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9例患者 ,所有患者均为男性 ,年龄 52~ 74岁。临床表现 :活动后胸闷、气短 5例 ,其中 1例伴有晕厥发作 ;头晕和胸闷 2例 ;胸痛伴咳嗽 2例。其中 5例伴有下肢深静脉炎史 ,5例伴有冠心病史 ,2例伴有高血压合并脑梗死史 ,1例伴有下肢骨折史。窦性心动过速 7例 ;电轴右偏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和SIQⅢTⅢ 3例 ;V1~V3导联ST段抬高 0 1mV ,T波由直立、双向变为倒置 1例 ;左心室肥厚加劳损 1例 ;大致正常 2例。X线胸片 :肺动脉段突出、中外肺野纹理减少 2例 ;左下肺炎 1例 ,未见活动性病变 6例。心脏B超 :9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肺栓塞(PE)的诊治特点。方法分析6例肺栓塞的临床诊治资料,男性4例,女性2例,年龄50-75岁,除均有呼吸困难外,咯血1例,晕厥1例。结果 6例血氧分压均低于正常值。3例血浆D-二聚体升高。心电图:1例窦性心动过速,1例Ⅰ导联出现S波变深,Ⅲ导联出现深的Q波及T波倒置,6例心前V1-V2导联T波倒置。超声心动图:4例有右心比例增大。5例经胸部增强CT检查确诊;1例经肺CTA确诊。5例经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1例应用尿激酶溶栓后经肝素、华法林抗凝治疗,4例治愈,2例好转出院。结论突发呼吸困难加重均应考虑是否发生肺栓塞。右胸导联T波由直立变倒置应高度怀疑肺栓塞。胸部螺旋CT增强扫描、肺CTA检查或肺动脉造影可确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诊断急性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15例经临床综合诊断为急性肺栓塞的患者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和周围血管超声检查,并与螺旋CT、肺动脉造影、肺通气灌注结果相对照,其中10例患者进行了治疗后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随访检查。结果超声心动图发现右房内血栓1例,肺动脉干或左右肺动脉栓塞5例,典型右心负荷过重和肺动脉高压9例,周围血管超声发现下肢深静脉/髂静脉内血栓5例。患者不同的心电图改变为:①窦性心动过速发生率较高(9/15)。②SⅠQⅢ均具备者占(7/15),而SⅠ(3/15),QⅢ(1/15),TⅢ(1/15)分别单独出现,特别是有新出现的改变。③电轴右偏改变(>90°),本组右偏8/15,不确定者2/15,其表现为Ⅲ导联呈Qr型。④一过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完全性传导阻滞8/15)。⑤右侧胸前导联T波倒置(5/15)。⑥顺钟向转位(5/15)。结论经胸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联合检查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首选检查手段,是急诊情况下重要、实用、及时的诊断方法,对临床诊疗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4.
急性肺栓塞心电图的变化特点(附22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的变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近3年收治的22例急性肺栓塞患者入院时、溶栓后及治疗2~4周后心电图的变化。结果入院时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18例(81·8%),右束传导支阻滞8例(36·4%),SⅠ>0·1mV、SⅠQⅢTⅢ、QⅢ、TⅢ分别为15、14、17、10例(68·2%、63·6%、77·3%、45·5%)。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V1~V6全部倒置2例(9·1%),V1~V4倒置8例(36·4%),V1~V2倒置12例(54·5%),伴有ST段压低7例(31·8%);溶栓20~48h后心动过速明显缓解15例(68·2%),右束支阻滞消失5例(22·7%)。肢体导联出现SⅠ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9例(40·9%)。胸前导联T波对称性倒置加深10例(45·5%);2~4周后静息状态下心电图显示心动过速均消失,2例(9·1%)仍电轴右偏(> 90°)。胸前导联的T波直立数增加,ST段回到基线。肢体导联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胸前V1~V6导联T波均有不同程度的变浅或直立。结论心电图有助于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但急性肺栓塞心时电图变化多端,需动态观察并密切结合临床表现加以识别。  相似文献   

5.
