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拟消渴方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血糖、血脂等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150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分型分为气阴两虚型、燥热津伤型、痰瘀夹杂型。以自拟消渴方辨证加减治疗,于治疗前后测定患者的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相关数据。结果:中医辨证治疗2型糖尿病对患者血糖和血脂均有改善,燥热津伤型患者血糖较低,控制起来比较容易;气阴两虚型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均显著高于燥热津伤型和痰瘀夹杂型患者,经治疗后血糖变化情况较其他证型的患者明显。治疗前,痰瘀夹杂型患者甘油三酯和总胆固醇显著高于气阴两虚型和燥热津伤型患者;气阴两虚型和痰瘀夹杂型的患者治疗前在中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方面比较差异明显,治疗后的低切全血黏度差异明显。燥热津伤型和痰瘀夹杂型患者的红细胞沉降率、血沉方程k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辨证加减可有效控制并治疗2型糖尿病,且对患者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2.
李惠萍 《新中医》2011,(7):31-32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腰臀比等相关性。方法:将2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痰湿内蕴型,并检测糖化血红蛋白、空腹C肽、腰臀比。结果:经统计学处理,各证型之间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为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痰湿内蕴型〉阴阳两虚。腰臀比也是逐渐升高,为痰湿内蕴型〉气阴两虚型〉阴阳两虚型〉阴虚燥热型。空腹C肽各证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为痰湿内蕴型〉气阴两虚型〉阴虚燥热型〉阴阳两虚型。结论: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检测指标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消渴迁延而致。究其病机,乃因燥热阴虚日久耗气而致气阴两虚,病情持续发展则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后期则出现阳衰浊毒瘀阻,且病变过程中又每多夹瘀。故主张本病辨证可分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及阳衰浊毒瘀阻4型,并且每型可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各期相对应,以便临床施治。强调中医辨证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才能取得较佳疗效并能防止变证发生  相似文献   

4.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辨证治疗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探讨胰岛素抵抗的中医病机特点和中药治疗效果,本研究选择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病例进行了中医辨证施治的临床观察。方法:根据中医辨证原则对病例辨证分型,按证型对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取分组治疗,随机选取20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西药(二甲双胍)治疗,其余120例患者在西药基础上按证型分别加用相应中药汤剂,各组均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全部病例主要辨为阴虚燥热型、湿热(痰浊)困脾型、气阴两虚型、瘀阻脉络型。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显著变化,观察组指标变化程度均大于对照组,组内比较,阴虚燥热型和瘀阻脉络型疗效显著好于其他两型,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主要有阴虚燥热、湿热(痰浊)困脾、气阴两虚、瘀阻脉络等,中药治疗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疗效肯定,临床应结合中医辨证施治。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滋肾健脾化瘀方对消渴目病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症状评分的影响。方法:159例患者根据辨证分为5型,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痰瘀阻滞型。通过统一的生存质量量表和症状评分表进行治疗前后前瞻性研究。结果: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组治疗前后生存质量评分变化不大(P〉0.05)。阴虚燥热型、气阴两虚型、脾肾两虚型、血行瘀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P〈0.05),而痰瘀阻滞型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变化不大(P〉0.05)。结论:滋肾健脾化瘀方能够改善消渴目病的生存质量和临床症状,提高消渴目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黄芪消渴方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8年10月—2019年10月选取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60例,中医辨证诊断为气阴两虚型,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患者给予单纯胰岛素治疗,治疗30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消渴方治疗,3个月为一个疗程,治疗后比较2组患者血糖控制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在空腹血糖水平、餐后2 h血糖水平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方面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率、空腹血糖达标率及餐后2 h血糖达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对照组患者出现3例低血糖情况,经对症处理后好转。在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方面,2组患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消渴方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7.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与氧化应激损伤相关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2型糖尿病患者不同证型与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1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阴虚燥热、气阴两虚、阴阳两虚、气阴两虚夹瘀四组,检测血清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过氧化氢酶(CAT)、总抗氧化能力(T-AOC)水平及血糖、血脂、纤维蛋白原水平等相关指标。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SOD活性均明显降低,四组证候按顺序递减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均有显著性差异;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患者的MDA含量明显升高,四组证候按次序递增即气阴两虚夹瘀>阴阳两虚>气阴两虚>阴虚燥热。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医证型有其客观的物质基础,存在不同程度的氧化应激紊乱。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与体质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和科研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本院3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研究方法,总结不同中医体质患者与糖尿病之间的关系。结果:(1)梅州市中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占84.7%。(2)梅州市中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津伤燥热型、阴虚发热型为主,与阴阳两虚型、气阴两虚型、瘀血阻滞型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痰湿质患者、阴虚质患者空腹血糖水平明显高于血瘀质、湿热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州市中医医院糖尿病患者主要以痰湿质、阴虚质为主,其空腹血糖水平相对较高;并且,痰湿质糖尿病患者更多。可能与患者津伤燥热型、阴虚发热型有关。可供当地医院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初诊消渴病中医辨证4种分型与血脂变化的相关性。[方法]将100例初发消渴病患者辨证分型为阴虚燥热、痰湿中阻、气阴两虚和气阴两虚兼血瘀四种证型,记录其一般情况、体重指数(BMI)、腰围(W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胆固醇(LDL)和高密度胆固醇(HDL)等值。[结果]痰湿中阻型BMI、WC和TG较其他三组均显著升高(P〈0.01),TC较气阴两虚组和气阴两虚兼血瘀组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初发消渴患者中痰湿中阻型与血脂异常密切相关,消渴合并腹型肥胖人群更易发生血脂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单独使用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以及消渴丸联合六味地黄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糖尿病气阴两虚患者随机11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58例)和治疗组(60例),分别采用消渴丸单独治疗和消渴丸与六味地黄丸合用治疗,4周为一个疗程,对比观察其两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88.3%,显效率3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4%,显效率24.