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血必净联合治疗对脓毒血症凝血功能及全身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脓毒血症患者80例,随机抽签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静脉滴注血必净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PLT)等凝血功能指标变化情况,比较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等炎性因子水平。结果观察组APTT、P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FIB、PLT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TNF-α、IL-6、IL-8炎性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血必净联合应用治疗脓毒血症患者效果显著,患者凝血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全身炎性反应显著降低,对患者的器官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应予以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连续性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效果及对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3月—2017年3月无锡市第三人民医院ICU住院治疗的MODS患者94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7例。2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CVVH治疗,血液流速200 ml/min,超滤量150~300ml/min,置换液流量3 000 ml/h,持续时间1~4 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血必净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3次/d,疗程为7 d。观察呼吸机支持时间及ICU住院时间,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SCr、BUN、IL-1β、IL-10、TNF-α、TBil、PLT、PaO_2、PaO_2/FiO_2、APACHEⅡ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5%,高于对照组的74.5%(X~2=4.821,P=0.028)。观察组患者在呼吸机支持时间、ICU住院时间、PLT及APACHEⅡ评分方面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2组患者TBil明显降低,PaO_2、PaO_2/FiO_2显著升高(P<0.05),SCr、BUN水平降低(P<0.05);IL-1β、IL-10、TNF-α水平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改善更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联合CVVH联合治疗多脏器功能障碍患者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脏器功能及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疾病患者施行保护性肺通气疗法的效果研究。方法将2014年4月至2017年4月在我院ICU治疗的60例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及常规通气,观察组施行保护性肺通气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变化、辅助通气时间及死亡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0%,较对照组的66.67%显著提高,组间统计学差异明显(P0.05);两组通气前PaO_2、PaCO_2、PaO_2/FiO_2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通气8h、通气24h后PaO_2、PaCO_2、PaO_2/FiO_2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改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辅助通气时间及死亡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结论重症胸部创伤并发ARDS疾病患者施行保护性肺通气疗法效果显著,起效快、症状缓解率高、安全性佳,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呼吸科就诊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8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抗炎、抗感染、祛痰、机械通气等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小青龙汤加减。2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APACHEⅡ评分及TNF-α、IL-6、PaO_2、SaO_2、PaO_2/FiO_2的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主症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发热、恶寒、咳嗽症状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心烦症状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APACHEⅡ评分、TNF-α及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PaO_2、SaO_2、PaO_2/FiO_2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小青龙汤加减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有效抑制炎性反应,缓解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4):297-301
目的:探讨长托宁、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患者血清炎性因子及心肌酶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2例急性重度AOPP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46)。对照组采用长托宁、血必净,观察组采用长托宁、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血清炎性因子、心肌酶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阿托品使用剂量、恢复清醒时间、ChE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死亡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NF-α、IL-8、IL-18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K、CK-MB、LDH、AS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中间综合征、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肺水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肌痛、乏力、消化道反应、肝功能异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长托宁、血必净联合血液灌流对急性重度有机磷中毒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炎性因子,改善心肌酶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血清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a(TNF-a)水平以及外周血中CD4~+T、CD8~+T细胞频率变化,以明确其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武汉大学人民医院ICU的46例需要机械通气的重症肺炎患者,应用随机方法分为血必净组各23例,两组患者基本治疗均予以积极液体复苏、抗感染、机械通气、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血必净组患者在上述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静脉输注治疗,用法为血必净100m L加入100m L生理盐水中,使用频率为q12h,连续应用7d。收集患者治疗前后外周静脉血,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中IL-6、IL-10、TNF-a分子水平,应用FACS方法测定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CD4~+T、CD8~+T细胞频率的变化。同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血气分析、胸片、应用呼吸机时间等变化,评价其治疗效果。结果血必净组与对照组相比,其血清中IL-6、TNF-a水平在血必净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水平在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CD4~+T、CD8~+T细胞频率在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均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必净治疗组患者应用呼吸机时间较对照组患者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氧合指数(PaO_2/FiO_2)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但血必净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血必净治疗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 II)较对照组降低,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较对照组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或P0.05)。结论应用血必净治疗能够明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控制肺部炎症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马涛  张蕾  李霞 《河北医学》2016,(4):552-555
目的:探讨血必净对严重脓毒症患者脏器功能的保护作用和对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36例于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严重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纽,各为68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连续治疗7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器官功能指标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T、TT、APTT较治疗前和对照组显著降低,而FIB、PaO2/FiO2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ALT、AST、Cr、BUN、CK均得到明显改善,但观察组的改善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炎性因子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TNF-α、IL-6、IL-8及CR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可明显改善严重脓毒症患者的脏器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腺肽联合阿米卡星雾化治疗高龄重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9月至2020年3月该院收治的82例高龄重症V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阿米卡星雾化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胸腺肽治疗,比较两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指标(CD3^(+)、CD4^(+)、CD4^(+)/CD8^(+))水平,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血氧饱和度(SaO_(2))]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CT、TNF-α、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PaO_(2)、PaO_(2)/FiO_(2)、SaO_(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aCO_(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联合阿米卡星雾化治疗高龄重症VAP患者,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提高T细胞亚群指标水平,改善血气指标水平,缓解机体炎症反应,其效果优于单纯阿米卡星治疗。  相似文献   

9.
