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4 毫秒
1.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门诊或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分为糖尿病合并冠心病(DM+CHD)、冠心病(CHD)、糖尿病(DM)和对照四个组,分别检测hs-CRP及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五项血小板参数的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DM+CHD)组hs-CRP、MPV、PCT、P-LCR和PDW水平显著高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数量显著低于CHD、DM和对照组(P〈0.01)。PLT计数: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降低趋势,hs-CRP、MPV、PCT、P-LCR、PDW水平:对照组〈DM组〈CHD组〈(DM+CHD)组,呈升高趋势。hs-CRP与PLT呈负相关(r=-0.725,P〈0.05),与MPV(r=0.801,P〈0.01),PCT(r=0.747,P〈0.05),P-LCR(r=0.713,P〈0.05),PDW(r=0.724,P〈0.05)均呈正相关。结论 hs-CRP及血小板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有显著相关性,hs-CRP及血小板参数是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病情观察和评价的有用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胰岛素抵抗(IR)与血小板参数的相关性.方法 检测90例住院或门诊的初发T2DM患者和9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血压、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指标.结果 (1)初发T2DM组患者FBG 、TC、TG 、MPV 及 PDW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T2DM患者中,IR组患者FB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TC、TG、MPV及PDW均显著高于非IR组(P<0.05);T2DM组患者中MPV与HOMA-IR呈正相关(r=0.351,P=0.03);(3)IR组在IR改善后FBG、HOMA-IR 、TG、MPV、PDW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5).结论 初发T2DM患者的血小板活性增强,改善IR可降低血小板活性,对防治糖尿病血管并发症有益.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监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5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血管病变组(28例)与T2DM无血管病变组(2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无血管病变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判断T2DM有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血小板参数血糖血脂与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关系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及血糖、血脂的变化,为提前干预2型糖尿病患者微循环障碍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35例住院及门诊T2DM微血管病变患者为T2DM微血管病变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251例为对照,分别检测其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空腹血糖(FPG)、血尿酸(UA)、三酰甘油(TG)、胆固醇(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等指标。结果①T2DM微血管病变组与对照组相比,FPG、TG、CH、MPV、PDW均显著增高(P〈0.05);PLT、HDL偏低,LDL、UA较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双变量相关分析显示:MPV与FPG呈正相关(r=0.13,P〈0.05),与PDW呈正相关(r=0.27,P〈0.01);MPV、PLT、UA、TG、CH、HDL、LDL间均无明显相关性。③用Logistic多元逐步回归方法,显示FPG(OR=7.654)、TG(OR=6.923)、TCH(OR=6.863)、PDW)OR=4.328)是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及代谢紊乱,且此异常是T2DM微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故控制糖尿病患者的各代谢指标,监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指标在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以60例TIA患者为对象,以同期60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疾病对照组,以同期60例体检健康者为健康对照组。检测D-D、Fbg、血小板相关指标。结果三组D-D、Fbg、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比积(PCT)水平比较有差异(P<0.05)。脑梗死组D-D、Fbg、MPV、PDW、PCT水平高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D-D、Fbg、MPV、PDW、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A组D-D、Fbg、MPV、PDW、PCT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脑梗死组PLT水平低于TIA组(P<0.05),脑梗死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TIA组PL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D-D诊断TIA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974(95%CI:0.927~0.994)、83.33%、100.00%、211.37μg/L;Fbg诊断TIA的AUC、敏感度、特异性、最佳截断点分别为0.863(95%CI:0.788~0.919)、73.33%、96.67%、3.07 g/L。结论TIA患者D-D、Fbg水平明显升高,并且血小板相关指标水平出现异常,检测D-D、Fbg有助于早期诊断TIA。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2型糖尿病(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D-二聚体(D-D)及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探讨T2DM并发微血管病变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聊城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20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T2DM组),根据是否并发微血管病变将患者分为未并发微血管病变组(n=60)和并发微血管病变组(n=60);另选择同期在聊城市中心医院体检的60例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3组受试者均于清晨抽取空腹静脉血,应用ABX-120全血细胞五分类分析仪检测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和血小板计数(PLT)等血小板参数,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血浆D-D、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等血凝指标,糖化血红蛋白仪检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检测Hcy水平。比较健康对照组与T2DM组、未并发微血管病变组与并发微血管病变组受试者的血小板参数、血凝指标、HbA1c、FPG及Hcy水平。采用Pears...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单纯AMI患者与正常健康者血小板的计数和体积之间的差异,以探讨血小板计数和体积的变化与AMI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 对2007年3月-2010年11月收治的T2DM合并AMI患者72例(T2DM合并AMI组)、AMI患者80例(AMI组),以及健康查体82例(健康对照组)应用美国库尔特公司TT-R1型血细胞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值,并进行比较.结果 T2DM合并AMI组与AMI组PLT较对照组降低(P<0.05);MPV、PDW较对照组升高(P<0.05);而AMI组与2DM合并AMI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LT、MPV变化与AMI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颅内静脉窦及脑静脉血栓形成(CVT)与D二聚体(D-D)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CVT患者49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同期入院体检正常者25例作为对照组,入院后均检测D-D、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及相关性。结果脑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D-D、Fbg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脑静脉血栓、颅内静脉窦血栓患者PLT、PDW、PCT、MPV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以Fbg、PLT、PDW、PCT、MPV为自变量,以D-D为因变量,相关行分析,发现正向因素Fbg、PDW、MPV与D-D呈正相关关系,与PLT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D-D与凝血机制、血小板参数密切相关,在CVT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纤维蛋白原及血小板参数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检测85例2型糖尿病患者(有微血管病变者为DM1组45例,无微血管病变者为DM2组40例)的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并与80例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DM1组、DM2组及对照组间MPV、PDW和Fib均有显著差异(P<0.01),而PLT、PCT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检测血小板参数如MPV、PDW和Fib对监测2型糖尿病有无微血管病变发生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患者血小板参数检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雪莲  冯继臣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31):4382-4383