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空腹血糖T值为8.57,P0.01,对照组空腹血糖T值为5.89,P0.05,治疗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7.05,P0.05,对照组餐后2小时血糖T值为5.44,P0.05。结论六味地黄丸辅助消渴丸治疗2型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能提高疗效,改善症状,减少不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龚英  王红 《新疆中医药》2007,25(5):15-1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气阴两虚证型患者的血尿酸水平分布规律,为中医证型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83例西医已确诊为2型糖尿病且中医辨证为气阴两虚型患者,再按照是否兼湿证和兼瘀证而分为单纯型、兼湿型、兼瘀型、兼湿兼瘀型4组,检测血尿酸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气阴两虚兼瘀证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单纯气阴两虚、气阴两虚兼湿、气阴两虚兼湿兼瘀3组P<0.05。气阴两虚兼湿兼瘀组在血尿酸水平上,高于气阴两虚兼湿组P<0.05;单纯气阴两虚与气阴两虚兼湿组尿酸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瘀有可能成为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型中,导致血尿酸水平升高的一个因素,尚不能认为湿可能是导致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型中血尿酸水平升高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段玉通  陈玉莲 《陕西中医》2012,(11):1498-1499
目的:观察消渴方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将72例Ⅱ型糖尿病气阴两虚型患者随机分成消渴方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服用消渴丸、二甲双胍,治疗组加服消渴方(黄芪、苍术、玄参、生地、天花粉、葛根、莲须、人参、五味子、芡实等)。观察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变化,以及症状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渴方治疗Ⅱ型气阴两虚糖尿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自拟消渴2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7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以消渴2号方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FPG和2h PG均有明显下降(P0.05),但观察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TC、TG和LDL-C均有明显下降,而HDL-C均有明显上升(P0.05),但观察组TC、TG和LDL-C下降幅度和HDL-C上升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自拟消渴2号方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糖和血脂,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运用中医方法对糖尿病肾病分型,观察并分析中医分型治疗的疗效。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的不同将收治的84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先进行西医辨病分期,再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别给予相应治疗,观察所有糖尿病肾病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燥热阴虚型(A组)、气阴两虚型(B组)、脾肾两虚型(C组)和湿浊瘀阻型(D组)中医治疗的总有效率分别为66.7%,92.9%,75.0%,57.1%。其中气阴两虚型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其它各组,进行卡方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药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疗效最明显,临床期次之,终末期糖尿病肾病疗效最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消渴益气汤对脾虚痰浊、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8年4月门诊接诊的90例脾虚痰浊、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观察组给予常规西药联合消渴益气汤治疗,对照组仅采取常规西药治疗,对2组血糖控制情况、不良反应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血糖水平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脾虚痰浊、气阴两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常规西药联合消渴益气汤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调节血糖水平。  相似文献   

16.
甘露降糖饮治疗 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甘露降糖饮对 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者 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处理,治疗组加服甘露降糖饮.结果治疗组总疗效、血糖控制情况及中医症候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甘露降糖饮配合降糖西药治疗 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属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及数量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7名健康人的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及数量表达.结果:健康对照组及2型糖尿病燥热伤肺型、胃燥津伤型、肾阴亏虚型的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高表达呈依次下降,而中、低表达呈逐渐上升趋势(P<0.025);CR1分子数量表达亦呈依次下降,肾阴亏虚型与健康对照组、燥热伤肺型、胃燥津伤型比较,胃燥津伤型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P<0.05).结论:红细胞CR1分子基因型及数量表达与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特别是肾阴亏虚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与红细胞CD 35粘附活性及数量表达的关系.方法检测 58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27例健康人的红细胞CD35粘附活性及数量表达.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CD35粘附活性及数量表达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燥热伤肺型、胃燥津伤型、肾阴亏虚型的红细胞CD35粘附活性及数量表达依次下降,肾阴亏虚型明显低于燥热伤肺型和胃燥津伤型(P<0.001和P<0.05).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红细胞CD35粘附活性及数量表达紊乱,其与2型糖尿病中医辨证分型,特别是肾阴亏虚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按随机对照原则,将6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盐酸二甲双胍肠溶胶囊等西药降压及降糖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中医辨证分型治疗,主要分为痰湿中阻、气阴两虚、脉络瘀阻、肝肾阴虚、阴阳俱虚型等5个证型,以六味地黄汤为基本方加减治疗.两组均以7天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经治疗,观察组血压和血糖控制达标率为83.3%(25/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改善总有效率为86.7%(26/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3.3%(19 /3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辨证分型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患者不适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探讨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治疗敏感性与中医证型分布的关系。方法:共入选Ⅲ、Ⅳ期符合标准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4例,于吉非替尼治疗前行中医辨证分型,吉非替尼治疗后1个月观察各证型治疗后反应率。结果:肺脾两虚型治疗后缓解率为:83.33%,气阴两虚型治疗后缓解率为89.47%,阴虚内热型治疗后缓解率为59.10%,痰湿瘀阻肺肾亏虚型治疗后缓解率为27.78%。各组之间两两比较肺脾气虚型与气阴两虚型之间有效率无差异(P=0.136),肺脾气虚型与阴虚内热型、痰湿瘀阻肺肾亏虚型有效率有差异(P<0.05)。气阴两虚型与阴虚内热型、痰湿瘀阻肺肾亏虚型有效率有差异(P<0.05);阴虚内热型与痰湿瘀阻肺肾亏虚型之间有效率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医证属气阴两虚、肺脾气虚者对吉非替尼治疗有效率较其它类型为高,此两种证型对吉非替尼治疗的敏感性高于其它证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