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高丽  吕彩玲 《中原医刊》1995,22(4):45-46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一种危害视力较重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常并发黄斑囊样水肿、视网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玻璃体积血等症。如治疗护理措施不当,会严重的损害患者的视功能。我科自1990年~1992年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中央静脉阻塞20例,男性15例,女性5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平均40.3岁。眼底表现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对视网膜静脉阻塞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临床观察和疗效比较,探讨治疗和护理本病的有效方法和研究思路.方法 对56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5)和对照组(n=21).治疗组为视网膜激光治疗加中药,并给予各期各方面护理;对照组为单纯视网膜激光治疗.分别观察视力、眼底的变化,并进行比较.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视力的提高与眼底改善方面,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中西医结合治疗和护理的RVO患者,视力恢复良好,体征有显著改善,治疗组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瞿正旭  尹建梅 《医学综述》1996,2(5):193-195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VeinocclusionRVO)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到目前为止,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1]。视力的恢复取决于阻塞的原因、部位、程度、药物治疗、全身情况以及侧支循环的建立等多种因素[2]。治疗本病时,除按内科疗法消除高血压、动脉硬化、糖尿病等病因外,还应着重从抗血栓治疗入手,降低血液粘度,减轻血栓形成和组织水肿,促进视网膜出血的吸收,预防和治疗并发症[1]。张惠蓉[3](1985)曾对RVO的治疗进行了简述。本文结合近年来有关文献,对RVO的治疗现状综述如下。1 药物治疗1.1 藻酸双酯钠(PSS) 苏伯平等[4]报告用P…  相似文献   

5.
魏钧 《中国厂矿医学》1998,11(4):306-307
视网膜静脉阻塞(RVO)是临床上常见的眼底血管病,而合并动脉阻塞(RAO)者却很少见,国内未见专题报道。我院1994~1996年经治初诊RVO共108例(发病率约为万分之九),其中发现合并动脉阻塞者2例,约占RVO病例的1.85%,现分析报告如下。病...  相似文献   

6.
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各种疗法的研究进展。方法:阅读国内外有关文献并进行综合叙述。结果:有关本病的治疗多采用药物、激光及手术治疗,其中手术治疗是较新型的治疗。结论:因药物及激光治疗存在着某种缺陷和不足,手术方法的出现为治疗提供了新的思维和选择,但仍需进行一些大型的临床对照试验以证实这些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疾病的临床诊疗体会.方法 根据临床表现和诊断要点制定治疗方案.结论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是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可以由全身疾病所引起,发病的主要全身因素为高血压和动脉硬化,其次为糖尿病.分支静脉阻塞仅一支静脉发生阻塞.影响黄斑区的分支静脉阻塞,可以导致视力下降合并视物变形.  相似文献   

