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低热     
何××,女,32岁,舞蹈演员,因久患低热证于1974年4月22日来诊。患者自诉患低热巳三年多,初时不知有热,只觉乏力不欲食,后逐渐消瘦,体力弱至不能工作。始就医时发现为低热,下午始发,晚间重,热达37.2℃~37.5℃,除神倦乏力,纳呆口干外,无其他症状。曾赴外地多次就医,经现代医学多种检查,原因不明,曾受多法治疗及疗养,并不见效。  相似文献   

2.
食鱼中毒     
<正> 张××,男,47岁,工人,1978年4月7日初诊。据述,九天前因中午食青鱼(一种海鱼),下午忽然腹痛,呕吐,继而吐泻交作。呕吐酸臭食物残渣,泻出黄色极臭稀便,日达二十多次,身热,口渴不欲饮,心烦,小便短赤。西医诊断为急性胃肠炎,经多次用抗生素,证情略有缓解。但身热不退,每日仍吐泻十余次,乃邀余诊治。切其脉弦滑略数,舌苔黄厚腻,目眶凹陷,神志疲倦,体温38.2℃。脉证合参,证属湿热挟食阻滞脾胃,遂致清浊混淆,升降失司。治宜清热化湿,  相似文献   

3.
王××,女,25岁,工人。1980年3月23日初诊。6年前由于打呵欠而出现左耳连及面部阵发性抽动样和电击样疼痛,常因说话、饮食或触动而引起发作。××总医院及××医学院附属医院诊断为:“三叉神经痛”。六年来,曾住院多次,迭经中、西药及针灸、理疗等法  相似文献   

4.
一、急性胆囊炎陈××,女,48岁。1985年2月8日诊。患者有慢性胆囊炎病史4年余,经常右上腹疼痛,虽经多次治疗,仍反复发作。半月前右上腹又突发剧痛,入某医院外科住院治疗,诊为急性胆囊炎。经补液、抗菌及镇痛等治疗半月,效果不显,近日且有加重之势,遂转中医治疗。诊见:患者面赤身热,形寒无汗,恶  相似文献   

5.
徐××,女,10岁,学生,1983年10月11日初诊。三年前的一天在上课时,突然眩晕仆地,无畜叫声,口中无涎,四肢冰冷,右颧艳红,口张鼻煽,喘促气热,两目直视;呼之,哼哼有声,似有所知但醒后不能名其状。此后多次发作,曾在×精神病医院作脑电图提示:“界限性脑电图”。曾予抗癫痫治疗:口服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安定等无效,又迭进中药亦然。一月来病情加重,日发10余次,每次持续2~5分钟。逐渐消瘦,精神萎靡,因记忆力骤减而辍学。余诊留察不足半日竟发四次,以手近口鼻,气出果烘热,切其四肢,与体迥异,舌质  相似文献   

6.
曹××,男,6岁。发病前,身热口渴不欲食,经某医院用退热针及静脉点滴氨基卞青霉素三日热仍不退。于1986年5月16日来诊,患儿烦燥不安。身热口渴,大便四日  相似文献   

7.
周××,男,59岁,长沙×厂工人。1980年10月患者出现右侧胸部疼痛、咳嗽、吐稠痰,并有头昏、听力下降、纳呆等症,曾在他院应用消炎、抗结核以及中草药治疗,诸症未解,且胸背疼痛、咳嗽加重,咳吐黯红色脓痰,纳差,失眠,消瘦,倦怠无力。同年11月13日在×××医院作多次胸透和胸部×线摄片检查(X线片号:23808)发现正位片“右侧第二前肋以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40岁,医生,78年4月因第一蹠骨结核行清骨术,术后四月创口久不愈合,皮肤发青、水肿、痛痒,曾用三仙丹多次疗效不佳,反复感染。后嘱用生百合90克捣烂,内加冰片少许,外敷,  相似文献   

9.
张××,女,47岁,农民。1982年元月4日初诊。主诉:1975年7月在第6胎分娩时因难产大出血,伴高烧、昏迷住本县人民医院,经治月余,神清、热退,血止而出院。三个月后头发、眉毛、阴毛渐退,伴心悸、头晕、食少、便溏,日渐消瘦,并多次昏倒,经多处诊治无效。近三年来病精逐渐加重,神疲体倦,畏寒肢冷,全身浮肿,经闭、生活不能自理。赴外  相似文献   

