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淋巴液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2(IL-12)及免疫球蛋白(IgG)亚类的水平,并与其血清水平相比较。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行胸导管引流(TOD)治疗的中重度哮喘病人术后0d、3d、5d淋巴液及0d、5d外周血IL-6、IL-10、IL-12以及IgG亚类水平。结果 哮喘病人治疗前IL-6、IL-10明显增高,而IL12、IgG1、IgG2、IgG3、IgG4则明显降低。血清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85.71%,以IgG1缺陷为主;血清IgG亚类增高检出率为44.44%,IgG4增高占100%。结论 哮喘淋巴液与血清均存在以IL-12产生受抑和IL-6、IL-10产生增多为特征的CK失调以及严重的IgG亚类失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淋巴液和外周血IL-10、IL-12、T细胞亚群水平,及胸导管引流(TDD)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31例中、重度哮喘病人TDD治疗0d、5d淋巴液和外周血的IL-10、IL-12及T细胞亚群。结果:哮喘淋巴液中IL-10明显高于政党对照组血浆水平,而IL-12则明显降低;TDD治疗5天,哮喘淋巴液和血浆中IL-10均明显下降,IL-12则显著升高达正常血浆水平。哮喘淋巴液中CD3、CD8百分率明显低于正常人外周血水平,而CD4/CD8比值、B细胞百分率则显著增高;哮喘淋巴液中CD3百分率、CD4/CD8比值显著高于其自身外周血水平;TDD治疗5天,哮喘淋巴液中CD4/CD8比值下降,同时外周血CD3、CD8百分率明显升高,CD4/CD8比值、B细胞百分离下降。结论:哮喘淋巴液中存在IL-10和IL-12较生或释放失调,以及T细胞亚群失衡。TDD可能通过引流部分细胞因子和T细胞,调整和促进细胞因子和T细胞亚群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哮喘发作期和缓解期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2(IL-12)、白细胞介素-13(IL-13)和干扰素(IFN-γ)与免疫球蛋白E(IgE)的浓度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生物素亲合素双抗体夹心和间接ELISA法分别对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进行血清IL-4,IL-12,IL-13,IFN-γ和IgE水平的测定.结果 60例哮喘急性发作期和哮喘缓解期患者血清IL-4,IL-13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而血清IFN-γ,IL-12水平均较对照组(40例)显著下降(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血清IL-4,IL-13水平高于哮喘缓解期患者(P<0.01),而IFN-γ,IL-12水平均较缓解组显著下降(P<0.01);在哮喘发作期患者血清中IL-4,IL-13水平与IgE含量呈显著正相关,而IL-12,IFN-γ水平与IgE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分泌紊乱、网络失衡是哮喘病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而细胞因子IL-4,IFN-γ,IL-12,IL-13等在其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维生素D类似物钙泊三醇(CAL)对咪喹莫特诱导的银屑病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以及机制研究。方法构建银屑病模型小鼠,随机分为3组:模型组、钙泊三醇组、雷公藤组,每组10只,另设正常组10只。正常组小鼠于背部暴露处涂抹等量凡士林;模型组于小鼠背部涂抹42 mg 5%咪喹莫特乳膏,连续涂抹1周。钙泊三醇组:模型组基础上涂抹20 g钙泊三醇软膏,1次/d,连续涂抹1周。雷公藤组:灌胃10 mg/kg的雷公藤多苷片,1次/d,连续1周。末次给药后2 d、4 d、8 d、12 d评估小鼠皮肤受损指数(PASI),HE染色观察受损皮肤组织病理形态学;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白细胞介素17A(IL-17A)、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23(IL-23)水平,流式细胞术分析淋巴液中Th17、CD11c细胞比率;蛋白免疫印迹(WB)以及免疫组化法检测IL-17A、RORrt、IL-23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PASI评分、血清中TGF-β、IL-17、IL-4、IL-23水平、淋巴液中Th17、CD11c细胞比率、IL-17A、RORrt、IL-23蛋白表达升高(P 0. 05);与模型组相比,钙泊三醇组、雷公藤组小鼠PASI评分、血清中TGF-β、IL-17、IL-4、IL-23水平、淋巴液中Th17、CD11c细胞比率、IL-17A、RORrt、IL-23蛋白表达均降低(P 0. 05)。结论 CAL对银屑病小鼠皮肤受损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可能与抑制Th17、CD11c以及炎症因子IL-17/IL-23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三叉神经痛患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7月来某院检查的6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为观察组,同时期的60例健康同龄者为对照组。检测与比较两组的血清Th1类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2(IL-2)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Th2类细胞因子[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白细胞介素-13(IL-13)]表达水平,比较观察组中不同BNI疼痛分级者的检测水平,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与BNI疼痛分级的关系。