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COX-2及MUC-1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7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15例乳腺导管原位癌、10例良性乳腺纤维腺瘤和10例正常乳腺组织的石蜡标本作COX-2及MUC-1表达水平的检测,分析乳腺癌生物学行为并判断其与预后的关系。结果:COX-2和MUC-1的阳性表达率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分别为65.79%、68.42%,乳腺导管原位癌分别为66.67%、80.00%,乳腺良性纤维瘤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90%,正常乳腺组织均为阴性表达。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和表达强度与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d、、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化(ER、PR和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相关性(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相关性(P〈0.05);MUC-1蛋白强阳性表达与年龄、月经情况、肿瘤大小、组织学分级及免疫组化(PR和Her-2)表达情况无明显相关(P〉0.05),而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及ER表达有关(P〈0.05)。COX-2和MUC-1在乳腺癌组织、导管原位癌、乳腺良性肿瘤组织的表达与正常组织相比均显著升高(P〈0.0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导管原位癌、乳腺良性肿瘤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COX~2及MUC-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非一致性相关,二者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X-2及MUC-1和乳腺癌的发展和浸润转移有关,检测COX-2及MUC-1对乳腺癌预后、治疗评估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5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和Ki-67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的阳性表达率为57.7%(30/52),MMP-2的阳性表达率为82.7%(43/5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OX-2、MMP-2蛋白的表达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498,P〈0.01)。COX-2、MMP-2阳性组Ki-67指数明显高于COX-2、MMP-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存在COX-2、MMP-2的高表达。COX-2蛋白可通过诱导MMP-2蛋白的表达上调,增加乳腺癌细胞的侵袭力,并促进肿瘤细胞增殖,从而成为其促进乳腺癌浸润、转移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survivin和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survivin、P16蛋白的表达。结果 surviv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0%(38/50)和0(0/1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密切相关(P〈0.05)。P16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0.0%(25/50)和66.7%(10/15),无显著性差异(P〉0.05);P16蛋白表达与患者发病年龄和病理分期密切相关(P〈0.05)。Survivin和P16蛋白表达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 survivin、P16蛋白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survivin有望成为乳腺癌治疗的一个新靶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丝切蛋白-1(eofilin-1,CFL-1)在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应用高通量组织芯片技术建立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9例乳腺癌旁组织、24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69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CFL-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FL-1蛋白在乳腺癌旁组织、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逐渐升高,其阳性表达率依次为26.09%、62.50%、82.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CFL-1蛋白高表达与肿瘤TNM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理分级无关(P〉0.05)。结论CFL-1表达增高可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发展、侵袭和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Notch1、环氧化酶-2( COX-2)和E-钙黏附蛋白( E-cad )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20例乳腺腺病和4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Notch1, COX-2和E-cad的表达情况。结果在40例乳腺癌和20例乳腺腺病组织中,Notch1,COX-2,E-cad的阳性表达率有所不同,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乳腺癌组织中Notch1和COX-2的阳性表达率与腋窝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1),E-cad阳性表达率与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P<0.01)。 COX-2和Notch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COX-2,Notch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与E-cad的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Notch1和COX-2高表达及E-cad的低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转移过程中起重要的作用, Notch1和COX-2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性,提示Notch1和COX-2表达在的检测对判断临床进展、推测预后及制定治疗方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剂(TIMP-2)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特点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2例乳腺癌组织中TIMP-2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组织中TIMP-2阳性表达率为64.52%。TIMP-2阳性表达率在≤50岁年龄组(51.52%)比〉50岁患者年龄组阳性率(79.31%)明显偏低(P〈0.05)。浸润性导管癌的阳性表达率(71.15%)明显高于导管内癌局部浸润的阳性表达率(30.00%)(P〈0.05)。无淋巴结转移组阳性率(78.38%)明显高于有淋巴结转移组(44.00%)(P〈0.05)。TIMP-2阳性表达与癌的左右乳分布及临床分期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乳腺癌组织中TIMP-2表达降低,可能促进了乳腺癌的浸润进展及转移,金属蛋白酶抑制剂的研治将为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开辟新途径。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EphA2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其与ERβ表达的关系及其在乳腺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20例乳腺纤维腺瘤组织、30例乳腺导管上皮不典型增生组织、35例乳腺导管内癌组织及60例原发性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EphA2及ERβ表达情况。结果:EphA2蛋白在60例浸润性乳腺癌组织中表达显著高于其余三组(P〈0.01)。EphA2蛋白表达与绝经状态、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ERβ表达与绝经状态、病理分级、及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仅与临床分期有关(P〈0.05)。乳腺癌中EphA2与ERβ的表达呈负相关关系(P〈0.05)。