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入伍时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干预对其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新兵102例在心理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与全军常模比较。结果:新兵心理干预后的SCL-90总分、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和恐怖分值显著低于心理干预前(P<0.05),但人际关系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心理干预前(P<0.05);阳性项目数、阳性项目均分、躯体化、人际关系和偏执因子分值与全军常模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新兵集训期间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了解新兵心理健康状况,做好新兵心理疏导。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数字搜索能力测评量表,对新兵进行心理健康水平测评,并对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1)入伍前职业比较,务农组在L量表中得分最高,学生组在E量表中得分显著高于打工组和待业组(P<0.05);(2)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在N量表和L量表中得分较低,能力得分较高(P<0.05);(3)不同文化程度比较,P量表得分本科组和大专组显著低于初中组和高中组(P<0.05),L量表得分初中组显著高于本科组和高中组(P<0.05)。结论:应根据新兵的不同人格特征,结合入伍前的职业、文化程度和是否为独生子女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3.
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在工作不同阶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小汤山医院62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心理评估。结果除精神病性因子以外,该群体SCL90各因子5个时间段的得分与地方常模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因子5个时间段的得分之间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因子不同时间段的得分呈动态变化,焦虑、恐怖因子得分逐步下降,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因子得分先升高后下降,人际敏感因子得分先下降后上升,敌对因子得分最后有所升高。结论SARS治疗一线医护人员的心理健康水平总体上低于地方常模,焦虑、恐怖、强迫、躯体化症状相对突出,其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4.
汶川地震后送伤员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调查分析汶川地震后送伤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地震后1个月时,使用创伤后应激障碍检杏量表平时版(PCL-C)、症状自评量表(SCL-90)、Zung氏焦虑/抑郁自评最表(SAS/SDS)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由心理学专业人员对地震灾区后送到新桥医院的部分伤员进行调查.结果 (1)与全国常模相比,SCL-90的躯体化和焦虑因子得分增高(t=3.733,P<0.01;t=2.368,P<0.05),偏执因子得分显著降低(t=-3.584,P<0.01);任何一个因子得分≥3的比例为20.7%;(2)中度及以上焦虑或抑郁的比例为21.7%和26.0%;(3)PCL-C总分与SCL-90总均分、SAS得分呈正相关(r=0.642,P<0.01;r=0.506,P<0.05),而与SCL-90的阴件项目数呈负相关(r=-0.681,P<0.01);(4)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SAS得分和积极应对分能联合预测36.6%PCL-C总分的变异.结论 地震后1个月时,后送伤员中有20%以上的伤员出现了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早期心理干预促进伤员身心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武警部队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卫生状况,分析影响医务人员心理健康因素。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SCL-90)、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对医院242名一线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21.9%的医务人员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抑郁发生率为13.72%,焦虑发生率为8.26%。SDS、SAS、躯体化、人际关系等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武警部队一线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与一般人群比较相对较差,多见抑郁、焦虑、躯体化等心理问题,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6.
研究认为,长期居住在海岛上的人容易发生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本文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了100名海岛高三学生,以了解海岛高三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做好海岛居住的高三学生的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南战区空军航空兵症状自评量表常模,为新时期航空兵心理学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对南战区4140名空军航空兵进行症状自评量表测评,建立南战区空军航空兵心理常模,将结果与中国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进行比较。结果南战区空军航空兵症状自评量表总分121.69±34.17,阳性项目数22.75±18.82,总分、阳性项目数及各因子分值均显著低于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南战区空军航空兵心理测试异常率为22.73%,神经症发生比率为3.38%,在因子的阳性检出率中强迫症状检出率最高(12.17%),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南战区空军航空兵心理健康状况明显优于中国军人常模和地方常模,心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上,建立南战区空军航空兵症状自评量表常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空军部队后勤系统重点岗位官兵心理健康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调查空军后勤系统重点岗位官兵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卡特尔16种个性因素问卷(16PF)对空军某后勤系统272名官兵进行测评。结果 空军后勤系统重点岗位官兵SCL-90总分与中国军人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和强迫症状均高于中国军人常模(P<0.01);场站地勤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其他后勤部门。结论空军后勤系统重点岗位官兵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良好,应根据官兵心理症状进行相应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9.
周玉来  李勇  张峰  严凤  柴晓萍 《武警医学》2006,17(8):576-577
 目的 了解精神科护理人员的心理状况.方法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工作在精神科的护理人员及其他临床科室的护理人员进行对照调查.结果 两组人员的SAS、SCL-90、SDS及SSRS总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精神科护理组在SCL-90中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分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长期工作在精神科对她们的心理有一定的影响,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对精神科护理组人员进行心理疏导,两周后复测SCL-90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分与对照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精神科护理组得分与国人常模青年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对有一定焦虑抑郁情绪的人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后可恢复至正常.结论 精神科护理人员与其他临床科室护理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无统计学意义,但精神科护理人员的抑郁、焦虑水平高于对照组,经心理疏导后,心理状况可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徐亚红 《人民军医》2007,50(12):735
目的:了解子宫切除患者术前心理健康状况,指导临床工作。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子宫切除60例术前心理状况进行检测,与国内正常人群组进行比较,并对该人群心理问题发生率进行评估。结果:子宫切除组SCL-90总分(149.46±50.88)分,总平均分(1.66±0.57)分,阳性项目数(34.03±23.07)个,阳性项平均分(2.46±0.84)分,人群心理障碍检出率25.0%,SCL-90各因子分中,恐怖、焦虑、抑郁、躯体化症状发生率与国内正常人群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子宫切除患者的心理卫生状况明显低于国内正常人群。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侗族和苗族农村人群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系统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侗族514人,苗族444人,进行自编一般状况调查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测评。结果苗族和侗族比较,除强迫和焦虑两个因子外,其他八个因子之间存在差异,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侗族得分高于苗族。结论苗族心理较为平和,侗族现阶段处于经济转型期,面临着经济发展和自身传统文化之间的激烈冲突,自身的综合素质还没有达到可以恰当的处理这种冲突的水平,有可能产生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12.
