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9 毫秒
1.
目的探究硼替佐米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止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动态检测和比较22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静脉输注硼替佐米前后血浆内皮素-1和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以及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和凝血因子Ⅱ、Ⅴ、Ⅶ、Ⅷ、Ⅸ、Ⅹ、Ⅺ活性、蛋白C、蛋白S和抗凝血酶活性、纤维蛋白原和血浆D二聚体含量,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α2抗纤溶酶抑制物的活性。结果静脉输注硼替佐米1 h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体内凝血酶调节蛋白水平比输注前显著升高(P〈0.05),而血小板最大聚集率比输注前明显降低(P〈0.01),其余指标无明显改变。结论硼替佐米可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和调变血管内皮细胞抗凝活性而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并发动静脉血栓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黄海彬  唐举贤  陈琪△ 《广东医学》2021,42(11):1373-1377
目的 研究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肾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接受化疗的6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观察组采用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照组采用无硼替佐米的化疗方案。患者均随访2年,评估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肾功能变化、不良反应发生率和生存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ISS分期和肾功能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显著增加(P<0.01),肾功能显著改善(P<0.01),治疗后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外周神经毒性的发生率显著增加(P<0.01),而血液学毒性和感染的发生率显著降低(P<0.01)。随访2年,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可显著提高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改善肾功能,降低血液学不良反应和感染的风险,提高患者的总生存期。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bortezomib,BTZ)为基础的化疗(不含免疫调节剂)方案治疗初治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患者的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和血栓发生风险.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诊治的40例初治MM患者,使用以BTZ为基础的化疗(不含免疫调节剂)方案进行治疗.记录...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对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选择40例MM病例,单纯接受环磷酰胺+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3例患者为A组,接受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3例患者为B组,接受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的14例患者为C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C组患者在治疗后其总缓解率>A组、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与B组、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硼替佐米+吡柔比星+地塞米松化疗方案治疗MM患者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良好且确定,尽管三种化疗方案都会引发部分不良反应,但都可以进行防控,患者总体耐受程度较为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2013年7月至2017年7月MM患者74例,接受P-CTD方案(硼替佐米、环磷酰胺、沙利度胺、地塞米松)进行治疗,观察组硼替佐米皮下注射37例,对照组硼替佐米静脉注射37例。上述患者共接受6个疗程的治疗,治疗结束后评估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液学毒性血小板减少发生率和周围神经病变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下注射硼替佐米为主治疗初治、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耐受性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和传统化疗方案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3年12月在扬州大学临床医学院、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住院,至少完成4个疗程、可以评估疗效的初治多发性骨髓瘤患者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硼替佐米组和非硼替佐米组,各20例。硼替佐米组采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治疗方案,非硼替佐米组采用传统治疗方案,比较两组患者2个疗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血小板、红细胞沉降率、白蛋白、球蛋白、骨髓浆细胞等指标的变化。化疗4个疗程后全面评价两组疗效。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硼替佐米组白蛋白显著高于非硼替佐米组[(41±4)g/L比(37±7)g/L,P<0.05];硼替佐米组球蛋白显著低于非硼替佐米组[(22±6)g/L比(33±14)g/L,P<0.05];硼替佐米组红细胞沉降率显著低于非硼替佐米组[(18.8±1.6)mm/1 h比(65.5±3.8)mm/1 h,P<0.05]。治疗4个疗程后硼替佐米组反应良好率显著高于非硼替佐米组[75.0%(15/20)比25.0%(5/20),P<0.05]。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方案相比,以硼替佐米为主的化疗方案可提高初治多发性骨髓瘤的疗效,并改善贫血、血小板减少、低白蛋白,使红细胞沉降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Yang GZ  Chen WM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8):2671-2674
