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家级名老中医贾跃进主任认为"气郁为百病之先",现代人因为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情绪波动较大,失眠的患者也日渐增多,很多病人在发病前有明确的不良事件刺激或者情绪变化,笔者将其治疗失眠的案例收集加以整理分析,发现其在治疗失眠病人时多从肝郁血虚论治,主方为逍遥散合酸枣仁汤,疗效满意。逍遥散为中医经典的解郁名方,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效,主治肝郁血虚脾弱之证。酸枣仁汤为医圣创制之经方,具有养血安神、清热除烦之功效。贾跃进在主方的基础上根据兼证加减化裁,若病程长、久病入络则加入行血活血之品;若肝郁化热则加清热除烦之品;若肝郁日久克伐脾胃、血虚肠燥,则加入健脾养血润肠之药。  相似文献   

2.
高向慧  莫平 《光明中医》2007,22(4):29-30
山东中医药大学妇科李广文教授是全国名老中医,从事妇科医,教,研工作40年,治学严谨,学贯中西,学验俱丰,精于女科,兼擅男科.李师在治疗男女不孕症方面建树卓著,被誉为"当代送子观音".笔者随师学习时体会到,李师在治疗妇科其他疾病时亦有独到之处,辄获良效,举隅一二,以窥豹一斑.  相似文献   

3.
康广盛教授经验举隅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康广盛教授是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之一。笔者作为其研究生 ,有幸跟随老师侍诊三年有余 ,现将先生部分临床经验加以整理 ,以便更多的人能从中获益。1 胸痹心痛胸痹心痛一证 ,古已有之。“胸痹”病名最早见于《内经》 ,“心痛”病名最早见于《五十二病方》 ,相当于西医的冠心病心绞痛。历代医家对此多有阐述和发挥 ,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康师认为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疾病谱的变化 ,今日临床所见之胸痹心痛 ,单纯实证或单纯虚证都较为少见 ,多以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其基本病机。此病主要形成原因有年老体虚 …  相似文献   

4.
王叶秀 《新中医》2001,33(12):12-13
李教授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肌瘤虽同属症积,但病因病机、主要临床症状不完全相同,用药亦有所不同。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因虽然复杂,但辨证关键为气虚血瘀,治以活血化瘀为主,攻积而不伤正,以中药内服、局部用药、灌肠等综合疗法治疗。子宫肌瘤的主要症状为月经量多,病机重点为瘀血与痰湿相胶结而成,治以通瘀散结,使瘀去则血行有道。  相似文献   

5.
熊明芳 《新中医》2011,(11):146-147
家父熊昌华(1923—1996)是江西中医学院教授,江西省名中医。家父毕生从事于中医学临床及教学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其是在调和气血、调理脾胃、补益肝肾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临床经验,现将家父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介绍如下,以念父慈。  相似文献   

6.
祁守鑫 《陕西中医》1995,16(6):263-264
<正> 田玉美教授学验俱丰,治疗血证,崇尚先天,取效甚捷,兹举数例,以飨后学。 1 滋阴降火止血汗 李某,女,41岁,干部。1992年9月9日初诊。患者颈上血汗半月,常染红衣领,曾以西药与大剂清热凉血中药内服而乏效,特求治于田老。患者颜面红汗为著,自感烘热阵作,口干喜饮,性急烦躁,大便偏干,小便色黄,素易感冒。本月2日门诊检查:Hb103.6g/L,RBC3.7×10~(12)/L,PC16×10~9/L,血浆原卟啉14ug/dl,GPT正常,出血时间lmin40s,凝血时间2min。1981年作过血吸虫病治疗。另有慢性咽炎史。 诊时面色欠华,纱布擦颜即染红色。咽岬暗  相似文献   

7.
李敬林教授运用温胆汤经验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吾师李敬林教授为辽宁省名中医,博士生导师,吾师跟从全国著名老中医孟宪民教授,从医30余载,学识渊博、治学严谨。在临证中擅用滋阴理气,祛痰活血之法来治疗各种疑难杂证,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温胆汤是李师常用的方剂,该方出自南宋陈无择所撰之《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方由陈皮、半夏、茯苓、甘草、枳实、竹茹、生姜、大枣组成。方中以半夏为君,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以竹茹为臣,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佐以陈皮理气燥湿,茯苓健脾渗湿,使湿去痰消;使以姜、枣、甘草益脾和胃而协调诸药;全方共奏理气化痰,清胆和胃之功效。李师擅用此方来治疗各种因痰邪而致的疾病和各种疑难杂症,疗效卓著,其对于此方的巧妙运用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归纳徐力教授治疗恶性肿瘤的临床经验。方法:遵循治未病的思想,采用扶正祛邪的中药组方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调节情志,重视饮食。结果与结论:该法治疗恶性肿瘤疗效显著,无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于慎中教授运用经方经验举隅山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030001)孙健民于慎中老师行医30余载,学验丰富,学术上尤其重视活血化瘀法的运用。临证亦擅用经方,疗效卓著。本文仅择数例,简介于下。例1吴茱萸汤治疗高血压病余某某,女,52岁,1991年5月6日初...  相似文献   

