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2种肠内营养方式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6例重型脑出血患者分成两组进行肠内营养,一组采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另一组采用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记录两组置管前及置管后第8天、第15天的营养情况,包括血清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含量。记录两组置管15d内并发症发生率,包括腹泻、反流、误吸及吸入性肺炎。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表评定两组患者的预后情况。结果置管后第15天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的总蛋白、前白蛋白的含量均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营养组15d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P<0.05),两组的格拉斯哥预后评分显示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组预后优于单纯经鼻空肠管营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重型脑出血患者中使用经鼻胃管减压联合经鼻空肠管肠内营养更能改善其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更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经鼻肠管和鼻胃管两种途径在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重症患者中的肠内营养(EN)支持的效果及并发症情况,以选择更安全有效的EN途径。方法 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1月在南京市市级机关医院重症医学科住院的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患者共53例进行EN,将患者随机分为留置鼻胃管组(31例)和留置鼻空肠管组(22例)。EN 2周后观察两组的营养指标情况、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进行比较及统计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中鼻空肠管组前白蛋白升高更显著,胃肠道并发症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均显著下降,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机械通气率和病死率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伴有吞咽功能障碍的老年重症患者应用鼻空肠管给予EN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胃液回输对重症监护室(intensive care unit,ICU)患者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ICU病房采用肠内营养支持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肠内营养,并采用鼻胃管收集胃液,观察组将胃液经无菌纱布滤过后自鼻空肠管回输至空肠,对照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自鼻空肠管输入空肠.比较两组患者营养支持相关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水平,评价两组患者的营养支持达标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给予肠内营养后,血清白蛋白、血浆总蛋白及血红蛋白水平均得到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营养支持达标率为97.5%,显著高于对照组82.5%(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腹泻、便秘、呕吐及电解质紊乱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ICU的住院时间以及住院费用均显著短(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液回输能改善显著提高ICU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减少腹泻、腹胀及呕吐等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早期不同肠内营养途径对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ATTAD)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0年8月至2021年12月河南省胸科医院重症监护室收治的ATTAD术后患者7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采用鼻肠管行肠内营养治疗,对照组采用鼻胃管行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喂养耐受性、营养状态以及临床预后的差异。结果 观察组和对照组鼻饲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94±0.89) d vs(7.33±1.21) d; t=1.544,P=0.127]。在治疗期间,对照组腹胀、反流、胃潴留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P <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住ICU时间及总住院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吸入性肺炎、切口感染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接受营养治疗后第1天、第3天、第5天,两组ALB、PAB水平均呈上升趋势,且观察组上升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早期经鼻肠管肠内营养支持途径可以有效改善ATTAD术后患者喂养耐受性、营养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早期放置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在重症胰腺炎(SAP)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3年来收治的55例SAP患者,32例经综合治疗加早期经鼻空肠营养,监测其相关症状,并发症及临床生化指标变化,判断治疗效果。结果营养支持前两组的白蛋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1周以后两组的白蛋白比较差异亦无显著性(P0.05),但与之前比均明显升高(P0.01),与TPN组相比,EN+PN组患者CRP下降情况明显效果(P0.01),两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PN组平均住院天数26d、并发症发生44例次,EN+PN组平均住院天数16d、并发症发生共发生15例次,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在感染、多脏器功能不全等中,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经鼻空肠营养行肠内营养能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并发症,防止多脏器功能衰竭及降低感染率和死亡率,并缩短住院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鼻空肠管与鼻胃管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卒中患者卒中相关性肺炎(stroke associated pneumonia,SAP)以及其他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共纳入60例需要管饲的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进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2周内SAP、腹泻、呕吐、消化道出血和低钠血症的发生,记录置管前以及置管后7d和14 d时的营养指标(总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并进行比较.结果 鼻空肠管组和鼻胃管组各30例,2组人口统计学和基线临床资料均无显著差异.鼻空肠管组SAP(43.3%对70.0%;x2=4.340,P=0.037)、呕吐(13.3%对43.3%x2 =6.648,P=0.010)和低钠血症(16.7%对40.0%;x2 =4.022,P=0.045)发生率显著低于鼻胃管组,但腹泻和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无显著差异.鼻空肠管组置管后14 d时的血浆总蛋白和前白蛋白浓度与置管前无显著差异,但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降低(P=0.001);相比之下,鼻胃管组置管后14 d时血浆总蛋白(P=0.001)、前白蛋白(P=0.036)和血红蛋白(P=0.001)浓度与置管前相比均显著降低.结论 重症急性卒中患者鼻空肠肠内营养能有效预防SAP以及呕吐和低钠血症的发生,并且有助于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肠内营养方式对老年危重症患者营养与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86例老年危重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经鼻胃管肠内营养组)和观察组(经鼻肠管肠内营养组),两组均在血流动力学稳定后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营养状态、免疫功能及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经过不同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血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及血红蛋白(Hb)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淋巴细胞计数(TLC)、血清免疫球蛋白(Ig)M、IgG及IgA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治疗过程中,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1)。结论对于老年危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采用经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可以更好改善患者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相较于经鼻胃管肠内营养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估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发展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经鼻空肠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间断肠内营养支持、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加早期持续营养支持,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周后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C反应蛋白,对比2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SIRS发生率、病死率、经口进食时间、住院天数和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1周后的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血清白蛋白、外周血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更短、住院总费用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间断肠内营养与早期持续营养方式均可满足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营养供给,但早期间断肠内营养可使患者的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住院天数更短、住院费用更低,能有效改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空肠造瘘营养管与鼻空肠营养管行肠内营养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的治疗情况,其中52例采用空肠造瘘营养管行肠内营养治疗,76例采用鼻空肠营养管,比较两组之间的操作时间、营养管平均留置时间,观察患者术后导管相关的并发症,比较患者术后营养状况(均P<0.05)。结果空肠造瘘组与鼻空肠管组在有无并发症方面有差异,而且空肠造瘘组并发症发生率(7.69%)要明显低于鼻空肠组(26.31%),空肠造瘘组比鼻空肠管组更能提高患者的营养状况。结论空肠造瘘营养管相比于鼻空肠营养管在食管癌根治术后的应用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胃管和鼻肠管两种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分析,从而选择副作用较少的一种进行推广,以提高患者的预后及生活质量。方法选取ICU病房患者38例,并随机分为鼻胃管组与鼻肠管组,均为19例患者。两组均进行肠内营养插管,并给予相同的营养剂,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肠内营养变化、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两种肠内营养方式的不良反应比较,以及入住ICU病房时间和机械通气时间。结果进行两种肠内营养方式治疗后,患者肠内营养指数均有明显改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鼻胃管组为63.16%,鼻肠管组为21.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多,鼻肠管组不良反应产生较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鼻胃管组ICU入住时间(12.1±1.8)d,机械通气时间(9.1±1.9)d,鼻肠管组ICU入住时间(7.8±1.2)d,机械通气时间和(5.3±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较鼻胃管低,相应的不良反应及入住ICU病房和机械通气的时间也较少,所以在机械通气时行鼻肠管进行肠内营养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防治作用要优于鼻胃管进行肠内营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