动脉供血。 相似文献
13.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2005年,我们运用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西药常规治疗痰浊内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8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95年以来,我们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IBU),收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90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45例,男15例,女30例,年龄45~68岁(51.5±2.1);病程2d~270d(136±9.2);高血脂症30例,X线片颈椎退变31例;对照组45例,男16例,女29例,年龄43~79岁(50.9±1.9);病程3d~264d(132±8.6);高血脂症29例,X线片颈椎退变32例。两组资料无统计学差异,诊断均以国家中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0.9%氯化钠250ml加血塞通0.4g静脉点滴,每日1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病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日1剂,分2次服)治疗.对照组38例,予西比灵(5 mg/次,睡前服)配合倍他司汀片(6mg/次,3次/d,口服)治疗.15 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0.00%,对照组有效率71.05%.2组均能改善眩晕症状,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且治疗组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能有效提高椎动脉、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13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基础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共服用20天.结果 全部病人均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做TCD测定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最大流速(VS)及血液流变学检查.两组治疗前各相应动脉VS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对照组比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1).对照组治疗前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与治疗后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组则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前两组各相应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相比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表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7.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痰浊上蒙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治疗组57例采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照组53例用眩晕停治疗,并观察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和经颅多普勒(TCD)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基底动脉(BA)收缩期最大流速(VS)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2%,对照组为73.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液流变学主要指标的改善和经颅多普勒(TCD)LVA、RVA、BA收缩期最大流速(VS)的增加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上蒙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疗效。方法: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半夏、茯苓、白术、天麻、葛根等)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8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5.6%,在椎-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指标方面治疗前后比较改善(P<0.01)。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对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味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腾云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1,8(9):67-67
1 临床资料 参照《实用神经病学》[1]有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诊断标准。全部病例选自1999年1月~2000年12月在本院神经科住院患者。将确诊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患者9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其中男性25例,女性25例,年龄为45~83岁,平均(64.54±9.43)岁;对照组40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23例,年龄40~80岁,平均(64.67±11.43)岁。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既往患病史分别为:高血压44例、21例;冠心病5例、11例;糖尿病8例、5例;脑及脑干梗塞13例、12例;脑及小脑或脑干出血分别为4例、2例。两组主要临床症状发生例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8例。两组均用常规西药治疗,研究组加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研究组LVA、RVA、BA收缩期最大流速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辅治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型眩晕疗效较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