急性肺动脉栓塞发病率仅次于高血压、冠心病 ,由于其特异性差 ,故误诊率和病死率较高[1] 。我院 1997— 2 0 0 2年成功治疗 40例急性肺栓塞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共 40例 ,男 2 9例 ,女 11例。年龄 3 0~ 72岁。主要症状 :活动后胸闷、气短、喘息 19例 ,胸痛 2例 ,咳血4例 ,晕厥 13例 ,呼吸困难 2例。既往史 :下肢静脉炎 16例 ,外伤手术史 4例 ,口服避孕药 2例。心电图改变 :典型表现窦性心动过速 3 0例 ;SⅠQⅢTⅢ ,V1~V4 T波改变 10例。HP -10 0 0超声心动图 :肺动脉高压 ,右房右室扩大 3 4例 ;肺血流峰值…  相似文献   

6.
董萍  杨晓军  陈良发 《海南医学》2006,17(8):121-122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的心电图表现及治疗转归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收治的82例确诊为急性肺栓塞患者,溶栓前后及出院前心电图变化情况.结果(1)入院时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56例;右束支传导阻滞19例;SIQⅢTⅢ54例;QⅢTⅢ58例;QⅢ69例;SV1-V5R挫折粗钝43例;TV1-V2倒置64例,TV1-V3倒置51例,TV1-V4倒置48例,TV1-V5倒置32例,TV1-V6倒置17例.(2)溶栓后心电图变化:窦性心动过速消失35例;右束支传导阻滞消失13例;S1变浅,QⅢ减小或消失,TⅢ倒置变浅或直立41例;SV1-V5R挫折粗钝消失11例;胸前导联T波变浅或直立17例;T波倒置加深或直立变倒置24例.(3)出院前心电图变化:心动过速消失,QⅢ进一步减小或消失,TⅢ变浅或直立,胸前导联T波直立数增加.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多变,紧密结合临床动态观察,可作为病情变化的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7.
王秀云 《海南医学》2002,13(3):96-96
患者女性 ,34岁。临床诊断 :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ⅡA图 :心电图Ⅱ导联。窦性P波直立 ,P波高 3mm ,QRS波群形态及时限正常。P—P间隔 0 .6 4~ 0 .6 6秒 ,心率 91~ 94次 分 ,P—R间期由短渐长 (0 .4 2~0 .5 6~ 0 .6 0秒 )至P波后面的QRS波群脱落。P—R间期随P—R间期的递增而逐渐缩短。房室传导比例为 3:2~ 4 :3的文氏现象。图中除P1、5、8、12落在前一心动的T波之后外 ,其余P波均落在前一心动 (QRS波 )的ST段上或T峰上。ⅡB图 :令患者起卧运动 2 0次后 ,记录同上的Ⅱ导联。窦性P波仍直立 ,P—R…  相似文献   

8.
杨苏萍 《广西医学》2001,23(6):1489-1490
患者男性 ,4 0岁 ,临床诊断 :心律失常。心电图为Ⅰ、Ⅱ、Ⅲ导联同步记录 ,P -P间期为 0 5 8~ 0 6 2秒 ,平均心率 10 0次 /分 ,P -R间期 0 16秒 ,QRS波Ⅰ、Ⅱ呈Rs型 ,S波粗钝 ,Ⅲ呈rsrs型 ,时限为 0 12S ,为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R7为提前出现 ,配对间期 0 4 5秒 ,QRS波与窦性QRS波图形一样 ,其前无P波 ,其后见窦性P波 ,R6~R7为 0 5 2秒 ,代偿间歇完全 ,为交界性早搏。P2 波与窦性P波形态相同 ,其后无QRS波群 ,P2 之前未见逆行P波及QRS波 ,系隐匿性交界性早搏所致。心电图诊断 :(1)窦性心律 ;…  相似文献   

9.
