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索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6年6月份收人院的240例新生儿随机分为干预组(非营养性吮吸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给新生儿静脉穿刺过程给予行非营养性吸吮,对照组按常规静脉穿刺,不给予干预措施,观察并记录俩组患儿的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皮评分情况。结果干预组新生儿心率、经皮氧饱和度、啼哭持续时间及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可有效缓解新生儿有创性操作所致的疼痛,值得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中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阳性强化法在控制小儿静脉输液时穿刺疼痛的效果。方法便利抽样选择于我院儿科进行静脉输液的5~9岁患儿200名,经患儿家属知情同意后,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人,并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的第1天收集患儿的性别、年龄、疼痛程度、配合程度、依从性等资料。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在此基础上给予试验组患儿以阳性强化法为主的护理干预,利用面部疼痛表情量表、患儿配合程度评分标准评估患儿的疼痛程度和配合程度,并测定出患儿静脉穿刺的依从性、护理人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患儿家长满意度。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在干预前的疼痛程度、配合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患儿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χ2=24.954, P<0.05),试验组患儿的配合程度、依从性、穿刺成功率和家长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19~36.012, P<0.05)。结论阳性强化法能够有效控制患儿静脉穿刺的疼痛感,提高患儿的静脉穿刺配合程度和依从性,也提高了护理人员的首次穿刺成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3.
郑慧军  罗秀玲 《中外医疗》2010,29(23):150-151
目的探讨应用护理干预减轻新生儿疼痛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将58例新生儿随机分为2组,一组在实施疼痛性穿刺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一组为实施疼痛性穿刺的整个过程遵照常规操作,2组新生儿在进行疼痛性操作的过程中应用多功能监护仪记录操作前、操作中的新生儿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及经皮血氧饱和度等指标,结合"新生儿急性疼痛行为评分量表"进行疼痛评估。结果干预组的疼痛平均分4.14分,对照组疼痛平均分7.83分,P值〈0.01,2组新生儿在进行疼痛性穿刺前、穿刺中的血氧饱和度、心率、呼吸等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护理干预能减轻新生儿疼痛并能减轻新生儿血氧饱和度下降、呼吸、心率上升等症状。因此护理人员在为新生儿进行临床操作中应该给予积极干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药物干预方法对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干预效果。方法将120例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按照入院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体位干预组、非营养性吸吮组、体位联合非营养性吸吮组,每组30例,评价三种干预方法对减轻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的效果。结果三个干预组NFCS疼痛分值、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低,经皮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最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啼哭发生率低于其他各组(P<0.01),三个干预组啼哭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联合组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位干预、非营养性吸吮、两者联合均能降低早产儿静脉穿刺疼痛。体位干预与非营养性吸吮两种干预方式联合使用止痛效果优于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在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郑州市妇幼保健院拟行桡动脉采血新生儿118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加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采血前5 min、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的心率、呼吸频率,穿刺即刻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IPS)评分,哭声持续时间及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结果对照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采血前5 min(均P<0.05),观察组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心率和呼吸频率与采血前5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穿刺即刻、采血完成时,观察组心率、呼吸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哭声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患儿家长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新生儿桡动脉采血过程中应用拥抱安抚联合非营养性吸吮,可减轻新生儿疼痛程度,缩短啼哭时间,有利于保持患儿心率与呼吸频率平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新生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0月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人民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90例疼痛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实施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应激反应发生率、新生儿疼痛(NIPS)评分、体质量及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症状改善时间、疼痛控制时间、重症监护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应激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出科时NIPS评分低于对照组,体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新生儿疼痛患儿开展重症监护时,给予其针对性疼痛护理干预,可强化护理效果,缓解疼痛,缩短重症监护时间,提高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护理不安全的因素,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选取我院重症监护病房2016年11月以来收治的新生儿106例,将新生儿进行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53例患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手段护理,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手段的护理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进行干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平均重症监护时间。结果:干预组53例新生儿在接受护理干预后,其平均重症监护时间(7.65±2.11)d远远小于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重症监护时间为(13.37±1.41)d。结论:分析新生儿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措施,以期为改善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袋鼠式护理在足月新生儿操作性疼痛干预中的应用.方法:将100例新生儿随机分对照组和干预组.干预组患儿在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给予袋鼠式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依据新生儿疼痛评估量表(neonatal infant pain scale,NIPS)和客观指标对两组患儿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对比研究.结果:动静脉穿刺时、穿刺后,干预组对疼痛的感受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而血氧饱和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袋鼠式护理对缓解新生儿操作性疼痛效果显著,有助于维持其生理稳定,且简单、经济、适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非营养性吸吮对新生儿疼痛的影响,探讨新生儿疼痛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人住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胎龄33周以上的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和对照组。均给予足跟采血的疼痛刺激。干预组在采血前及采血时给予非营养性吸吮,而对照组无此项干预。观察两组间在哭闹时间、新生儿疼痛评分和心率、血氧饱和度波动方面的差异。结果非营养性吸吮干预组新生儿在足跟采血刺激后,与对照组相比,哭闹时间缩短(P〈0.01),新生儿疼痛评分降低(P〈0.01),心率和血氧饱和度变化减轻(P〈0.05)。结论非营养性吸吮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新生儿对足跟采血操作的疼痛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生儿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科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采取静脉留置针穿刺治疗的患儿7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实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疼痛护理,观察两组患儿静脉穿刺情况和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儿上肢动作、下肢动作、面部表情、呼吸方式、哭闹和觉醒状态的NIPS各项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儿穿刺时间、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静脉炎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新生儿静脉留置穿刺过程进行疼痛护理,能有效改善新生儿疼痛感,提高穿刺成功率,并能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一个无家长陪护的监护病区,由于患儿病情危重、变化快,故护理等级均为特级护理,护士须24h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遵医嘱给予治疗与护理,并在重症护理记录单上做护理记录,护理工作繁琐,因此容易发生护理问题。本文将NICU护理工作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方东洋 《中外医疗》2015,(5):149-151