目的 分析以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应用以硼替佐米为主的联合方案治疗的110例MM患者.年龄>65岁的患者选用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PD±T)方案,或硼替佐米、马法兰、泼尼松(VMP)方案治疗;年龄≤65岁或对PD±T方案耐药的患者采用硼替佐米、多柔比星、地塞米松联合或不联合沙利度胺(PAD±T)方案治疗.回顾性分析治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110例患者中新诊断患者47例,复发/难治性患者63例.硼替佐米为基础的联合治疗方案总的有效(OR)率为76.4%(84/110),其中新诊断患者优于复发/难治性患者(83.0%比71.4%,P<0.05).硼替佐米剂量对患者的完全缓解(CR)率与非常好的部分缓解(VGPR)率影响较大,硼替佐米1.0 mg/m2组患者CR+VGPR率明显低于硼替佐米1.3 mg/m2组(新诊断患者:53.6%比73.7%;复发/难治性患者:28.9%比40.0%,均P<0.05).根据最新国际分期系统(ISS),Ⅰ+Ⅱ期患者疗效与Ⅲ期患者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新诊断患者OR率:83.6%比82.1%;复发/难治性患者OR率:72.2%比69.2%,均P>0.05).新诊断患者中,有13例患者成功进行了自体干细胞移植,移植后均获得VGPR以上疗效,中位随访13.0个月(4.0~20.0个月),2例患者髓外复发、治疗无效死亡,其余11例病情稳定.复发/难治性患者中,13例患者应用硼替佐米再治疗,CR率为15.4%(2/13),VGPR率为23.1%(3/13),部分缓解(PR)率为23.1%(3/13),OR率为61.5%(8/1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7个月(3.0~21.0个月).6例合并髓外浆细胞瘤的患者应用含硼替佐米方案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PR及以上疗效,中位DOR为4.5个月(2.0~10.0个月).主要不良反应包括周围神经病变、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乏力、胃肠道反应、贫血等.结论 硼替佐米为基础的治疗方案可以作为初治或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8.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9,(8):623-626
目的:本研究主要对比硼替佐米和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沙利度胺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免疫功能、机体炎症反应、肾功能、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根据化疗使用的药物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长春新碱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观察组给予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与沙利度胺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免疫细胞(CD3~+、CD4~+、CD4~+/CD8~+、Treg)、炎症因子(CRP、TNF-α)、肾功能(SCr、BUN)、骨髓瘤细胞及M蛋白等生化指标。结果:观察组化疗后CD3~+、CD4~+、CD4~+/CD8~+、Treg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炎症因子CRP、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髓瘤细胞、M蛋白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肾功能SCr、BUN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和沙利度胺化疗方案可有效降低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炎症反应、M蛋白及骨髓瘤细胞,改善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及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原发性支气管肺癌介入治疗前(A1组)、后(A2组)凝血及纤溶功能的变化。方法比较A1组(52例)、A2组(52例)及30例对照组(B组)指标。PT、aPTT、TF、Fbg、FⅦ、FⅧ、FX采用光散射比浊法,P-选择素(Ps),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uPA)采用ELISA法,uPA抑制物(PAI)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结果1.与B组比较,A1组aPTT、TT、Fbg、FⅧ、Ps、vWF、uPA和PAI均升高(P〈0.05~0.01)。2.与A1组比较,A2组Fbg、FⅦ、Ps、uPA和PAI降低(P〈0.05~0.01)。结论原发性支气管肺癌患者凝血及纤溶过度激活,血小板活化,介入治疗后减轻。  相似文献   

10.
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的变化检测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3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检测急性胰腺炎组和正常对照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PT)和纤维蛋白原浓度(FIB)。ELISA法检测D-二聚体(D-dimmer)。结果在各项指标中,轻型急性胰腺炎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 05);重症急性胰腺炎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 01)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病人PT、APTT和FIB、D-dimmer值明显异常,且提示预后不佳。早期监测急性胰腺炎患者凝血、纤溶功能对病情的转归判断与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棚替佐米方案(PAD)诱导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凝血四项及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1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抽签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5例。比较两组凝血四项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血小板聚集率,血栓事件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PT、TT、aPTT、Fbg、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栓事件发生率3.64%低于对照组16.36%(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AD诱导治疗对多发性骨髓瘤,可纠正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抑制血小板聚集,降低血栓相关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多项指标体外试验结果表明,凤庆四种茶叶具有抗血液凝固、促纤维蛋白原溶解及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推测上述结果可能构成茶叶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不同术式对患者凝血和纤溶系统的短期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医院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腹腔镜组,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接受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70例为开腹组,均测定术前及术后1 d、3 d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 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bg)、D二聚体(D-D)、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PAI-1)水平,记录住院期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率。结果两组术前及术后1 d、3 d PT、T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 a PTT较术前缩短(P0.05),但两组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 d、3 d Fbg、D-D较术前上升,且开腹组明显高于腹腔镜组(P0.05);两组术后1 d t-PA较术前下降,PAI-1较术前上升(P0.05),术后3d t-PA较术后1 d有所上升,PAI-1下降(P0.05)。两组术后DVT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后短期内会导致凝血和纤溶激活,但与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手术的影响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4.
