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应用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进行探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月期间100例结肠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依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七氟醚组与丙泊酚组,各50例,对两组凝血功能、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对比。结果 两组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 05);在凝血酶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及纤维蛋白原等凝血功能指标对比方面,术后30 min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 05);在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及高切全血黏度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对比中,术后30 min两组均无明显差异(P0. 05)。结论 在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中,应用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均能达到较好的麻醉效果,且  相似文献   

2.
井蕊  廖红  孟尽海 《宁夏医学杂志》2010,32(10):881-883
目的对比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麻醉与吸入异氟醚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患者30例,分为A、B两组(n=15),术中A组持续泵注丙泊酚4mg/(kg.h)、B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所有患者均采用瑞芬太尼0.2μg/(kg.min)和维库溴铵0.03mg/kg维持镇痛和肌松。于麻醉前(T1),切皮后60min(T2)、120min(T3)、180min(T4)时抽取颈内静脉(中心静脉)血,监测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与基础值比较,A组患者血液流变学各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B组全血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显著降低(P〈0.05),B组T3、T4时全血中、低切黏度也较T1时显著降低(P〈0.05),血浆黏度和纤维蛋白原麻醉后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持续输注4mg/(kg·h)丙泊酚比吸入异氟醚更能有效降低食道癌患者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高血压患者麻醉时不同剂量丙泊酚复合乌拉地尔对其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90例在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下择期行胃癌根治术的高血压患者,年龄40~70岁,ASA Ⅰ~Ⅲ级,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麻醉维持时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B组5mg/(kg.h),C组6mg/(kg.h).围术期必要降压时恒速泵入乌拉地尔3μg/(kg.min).选取诱导前(T0)、切皮时(T1)、切皮后1 h(T2)、2 h(T3)、3 h(T4)5个时点,记录麻醉过程中使用乌拉地尔的情况;记录各时刻点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结果B、C组使用乌拉地尔的量明显少于A组(P<0.05),且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在T2、T3、T4均比To显著升高(P<0.05),其他指标各时点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黏度、血浆黏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在T2、T3、T4均比T0显著降低(P<0.05);C组患者全高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T3、T4比T0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黏度T4比To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红细胞压积各时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C组比较,B组全血高、中、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在T2、T3、T4显著下降(P<0.05);C组患者全血高、中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在T3、T4比A组显著降低(P<0.05),其他指标各时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凭静脉麻醉期间,丙泊酚5 mg/(kg.h)持续泵入且间断复合乌拉地尔能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围术期的血液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食道癌根治术中持续泵注不同剂量丙泊酚与吸入异氟醚麻醉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规律,探索丙泊酚静脉麻醉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围麻醉手术期改善微循环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择36 例ASA分级为I-II级择期行食道癌根治术(开胸)的患者,术前无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无肺部疾患;无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无合并感染及免疫系统疾病,随机分为A、B、C3组,A、B两组分别持续泵注丙泊酚4 mg/(kg·h)、8 mg/(kg·h),C组吸入异氟醚,吸入浓度1%~2%.3组患者均用瑞芬太尼0.2 μg/(kg·min)和维库溴铵 0.03 mg·kg-1维持镇痛和肌松.所有患者于颈内静脉穿刺后(T1)(麻醉前),切皮后60 分钟(T2)、120 分钟(T3)、180 分钟(T4)抽取中心静脉血各12 mL检测血液流变学有关指标.