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对正常胃粘膜1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2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5例和胃癌34例进行细胞DNA含量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21例胃癌(62.4%)和1例伴中度不典型增生的CAG出现非整倍体。S期细胞百分率均值在胃癌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1~0.05),CAG组显著高于CSG组(P<0.05),CSG组与正常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细胞DNA含量测定和细胞周期时相分析对早期发现癌变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 HER-2)、脾酪氨酸激酶(spleen tyrosine kinase, Syk)在胃癌中的表达及与胃癌的相关关系.方法 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P免疫组化技术,检测62例胃癌及癌旁组织中HER-2、Syk表达状况,与胃癌临床病理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统计分析.结果 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率分别是11.29%和30.65%,均高于癌旁组织(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率分别为27.42%和22.58%,均低于癌旁组织(P<0.05).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组织中,HER-2 mRNA、HER-2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yk mRNA、Syk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HER-2表达与胃癌患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部位均无相关性(P>0.05),与肿瘤浸润深度、病理分期相关(P<0.05),Syk表达与胃癌上述临床病理结果均无相关性(P>0.05).HER-2蛋白与Syk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呈负相关.结论 胃癌发生和转移与HER-2表达和Syk表达密切相关.检测HER-2、Syk对胃癌的治疗及其预后评估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胃癌组织AprueA基因表达状况,探讨HpureA基因与胃癌的关系。方法:采用Warthin-Starry银染、原位PCR方法检测慢性浅表性胃炎(CSG)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40例、胃癌(CG)35例胃粘膜Hp及ureA基因感染状况。观察非癌患者胃膜炎症反应程度。结果:慢性浅表性胃萎缩性胃炎、胃癌组织、癌旁胃粘膜组织Hp检出率分别为48.57%、62.5%、0、54.28%;ureA基因检率分别为51.42%、75%、37.14%、82.86%,萎缩性胃炎、癌旁组ureA基因检出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P<0.05,P<0.01)。非癌患者胃粘膜单个核细胞、分叶核细胞浸润程度ureA组、Hp^ 级较HP组显著增多(P<0.01)。结论:纤维性胃炎、胃癌患者HpureA基因表达显著高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Hp感染引更严重的炎症反应。说明Hp感染与萎缩性胃炎、胃癌关系,在胃癌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survivin表达情况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以及两者在胃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方法检测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结果胃癌组织中Livin和survivin的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48.3%、63.8%,分别与正常胃黏膜蛋白表达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组织分化差、淋巴结转移者、临床分期高者Livin表达率增高,与对应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胃癌组织中Livin表达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性(rs=0.530,P〈0.01)。结论Livin和survivin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高,提示参与胃癌的发生、发展,Livin可作为胃癌的生物学标志物,可能成为胃癌治疗的新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5.
胃病患者胃液中乙肝病毒标记的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乙肝病毒标记(HBVM)向胃腔释放的可能。方法 用ELISA法检测246例胃病患者胃液的HBVM。结果 慢性浅表性胃炎(CSG)、CSG合并十二指肠球部溃疡(DUA)、CSG合并慢性萎缩性胃炎(CAG)、CSG+DUA/CAG和胃癌(Ca)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检出率分别为5.9%、10.5%、14.8%、19.0%和37.9%;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分别为52.9%、47.3%、31.1%、33.3%和84.5%。除CSG+DUA/CAG外,胃癌HBsAg与其他各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CSG外,胃癌的抗-HBc与其他各组比较也有非常显著性差异。246例中未检出抗-HBs、HBeAg、抗-HBe和抗-HCV阳性者。结论 提示HBV在感染肝细胞合成过剩时,不仅游离于血液和其它体液,也向胃腔释放——腔释放。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幽门螺杆菌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的关系。方法 对胃活检组织病理切片等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CAG伴肠上皮化生 (肠化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患者进行 HP的根除治疗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与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比较 ,HP感染与 CAG有关 (P<0 .0 5 ) ,与肠化、不典型增生亦有关 (P<0 .0 1) ;根除 HP后 CAG、CAG伴肠化逆转不明显 (P>0 .0 5 ) ,胃粘膜不典型增生有显著好转 (P<0 .0 5 )。结论  HP感染与胃癌前期变化有关。根除 HP有助于胃粘膜不典型增生的逆转  相似文献   

7.