10.
知柏地黄丸治验三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桕地黄丸系六味地黄丸加知母、黄桕而成。《医宗金鉴》曰:“治两尺脉旺、阴虚火动、午热骨痿之证。”笔者于1980年以来用其治疗下列三种疾病,收效较好,现介绍于下。 1 肾盂肾炎彭××,女,32岁,干部,于1975—3患肾盂肾炎,溺血频作,曾多方求治,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多次不效,多则一个月,少则3~5天复发一次,甚感痛苦。遂于1982—  相似文献   

11.
泄泻,又称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现就笔者的临床体会,整理概括十种治法,并举案例说明之。一,清热利湿法 [例一]胡××,男,56岁,干部。发热,腹痛,泻下热臭,日行10多次,口渴且苦,烦躁不安,纳减,唇干,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体温39.8℃。证属暑热挟湿,表里同病,治当解表清热,清暑利  相似文献   

12.
发热辨治     
冯××,女,50岁。1984年5月8日诊。两月来,每日数次自觉一股热从小腹往上冲,随即面部烘热、头晕耳鸣、手心发热。伴精神萎靡、欲寐,口咽干,二便尚可,苔  相似文献   

13.
清营汤新用     
清营汤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用治温病邪入营血。笔者根据其“清营泄热,凉血解毒”之功,化裁治疗五官科多种急症,疗效满意。例一:鼻衄孟××,女,15岁,学生,1986年5月12日初诊。鼻衄反复发作2年,加重1月。5~6天发作1次,每次约50ml,发作时必用明胶海绵止血。西医多次检查未见特殊。此次发病2天,日出血1~2次,每次在100ml左右,口服安络血、维生素K,外用明胶  相似文献   

14.
杨××,女,20岁。1988年11月13日诊。患者一年前始见两(?)之下,鼻柱两旁生黑色晕斑,逐日扩展,颜色由浅至深,经某医院皮肤科诊为黄褐斑。多次服用维生素C、  相似文献   

15.
廖××,女,63岁。1989年9月24日诊治。午后发热历时半月,高热时体温39.5℃~40℃,每日下午2时始发热,时而恶寒,入夜则热甚,至翌日早晨热自退,伴五心烦热,咳  相似文献   

16.
郝××,男,1岁3个月。于1980年6月5日发病,始即高热,曾经地、省两级医院的儿科专家多次诊治,肌注青霉素,链霉素,口服解热止痛药及中药小柴胡汤、白虎  相似文献   

17.
消渴治验     
王××,男,56岁,1983年10月5日诊。罹患“糖尿病”三年,经多次住院治疗,规仍口渴多饮,昼夜饮水量达7000毫升。能食善饥,小便频数量多,色如米泔,日十余次,腰酸痛。两脉沉数无力,苔薄黄,质红。尿糖((?)),空腹血糖190毫克%。此为肺肾阴虚,胃经蕴热。治以滋肾润肺,清解胃热。处方:山药30克、花粉30克、生地15克、山萸肉30克、茯苓15克、泽泻10克、  相似文献   

18.
谭××,男,21岁。1984年4月2日入院。住院号287。头昏乏力一年,经重庆血流病研究所作骨髓穿刺,确诊为再生障碍性贫血,经中西医治疗,多次输血,效果不佳。刻诊:头昏目眩,  相似文献   

19.
魏××,男,38岁。三年来反复夜间发作片状风疹块,瘙痒难眠,早晨即消退。多次赴市某医院皮肤科治疗,均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内服外搽用药未治愈。1982年6月24日于我处  相似文献   

20.
病例摘要佟×男9(1/2)岁住院号28999发热四月余。患儿于七月份游泳受凉后引起发热,体温39℃左右,颜面皮肤出现数枚红疹,无痛痒感。诊为“上感”,予服“清解散”,“阿斯匹林”后热势暂退,皮疹消失,移时热势复起。在院外以“发热待查”多次住院诊治,先后用复方新诺明、红霉素、麦迪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