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single phot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SPECT)利用特异放射性核素与人脑多巴胺神经元突触前膜脑多巴胺转运体(DAT)的高度亲和性,可进行帕金森病(PD)患者脑DAT显像,目前已广泛应用于PD患者的临床实践.大量研究表明,SPECT对于PD患者的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病情监测、疗效评价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PD患者脑DAT SPECT显像的图像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评价葡萄糖代谢与多巴胺转运蛋白PET显像在偏侧帕金森病(PD)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正常对照组16例。偏侧PD患者34例,Hohn-YahrⅠ~Ⅱ级。其中16例偏侧(右侧肢体)PD患者进行18↑F-脱氧葡萄糖(HDG)PET显像,18例偏侧(右侧或左侧)PD患者进行埔18↑F-N-(3-氟丙基)-2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CIT)显像,6例患者同时进行两种显像。静脉注射18↑F-FDG185~259MBq30min后进行脑三维采集,结果 应用感兴趣区(ROI)半定量分析和统计参数地图(SPM)分析。18↑F-FP-β-CIT显像于注射后2~3h进行,计算(各ROI计数,小脑计数)/小脑计数比值。结果 PD组与对照组比较,患侧肢体对侧基底节葡萄糖代谢减低,但差异无显著性。SPM分析结果显示,PD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葡萄糖代谢减低位于左侧前额叶、中额叶、下额叶及左侧中颞叶,而摄取增加区域除双侧额叶中央前回、双侧顶叶楔前叶、左侧枕叶外,还累及左侧丘脑。偏侧PD患者豆状核后部18↑F-FP-β-CIT摄取显著减低,且不仅见于症状对侧豆状核,同侧豆状核后部也可见摄取减低。结论 18↑F-FDG PET、显像对PD的早期诊断无特异性。18F-FP-β-CIT可早期发现PD纹状体多巴胺转运蛋白的变化,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与18F-FDG PET显像结合,可显示大脑皮质的葡萄糖代谢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巴胺转运蛋白(DAT)PET显像在早期诊断帕金森病(PD)及评估其严重度中的意义。方法 以18↑F-N-(3-氟丙基)-2β甲酯基,3β(4’-碘苯基)去甲基托烷(FP-β-pCIT)为显像剂,对4例正常对照者、21例早期。PD和10例晚期PD患者基底节区DAT、进行PET显像,比较3组问基底节不同组成区DAT、的差异,并判断其与临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在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区,早期PD组的DAT均显著降低,分别降至对照组相应部位的71.8%、43.8%及23.6%,起病肢体对侧基底节DAT显著低于起病肢体同侧基底节DAT,早期偏侧PD患者起病肢体同侧(亚临床)基底节DAT显著低于对照者;晚期PD组则分别降至对照组的51.9%、31.8%及15.8%。这些区域的DAT与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15PDRS)运动评分呈显著负相关,r分别一0.423、-0.421、-0.532。结论18↑F-FP-β-CIT PET显像有助于PD的早期诊断及评估其严重度。  相似文献   

4.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是利用发射正电子的短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和PET扫描仪进行脏器断层显像的技术。将发射正电子的示踪剂注入血流,随即到达全身,聚集在特定器官或器官的某一区域,利用PET扫描仪显像。临床上最常用的发射正电子的示踪剂是~(18)F标记的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 PET作为一种非创伤性显像技术,其特点是:具有独特的反映活体生化和(或)生理过程的性能;所用放射性药物类似人体内生的生物学化合物;最先进的PET扫描仪有较高的分辨率,全身断层显像可以显示横断、冠状和矢状断面。 本文复习了PET脑显像在临床和研究工作中的应用。对于痴呆患者,PET用于不同类型痴呆的鉴别诊断;PET不仅在早期急性脑梗塞的诊断和定位以及评价预后方面起重要作用,而且为脑血管疾病患者的神经生理学和神经病理学机理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帮助;癫痫PET显像主要是在手术前识别患者癫痫灶;~(18)F-多巴受体显像能鉴别帕金森氏病和其它帕金森氏神经功能障碍综合征;~(18)F-FDG PET显像测定脑葡萄糖代谢利用程度可提供脑肿瘤重要信息。另外,PET也用于人脑功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老年人神经系统常见病,其症状前期较长且隐蔽。从多巴胺神经元的丢失到症状出现,潜伏期大约是5年。期间有进行性的黑质细胞丢失与纹状体多巴胺减少,缺少帕金森病的典型症状和体征,早期或亚临床期诊断非常困难。多巴胺转运体(dopamine transporter,DAT)是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突触前膜的一种膜蛋白,是突触前膜再摄取释放至突出间隙多巴胺的物质基础,是反映含多巴胺神经末梢部位活性的良好指标。在特发性帕金森病中多巴胺细胞丧失伴随着纹状体DAT的显著丢失,在早期帕金森病患者基底核区DAT较正常下降65%。因此,SPECTDAT显像有助于帕金森病的早期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赵振凡 《西部医学》2017,29(6):782-785+790