MMP-9和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MMP)-9及组织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2例NSCLC中MMP-9和TIM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MMP-9和TIMP-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4.2%和69.4%。腺癌中二者表达率均显著高于鳞癌(P<0.05)。随肿瘤TNM分期增加而二者表达率增高,Ⅲ+Ⅳ期二者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Ⅰ+Ⅱ期(P<0.05)。淋巴结转移组的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结论 MMP-9可作为判断肺癌恶性程度、转移及预后的指标。TIMP-1不是简单对MMP-9的局部升高起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HP)感染对慢性胃病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亚群(PG Ⅰ、PGⅡ)水平变化的影响及意义.方法 选取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消化内科2010年10月-2011年4月就诊的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263例(胃癌67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04例,消化性溃疡92例)及正常对照88例,采用快速尿激酶实验、病理吉姆萨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USA)进行H.pylori检测及PG Ⅰ、PGⅡ含量测定.结果 消化性溃疡HP感染的阳性率为71.7%,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和正常对照分别为63.5%、56.7%和55.6%,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清PG Ⅰ、PG Ⅰ /PGⅡ下降,PGⅡ上升,消化性溃疡患者PG Ⅰ/PGⅡ下降,PG Ⅰ、PGⅡ上升(P<0.05或P<0.0l).胃癌患者PG Ⅰ、PG Ⅰ /PGⅡ较正常对照降低,但PGⅡ升高(P<0.0l).正常对照、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水平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伴肠化及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 /PGⅡ比值与单纯萎缩性胃炎比较无明显变化(P>0.05),但其PG Ⅰ /PGⅡ比值均明显高于胃癌患者(P<0.01).单纯萎缩性胃炎、萎缩伴肠化、萎缩伴不典型增生患者中,HP+者血清PG Ⅰ、PGⅡ及PG Ⅰ/PGⅡ比值与相应HP-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中HP感染与血清PG水平变化关系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了胃癌肿瘤组织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行胃癌根治术患者54例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正常胃镜检查的48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2组标本中BTG1 mRNA水平,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分析2组标本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并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析BTG1蛋白的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以及相关性。结果观察组肿瘤组织中BTG1 mRN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TG1蛋白在肿瘤组织中的阳性率明显低于正常组织中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TG1蛋白表达水平与胃癌组织分型、临床分期、肿瘤浸润程度以及淋巴结转移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B T G1在胃癌组织中呈低表达,与胃癌患者的组织分型、临床分期、浸润程度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临床预后判断的辅助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YNZ22基因杂合缺失(LOH)及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在胃粘膜肠上皮化生中的作用,应用PCR-RFLP、PCR-SSCP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了不同类型肠化生组织中YNZ22基因LOH、p53基因素5-8外显子突变及其蛋白表达。结果显示,YNZ22 LOH率为19.4%(6/31),p53突变率为29.8%(14/47),p53蛋白表达率为10.0%(6/60)。将肠化生分为Ⅰ、Ⅱ、Ⅲ型,发现Ⅲ型肠化生中p53突变率及其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7.1%(8/14)和27.8%(5/18),无显著高于Ⅰ(18.2%)、Ⅱ型肠化生(2.4%)(均P<0.05)。p53蛋白表达与p53基因突变显著相关(P<0.05),YNZ22 LOH与p53突变及蛋白表达无显著相关性(P>0.05)。提示,YNZ22基因LOH及p53基因异常可能在胃粘膜肠化生的发生及其癌变中起一定作用,p53基因有可能成为胃癌早期诊断的分子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S100 A4与MMP-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84例胃癌组织以及癌旁正常胃组织中S100 A4与MMP-2的表达;比较两种物质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差异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在癌旁正常组织,S100A4和MMP-2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6%,而在胃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1%,5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S100 A4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分化程度无关( P>0.05),而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MMP-2的表达与患者的性别和年龄无关( P>0.05),而与分化程度、TNM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P<0.05)。经Spearman等级相关检验法分析S100 A4与MMP-2表达呈正相关( r=0.46, P<0.05)。结论 S100 A4与MMP-2与胃癌的侵袭和转移密切相关,两者具有协同促进作用,检测S100 A4与MMP-2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和化学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12.