刘春华 《海南医学》2002,13(2):93-93
患者男性 ,5 0岁 ,于体检时查心电图示 ,窦性心律、间歇性预激综合征。患者无自觉症状 ,无心动过速史 ,体检心肺无异常。心电图为Ⅰ、Ⅱ、Ⅲ、avR、avL、avF、导联同步连续记录示 :窦性心律 ,心率74次 分 ,P -P间隔相等。第 1、2、3、4、9、10、11、12个P -QRS -T波群系窦性激动 ,经房室交界区传导所引起 ,其P -R间期等于 0 .16秒 ,QRS波群时间等于0 .0 7秒。第 5、6、7、8、13、14个P -QRS -T波群的P -R间期等于 0 .0 8秒 ,QRS波群时间等于 0 .13秒 ,在QRS波群起始部可见预激波 (既△波 ) ,T波倒置 ,为…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心电图在急性肺栓塞诊断的应用,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择期2017年1月至2017年8月为研究时间段,回顾性分析期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肺动脉栓塞急性发病期患者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均给予心电图检测,观察诊断效果,总结其诊断价值。结果本组患者于心电图检测中均出现程度不一的异常表现,依次为窦性心动过速60例(85.71%)、房性早搏51例(72.86%)、V1-V3导联T波倒置25例(35.71%)、右束传导阻滞14例(20.00%)、SIQⅢTⅢ13例(18.57%)、室上性心动过速2例(2.86%)。结论心电图应用于急性肺栓塞诊断中效果较好,有助于为急性肺栓塞的初步确诊提供依据,检查中窦性心动过速、V1-V3导联T波倒置可提示肺动脉栓塞的急性发作,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11.
为提高对早期复极综合征的认识 ,综合我院近 3年来心电图误诊 9例的临床体会及鉴别诊断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 ,男性 8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8~ 5 4岁 ,平均 4 3岁。 9例均有程度不同的胸闷、心悸、心前区不适或疼痛 ,病程 3天~ 4年。体征 :9例血压正常 ;9例心电图有ST段抬高 0 .1~ 1.4mV ,弓背向下其中Ⅰ、Ⅲ、avF导联抬高 2例 ,V1、V2 、V5抬高 5例 ,Ⅰ、Ⅲ、avF与V1~V5同时抬高 2例 ,T点明显抬高 1~ 3mm 5例 ,T波高耸 8例 ,无T波倒置 ,2例左室高电压。辅助检查 :9例心肌酶正常 ,心脏X线检查正常。运…  相似文献   

12.
唐京京 《当代医学》2009,15(6):36-36
目的通过对5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的诊断分析,提醒临床医生如遇到难以解释的腹痛应警惕肺栓塞。方法对本院近8年来5例以腹痛为首发症状的肺栓塞患者确诊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x线胸片示:肺野局部片状阴影5例,患侧膈肌抬高、胸腔积液4例,肺动脉高压症、右心室扩大5例;心电图:SQⅢTⅢ5例,肺型P波5例,窦性心动过速5例,V1~V4的T波倒置4例;血浆D-二聚体测定〉500ug/L5例;超声心动图示: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5例;下肢深静脉B超示:静脉血栓4例;动脉(血气)分析:低氧血症(PaO2〈80mmHg)4例,低碳酸血症(PaCo2〈35mmHg)3例,肺泡一动脉血氧分压差[P(A—a)02〉25mmHg]增大3例,{例血气分析正常;3例经螺旋CT、1例经肺动脉造影、1例死亡经尸检确诊肺栓塞。结论肺栓塞临床表现复杂多样,症状不典型,临床上误诊多,而以腹痛为首发和主要症状的很少见,更易被误诊,临床上如遇到难以解释的腹痛.应尽快做肺动脉造影或螺旋cT检查确诊。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肺栓塞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的特点。方法临床确诊的22例老年人肺栓塞,对其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2例老年人肺栓塞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电图及超声心动图异常,最为常见的异常心电图SⅠQⅢTⅢ征10例,占45%;其次是心律失常,其中窦性心动过速5例(23%),心房纤颤2例(9%),房性早搏例1(5%),V1~3的T波倒置4例(18%)。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6例,电轴右偏3例,顺钟向转位4例,肺型P波3例。超声心动图检查:22例中直接征象3例,即肺动脉和下腔静脉腔内可见血栓回声;间接征象18例,表现为急性肺源性心脏病与肺动脉高压,1例仅表现三尖瓣少量反流。结论老年人肺栓塞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具有特异性表现。  相似文献   

14.