结论:EphA2与ERβ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探讨Wntl蛋白和13-catenin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Wntl和B—catenin蛋白在15例乳腺癌癌旁组织、25例乳腺增生组织和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用X。检验,相关性分析用Spearman检验,以仅=0.05为检验水准。结果乳腺癌组Wntl的阳性表达率和β-catenin的异常表达率分别为62.5%(50/80)、68.8%(55/80),显著高于增生组[28%(7/25)、20%(5/25)]和癌旁组[13.33%(2/15)、13.33%(2/1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之0.01)。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Wntl的阳性表达和8一catenin的异常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有关(X2=5.10,4.87,P〈0.05),B—catenin的异常表达还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组织学分级有关()(2=5.61,P〈0.05)。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Wntl和B-catenin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313,P〈0.05)。结论Wntl蛋白高表达与8-catenin蛋白异常表达在乳腺癌变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与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磷酸化p38(p-p38)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剂(uPA)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标本中p-p38和uPA的表达并分析其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进行比较。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p-p38及uPA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7%和60.0%。p-p38和uPA表达均为阳性25例,表达均为阴性15例,两者表达一致的符合率为66.7%(40/60),其表达呈密切相关(P〈0.05)。与肿瘤的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P〈0.叭),而与肿瘤大小、患者年龄无显著相关性。结论:p-p38及uPA过表达在乳腺癌的发展及浸润转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李晓梅 《中外医疗》2013,(30):187-188
目的探讨比较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中NY-BR-1的表达。方法选择该院收治的乳腺小管癌患者58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02例的病理石蜡切片作为研究标本,对所有标本进行NY-BR-1的检测,以及ER、PR、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的检测。结果乳腺小管癌与浸润性导管癌的NY-BR-1表达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LuminalB型乳腺癌患者(P〈0.05);浸润性导管癌Ⅰ、Ⅱ级患者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乳腺小管癌的NY-BR-1表达率明显高于浸润性导管癌Ⅲ级患者(P〈0.05)。NY-BR-1表达与ER和PR的表达呈明显的正相关(P〈O.05),而与乳腺癌激素受体Her-2、Ki-67、nm23、MDR-1以及LRP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NY-BR-1在低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低,在高分化癌中的表达率比较高,乳腺小管癌与高分化乳腺癌和Luminal型乳腺癌具有相近的分析程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E-钙黏附素(E-CD)、自分泌运动因子受体(AMF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ABC方法研究101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E—CD、AMFR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E-CD表达明显下调,组织学Ⅰ、Ⅱ、Ⅲ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E-CD表达随级别增高而减弱。E-CD表达水平与淋巴结是否转移相关(P〈0.05)。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浸润性导管癌AMFR明显高表达,表达水平与乳腺癌组织学分化差、TNM分期有关(P〈0.05)。E-CD与AMFR表达强度呈负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同时存在E-CD表达下调和AMFR表达上调,联合运用这两项标记对于估计乳腺癌的生物学特性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2.
薛峰  周静  靳疆  张燕  李青  郑苏 《新疆医学》2011,41(12):46-49
目的:研究雄激素受体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ER、PR和HER-2表达的关系,探讨雄激素受体在浸涧性导管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5例浸涧性导管癌中AR、ER、PR和HER-2的蛋白表达。结果:乳腺没润性导管癌中AR的阳性表达率为45.9%。随着病理分级增加,AR阳性表达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中AR阳性率明显高于行淋巴结转移者〈P〈0.01)。AR在临床分期Ⅰ、Ⅱ和Ⅲ期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7%、51.5%和4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性导管癌中AR表达勺ER、PR和HER-2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AR在乳腺癌中有较高的阳性表达率,且与临床生物学行为有关,可作为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STR)在原发性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以及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2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的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结果: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61/82)。SSTR阳性表达强度与年龄(P=0.881)、肿瘤大小(P=0.522)无关,但不同病理分期(P〈0.001)、分化程度(P=0.021)的肿瘤组织其SSTR表达强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SSTR阳性表达率为74.4%,因此,对大多数疑为乳腺癌的患者可应用核素显像技术(SRS)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60例乳腺癌石蜡包埋组织中COX-2和VEGF的表达,分析其表达之间的关系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COX-2阳性表达率为81.7%(49/60),VEGF阳性表达率为86.7%(52/60)。在淋巴结无转移组COX-2和VEGF表达明显低于有转移组COX-2的表达(P〈0.05)。VEGF在COX-2阳性表达组中的阳性率(95.9%)明显高于阴性组(45.5%)(X^2=19.79,P=0.000)。结论乳腺癌组织中COX-2和VEGF的高表达可能有利于淋巴结转移;乳腺癌组织中COX-2的表达可能有促进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检测Fasc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配对癌旁组织中Fascin蛋白的表达和定位,以21例乳腺良性病变(10例乳腺纤维腺瘤、5例单纯性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6例乳腺小叶增生)做为对照,收集病例临床病理资料,统计分析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的表达变化及与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结果Fascin蛋白在浸润性导管癌、癌旁乳腺组织、乳腺良性病变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26-39%(19/72)、0.14%(1/72)和0%(0/21),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蛋白的表达明显高于癌旁乳腺及乳腺良性病变(P值均〈0.01);浸润性导管癌中Fascin的表达与临床TNM分期、肿瘤病理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P值均〈0.05);ER或PR阴性的浸润性导管癌病例Fascin表达阳性率更高(P值均〈0.05)。结论Fascin蛋白的检测对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有望成为一个乳腺癌的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6.