监测血液流变学指标:上述各时间点的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髙切、低切)、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统计学处理:应用专业统计软件SPSS11.5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内比较采用两两比较的q检验,与常值比较应用单样本t检验,比较取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 血液流变学指标:组内比较:A组患者全血高、中、低切粘度和全血高、低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以及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在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B组患者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血浆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切粘度T4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低切粘度、全血低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纤维蛋白原T4比T1显著降低(P<0.05);C组全血高切粘度、全血髙切还原粘度、红细胞刚性指数T2、T3、T4均比T1显著降低(P<0.05),全血中、低切粘度和全血低切还原粘度T3、T4比T1显著降低(P<0.05),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均略有增高,但各时间点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1)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可以有效降低全血粘度、血浆粘度、全血还原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纤维蛋白原;(2)术中持续输注4 mg/(kg·h)丙泊酚在维持麻醉同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干扰较小,并且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比持续输注8 mg/(kg·h)更有宜,因此建议丙泊酚输注速度为4 mg/(kg·h);(3)食道癌患者术前均为高粘血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丙泊酚静脉麻醉与七氟烷吸入对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凝血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6月—2021年6月我院收治的146例结肠癌患者,使用简单随机分组分为丙泊酚组和七氟烷组,每组73例。两组均行结肠癌根治术治疗,丙泊酚组以丙泊酚、瑞芬太尼行麻醉维持,七氟烷组以七氟烷吸入性麻醉维持。对比两组术中出血量,麻醉前、麻醉诱导后30 min、麻醉诱导后90 min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粘度(高切/中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变化,检测两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凝血功能[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体液免疫[免疫球蛋白A(IgA)、IgM及IgG]及细胞免疫[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功能变化,分析其术后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丙泊酚组术中出血量为(75.41±12.15)mL,七氟烷组术中出血量为(78.04±15.06)m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从而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腹腔注射异丙肾上腺素方法制备心肌缺血大鼠模型,通过肝门静脉取血,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观察二氢槲皮素对心肌缺血损伤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的全血粘度(包括中切和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黏度(包括低切、中切和高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及纤维蛋白原均明显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明显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与模型组比较,二氢槲皮素各给药组的全血黏度(包括中切和高切)、全血还原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血沉方程K值和纤维蛋白原均明显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上升,其中,高剂量组和模型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1或P 0.05)。结论二氢槲皮素可改善心肌缺血模型大鼠的血液流变学,对心肌缺血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血流变学检验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发生与发展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金华市中心医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62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时期行常规体检的62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2组均应用全自动血液流变分析仪进行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沉、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流变学指标检验,比较2组受试者的检验结果,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流变学指标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结果 研究组治疗前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血沉检验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前的血浆黏度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上述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原检验水平均低于治疗前,血沉检验水平高于治疗前(均P<0.05);血浆黏度与治疗前比较无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心血管疾病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压积、血浆纤维蛋白均呈正相关,与血沉呈负相关,与血浆黏度无相关性。 结论 血流变学指标在心血管疾病中呈异常状态,血流变学检验可作为临床诊断心血管疾病的辅助参考依据,对提高诊断结果的准确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躁狂症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对34例躁狂症患者与34例正常对照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包括全血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高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刚性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胆固醇、甘油三脂、纤维蛋白原进行测定.结果躁狂症患者全血粘度低切、中切、全血还原粘度低切、中切、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元明显高于正常对照者,而胆固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者.结论躁狂症患者存在高粘滞血症及低胆固醇水平.  相似文献   

9.