目的:探究临床路径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护理中应用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在2010年11月—2013年11月收治的100例重症监护新生儿,将其随机分为50例对照组和50例观察组。其中,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中,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干预,给予观察组患儿临床路径护理干预。最后观察两组患儿的状况、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在50例对照组患儿中,救治成功40例,成功率为80%;护理风险事件4例,护理风险发生率8%。在50例观察组患儿中,救治成功48例,成功率为96%;护理风险事件1例,护理风险发生率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在对照组NICU护理中,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评分均明显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NICU护理中运用临床路径管理,可有效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为母婴提供安全保障,值得在新生儿护理中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腋静脉穿刺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感受。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另选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治疗的80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穿刺治疗,观察组腋下静脉穿刺治疗,比较两组留置针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留置针及并发症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32-96)h明显高于对照组(23-76)h(P0.05)。结论腋下静脉穿刺可有效减少相关临床病症及并发症的发生,可有效增加留置针留置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实施发育支持护理对低出生体重儿的生命体征、胃肠功能、体质量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将进入NICU的80例低出生体重儿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患儿进行发育支持护理,对照组患儿不进行特殊护理,观察两组患儿生长发育、胃肠功能及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儿达到正常婴儿出生体重的时间为(4.0±0.6)d,对照组为(7.2±2.3)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患儿入院后第7天及第14天的睡眠时间分别为(20.5±2.4)h,(20.4±1.8)h,对照组分别为(19.22±2.2)h,(19.1±1.2)h;研究过程中,试验组出现胃潴留、腹胀、呕吐等喂养不耐受及出现呼吸暂停的情况较对照组少,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发育支持护理可以保持低出生体重儿体温稳定及自身安全感,提高肠道喂养的耐受性,减少呼吸暂停的发生频率,促进低出生体重儿的生长发育,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NICU新生儿肺炎给予精细化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8年8月—2019年2月NICU收治的9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6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精细化护理,比较两组疗效、住院时间、护理前后动脉血气指标等。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30%和71.74%,试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PaO_2和血氧饱和度高于对照组,PaCO_2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体温恢复至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细化护理干预可提高新生儿肺炎总有效率,改善动脉血气指标,缩短住院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预防静脉留置针致静脉炎的护理干预措施及其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11日-2016年11月11日到本院进行住院治疗并使用静脉留置针的患者120例,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强化护理干预措施。两组患者的研究干预时间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静脉炎发生情况、穿刺侧肢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试验组置管方式一次成功穿刺率、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静脉留置针保留时间长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和穿刺侧肢疼痛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进行集中、专业的静脉留置针操作和理论培训,加强输液不良反应静脉炎的风险意识,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置管方式一次成功穿刺率;有效的封管方式及导管护理方法、输液顺序的合理安排等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静脉留置针的保留时间;喜疗妥的运用减轻了患者穿刺侧肢疼痛,患者的静脉炎发生情况转好,这些措施提高了护理满意度,有利于护患关系的改善,促进优质护理。  相似文献   

17.
NICU管理中应重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病区.可对危重患儿应用自动化、电子化先进仪器进行连续动态监护。随时了解病情变化及严重程度,为抢救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随着医疗护理技术的发展部分低体重儿、早产儿及各种急危重症的患儿经NICU抢救成功的同时。由于患儿脱离家长监护,完全由护理人员护理。由此产生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金平  周均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8):95-96,98
目的分析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院内感染的因素,探讨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NICU院内感染病例资料,并分析护理对策。结果院内感染组与无院内感染组之间比较。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评分、手术及损伤性操作、静脉全营养、应用广谱抗生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胎龄、性别、出生时体重、低蛋白血症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得出,羊水污染程度、手术及损伤性操作、静脉全营养、是否应用广谱抗生素是影响NICU院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经过护理干预措施,可明显有助于患儿的康复,缩短治疗时间,减少住院天数,提高患儿及家属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论进人NICU治疗的新生儿,病情往往比较重,体质虚弱易发感染,且部分治疗或检查手段是有创的,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护理工作必须增强责任心,严格无菌操作,以利于患儿康复。  相似文献   

19.
王珊丹  周均华 《中国现代医生》2012,(32):100-101,10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新生儿疼痛及生命体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2年3月间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新生儿106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3例,观察组新生儿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新生儿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接受疼痛刺激时急性疼痛评分结果以及刺激前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的监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急性疼痛评分结果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较观察组新生儿受到疼痛后,心率、平均动脉压及血氧饱和度能够更快恢复正常。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地缓解新生儿疼痛,有助于保持各项生命体征的平稳,有利于新生儿的康复以及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环境干预护理在新生儿重症监护(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环境干预护理。结果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7.52±0.51)h、总胆红素(12.50±1.20)mg/dl、摄奶量(401.52±18.41) mL/d、患儿哭闹行为频率(3.58±0.78)次/d、住NICU时间(5.61±1.33)d,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实施环境干预护理,能够提高NICU患儿的舒适度,减少哭闹行为,增加摄奶量,改善总胆红素指标,对早产儿的成长以及病情康复速度的加快,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