血必净对严重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肺挫伤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疗效。方法根据ARDS诊断标准选择40例患者并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必净配合机械通气的综合治疗(血必净治疗组)和以机械通气为主的综合治疗(常规治疗组),对两组TNF-α水平、相关机械通气指标和转归(疗效)进行比较。结果血必净治疗组患者TNF-α水平和机械通气时间均较常规治疗组降低,而治疗有效率亦较常规治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必净配合保护性机械通气是救治严重肺挫伤并发ARDS的有效方法,可减轻炎症反应和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明显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重症肺炎患者炎性因子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计数、二氧化碳分压(PCO2)和氧分压(PO2)的影响.方法 6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脉滴注.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8、TNF-α含量以及CRP、白细胞计数、PCO2、PO2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效果总体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治疗后7 d治疗组IL-6、IL-8、TNF-α及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治疗后7 d治疗组以上四项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治疗后7 d治疗组白细胞计数、PCO2、PO2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d及治疗后7 d治疗组以上三项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治疗重症肺炎疗效显著,可抑制早期炎性因子释放,下调炎性递质水平,改善微循环,促进炎症吸收,使已受损的组织脏器得到修复,起到改善患者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联合使用前列腺素E1对脓毒症患者的疗效,以及对促炎及抗炎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该院ICU的脓毒症患者120例分为A、B、C、D4组,每组30倒.在常规治疗基础上,A组加用前列腺素E1和血必净注射液,B组加用前列腺素E1,C组加用血必净注射液,D组只采用常规治疗.对比观察4组患者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抗炎及促炎因子、机械通气时间、ICU治疗时间、28 d病死率等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4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B、C、D组比较,A组治疗后APACHEⅡ及Marshall评分、IL-1β、IL-6及TNF-α水平降低更明显(P<0.05),IL-10水平明显升高(P<0.05);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明显较短(P<0.05),28 d病死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前列腺素E1联合血必净注射液能有效抑制脓毒症患者体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恢复,降低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临床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患者血管外肺水(EVLW)的影响,以评价血必净注射液对严重创伤的治疗作用。方法根据创伤严重程度评分(ISS)选取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分成血必净治疗组(n=22)和对照组(n=18),均予以接PICCO监护仪测得治疗前、治疗后第1、2、3、4、5天EVLW,并同步监测氧合指数(PaO2/FiO2)和C反应蛋白,对2组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组患者EVLW在治疗前均有增高,对照组在2 d时EVLW升至最高峰,以后逐渐下降,4~5 d降到正常,而血必净治疗组EVLW无明显上升趋势,2 d后开始下降,4 d时降至正常,2组EVLW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治疗组在治疗后3~5 d,EVLW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1)。(2)2组氧合指数治疗前均有下降,血必净治疗组治疗第2天时氧合即升至正常,3~5 d时较治疗前有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氧合指数在2 d时降至最低,4~5 d后升至正常,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2组CRP在治疗2~5 d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必净治疗组在治疗后4~5 d CRP较治疗前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血必净注射液通过对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可降低严重创伤患者的血管外肺水,改善患者的氧合,对防止严重创伤后发生ARDS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肠肺清颗粒结合机械通气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ARDS)的疗效。方法:38例子机械通气ARDS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肠肺清颗粒鼻饲治疗,比较两组的血气指标、氧合指数(PaO2/FiO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必净的溃散毒邪作用及其佐治重症肺炎的药效评价。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7月-2016年6月在该院治疗的60例重症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再静滴血必净治疗。比较两组的总疗效、炎症及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的疗效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33%(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RP、IL-6、WBC、N等炎症指标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B-Alb/P-Alb、Vt/△P、PaO2、P(A-a)O2等肺功能指标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必净有通络解毒、祛瘀化痰作用,临床治疗重症肺炎可纠正肺部炎症、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有创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对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39例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ARD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所有病例分为Ⅰ组和Ⅱ组.Ⅰ组(n=14)为鼻导管吸氧6 L/min,PaO2≤60 mmHg(氧合指数≤133 mmHg)时行有创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Ⅱ组(n=25)为鼻导管吸氧6 L/min,PaO2≤90 mmHg(氧合指数≤200 mmHg)时行有创人工呼吸机辅助通气.