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究多发骨折创伤患者接受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测对其血栓相关并发症预防的价值。方法以100例骨折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时间为2016年2月-2018年1月,其中50例多发骨折创伤患者为实验组,50例单发骨折创伤患者为对照组,其均接受血小板参数以及凝血功能检测,分析其检测的结果。结果实验组D-D、Fbg水平高于对照组,其TT、aPTT、P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P-LCR、MPV、PDW、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发骨折创伤患者出现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几率较高,实施血小板参数、凝血功能检测,可较好对血栓相关并发症进行评估,对患者接受预防干预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及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差异。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96例多发性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年龄层次将其分为青年组(n=34)、中年组(n=30)和老年组(n=32)三组;将同期入院体检的43例健康志愿者纳入对照组(n=43)。观察对比四组患者术前(T0)、术后1 d(T1)、术后4 d(T2)等围术期时段内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等凝血功能指标及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等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 T2时,四组受试者各凝血指标对比均统计学意义(P0.05);T0-T1时,四组受试者TT对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中青三组受试者的a PTT、PT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P0.05),Fbg水平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青年组中年组老年组(P0.05)。T0-T2时段内,中、青组受试者的PCT、MPV及PDW等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均同对照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受试者上述各指标检测结果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老、中、青三组受试者在T0-T2时段内P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受试者,且老年组中年组青年组(P0.05)。结论多发性创伤骨折后,患者易出现血液高凝状态及血小板参数异常情况;相较于中、青年患者,老年骨折患者多发性创伤骨折后发生血栓及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较大。  相似文献   

3.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79-82
目的 探究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在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19年3月金华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复发性流产患者80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正常生育期孕妇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及血栓弹力图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检测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常规凝血功能检测值中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均高于对照组(t=2.403,7.050,1.024,0.308,0.168、P=0.017,0.000,0.307,0.758,0.867);两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及血小板计数(P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栓弹力图检测值中凝血反应时间(R值)、血凝块形成时间(K值)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凝血形成速率(Angle角)、最大振幅(MA值)、凝血指数(CI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t=11.408,7.553,15.925,4.059,15.292、P=0.000);观察组患者中,R值与APTT呈正相关、R值与DD呈负相关、K值与FIB、PLT均呈负相关、Angle角、MA值、CI值均与FIB、PLT呈正相关(P0.05)。结论 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处于高凝状态;血栓弹力图和常规凝血功能检测与血小板计数存在相关性。监测血栓弹性成像有助于指导早期复发性流产患者接受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围术期体温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障碍及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骨伤科收治的86例老年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抽签随机法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行外科手术,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围术期行体温护理干预,观察两组围术期凝血功能[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时间(TT)]比较情况,并观察护理后两组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比较情况,同时观察护理后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凝血指标较护理前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Fbg显著升高(P0.05);护理后两组ISS评分分别均较护理前显著减小,且护理后7 d,14 d,28 d,观察组ISS评分(22.15±0.82)分、(20.35±0.79)分、(19.56±0.76)分分别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9.30%较对照组25.58%显著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存在较明显的凝血功能异常情况;围术期体温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围术期凝血障碍有调节作用。术后并发症降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中的应用意义。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5月至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妇64例和健康孕妇64例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研究资料,均行凝血功能检测,采用实验室常规检查及血栓弹力图检查,并比较检测结果。结果两组血小板及红细胞比积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凝血酶原时间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弹力图指标R、K、Angle、MA、CI与对照组比较均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妊娠期糖尿病孕妇加强凝血功能检测对评估其血栓前状态有较高的价值,可有助制定预防相关并发症发生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骨折后的血糖、血脂及凝血功能变化特点,分析其对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 2009年6月到2013年6月共收集2型糖尿病合并下肢骨折患者40例(标记为骨折糖尿病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标记为糖尿病组)以及40例对照组人群(标记为正常对照组),比较3组血糖、胰岛素、血脂以及凝血指标的变化特点,着重分析凝血指标在下肢骨折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结果血糖、胰岛素水平、总胆固醇、甘油三脂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较,糖尿病组以及骨折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骨折糖尿病组相比,五个指标均没有差异性;高密度脂蛋白糖尿病组及骨折糖尿病组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糖尿病组和骨折糖尿病组相比没有差异性;糖尿病组及骨折糖尿病组患者血浆中t-PA、PLG,AT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骨折糖尿病组各项指标也明显低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PAI-1、D-D以及FDP糖尿病组及骨折糖尿病组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骨折合并糖尿病组各项指标也明显高于单纯糖尿病组(P0.05)。结论骨折不会影响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血糖及胰岛素水平,但可增强其凝血活性,加剧其高凝状态,容易形成血栓。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医院社区一体化对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血栓相关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 2013年5月到2015年12月共收集160例高危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格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管理,观察组则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干预模式,均干预6个月,比较2组依从性、干预前后血糖指标及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通过依据是否血栓并发症形成分为血栓组与非血栓组,比较两组凝血指标及血小板参数。