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处理方式以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2019年10月-2019年12月收治晚期妊娠未足月胎膜妊娠孕妇76例,根据孕妇妊娠时间不同分为两组;妊娠时间28~34周纳入A组;妊娠时间35~36周纳入B组.根据孕妇B超与临床表现进行针对性处理,对比两组妊娠结局.结果:A组妊娠延长时间高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妊娠结局及临床处理。方法宝鸡市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孕28~36+6周PPROM孕妇98例,选择同期足月胎膜早破(PROM)98例作为对照组。观察胎膜早破对母婴的影响。结果孕28~33+6周与孕34~36+6周PPROM相比,新生儿感染、窒息、病死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PROM组与PROM相比,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娩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PROM孕妇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能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采取期待疗法时,应用预防感染、促进胎肺成熟及抑制宫缩等方法,以达到提高新生儿存活率、减少新生儿并发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对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进行抽样,选取109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其中实验组69例为28~33孕周,予以期待疗法,对照组40例为34~36孕周,给予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比较两组在分娩方式、新生儿妊娠结局之间的差异。结果:在阴道分娩率与剖宫产率上,实验组分别为59.42%、40.58%,对照组分别为47.92%、47.50%,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新生儿窒息、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生率与死亡率上,实验组分别为36.23%、34.78%、27.54%,对照组分别为15.00%、10.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就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而言,要依据患者孕周来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及分娩方式,孕周<34的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要实施期待疗法,≥34孕周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要尽快促其分娩,促进妊娠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 rupture of the membranes,PPROM)是指妊娠不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发生率2.0%-3.5%;30%-40%的早产与PPROM有关,由于其对母婴的危害,使临床处理变得复杂化。 相似文献
5.
颜云华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2,33(23):3249-324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期待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2011年1~12月笔者所在医院的孕28周~36+6周胎膜早破孕妇62例,即观察组,同时选择同期足月无胎膜早破孕妇62例作为对照组,探讨适当的治疗以改善妊娠结局。结果 62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中,孕28周~33+6周者新生儿窒息、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4周~36+6周者,未足月胎膜早破组与足月无胎膜早破组相比,发生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产褥感染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分娩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采用适当的期待治疗,选择合适的分娩时机,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20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治疗及妊娠结局。方法对2006年1月~2010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208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生殖道炎症和胎位异常是胎膜早破发生的主要诱因,但大部分患者原因不明;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经保胎治疗75.48%(157/208)的患者于48 h后分娩,为应用糖皮质激素促胎肺成熟争取了时间;25.48%(53/208)的患者以剖宫产结束妊娠,主要手术指征为骨盆因素及胎儿窘迫,因未足月胎儿相对较小,大部分患者可阴道分娩;胎龄28~31周的早产儿因发育不成熟等因素死亡率较高。结论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对孕产妇和围产儿的影响较大。胎膜早破与胎位异常、生殖道感染等关系密切,胎膜早破的分娩时机及分娩方式的选择原则上应根据胎儿所处危险的大小来决定,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可改善新生儿的结局。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对围生结局的影响,探讨期待疗法的可行性。方法:将收治的PPROM患者16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A组及B组,观察组实施相同期待疗法,比较三组孕妇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三组孕妇的产褥感染、产后出血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新生儿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新生儿预后最差;观察组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孕30~34+6周胎膜早破实施期待疗法能改善围生儿结局。治疗过程严密观察,选择合适分娩时机及方式能获得良好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研究未足月胎膜早破在妊娠晚期的治疗方法和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1年4月至2015年4月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106例实施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实施常规治疗模式,对患者出现胎膜早破的因素进行分析,对患者从胎膜早破到分娩时间、新生儿情况以及分娩方式进行记录。结果:通过研究显示,引起胎膜早破的因素最常见的是阴道炎,占总数的37.74%,其次是胎位不正,占总数的13.21%,原因不明占总数的35.85%,与其它因素进行比较有明显的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胎位不正以及生殖道感染等因素会引起胎膜早破,在临床中需要提高对胎膜早破诱发原因的防治工作,采取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为患者选取最佳的分娩方式以及分娩时机,降低产妇以及胎儿出现并发症的几率。 相似文献
9.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7)