8.
激光诱导脉络膜视网膜静脉吻合为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开辟了一条新的治疗途径。现将这项新技术的原理、方法、临床应用、并发症及预防等方面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行激光治疗疗效.方法 分析30例(30眼)视网膜静脉阻塞的患者进行532激光治疗的结果.其中CRV0 20例(20眼)BRVO 10例(10眼).结果 对视网膜静脉阻塞病人进行恰当的光凝治疗,可阻止病情发展,促进视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高压氧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工作在视网膜血管阻塞介入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超选择性眼动脉溶栓治疗视网膜血管阻塞疾病,是介入放射学在眼科领域实际应用的新方法.结合7例病人的护理经验,总结了术前、术中、术后及出院指导的护理要点及并发症的预防、处理、护理措施.结果:提出术前应认真做好心理护理和基础护理;术中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工作,保障手术顺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糖尿病眼底病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人在全视网膜光凝术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改变。方法 28眼糖尿病眼底病变病人、16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病人在应用倍频ND:YAG激光行全视网膜光凝,光凝斑大小:200~300um,光凝时间:0.2~0.4秒,光凝斑强度以达到中等强的为标准。采用Cochet-Bonnnet角膜知觉测量仪测量学凝前及光凝后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及2月的角膜知觉。结果糖尿病眼底病变组术前的角膜知觉为2.29cm,术后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及2月的角膜知觉分别为1.40cm、0.64cm、1.59cm、1.92cm、1.72cm、2.20cm、2.24cm。与术前相比,术后1~5周的角膜知觉明显减退(配对t检验,P<0.05)。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术前的角膜知觉为3.65cm,术后1周、2周、3周、4周、5周、6周及2月的角膜知觉分别为1.25cm、1.38cm、1.65cm、1.80cm、2.37cm、3.28cm、3.78cm,与术前相比,术后1~5周的角膜知觉明显减退(配对t检验,P<0.05)。在糖尿病组的角膜知觉减退值与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组相比,二者在光凝后1~5周存在有明显统计学差异(t检验,P<0.05)。结论糖尿病眼底病变及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行全视网膜光凝后的角膜知觉有明显减退,在光凝后6周恢复至术前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玻璃体切割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的疗效.方法 对2003年~2006年在我院住院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的64例由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其发病特点及手术效果.结果 随诊3个月~4年,64例患者均保存了眼球,57例手术后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7例视力保持不变;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者4例(6.25%),颞上支静脉及其小分支阻塞者42例(65.63%),颞下支静脉及其小分支阻塞者10例(15.63%),半边视网膜静脉阻塞4例(6.25%),鼻下支静脉阻塞者3例(4.69%),鼻上支静脉阻塞者1例(1.56%),不同阻塞部位及不同出血时间患者手术后视力比较差别无显著性(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术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引起的玻璃体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祛瘀散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理学基础。方法:采用小鼠耳肿胀、小鼠腹腔通透性实验、小鼠棉球肉芽肿实验及小鼠出凝血实验,探讨祛瘀散对小鼠血液凝固性的影响。结果:祛瘀散可以抑制小鼠耳肿胀、减轻腹腔毛细血管通透性和棉球肉芽肿重量,延长小鼠出凝血时间。结论:祛瘀散具有一定抗炎和改善血液凝固性的作用,这可能是其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的药理学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9年1月—2014年1月该院眼科门诊就诊确诊的185例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中青年组(<40岁),中老年组(40~65岁),老年组(>65岁)。对每例患者进行血压、血糖以及血脂的测量。结果老年(>65岁)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其高血压发病率较高(54.7%),与青年(<40岁)组(10.2%)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50%)以及中老年组高血脂发病率较高,与青年组(26.5%)相比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中高血糖发病率相当,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老年及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患者高血压、高血脂发病率较高,控制高血压、高血脂有助于预防中老年及老年患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分析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阻塞新生血管的疗效。氩激光治疗视网膜静脉塞新生血管55例,中央静脉塞行全视网膜光凝。分支静脉阻塞区域播散性光凝,光斑200-500μm,时间0.1-0.2s,能量0.12-0.4w,Ⅱ级光斑,蓝绿色光波,黄斑格栅光凝光斑100μm,时间0.1s,能量视病情而定,以Ⅰ级反应为度,绿色光波。结果:55例中44例有效,新生儿血管消嫁总有效率80%,无效11例(其中视盘有新生血  相似文献   

17.
18.
眼后部轮脏关系与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思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视网膜静脉阻塞(Retinal Vein Occlusion,RVO)是临床中较常见的视网膜血管性疾病之一,以静脉扩张,视网膜出血、水肿、渗出等为主要眼底表现,并可出现视乳头水肿,虹膜新生血管等变症。发病急、病程长、视力损害严重,是仅次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第二大致盲性视网膜血管病。五轮学说是中医眼科独有的理论,其精髓在于将五脏生理病理与眼相关组织有机的结合并指导治疗。RVO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改变与五脏病机十分吻合,将其指导临床,可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BRVO)中,颞侧分支静脉阻塞与黄斑分支静脉阻塞( MBRVO)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FFA诊断为颞侧BRVO的135例患者(135眼)和98例MBRVO患者(98眼)的FFA检查结果。结果显示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为上半支发生率高;动静脉交叉处发生率高。135例颞侧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微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78例(57.8%),黄斑囊样水肿( DME )63例(46.7%),侧支循环形成13例(9.6%),视网膜新生血管16例(11.9%),视盘新生血管3例(2.2%)。98例MBRVO患者中FFA显示阻塞区毛细血管闭塞、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46例(46.9%),黄斑囊样水肿14例(14.3%),侧支循环形成33例(33.7%)。结论 颞侧BRVO患者与MBRVO患者均有一定比例缺血改变,颞侧BRVO患者有视网膜及视盘新生血管生成,MBRVO患者则没有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中心凹旁毛细血管部分破坏及DME比例,颞侧BRVO患者均高于MBRVO患者。 MBRVO患者侧支循环形成比例高于颞侧BRVO患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