结果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用药、饮食、运动及血糖自我监测依从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6个月观察组空腹血糖(FBG)、2 h FBG、Hb Alc分别改善至(6.15±1.40)mmol/L、(10.91±1.73)mmol/L、(8.14±1.2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6.2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25%(P0.05)。血栓组患者MPV、PDW、L-PLT、Fbg水平均明显高于非血栓组(P0.05)。结论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与血小板参数改变、凝血指标异常密切相关;实施医院社区一体化管理模式能明显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依从性,有利于血糖控制,显著降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及对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锁骨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克氏针内固定术,观察组行解剖钢板内固定术。对比两组相关手术指标、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显著长于对照组(P<0.01),出血量显著多于对照组(P<0.01),但其骨折愈合时间显著较对照组短(P<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随访6个月发现,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虽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但有助于缩短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且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下肢骨折手术时应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入选2014年7月~2016年9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骨折患者210例,其中男性患者127例,女性患者83例,根据患者术中是否使用止血带及给予低相对分子质量(LMWH)肝素抗凝治疗,将所有入选者分为对照组(n=70)、止血带组(n=70)和干预组(止血带联合术后LMWH组,n=70)。比较3组患者术前、术后凝血功能以及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结果术后第1天、第3天,3组患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均显著缩短,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血带组患者PT、aPTT较对照组缩短(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天、第3天,3组患者D二聚体水平均显著增加,与术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止血带组患者D聚体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干预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使用止血带组静脉血栓发生率为17.1%,显著高于对照组以及干预组,7.1%和4.3%(P0.05)。结论术中使用止血带对患者凝血功能可能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而术后采用LMWH抗凝,可以减少其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补阳还五汤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术后血栓相关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6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PFNA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纳入患者抽签随机分为中医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术后进行常规治疗,中医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比较两组髋关节功能评分、凝血功能指标以及血栓相关并发症。结果中医组的髋关节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的PT、a PTT上调,Fbg下调,但均无统计学意义;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2.9%(1/34)vs 11.8%(4/34)(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可以减轻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的临床症状并降低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预防性护理对肺癌根治术后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将84例肺癌根治术患者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2),术后均给予基础、健康宣教、饮食等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同时针对血小板异常、血栓等并发症给予预防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前、干预期间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容(PCT)、血小板平均宽度(PDW)及大血小板比率(P-LCR)]的变化,统计血栓事件等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舒适度评分。结果在护理干预期间,两组MPV、PCT、PDW水平均平缓下降(P0.05),但在干预21 d后,观察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两组干预后,观察组各时间段PLT、P-LCR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9.52%显著低于对照组26.19%(P0.05);两组护理干预后第7 d舒适度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干预后第14 d、第21 d观察组舒适度评分依次为(81.56±3.79)分、(85.76±3.4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相比于传统护理干预,对肺癌根治术患者进行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利于稳定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变化,可明显改善患者PLT、MPV、PCT过高及P-LCR过低的情况,且患者舒适度评分更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凝血四项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检测水平变化在妊娠期高血压(GH)妊娠晚期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78例GH孕妇(GH组)和75例正常妊娠孕妇(正常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均为妊娠晚期(孕期30~40周),检测并比较两组孕妇凝血四项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及纤维蛋白原(Fbg)和血小板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 GH组孕妇的PT、aPTT和TT检测水平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bg检测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GH组孕妇MPV检测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LT和PDW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妊娠晚期孕妇机体处于明显高凝状态,应加强其凝血功能和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常规检测,有利于GH的病情评估,对防治血栓等并发症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血液净化治疗急性有机磷毒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抗氧化能力、血小板和红细胞参数影响。方法 2012年6月到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急性有机磷毒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解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血液净化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同时比较不同时间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和血小板参数(PLT、PCT、MPV及PDW)及红细胞参数(MCV、MCHC、RDW及HCT)。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95.4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70.55%)(P=0.02);观察组治疗后1 d、3 d及一周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的PCT、PLT及PDW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MPV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的MCHC、MCV及RDW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同时HCT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液净化治疗能明显提高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治疗有效率,明显降低患者的血清抵抗素水平,同时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小板和红细胞参数。