多发性骨髓瘤(MM)是一种单克隆浆细胞异常增生所致的恶性肿瘤,被认为是一种不能治愈的疾病,传统治疗以化疗为主,但是疗效欠佳.蛋白酶体抑制剂硼替佐米作为一种全新的靶向治疗药物,通过阻滞核因子κB(NF-κB)的活性、增强肿瘤细胞对皮质激素和传统细胞毒性药物的敏感性,可在多种恶性肿瘤细胞中诱导细胞凋亡,临床上用于治疗复发性、难治性或初治的MM,有硼替佐米参与的联合化疗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测定凝血、纤溶系统的部分项目以期探讨在肾病综合征(NS)病人中的结果及意义.方法采用发色底物法测定纤溶酶原(PLG)的活性、凝血酶原(FⅡ)、凝血酶(FⅡ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抑制物(PAI-1);采用ELISA法测定血小板a-颗粒膜蛋白-140(GMP-140)、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采用免疫浊度法测定PLG含量、抗凝血酶Ⅲ(AT-Ⅲ)等项目;结果肾病综合征病人的PLG活性、t-PA较正常组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FⅡ、FDP、PLG含量、PAI-1较正常组高,有显著差异(P<0.01),而GMP-140与正常组相比无差异(P>0.05),同期观察了肾病综合征病人治疗好转前后的结果,显示治疗好转后PLG活性上升,FDP上升,PLG含量及AT-Ⅲ下降.结论肾病综合征病人存在凝血亢进的同时纤溶也亢进,测定凝血和纤溶系统的一些项目可了解病情并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多发性骨髓瘤(MM)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12例初治MM患者及6例难治复发患者均采用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化疗(硼替唑米1.3mg/m~2,第1、4、8、11天快速静脉注射;地塞米松20~40mg,第1~4、8~11天静脉滴注或口服;3周为1个疗程)1~6个疗程,根据EBMT疗效标准评价疗效,按NCI-CTCAE标准评价不良反应。结果平均随访6个月(2~11个月),12例初治患者中3例完全缓解(CR),6例部分缓解(PR),2例轻微反应(MR),1例无变化(NC)。6例难治复发患者中2例CR,2例PR,1例NR,1例死亡。总反应率(ORR=CR+PR+MR)83.33%,总有效率(CR+PR)72.22%。主要不良反应为乏力、血小板减少、白细胞减少、腹泻、周围神经病变和阵发性房颤,经对症处理后基本缓解。结论硼替佐米联合地塞米松治疗初发或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是一种有效的新方法,不良反应较轻,患者可耐受。  相似文献   

17.
张蕴  丁宁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3):379-380
目的:探讨糖尿病(DM)血管并发症的发病机理,为DM血管并发症的早期诊断寻找敏感的实验室指标。方法:2型DM(2-DM)患者48例分为A组(血管并发症组,n=28)和B组(无血管并发症组.n=20)及C组(对照组,n=30),检测了组织因子(TF)、纤溶酶原激活抑制物-1(PAI-1)、纤溶酶抗纤溶酶复合物(PAP)3种凝血纤溶分子标志物,均采用ELISA疗法。结果:2-DM患者血浆TF,PAI-1水平均较C组升高(P〈0.01);A组的TF,PAI-1高于B组(P〈0.05,P〈0.01)。A组的PAP显著高于C组与B组(P〈0.01)。结论:2-DM存在凝血纤溶系统异常,血管并发症前可能已经出现,血管并发症后,进一步加重。TF,PAI-1,PAP可能为诊断DM血管并发症提供了可应用的敏感指标,以指导临床早期干预治疗。  相似文献   

18.
19.
中分子羟乙基淀粉对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应用中分子羟乙基淀粉(6% HAES-steril) 后对机体凝血和纤溶功能的影响。方法 30例ASAI-II级的择期手术病人, 随机分为: 6% HAES-steril(HES) 组、乳酸钠林格式液(RL) 组, 每组15例, 麻醉前以20ml·kg-1·h-1的速率分别输入HES、RL60min。应用食道超声心动图动态监测心输出量(CO)、心脏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SVR); 输液前及输液后1h采血测定: 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聚集实验(PAG)、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 , 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 组织纤溶酶原抑制物(PAI-1)。结果 静脉输入大剂量HES后, 循环、纤溶功能基本稳定, HES组Hb、HCT、PLT、PAG (1)、APTT与输液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 与对照组相比Hb、HCT、PLT、APTT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较大剂量应用6% HAES-steril对内源性凝血因子的影响超过了血液稀释的限度, 但仍在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