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72例223眼实施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于上方角膜缘后2mm,做长约6~7mm巩膜水平板层隧道,晶体圈匙托出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87眼(39.01%),术后1周裸眼视力及矫正视力>0.5者121眼(54.26%)。结论巩膜隧道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与超声乳化比较,费用少,也可获得满意的结果,易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56例(68名)施行巩膜隧道切口自内障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做上方角膜缝后2mm长约6~6.5mm巩膜水平板层隧道切口,晶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植入人工晶体。结果: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1天裸眼视力≥0.5者46眼(67.65%),术后1周裸眼及矫正视力≥0.5者54眼(79.54%),术后并发症少。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出术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于在基层开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 4 4例 5 3眼白内障行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 ,术后 1周、2周、1月、3月随访视力、角膜曲折力及角膜散光。选角膜缘大切口白内障摘出 4 0例 5 1眼做对照。结果 :小切口组术后 1周视力≥ 0 5者 4 0眼占 75 0 7% ,≥ 0 8者 2 7眼占 5 2 9% ,与对照组相比 ,P <0 0 1。小切口组角膜曲折力变化小 ,稳定快 ,术后各期角膜散光明显小于大切口。结论 :隧道式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反应轻 ,并发症少 ,散光小 ,视力恢复快而稳定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反眉者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5例285眼白内障患者采用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同时配合好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术后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34眼(82%),0.3~0.5者30眼(11%),0.1~0.2者12眼(4%),<0.1者9眼(3%)。结论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并配合好围手术期护理,术后视力恢复快、并发症少、易于操作、经济实用,适合基层医院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疗效.方法 对250例(300眼)白内障患者施行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观察术后3d、7d裸眼视力及术中、术后并发症.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 术后3d裸眼视力≥0.5者231眼(占76.85%),术后7d裸眼视力≥0.5者265眼(占88.33%).术中并发症36眼,其中上方虹膜反复脱出7眼,晶状体后囊膜破裂23眼,晶状体上方悬韧带断离6眼.术后并发症145眼,其中角膜水肿103眼,前房出血26眼,一过性高眼压16眼.结论 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具有安全、有效、微创的临床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术的疗效.方法 白内障108例(116只眼).球后麻醉.巩膜隧道切口加侧切口,行小切口非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白内障.结果 术后1周视力≥0.5者68%,平均散光1.12±0.26D,术后1个月,视力≥0.5者82%,术后3个月,视力≥0.5者85%,平均散光0.25±0.18D.结论 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视力恢复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7.
周蓉 《海南医学》2007,18(8):148-149
目的 探讨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 对138例(196眼)白内障病人采用6mm反眉形巩膜隧道切口完成白内障摘除并囊袋内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3天矫正视力<0.3者4眼(占2.04%),0.5以上者138眼(占70.4%);术后1个月视力0.5以上者146眼(占74.5%),术后无严重并发症,角膜散光轻.结论 该术式具有切口小,愈合快,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及操作简单,无需特殊设备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角膜缘后2mm处作5.5~6.5mm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手法劈核,娩出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第1天视力0.5以上者43眼占63.35%,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51眼82.26%.结论 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易于掌握,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角膜缘大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的手术效果。方法160例(194眼)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88眼)和对照组82例(106眼),分别行7mm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与常规角膜缘大切口摘除白内障,比较两组术后视力和散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术后1周和术后3个月观察组视力恢复快,散光少。结论直线型巩膜隧道小切口人工晶体植入术后散光少,视力恢复快,不需要昂贵设备,便于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巩膜隧道式切口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影响。方法 :对 33眼采用巩膜隧道式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30眼采用角膜缘阶梯状切口行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 ,比较术后角膜散光及视力的变化。结果 :巩膜隧道式切口术后 5 d平均角膜散光 ( 3.1 5± 1 .5 4 ) D,术后 3个月 ( 1 .1 9± 0 .4 8) D;对照组为 ( 5 .1 2± 2 .1 3) D和 ( 3.2 5± 1 .5 8) D,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术后 5 d裸眼视力≥ 0 .5者 2 6眼 ,占 78.8% ;对照组 1 0眼 ,占 33.3%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巩膜隧道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术后视力好、散光小 ,是一种经济、有效的白内障复明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角膜缘后2mm处作5.5-6.5mm反弧形巩膜隧道切口,采用手法劈核,娩出晶状体,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第1天视力0.5以上者43眼占63.35%,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51眼82.26%。结论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易于掌握,效果可靠,并发症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经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手术并发症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236例(255眼).结果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角膜水肿33.37%,前房积血2.75%,后囊破裂1.96%.结论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人工晶状入术视力恢复快,术中术后并发症少,适合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3.