目的: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8年6月本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分析孕周不同孕妇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分娩方式,以及分娩方式对围产儿的影响。结果:孕周在28~31周、35~36周剖宫产率及自然分娩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2~34周剖宫产及自然分娩率与其他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28~31周围产儿死亡率、窒息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孕周35~36周的死亡率、窒息率显著低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然分娩窒息率显著高于剖宫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未足月胎膜早破对围产儿的影响较大,一般孕龄越小的孕妇,围产儿所受影响越大,及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并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对于改善妊娠结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分析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妇幼保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164例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对其胎膜早破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及临床处理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孕周在36周以内的86例孕妇;保胎成功39例。结论对于妊娠晚期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孕妇,应根据其实际孕周合并选择临床处理方法和合理选择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2.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妊娠结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preterm prematureruptureofmem branes,PPORM ) 12 7例的妊娠结局 ,以探讨PPROM的临床处理。1 临床资料选用 2 0 0 0年 1月~ 2 0 0 1年 12月我院收住的PPORM孕妇 12 7例 (占同期分娩总数的 1.6 % )。1.1 一般情况 孕妇年龄 2 1~ 36岁 ,平均 2 5 .6岁 ;孕 2 8~ 34周 2 9例 ,孕 34+ 1~ 36 + 6周 98例 ,平均 35 + 1周 ;初产妇 10 5例 ,经产妇 2 2例 ;单胎 10 8例 ,双胎 19例。1.2 PPORH的诱因 12 7例中存在可能使胎膜早破诱因的 76例 ,其中下生殖道…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妊娠晚期孕妇发生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1年2月该院收治的60例妊娠晚期孕妇的临床资料。统计妊娠晚期孕妇PPROM发生情况,并分析发生PPROM的影响因素。结果:60例妊娠晚期孕妇共9例发生PPROM,发生率为15.00%;单因素分析显示,发生PPROM者与未发生PPROM者的年龄、体质量指数、孕周、胎数、子宫条件(瘢痕子宫、子宫发育异常)、妊娠期合并症情况(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产次和人工流产史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PPROM者与未发生PPROM者的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均为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生殖道感染、羊水过多和血清维生素C<25μmol/L均为影响妊娠晚期孕妇发生PPROM的独立危险因素,临床可给予针对性处理,以降低PPROM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发生因素以及妊娠结局.方法 选取2011年4月-2015年4月来我院产科就诊的99例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作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时间段的99例早产无胎膜破裂患者作为对照组.对2组产妇的临产症状进行分析,对比2组产妇的异常状况及其妊娠结局.结果 对照组产妇的异常情况占比明显低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产妇妊娠结局情况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引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因素有很多,妊娠结局有差异,有效的预防与积极治疗能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围生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易发因素和妊娠结局。方法入选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PPROM孕妇180例,统计分析易发因素和妊娠结局。结果多元逐步回归分析发现,与PPROM显著相关的易发因素有:双胎,人流史≥2次和臀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所有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最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新生儿死亡率为5.0%(3/60)。结论 PPROM的易发因素包括双胎、人流史≥2次和臀位,应尽量避免上述因素,以提高顺产率和降低新生儿死亡率。 相似文献
16.
未足月胎膜早破1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将我院120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按照孕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情况和新生儿结局。结果:观察组阴道分娩68例,对照组阴道分娩52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肺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硬肿症、新生儿死亡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选择期待治疗可以降低孕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死亡率,改善母儿预后,妊娠晚期节制性生活,预防感染,必要时适当使用宫缩抑制剂,同时加强产前诊惭,以便减少畸形儿出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28—36^+6周胎膜早破孕妇96例,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分娩方式与分娩孕周有明显关系(P〈0.05),产后出血率与分娩方式无关(P〉0.05),两组〈32^+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32^+6孕周新生儿窒息率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正确选择未足月胎膜早破分娩方式,有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8.
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常并发早产,易引起母婴感染,围产儿预后差,临床处理比较困难。本文对171例未足月妊娠胎膜早破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妊娠结果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处理及妊娠结局。方法:收治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单胎妊娠孕妇120例,按孕周分为3组,对各组妊娠结局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孕周35周的早产胎膜早破,早产儿病率明显升高,促胎肺成熟治疗可显著改善新生儿预后。结论:<35周的早产儿围产儿病率明显提高,对未足胎膜早破早期监测,期待治疗,并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措施,适当延长孕龄,适时终止妊娠可显著改善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的临床处理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对100例PPROM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处理方式及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 100例中经阴道分娩70例,剖宫产30例。产后出血150~400ml,平均(268.7±33.1)ml。孕28~33+6周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发生率明显高于孕34~36+6周,而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体重则明显低于孕34~36+6周(P<0.01)。结论妊娠结局与破膜时孕周有关,孕周越小,围生儿预后越差,应根据孕周选择个性化的处理方式,正确处理胎膜早破、合理应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适时选择合适分娩方式结束妊娠,以降低母儿病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