分析肺栓塞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联合诊断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联合诊断肺栓塞的价值。方法:对已确诊急性肺栓塞20例患者的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结果进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图表现:窦性心动过速9例,占45%;ST-T改变8例,占40%;房性早搏2例,占10%;心房颤动1例,占5%。其中合并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4例,肢导低电压4例,顺钟向转位3例,肺性P波2例。超声心动图检查:20例中4例发现直接征象,即肺动脉管腔内被血栓实性低回声充填;13例表现为肺源性心脏病与肺动脉高压的间接征象;3例结果正常。下肢静脉检查中8例发现深静脉血栓,5例表现为静脉血流淤滞。结论:常规心电图与超声心动图的联合应用能提高肺栓塞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电图在诊断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确诊的急性肺栓塞患者住院首次、溶栓后及出院前系列心电图变化。结果:急性肺栓塞患者中,正常心电图2例(8.33%),异常心电图22例(91.67%):其中T波倒置13例(54.17%);Ⅰ导联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Ⅲ导联的T波倒置(SIQⅢTⅢ)4例(37.5%),其中2例死亡;窦性心动过速9例(37.5%);Ⅰ导联的s波加深,Ⅲ导联出现Q波(SI或QⅢ)6例(25%);ST段改变(抬高或下移)5例(20.83%);右束支传导阻滞5例(20.83%);心房颤动2例(8.33%)。结论:心电图检查往往都能为诊断APE提供一定的依据。其中心电图检查简易方便,对APE诊断具有很高的价值,是APE诊断和鉴别诊断的主要依据。可以作为患者就诊时最早的检查手段。故APE的心电图诊断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前心电图检查采用Ⅱ、Ⅲ、avF及avR导联记录观察P波 ,明确心律失常的性质。但有时这些导联P波很小或不清 ,无法辨认[1] 。作者在实际工作中应用S5导联诊断心律失常 30例 ,其中 2 2例均能获得较清晰的P波或F (f)波 ,及时明确诊断了心律失常的性质 ,另外 8例未能获得清晰的P波 ,后描记食管导联方得以明确诊断。现分析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为我院心内科 1995年 8月~2 0 0 0年 12月的心律失常住院患者。其中男 19例 ,女 11例 ,年龄 40~ 76岁 ,平均 5 7 5岁。1 2 方法 :我院使用日本光电 6 5 11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患者心电图变化的特征、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本院收治的27例临床确诊急性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对比溶栓治疗前及溶栓治疗后24 h内的心电图变化.结果①溶栓治疗前心电图特点,按出现例数由多到少排序如下.V1导联T波倒置19例(70.37%);V1-2导联T波倒置16例(59.26%);窦性心动过速或心房纤颤伴平均室率>100次/min 15例(55.56%);S Ⅰ>0.1 mV 15例(55.56%);TⅢ倒置14例(51.85%);QⅢTⅢ 12例(44.44%);Tv13倒置12例(44.44%);SⅠ QⅢTⅢ 10例(37.04%);高度顺钟向转位9例(33.33%);Tv1-4倒置8例(29.63%);额面QRS电轴右偏(> 90°)5例(18.52%);IRBBB/CRBBB 5例(18.52%);Tv1-5倒置3例(11.11%);Tv1-6倒置2例(7.42%);肺型P波1例(3.70%).②溶栓后24 h内心电图变化,心动过速消失13例;IRBBB/CRBBB消失2例;胸导T波倒置加深或由直立变倒置8例;SⅠ变浅或消失5例;TⅢ倒置消失5例;QⅢTⅢ消失3例;SⅠ QⅢTⅢ消失4例;电轴右偏消失3例;高度顺钟向转位消失4例;肺型P波消失1例.结论急性肺栓塞心电图表现具有多变性,如能重视心电图改变,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密切结合临床表现,此项简单、无创的检查对筛选急性肺栓塞及治疗效果判定和预后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肺栓塞病人的临床心电图改变。