陈增奎  谢祥勇 《微创医学》2006,25(3):415-4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0例糖尿病白内障64眼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随机抽取同期此类手术4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68眼为对照组,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术后视力提高,但视力比非糖尿病组差(P<0.05),并发症比非糖尿病组高(P<0.05).影响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可改善视力,同时便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光凝处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优点.方法对比6 mm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大切口手术. 结果临床观察术后1月的疗效,小切口组视力恢复优于后者(P<0.005).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曹健 《微创医学》2012,7(1):35-37
目的 分析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31例(31眼),于9点至12点角膜缘后作6~8 mm的巩膜隧道切口,9点角膜缘处作一2 mm辅助切口,连续环形撕囊后以晶状体圈匙娩出晶状体核,注吸皮质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 术后3 d视力:6眼≥0.05~<0.3,25眼视力≥0.3;术后眼压11~20 mmHg.主要并发症有角膜水肿、前房炎症反应、后囊膜破裂玻璃体脱出等,2眼人工晶状体植入失败.结论 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设备简单易于操作,术后眼压下降快而稳定,术后3个月无1例眼压升高,视力恢复好,避免了滤过手术的一些并发症,减少了再次手术的风险.  相似文献   

16.
陈增奎  谢祥勇 《医学文选》2006,25(3):415-416
目的探讨糖尿病白内障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0例糖尿病白内障64眼施行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术,并随机抽取同期此类手术40例非糖尿病白内障68眼为对照组,对术后视力及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糖尿病组术后视力提高,但视力比非糖尿病组差(P〈0.05),并发症比非糖尿病组高(P〈0.05)。影响视力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结论巩膜隧道小切口摘除加人工晶体植入治疗糖尿病白内障可改善视力,同时便于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进行光凝处理。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的手术技巧及临床效果。方法:对42例(48眼)白内障病人采用9点到12点方向反弧形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出术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术后1周视力达0.5以上者30眼(62.5%),术后1个月视力达0.5以上者36眼(75%),术后并发症主要是角膜水肿。结论:该术式不需昂贵设备,且具有切口小、散光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适合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优点。方法:对比6 mm巩膜隧道小切口白内障摘除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与常规大切口手术。结果:临床观察术后1月的疗效,小切口组视力恢复优于后者(P〈0.005)。结论:非超声乳化巩膜隧道切口白内障摘除人工晶体植入术,切口小,术后散光轻,视力恢复快。在基层医院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白内障囊外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22例(132眼)白内障患者小切口手法白内障囊外摘出术同时植入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经过1年随访视力小于0.1者6只眼(4.5%),0.1~0.5者28只眼(21.2%),0.6~0.8者82只眼(62.1%),〉1.0者16只眼(12.2%)。结论小切口白内障摘出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有效、安全、简便、术后并发症少,适宜于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在白内障囊外摘除及人工晶体植入的临床效果及体会.方法 对285例285眼实行反眉式巩膜隧道小切口,晶体圈匙托出晶状体核,囊袋内植入人工晶体.结果 术后视力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术后2天,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0.6者216眼,75.79%;术后1周,>0.6者234眼,82.11%.结论 反眉式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设备便宜,易于操作,适于在基层医院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