胃癌组织线粒体基因组不稳定与Bcl-2和Bax mRNA表达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线粒体DNA微卫星不稳定 (mtMSI)与Bcl 2、BaxmRNA表达的关系。方法 采用PCR SS CP方法检测mtMSI,并采用RT PCR方法检测了Bcl 2和BaxmRNA的表达。结果 胃黏膜肠化 (5 3 3% )、异型增生 (70 % )组织Bcl 2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性胃炎组(10 % ) (P <0 0 5 ) ,而慢性萎缩性胃炎 (5 0 % )和胃癌 (30 % )Bcl 2mRNA表达率与浅表胃炎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胃黏膜异型增生组织Bcl 2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胃癌组织 (P <0 0 5 )。异型增生 (6 0 % )组BaxmRNA表达率显著高于浅表胃炎组 (P <0 0 5 ) ,而慢性萎缩性胃炎(5 0 % )、肠化 (4 6 7% )和胃癌 (33 3% )的BaxmRNA表达率与浅表性胃炎组 (10 %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mtMSI( )组Bcl 2mRNA表达率为 5 0 % ,mtMSI(- )组为 4 0 5 % ;mtMSI( )组BaxmRNA表达率为 4 4 4 % ,mtMSI(- )组为 4 0 5 % ,mtMSI( )组Bcl 2和BaxmRNA表达率与mtMSI(- )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mtMSI可能在部分胃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胃癌发生过程中出现的mtMSI与Bcl 2、BaxmRNA的异常表达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初步研究进展期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肿瘤组织分化及p53、P-糖蛋白(P-gp)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 手术切除且资料完整的胃癌患者66例.所有病例术前均行上腹部多层CT常规及双期增强检查,观察内容包括肿瘤部位、最大直径、胃壁浸润厚度、双期强化率、淋巴结转移等.术后标本经10%甲醛固定、石蜡包埋、组织切片,采用常规HE染色确定组织分化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p53、P-gp在胃癌中表达.比较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组织分化及p53、P-gp在胃癌表达间的关系.结果 73.1%(19/26)均匀强化的胃癌为高/中分化腺癌,75%(30/40)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为低分化腺癌,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CT双期增强的强化率与胃癌组织分化无关(P>0.05);p53、P-gp在分层强化或不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率显著高于在均匀强化的胃癌中阳性表达(P<0.05).p53阳性表达还与动脉期强化率、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胃壁浸润厚度、门静脉期强化率无关(P>0.05);而P-gp表达与门静脉期强化率有关(P=0.005),与动脉期强化率、胃壁浸润厚度、肿瘤大小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胃癌不同的强化方式和双期强化率反映了胃癌的不同组织分化和p53、P-gp阳性表达,提示胃癌的多层CT增强征象与其组织分化及p53、P-gp表达有较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p-STAT3、Bcl-2的表达,探究p-STAT3在胃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40例胃癌及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中p-STAT3和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 p-STAT3在40例胃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达95.0%,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组织阳性表达率为12.54%,两者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Bcl-2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组织(P〈0.05),其表达与p-STAT3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p-STAT3的过度表达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p-STAT3作为一种新的标记物对胃癌诊断具有重要价值,STAT3可能是通过调节Bcl-2的表达发挥抗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上皮-间质转化(EMT)的关系.方法 采用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41例食管癌患者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及EMT标记物(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表达,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分析Cripto-1蛋白与N-钙黏蛋白、E-钙黏蛋白、波形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食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中Cripto-1 mRNA表达水平分别为0.35±0.08、0.22±0.04、0.13±0.03,Cripto-1蛋白表达水平分别为0.62±0.06、0.45±0.07、0.33±0.05,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及正常食管黏膜组织(P<0.05).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食管癌组织中Cripto-1、N-钙黏蛋白、波形蛋白、E-钙黏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3.7%、51.2%、61.0%、36.6%.Cripto-1蛋白表达与N-钙黏蛋白及波形蛋白表达呈正相关(r=0.463,r=0.460,P<0.05),与E-钙黏蛋白表达呈负相关(r=-0.310,P<0.05),与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及临床分期显著相关(P<0.05).结论 Cripto-1在食管癌组织中表达增高,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相关,并可能通过调控EMT促进食管癌的转移.  相似文献   

16.