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小板参数测定在乳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该院收治的103例乳腺癌患者与117例纤维腺瘤患者入院24 h内的静脉血血小板参数,包括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内容物浓度(MPC)、平均血小板内容物含量(MPM)、血小板分布宽度(PDW),与100例同期健康体检人群作对照组进行比较,并绘制ROC曲线评价血小板各参数的诊断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纤维腺瘤组和乳腺癌组的PLT、PCT显著增高(P<0.01),MPC、MPM、PDW显著降低(P<0.01),MPV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纤维腺瘤组相比,乳腺癌组的MPC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MPC用于诊断乳腺癌的ROC曲线下面积最高(AUC=0.841),当诊断临界值为249.5 g/L时,敏感性为82.5%,特异度为73.6%.结论 血小板参数的检测,尤其是MPC,对乳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Hcy)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AIC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09年6月至2015年9月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92例AICD患者(研究组)及同期来我院体检的82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对两组研究对象Hcy水平、凝血指标[血小板计数(PL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纤维蛋白原(Fbg)、血浆凝血酶时间(TT)]进行测定,并分析HCY水平与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分级)相关性及与疾病预后关系。结果研究组Hcy表达水平(19.35±7.25)μmol/L较对照组(8.98±2.68)μmol/L显著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a PTT、TT、PLT表达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bg(5.21±0.69)g/L表达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不同表达水平的Hcy、NIHSS分级类型差异显著(P0.05);Hcy表达水平高低与疾病预后相关性显著。结论Hcy可作为AICD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小剂量利妥昔单抗对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 ITP)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2月至2014年12月r ITP患者78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39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剂量利妥昔单抗375 mg/m~2,观察组患者给予小剂量利妥昔单抗100 mg/m~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复发率,治疗前后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变化情况,血清免疫球蛋白Ig A、Ig M、Ig G和淋巴细胞CD3~+、CD4~+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64.10%、复发率为5.13%与对照组比较53.85%、7.69%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的PL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较高(P0.05),PT、a PTT水平较治疗前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Ig M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Ig A、Ig G、CD3~+、CD4~+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较对照组28.21%显著较低(P0.05)。结论常规剂量和小剂量利妥昔单抗治疗r ITP患者均有显著疗效,复发率低,有利于凝血功能的恢复,小剂量给予利妥昔单抗治疗安全性更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对重症肺炎患儿凝血指标、血小板参数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至2015年6月重症肺炎患儿92例,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46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丹参联合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抗凝血酶(AT)和D二聚体(D-D)等凝血指标变化情况,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等血小板参数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C反应蛋白(CRP)等炎性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较对照组73.91%显著较高(P0.05);观察组患者TT、PT、aPTT、D-D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Fbg、AT水平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患者PLT、MPV参数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IL-8、CRP等炎性指标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与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联合治疗能提高重症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患儿的凝血功能得到改善,血小板参数恢复正常,炎症因子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预测及评估急性白血病出血风险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25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有无出血症状将所有入组急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出血A组(162例)与无出血A组(195例),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常规以及TEG。筛选出血小板(PLT)计数30×10~9/L的急性白血病患者,根据临床有无出血症状将他们分为出血B组(51例)与无出血B组(27例)。结果 1出血A组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生成时间显著高于无出血A组(P0.05),凝固角、最大振幅、PLT计数显著低于无出血A组(P0.05)。2出血B组血凝块生成时间显著高于无出血B组(P0.05),凝固角、最大振幅显著低于无出血B组(P0.05),出血B组与无出血B组凝血凝血反应时间、PLT计数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经ROC曲线分析,凝固角筛查急性白血病患者出血症状的ROC曲线下面积(AUC)显著大于凝血反应时间、血凝块生成时间(P0.05),但同时又显著低于最大振幅、PLT计数(P0.05),凝血反应时间与血凝块生成时间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最大振幅与PLT计数的AUC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EG可以有效地预测及评估急性白血病患者的出血风险,其中以最大振幅指标的临床意义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患者疼痛状况。方法选择我院就诊的10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观察患者治疗后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排便时间,及并发症情况、疼痛状况、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腹胀持续时间、肠鸣音、排便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轻度、中度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无痛、重度疼痛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效果显著,能够减少患者的疼痛,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骨折病人D-二聚体(D-D)、纤维蛋白原(FIB)水平的变化及其与骨折部位、骨折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收集因骨折住院的病人35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再划分为A组(ISS ≤ 16分,n=178),B组(ISS>16~ < 25分,n=62)和C组(ISS ≥ 25分,n=110);根据病人治疗期间是否出现DVT分为DVT组(n=32)和非DVT组(n=318)。同时,选择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100名作为对照组。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D-D、FIB水平。结果观察组D-D、FIB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 < 0.01);不同骨折部位的D-D水平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多发性、脊柱、胫腓骨、足骨、股骨、肱骨、尺桡骨,FIB由高到低的顺序为:多发性、胫腓骨、足骨、脊柱、肱骨、股骨、尺桡骨。随着损伤程度越严重,D-D、FIB水平均表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P < 0.01);DVT组D-D、FIB水平显著高于非DVT组(P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D、FIB与DVT的发生有较强的相关性(P < 0.01和P < 0.05)。结论D-D、FIB水平的检测可以帮助判断病人的凝血情况、病情的严重情况以及帮助预测DVT的发生率,是骨折病人重要的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