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的改变。方法 对100例老年糖尿病患者进行全血黏度(高切、低切)和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沉、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等有关血液流变学和细胞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 老年糖尿病患者全血黏度(高切、低切)明显高于正常值,红细胞压积、血沉明显增高,纤维蛋白原、血浆黏度均高于正常。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红细胞变形能力均有下降.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血液流变和细胞流变明显异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测定 51例代谢综合征患者(治疗组)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的变化,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50 mL,每日1次静脉输注,疗程14 d,同时测定52例健康者(对照组)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治疗前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对照组增高,红细胞变形指数较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谢综合征患者经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纤维蛋白原均较治疗前降低,红细胞变形指数较治疗前增加,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参多酚酸盐可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对代谢综合征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选取针灸联合组114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针灸联合组在此基础上采用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比较两组2个疗程治疗效果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2个疗程后听力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第1、2疗程结束针灸联合组听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5.61%和73.00%,针灸联合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针灸联合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均有显著差异(P均<0.05),第1、2疗程结束两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中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变形指数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灸联合高压氧治疗突发性耳聋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黏度和促进微循环,提高患者听力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丹参多酚酸盐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介入治疗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PCI组(n=20)和丹参多酚酸盐(SPS)组(n=20)。PCI组给予药物治疗和PCI治疗。丹参多酚酸盐组在PCI组治疗的基础上,择期PCI术前48h给和术后连续3d予丹参多酚酸盐40mg静脉滴注。治疗前、治疗后3d和治疗后7d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两组治疗后3d和治疗后7d,患者血液的低切血粘度、高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其中以治疗后7d下降最明显(P<0.05或P<0.01);而红细胞变形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或P<0.01),其中以治疗后7d上升最明显(P<0.05或P<0.01)。而相同治疗时间内与PCI组相比,丹参多酚酸盐组加用丹参多酚酸盐治疗后3d和7d均能更好的降低患者血液的低切血粘度、高切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浓度及升高红细胞变形指数(P<0.05或P<0.01)。结论丹参多酚酸盐通过影响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冠心病患者的微循环,在冠心病如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治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PTS)血浆D-二聚体(D-dimer)、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全自动血凝仪和全自动血液粘度分析仪分别检测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24h内及60例健康对照组血浆D-dimer、FIB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结果: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含量和全血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明显增高,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的差异(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测定可以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初筛试验,血浆D-dimer测定可作为脑梗死患者血栓前状态特异而敏感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14.
家兔胸部爆炸伤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家兔胸部爆炸伤后早期血液流变学变化规律及其对肺脏等脏器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中国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伤后5,30,60,180和360min5个时相点观察组,观察血液流变学及肺组织病理学动态变化.结果:家免爆炸伤后早期全血粘度、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浆纤维蛋白原含量及红细胞变形性均低于正常对照组,30min以后上述指标明显升高,180min后达峰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非常显统计学意义(P<0.01),伤后360min虽有所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肺组织病理学变化与血液流变学变化基本一致.结论:家免胸部爆炸伤后血液流变特性明显改变,血液粘滞性增加,从而加重微循环障碍导致脏器功能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食管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35例择期胸科食管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全身麻醉组(GA组,17例)和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组(GEA组,18例)。分别测定术前、术毕及术后24、48 h血流动力学相关参数。结果①毛细管血浆黏度及各切变率下全血黏度、全血还原黏度在术毕时均比术前明显降低(P〈0.05,P〈0.01),术后48 h时基本恢复到术前水平,组间比较无差异。②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GEA组除术毕比术前明显降低外(P〈0.05,P〈0.01),其余各时点无明显变化;GA组无明显变化。③2组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电泳指数在48 h内无明显变化。结论单纯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术后的血黏度都具有一定的降低作用,但其作用一般不超过48 h。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宫腔镜电切术治疗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选取定兴县医院 2014 年 1 月至 12 月 45 例黏膜下子宫肌瘤择期行宫腔镜电切术患者,分别检测灌注前 10 min(T1)、灌注 30 min(T2)、术毕(T3)时血流变学指标水平。 结果 45 例手术均顺利完成,T3、T2 时点血流变学指标全血低切、全血中切、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还原、全血高切还原、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聚集指数、变形指数及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1 时点各指标相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T2 时点血细胞比容与 T1 时点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3 时点全血高切、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刚性指数、最大血小板聚集率与 T2 时点各指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宫腔镜电切术手术时间较长,灌注液吸收多时应进行围手术期血流变学指标监测,以降低黏膜下子宫肌瘤患者术后血液黏度,保护红细胞,降低心血管事件及深静脉血栓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对原发性痛经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3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年龄在18~24岁之间,大多数为在校大、中学生,嘱其于月经前2d口服活血化瘀类中药颗粒剂,每日一剂,连服4d。连续服用3个月经周期,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3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4.3%;血液流变学指标显示:血浆粘度、不同切变率下的全血黏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最大聚集指数明显降低;红细胞最大变形能力增强(P〈0.01);纤维蛋白原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痛经的主要病机与血液的高"浓、粘、凝、集"状态有关,活血化瘀类中药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液黏度,改善子宫微循环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