胃癌组织中Dnmt1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了20例正常胃黏膜、40例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70例胃癌组织中Dnmt1蛋白的表达状况。结果: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在正常胃黏膜、不典型增生胃黏膜及胃癌各组间呈递增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710,P〈0.01);低分化腺癌较高分化腺癌组织阳性表达信号明显增强,但在不同分化程度各组间Dnmt1蛋白阳性表达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胃癌组织中Dnmt1蛋白阳性表达与性别、年龄、溃疡的大小、有无淋巴结转移和浸润深度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P〉0.05),而与有无脉管侵犯有关(P〈0.05)。结论:Dnm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可能是胃癌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Dnmt1蛋白可成为早期诊断胃癌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胃癌中MTS1/p16和p53蛋白表达与细胞增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50例胃癌组织中p16蛋白和p53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增殖细胞核核原(PCNA)检测,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结果表明,50例胃镜组织中p16蛋白和p53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4%和60%。p16蛋白表达:高分化胃癌明显高于低分化胃癌(P<0.01),淋巴结转移阳性组明显低于阴性组(P<0.01),PI分组I级明显高于III、IV级 (P<0.01),存活期<3年者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PI分级I级明显低于III、IV级(P>0.05),存活期<3年患者明显高于>3年患者(P<0.05)。p16低表达与p53过表达之间未见明显相关(P>0.05)。结果提示p16蛋白低表达和p53蛋白过表达均有促进胃癌细胞增殖作用,且与胃癌细胞分化有关,可作为判断肿瘤生物学行为和患者预后的参考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PTEN基因、磷脂酰肌醇3-激酶(即PI3K)和Survivin基因的表达水平,探讨检测上述基因表达水平与NSCLC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观察手术治疗的123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肿瘤组织中PTEN、PI3K和Survivin基因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结果112例NSCLC 患者的ERCC1阳性表达率49.11%, RRM1阳性表达率53.57%,TS阳性表达率59.82%,ERCC1、RRM1和TS阳性表达与年龄、性别、吸烟、组织类型以及淋巴结转移等无显著相关性(P均>0.05),低分化患者的TS阳性率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者(P<0.05);ERCC1、RRM1和TS表达阳性者中位生存期、1年生存率显著低于阴性者(P<0.05)。结论 NSCLC患者PI3K和Survivin多为高表达, PTEN多为低表达,三者作为预后独立预测因素,对于临床评估NSCLC预后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p16基因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自制组织微列阵(组织芯片)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研究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组织、正常肺组织中的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p16蛋白在NSCLC中的阳性表达率为51.66%(31/60),在正常肺组织中阳性表达率为80.00%(16/20),P<0.05.肺鳞癌p16的阳性表达率为31.03%(9/29),肺腺癌阳性表达率为70.96%(22/31),P<0.05.结论 p16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大作用.p16蛋白的表达与非小细胞肺癌组织的病理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20.
胃癌组织癌基因ERBB3过表达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癌基因ERBB3编码的ERBB3蛋白在胃癌组织和正常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ERBB3基因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 65例不同病理类型的胃癌组织(Lauren病理分类,其中肠型胃癌43例,弥散型胃癌22例)及65例正常对照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并按照胃癌的不同病理类型、TNM分期将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 胃癌组(65例)ERBB3蛋白过表达者7例,占10.8%,而正常对照组(65例)只有1例过表达,占1.6%,两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且ERBB3蛋白在弥散型胃癌的过表达率高于肠型胃癌(27.3% vs 2.3%,P<0.01).ERBB3蛋白过表达与胃癌TNM分期相关联,Ⅳ期患者中ERBB3过表达的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期的患者.结论 ERBB3蛋白在胃癌中存在过表达,提示患者预后不良,其机制可能与其参与了胃癌的低分化病理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