10.
李发枝教授治疗艾滋病经验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发枝教授(1943-),曾为河南中医学院金匮教研室主任,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防治艾滋病专家组成员、河南省中医药治疗艾滋病项目专家组组长。李师17岁悬壶,业医近50年,学宗仲景,崇尚东垣,旁及诸家,学验俱丰。国家中医药防治艾滋病项目实施3年来,李师深入临床一线,审证求因,治病求本,对本病见解独特,将其平时治疗疑难杂病经验移治艾滋病,每获良效。笔者有幸侍诊于旁,受益匪浅。现将李师治疗艾滋病合并顽固性口腔溃疡和艾滋病反复感冒的验案二则作一介绍,并探讨其辨证机理,总结临证经验。1顽固性口腔溃疡艾滋病患者常常伴见口腔溃疡,症状通常较一般人要重,且反复发作,迁延不愈,严重影响生活。本病多由病毒、霉菌等引起,初起时黏膜充血、水肿,很快出现大小不等的溃疡;严重者可引起整个舌面溃烂,并蔓延至颊内黏膜,唇内黏膜及上腭,有时也可向后蔓延至咽喉,病人痛苦异常,饮食难入,体质逐渐虚弱。中医称此为“口疮”,一般将其辨证分为心脾积热、阴虚火旺、气血两虚等型,常以清热导赤、育阴清热、益气养血等法治疗,疗效或不明显。李师认为本病乃因于湿,湿蕴日久而生热,热盛则肉腐,所以治病的根本不是清热,而是祛湿。五脏之中,脾胃与湿病关系最为密切,正...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大学附属医院针灸科教授张登部从事针灸医教研工作已 30余年。先生治学严谨 ,医术精湛 ,学术俱丰 ,乐于奉献。笔者有幸跟师学习 ,获益匪浅。兹将跟师学习期间 ,对其部分经验浅述之 ,以飨同道。1 针刺治病注重治“神”张师对病人总是怀着恻隐之心 ,每遇患者来诊 ,对其言语温和 ,态度和蔼 ,慈祥庄重。首先细致了解患者的病情 ,注意病人的心理状态 ,紧紧抓住病人的思想活动 ,结合具体病情耐心进行开导 ,以安定病人的情绪、减轻其思想负担 ,增强病人的信心 ,使患者精神愉快 ,主动地和医生合作。正如《灵枢·师传》篇中所说 :“人之情 ,…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三例妇科验案.案一闭经,属肝肾亏损型,以补肾养肝疏肝调冲法取效;案二滑胎,属脾肾两虚型,以补肾健脾养血安胎法收功;案三痛经,属气滞血淤型,以理气活血化淤止痛法治愈.  相似文献   

13.
贺哲淳 《中医药导报》2006,12(10):24-25
文章介绍了贺菊乔教授诊治慢性前列腺炎、附睾结核、慢性精囊炎、勃起功能障碍等病例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上呼吸道感染是急诊内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江苏省名中医陈福来教授对该病多进行辨证论治,辨证准确,方药得当,效如桴鼓。  相似文献   

15.
夏猛 《广西中医药》2011,34(3):40-41
<正>癫痫是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反复发作引起的突然、短暂脑功能紊乱临床综合征。其发病原因复杂,可由多种慢性脑部疾患引起。根据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癫痫的患病率为7‰,目前我国大约有超过900万癫痫患者[1]。由于癫痫病因复杂,  相似文献   

16.
穆恒 《广西中医药》2011,34(5):47-48
<正>枳实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谓:"枳乃木名,从只谐声也,实乃其子,故名枳实。"[1]其性味苦辛微寒,归脾、胃、大肠经。主要功效为破气散结,化痰除痞[2]。导师曾升海教授从医30余年,对治疗各种疑难杂症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对中  相似文献   

17.
刘学勤教授是第二、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1994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从事临床、科研、教学五十余年,学验俱丰,善用经方,临证精于望诊和脉诊,诊断细心认真,且能吸取现代医学之长。刘老对于肝胆病诊治经验丰富,用药精准,对内、外、妇、儿科疑难杂症多能匠心独运,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中医院徐景藩教授长期从事脾胃病研究,临证经验丰富,医理精湛.笔者在宁进修期间,有幸承蒙国医大师徐老教诲,获益良多.兹举徐老治疗胃病经验数则,介绍如下. 1 胃也有窍,治胃参以开窍 《灵枢·胀论》有"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之述,可见胃也有窍.徐老认为,古人所指五窍,即广义之"胃窍",包括咽门、贲门、幽门、阑门和魄门,此皆胃气所行上下,属胃肠道聚留饮食物的门户,正如《类经·卷十六》所谓"咽门、贲门、幽门、阑门、魄门,皆胃气之所行也.  相似文献   

19.
<正>柏连松,中医肛肠病专家,全国名老中医,第3、4、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2006年荣获"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届中医药传承特别贡献奖",从事中医肛肠临床50余年,经验丰富,不仅手术精湛,而且用药精当,疗效明显。笔者跟随柏师学习多年,现简要总结其临床常用四味中药的用药经验及验案,介绍如下,以飨同道。1土茯苓—清热解毒、健脾除湿土茯苓之名首载于《本草纲目》,明代以前即有本品,但多"取以当谷食",故有仙遗粮、冷饭团等之名,至明代弘治、正德年间,杨梅疮盛行,有医者试用土茯苓治疗杨梅疮,获得  相似文献   

20.
李佃贵教授从事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及实验研究30余年,学验俱富,疗效卓著。笔者师从李教授,获益匪浅,现将跟师体会简介如下。 1 辨证要准确 李教授常说中医过人高明之处就在于辨证论治,它的生命力也就在于辨证论治的科学性、准确性。要重视形、色、症、舌、脉要四诊合参,而西医的理化检查只能看做一个辅助性指标,不应做为辨证论治的主要依据。 2 用药要得法 李师认为胃病用药应符合胃的生理、病理特点,不能诛伐无过。胃为阳土,喜凉恶温,喜润恶燥,喜降恶升,喜通恶滞。其生理特点集中在一个“降”字,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