观察患者氧合指数变化、机械通气时间、ICU留置时间及病死率.结果 全部病例在机械通气6h内机体氧合得到明显改善,Ⅰ组患者PaO2由机械通气前(55.32±4.16) mmHg提高到(72.32±10.86) mmHg,Ⅱ组患者PaO2由机械通气前(76.45±10.22)mm-Hg提高到(98.56±6.81) mmHg.Ⅰ组患者治疗期间12例进展为ARDS(重度),Ⅱ组患者治疗期间10例进展为ARDS(重度),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Ⅰ组病死率为35.7% (6/14),Ⅱ组的病死率为12.0% (3/2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组机械通气时间较Ⅰ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较早有创机械通气能够改善肺氧合功能,阻止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轻中度)转变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度),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大剂量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治疗作用。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Library、PubMed、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资源数据库和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并手工检索相关期刊,收集大剂量氨溴索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随机对照研究,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试验并评价质量,提取有效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篇文献,均为中文文献,包括459例患者(试验组233例,对照组226例),各试验间具有基线可比性。系统评价结果显示:大剂量氨溴索有助于提高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aO2[WMD=12.23,95%CI(9.62,14.84),P〈0.0001]和Pa02/FiO2[WMD=32.75,95%CI(30.00,35.51),P〈0.0001],减少肺损伤评分[WMD=-0.49,95%CI(-0.66,-0.33),P〈0.0001],缩短机械通气时间[WMD=-2.70,95%CI(-3.24,-1.12),P〈0.0001]和ICU住院时间[WMD=-2.70,95%CI(-3.37,-2.04),P〈0.0001],降低死亡率[OR=0.46,95%CI(O.22,1.00),P=0.05]。结论现有临床研究证据显示,和常规治疗相比,加用大剂量氨溴索能明显改善急性肺损伤/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PaO2、PaO2/FiO2,降低肺损伤评分,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及ICU和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但因研究质量及研究样本的局限性,存在偏倚的高度风险,影响结果证据的强度,因此期待更多高质量、大规模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3种不同机械通气模式治疗重症胸部损伤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的临床效果。方法:重症胸部损伤合并ARDS老年病人90例均给予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并且根据病人自身情况选择3种不同的通气模式。30例采用同步间歇性指令通气(SIMV)+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SIMV+PEEP组),30例采用连续性气道通气(CPAP)+压力支持(PSV)模式(CPAP+PSV组),余30例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模式(PCV组)。对比3组临床疗效、呼吸模式参数和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结果:3组临床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IMV+PEEP组和CPAP+PSV组治疗后各病死1例,PSV组无死亡病例。CPAP+PSV组分钟通气量(MV)、动脉血氧分压(PaO2)、氧饱和度(SaO2)水平均高于SIMV+PEEP组和PCV组(P<0.05~P<0.01),吸气末峰压(PI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均低于SIMV+PEEP组和PCV组(P<0.05~P<0.01)。3组PaO2、PaCO2、SaO2及氧合指数(PaO2/FiO2)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CPAP+PSV组病人PaO2/FiO2均高于SIMV+PEEP组及PCV组(P<0.01和P<0.05)。结论:3种机械通气模式均能改善老年重症胸部损伤合ARDS病人的低氧血症,CPAP+PSV模式在降低PIP方面比其他2种通气模式有优势,更适于连枷胸的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持续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治疗肺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临床价值,为机械通气治疗ARDS提供依据.方法:收集70例肺内源性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其PEEP是否>12 cmH2O,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机械通气后PaO2和PaCO2的改善情况、气压伤发生率、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以及病死率.结果:两组患者机械通气0h、24 h、72 h后PaO2和PaCO2的改善情况无差异(P>0.05),1周后观察组PaO2为(159.41±29.16)、PaCO2为(44.51士10.23),对照组PaO2为(286.14±38.46)、PaCO2为(40.21±8.97),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住ICU时间、平均机械通气时间和病死率为(11.78±9.86)d、(7.56±6.09)d、34.51%,对照组为(6.51±8.97)d、(3.98±5.76)d、18.7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3例气压伤,对照组无气压伤发生.结论:持续高水平PEEP治疗肺内源性ARDS患者并不能有效改善氧合,但延长患者住ICU时间,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将80例ARDS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机械通气、抗感染、营养支持治,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针10万U+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3次/d,连续7d。比较两组患者住ICU时间、机械通气时间、28d病死率以及治疗前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Ⅱ(APACHEⅡ)评分、氧合指数、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和D-二聚体(D- D)水平及血小板计数(Plt)变化。结果治疗组住 ICU时间、28d病死率、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氧合指数、FIB、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PT、D- D水平治疗后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乌司他丁治疗能改善ARDS患者的凝血功能及炎症指标,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