方法 :病例选自我院 1994年 1月至 2 0 0 3年 5月期间住院的2 8例经肺CT ,灌注 /通气扫描或肺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肺栓塞患者 ,主要分析患者住院期间的心电图特征以及治疗前后心电图的改变 ;肺栓塞患者出现心电图改变者为 96 .5 % ,其中窦性心动过速占 4 6 .4 % ,房性早搏占 7.1% ,同时室性早搏占 7.1% ,室速室颤占 3.5 % ,心房扑动心房纤颤占 7.1% ,同时具备S1QⅢTⅢ 占 32 .1% ,ⅡⅢaVF导联T波倒置占 14 .2 % ,V1~V2 导联T波倒置占 3.6 % ,V1~V6导联T波倒置占 3.1% ,左胸导联ST段轻度水平下移占14 .2 % ,下壁导联ST段轻度水平下移占 10 .7% ,V1导联呈QS/qR型者占 14 .2 % ,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者占 7.1% ,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占 2 1.4 % ,电轴左偏占 10 .7% ,顺钟向转位占 35 .7% ,肢体导联低电压占 10 .7%。结论 :心电图在临床肺栓塞的诊断中虽然是非特异性的 ,但是许多特征如能结合临床发病的特点则对肺栓塞的诊断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体表心电图线索对宽QRS波心动过速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92例(208份)经心内电生理检查确诊的宽QRS波心动过速体表心电图资料。结果:诊断室速的主要心电图线索是:(1)房室分离;(2)无人区心电轴;(3)胸导联QRS波正向或负向同向性;(4)胸导联均无RS波;(5)RBBB型心动过速时V1导联呈qR或RS型或左兔耳征、V6导联呈OS或OR或R型;LBBB型心动过速时V1或V2导联呈RS型并伴有R波宽度〉30ms或RS间期〉60ms或S波降支有钝挫、V6导联呈QS或QR或qR型;(6)窦性心律时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室性早博。窦性心律呈显性预激综合征或有与宽QRS波心动过速同形态房性早搏对宽QRS波室上性心动过速诊断价值高。结论:体表心电图是宽QRS波心动过速鉴别诊断的重要手段,在临床实践中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秦莉  杨文杰 《海南医学》2005,16(11):43-44
目的了解PTE发病的危险因素及临床特点,提高诊断意识。方法对我院近2年来确诊的17例肺血栓栓塞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记录PTE发病诱因、基础疾病及治疗前后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变化、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确诊时及治疗后D-dimer、血气分析、扇超肺动脉压、CTPA(CT肺动脉造影)的表现变化。结果17例PTE患者的确诊时间为发病后的第1天~3个月,大于60岁的患者为70.5%,吸烟大于400支/年者58.8%,误诊率47.1%。有慢性基础疾病者64.7%,下肢有深静脉血栓形成者64.7%。确诊大面积、次大面积肺栓塞均为17.6%,非大面积肺栓塞64.7%,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88.2%)、呼吸困难(82.4%)、心悸(58.8%),呼吸急促(82.4%)、心动过速(70.6%)、紫绀(70.6%)。D-diner〉500ng/ml者占82.3%,平均值1723ng/ml,EKG常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94.1%)、SIQⅢTⅢ(35.3%)、Ⅱ、Ⅲ、aVF或V4-V6导联心肌缺血、冠状T波(35.2%),心脏超声检查右室增大,左室受压呈D字型改变者25%;肺动脉收缩压平均59.5mmHg,治疗前后血气及肺动脉收缩压均有明显改善。CTPA证实以双侧多发性肺动脉受累最常见,其次为右肺动脉及其分支。17例患者中1例于溶栓过程中死亡(6.25%),1例自动出院,15例患者病情缓解,其中1例出现血尿及皮下出血。华法令治疗后INR达2.0-2.5的时间平均为14.2天。结论临床上高度怀疑PTE的患者,要全面分析、综合判断,减少误诊、漏诊和误治情况的发生,提高PTE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