目的:探讨糖尿病(DM)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非选择性2型糖尿病(T2DM)82例,平行选择健康体检者42例,采用日本MEK-5216K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小板数量(platelet counts,PLT)、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latelet distribution width,PDW)、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血小板压积(plateletcrit,PCT)4项参数。迈瑞BS-3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结果:DM组PLT低于健康对照组,MPV和PDW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M并发微血管病变者PLT降低、而MPV和PDW增高,与未并发微血管病变者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血小板参数变化在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适时检测血小板参数对DM及其微血管并发症诊断、预后评估、制定干预计划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高凝状态与糖尿病血管相关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病例来源于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依据患者是否合并血管相关并发症分为研究组(98例糖尿病合并血管相关并发症)及对照组(102例无血管相关并发症),观察2组血液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lc)、糖化血清蛋白(GSP)、P选择素(Psel)]、血小板相关参数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凝血功能指标[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及血脂相关指标[甘油三酯(TG)、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变化。结果研究组HbAlc、GSP、P-sel、MPV、P-LCR、PDW、Fbg、TG、TC、LDLC较对照组明显高,aPTT、TT明显短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尿病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及高黏稠度患者易并发血管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测定血小板相关参数即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D-二聚体(D-D)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水平探讨其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测定64例脑梗死患者和62例健康体检者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血浆MPV、PDW、D-D、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LT明显降低(P<0.01),差异有显著性且MPV、PDW、DD、Hs-CRP的浓度变化随脑梗死面积增加而增加,PLT则降低。结论 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变化与脑梗死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动态监测PLT、MPV、PDW、D-D和Hs-CRP的水平变化在脑梗死患者的诊疗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3.
马静  刘辰庚 《四川医学》2012,33(3):530-53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血浆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参数及高敏CRP与微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将243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有微血管病变组123例)、B组(无微血管病变组120例);12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检测血浆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高敏CRP(hs-CRP)的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A组PCT、MPV、PDW、Fib、Hs-CRP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检测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Fib、Hs-CRP的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L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相比PCT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V、PDW、Fib、Hs-CRP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T、MPV、PDW、Hs-CRP、Fib的检测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学指标水平变化与微血管病变程度关系。方法在海拔2260m以上青海西宁地区选择137例2型糖尿病患者和82例健康者进行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Mg2+及糖化血红蛋白(HbAlc)测定,将两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原地区2型糖尿病组的HbAlc、PLT、MPV、PDW、U-mAlb、血清Mg2+的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随着HbAlc水平增高,PLT、MPV、PDW、U-mAlb水平随之增高,血清Mg2+有增高的趋势,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2型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程度与HbAlc的增高有关,血小板参数增高可作为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敏感指标,U-mAlb是糖尿病早期肾小球损伤的灵敏指标,微血管病变病情越重血清Mg2+水平越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重症肺炎患儿92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TT、PT、aPTT、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bg、A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PLT、MPV参数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8、CRP等炎性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能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患儿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炎症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发骨折创伤与单纯骨折患者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预防血栓相关并发症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我院骨科收治的骨折创伤患者180例,按骨折类型分为多发骨折组78例与单纯骨折组102例,另选同期来院体检的健康者60名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三组凝血功能指标水平及血小板参数水平的差异。结果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T、aPTT、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低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Fbg、D-D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多发骨折组、单纯骨折组PLT、PDW、MPV、P-LCR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多发骨折组均显著高于单纯骨折组(P0.01)。结论骨折尤其是多发骨折创伤患者发生血栓相关并发症风险甚高,凝血功能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对血栓相关并发症的风险性评估与预防指导有一定的临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临产孕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指标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之间的相互关联及其影响。方法采用日本SysmexCA-50自动血凝仪及日本Kx-21血液分析仪对我院500例临产孕妇和50例正常婚检妇女进行以上指标的检测和分析。结果临产孕妇的Fbg、MPV、PDW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1);PLT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临产孕妇的PT、APTT和TT明显低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O.01)。结论临产孕妇血液呈高凝状态,产前凝血功能指标的检测,对预防临产孕妇在分娩过程及产后可能出现的大出血、对于预防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发生及诊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