张春丽  杨敏 《浙江医学》2009,31(1):18-21
目的研究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CerBb-2)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对3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手术标本和20例癌旁组织标本进行MIF、CerBb-2和p53免疫组化检测,观察MIF、CerBb-2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分析其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F、CerBb-2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0.3%和25.0%、393%和100%、43.2%和150%,3项指标在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表达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MIF、p53均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有密切关系(均P〈0.05),与其它病理特征无关(P〉0.05);CerBb-2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密切关系(均P〈0.05),其低表达与ER、PR高表达有密切关系(P〈0.05),与其它病理特征无关(P〉0.05);MIF、CerBb-2与p53共同表达与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密切相关(P〈0.05);CerBb-2与p53呈正相关(P〈0.05)。结论MIF、CerBb-2和p53的表达与乳腺癌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有关,三者同时高表达提示肿瘤具有更高的侵袭转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检测7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癌旁乳腺组织以及Bechn-1的表达和定位,以21例乳腺良性病变(包括10例乳腺纤维腺瘤、5例单纯性乳腺导管上皮增生和6例乳腺小叶增生)作为对照,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癌旁乳腺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中Beclin-1表达阳性率均为100%,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为47.2%(34/72),表达率明显降低(P〈O.01);癌组织中Beclin-1的表达与肿瘤的病理分级和ki-67细胞阳性率相关(P均〈0.05),与患者的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情况及临床TNM分期无关(P均〉0.05)。结论Beclin-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表达下调,并与肿瘤细胞增殖能力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环氧化酶-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喉癌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2(COX-2)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喉鳞状细胞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76例喉癌组织与15例喉息肉进行COX-2与VEGF蛋白表达的染色,结合相关临床病理特征进行分析。结果COX-2与VEGF蛋白在喉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2%和63.16%,均高于喉息肉(P〈0.01),二者均与喉癌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密切相关,浸润越深、分化程度越差,表达越强(P〈0.05);COX-2与淋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P〉0.05),VEGF则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1),二者在喉癌组织的表达呈明显正相关(P〈0.05)。结论COX-2与VEGF在喉癌的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能为喉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tR-195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术前、术后2周血浆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以miR-16为内参,采用茎环RT-qPCR方法检测48例术前、术后2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及35例健康对照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浆中miR-195的表达较健康对照者明显升高(P〈0.05),术后2周表达明显降低至健康对照者水平。ROC曲线显示,血浆miR-195评价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可达94.4%和68.8%。与临床特征相关性分析统计未见血浆miR-195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肿块大小、雌激素受体(ER)、孕激素受体(PR)、人类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状态及淋巴结转移状态等临床病理特征有明显相关(P〉0.05)。结论:血浆中miR-195的异常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的新的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期因子(MK)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乳腺导管上皮癌变过程中的调控作用,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IDP)的生物学特性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与IDP之间可能存在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5例IDP石蜡标本中VEGF、MK的表达水甲。结果:(1)MK及VEGF在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中均呈阴性表达,而在IDP和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呈阳性表达,二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IDP(P〈0.01)。(2)MK及VEGF表达在在IDP和乳腺导管浸润癌中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1)MK及VEGF存正常乳腺导管上皮细胞、导管内乳头状瘤、及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阳性表达率均逐渐增高,提示二者在IDP及浸润性导管癌的发生中可能起着一定作用,并可促进其发展。(2)导管内乳头状瘤可能是一个重要的乳腺癌前病变时期,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