【摘要】 目的 探讨11C-CFT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对帕金森病(PD)进展及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临床确诊的PD病人临床和11C-CFT DAT PET显像资料,将30例PD患者按Hoehn Yahr(H-Y)分级分为早期PD组和中晚期PD组两组,分别比较两组组内及组间的起病侧及起病对侧尾状核、前壳核、后壳核 DAT摄取指数的差异。并分析摄取指数与发病年龄、病程、H-Y分级、临床运动症状评分(UPDRSⅢ)、非运动症状评分(NMSS)、日常生活活动量表评分(ADL)的相关性。结果 中晚期PD组与早期PD组比较,除起病对侧后壳核外各区域DAT摄取指数均降低。早期PD组双侧壳核比较,起病对侧DAT摄取指数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组起病侧及对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纹状体内部分脑区DAT摄取指数与PD患者发病年龄、病程、H-Y分级、UPDRSⅢ呈显著负相关,均与NMSS、ADL无相关性。结论 11C-CFT PET显像能为不同严重程度PD病人分期提供影像学依据,有助于PD的病情严重程度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各种类型帕金森综合征(PS)患者的氟[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PET/CT影像特征, 建立PS的18F-FDG PET/CT"诊断树"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就诊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的帕金森病(PD)患者、进行性核上性麻痹(PSP)患者、多系统萎缩-小脑型(MSA-C)患者、多系统萎缩-帕金森型(MSA-P)患者, 进行18F-FDG PET/CT检查;所有患者完善临床资料采集和随访, 确定患者的临床诊断;分析各种类型PS患者脑葡萄糖代谢的特异性改变模式以及在疾病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建立18F-FDG PET/CT显像"诊断树"模型并验证其对PS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共纳入320例患者, 男性187例, 女性133例, 年龄(62±9)岁, 包括80例PD、90例PSP、114例MSA-C、36例MSA-P。有鉴别诊断意义的脑区葡萄糖代谢特点如下:PD的壳核代谢增高;PSP尾状核、丘脑、中脑、额叶代谢减低;MSA-C小脑代谢减低;MSA-P壳核代谢减低、小脑代谢减低。建立"诊断树"模型, 对PD诊断的灵敏度为88.75%, 特...  相似文献   

8.
刘焯霖  陈玲 《当代医学》2001,7(12):29-33
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多少反映了黑质-纹状体通路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数量及功能。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可早期诊断帕金森病,可反映帕金森病病情的轻重,其变化较脑多巴胺D2受体更早、更明显;抗帕金森药会影响脑多巴胺转运体的变化。脑多巴胺转运体显像将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帕金森病(PD)患者黑质超声(TCS)与脑多巴胺转运体(DAT)代谢脑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PET)是否具有一致性.方法 本研究连续筛选2012年3-10月在天坛医院就诊的拟诊帕金森病患者,进行脑11C-CFT-PET显像和黑质超声检查,应用Kappa一致性分析检验TCS与PET结果的一致性.结果 53例患者完成了TCS与DAT-PET检查,TCS相对于PET检查的灵敏度68.75%,特异度40.00%,阳性预测值91.67%,阴性预测值11.76%,PET与TCS一致性检验Kappa值为0.042,P=0.69,P >0.05.结论 对于临床诊断PD的患者,TCS结果阳性对PET阳性有较高预测价值,而TCS结果阴性时,不能排除PD可能,需要行DAT-PET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0.
张宝石 《中国医药导刊》2011,13(2):234-235,237
正电子发射型断层显像术(Positron EmissionTomography,PET)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蓬勃发展起来一项功能性显像诊断技术。目前,这一功能性影像技术在心脑血管疾病、各种肿瘤的诊断、鉴别诊断、早期疗效评价等方面中的应用日趋成熟。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即PET示踪剂的开发利用是PFT显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PET显像中应用最广泛的示踪剂是18F-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luorodeoxyglucose,18F-FDG)。随着国内夕各类新型示踪剂的不断研制开发应用,PET显像已经逐步打破了18F-FDG单一应用的局面。本文就目前PET示踪剂的临床应用及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13.
14.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15.
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微量白蛋白(m-Alb)检测在继发性肾脏疾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Beckman Immage全自动特种蛋白分析仪对糖尿病组、高血压组、心脏病组患者进行了m-Alb测定,同时与健康组结果作对比。结果m-Alb检测糖尿病组为3.7±5.26mg/dl,高血压组为7.5±8.18mg/dl,心脏病组为7.8±3.76mg/dl,健康组为0.66±0.48mg/dl,各试验组m-Alb增高百分率为糖尿病组48.9%,高血压组37.5%,心脏病组26.9%。结论尿蛋白阴性的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患者进行m-Alb检测,可以监测病程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17.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通过尿液 pH值对红细胞检验影响的观察 ,更加科学、准确地诊断血尿和血红蛋白尿。[方法 ]采用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和尿液显微镜红细胞计数 ,观察 180例正常人尿标本加入正常人血标本后 ,不同 pH值 ,不同时间内 ,观察红细胞溶解情况。 [结果 ]pH <5 .5以下时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红细胞溶解现象明显。 1h后观察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2h后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pH <5 .5时对红细胞计数影响较大 ,易致红细胞发生溶解现象 ,出现假性血红蛋白尿 ,对血尿和血红蛋白尿很难区分 ,给临床诊断造成不便 ,更易引起漏诊和误诊。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