性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杜文玉 《西南军医》2011,13(3):397-399
目的 探讨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00例性病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验.结果 100例性病患者SCL-90检测的阳性率为51%:100例性病患者SCL-90躯体化、人际关系、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国内常模;性病患者的心理问题无性别差异.结论 性病患者存在广泛的心理问题,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应注重心理方面的治疗和疏导.  相似文献   

13.
目的:调查岛礁官兵焦虑、抑郁情绪状态的严重程度并探讨其影响因素,为后续官兵心理筛查及心理健康维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大五人格量表、人际关系量表和心理弹性量表,对岛礁官兵的情绪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评估。结果:出现焦虑情绪的官兵人数占总测评人数的34.14%,出现抑郁情绪的官兵人数占总测评人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28例严重烧烫伤后遗症患儿双亲心理健康状况并确定采取干预措施.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前来门诊咨询的患儿家属进行调查,并结合焦虑自评量表分析.结果:28对双亲得分,父亲组焦虑分值为:51.30±3.36,母亲组的焦虑分值为:54.33±1.46,明显高于常模29.78±0.46,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母亲组的焦虑状况高于父亲组(P<0.01);对特殊部位烧烫伤瘢痕忧虑明显高于其他部位(P<0.01).结论:严重烧伤致残患儿给家庭稳定造成很大负面影响,在漫长的治疗过程中,因经济、精力上的问题给双亲心理造成了一定伤害,应采取合理的心理疏导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全封闭综合性军事训练对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对部队参加应急机动医疗分队的46名队员于全封闭综合性军事训练前及军事训练2周后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评抑郁量表(SAS)和自评焦虑量表(SDS)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全封闭综合性军事训练2周后,队员SCL-90,SAS和SDS测评得分均有下降,其中恐怖症状和敌对症状测评得分显著降低(P<0.05),神经症筛查阳性发生率也显著降低(P<0.05)。结论全封闭综合性军事训练可提高部队应急机动医疗队队员心理稳定性和承受能力。  相似文献   

16.
滑树红  何爽  思延丽 《军事医学》2021,45(6):409-413
目的 探讨军人在执行重大任务中社会支持、压力感知和心理健康三者间的关系,为做好执行重大任务军人的心理服务工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压力知觉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8名参加重大任务军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SPSS22.0和AMO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28名参加重大任务军人SCL?90阳性检出率为7.71%,除躯体化因子得分与中国正常人常模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SCL?90其他各因子得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军人常模和中国正常人常模.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有负向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319,P<0.01),压力感知对心理健康有正向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554,P<0.01);社会支持对压力感知有负向预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423,P<0.01),压力感知在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存在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标准化回归系数为-0.085,P<0.05),中介效应占73.5%.结论 社会支持和压力感知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变量,提高社会支持水平、适当降低个体对压力的感知有利于提升个体及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促进任务完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海岛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提出防治对策.方法 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西沙某岛420名官兵和内地海军某部450名官兵进行心理测试,比较2组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结果 西沙官兵一定程度上存在心理健康问题,且常见心理异常症状的发生率高于内地组,尤其以情绪低落、焦虑、恐惧、失眠、纳差等更为显著(P<0.01).结论 影响心理健康状况的因素包括人员身份、文化程度、城乡来源和驻岛时间等.因此要加大对西沙官兵心理健康教育力度,严格新兵入伍心理检测,提高基层医务人员诊疗心理疾病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以缓解小岛官兵心理问题,提高部队战斗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危机干预对事故后边远雷达官兵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运用突发事件应激晤谈法(CISD)、眼动脱敏与再加工技术(EMDR)等方法进行事故后紧急心理危机干预,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PTSD-SS)和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于危机干预前、后分别进行心理测评,研究创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和应激损伤的变化。结果干预前,情绪反应主要表现为恐惧、焦虑(P<0.01),伴有食欲降低、睡眠障碍生理反应;干预后,心理应激反应和危机损伤程度显著改善(P<0.01)。结论心理危机干预可明显减轻事故后边远雷达部队官兵应激反应,化解创伤带来的心理冲突,促进心理平衡。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不同的高原作业人群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心理护理在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适应中的运用效果,为在高原作业人群中做好心理护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由被调查者自填SCL-90自评量表进行分析。结果:在高原作业人群的正常适应组和心理护理组人群测评的总分和总均分均比中国正常人常模(以下简称常模)高,正常适应组较心理护理组人群测评分高,经统计学检验,P<0.05,差别有显著意义,提示高原作业人群均存在一定心理问题,正常适应组人群较心理护理组人群的心理反应更为强烈;两组人群的9因子评分所表现的症状也有不同,表现两组人群的心理适应过程有所不同。结论:在高原特定环境下,高原作业人群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可减少高原作业人群心理问题的产生,保证参建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 随机抽取成都市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56名,对其进行为期两个月的支持性心理干预,干预前后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后照护者心理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其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惧和总均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持性心理干预对养老机构痴呆照护者心理健康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