结果观察组的血清IL-2表达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不同BNI疼痛分级者的检测水平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01),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血清IL-2与BNI疼痛分级呈负相关,其他血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与BNI疼痛分级呈正相关(P0.05)。结论三叉神经痛患者Th1及Th2类细胞因子的表达显著异于健康同龄者,且与疼痛程度密切相关,在本类患者中的检测意义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检测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水平并分析其相关性。方法选择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高于2.69的T2DM患者(T2DM组)和HOMA-IR为1.00的健康人(CON组)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并比较两组研究对象间血清脂联素、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白细胞介素-18(IL-18)的差异,分析T2DM患者血清脂联素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结果 T2DM患者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8水平均显著高于CON组,而脂联素和IL-10水平显著低于CO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TDM组患者血清脂联素和hs-CRP、TNF-α、IL-1β、IL-6、IL-8、IL-10和IL-18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脂联素和hs-CRP、TNF-α、IL-1β、IL-6、IL-8和IL-18均呈负相关(rs0,P0.05),与IL-10呈正相关(rs0,P0.05)。结论胰岛素抵抗T2DM患者处于炎症紊乱状态,血清脂联素显著低于健康人,其水平与炎症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和峰流速(PEF)值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26例支气管哮喘患儿发作期和缓解期的血清IL-8、IL-10含量和PEF值,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及PEF值均明显低于缓解期和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10水平及PEF值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血清IL-8含量明显高于缓解期及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缓解期患儿血清IL-8含量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细胞因子失衡是儿童哮喘发病的重要原因,血清IL-8、IL-10水平和PEF值的研究对支气管哮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儿外周血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2(interleukin-12,IL-12)水平与疾病进展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医院呼吸科急诊或住院的支气管哮喘患儿62例,根据病情将患儿分为间歇组(19例)、轻度组(22例)和中重度组(21例),选择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儿童2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血清中IL-6和IL-12水平,进行肺功能检测,采用PedsQL3.0检测哮喘对儿童生活质量的影响。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估IL-6和IL-12对支气管哮喘患儿的诊断价值。结果随着支气管哮喘严重程度增加,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生活质量评分和IL-12水平不断降低,IL-6水平不断增加;血清中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生活质量评分和IL-12呈负相关;血清中IL-12与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用力肺活量、生活质量评分呈正相关;IL-6和IL-12诊断支气管哮喘患儿的ROC曲线分别为0.783和0.842,对支气管哮喘患儿诊断有一定的诊断价值;IL-12单独诊断支气管哮喘患儿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依次为85.64%和77.63%,均高于IL-6的83.93%和73.89%;采用联合诊断后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32%、82.80%。结论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IL-6水平增加,IL-12水平降低,可作为评估疾病严重程度的参考,二者联合使用可以提高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脓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cf-DNA/NETs)、炎症细胞亚群变化,以及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脓毒症患者48例作为脓毒症组,给予相应的治疗。纳入同期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健康组,测定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前后以及健康组cf-DNA/NETs、炎症细胞亚群以及血清IL-6、IL-10水平。结果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前杀伤性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健康组,NK细胞比例、cf-DNA/NETs水平及血清IL-6、IL-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辅助性T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脓毒症组患者治疗后的辅助性T细胞和杀伤性T细胞比例明显增高,血清IL-6、IL-10水平以及NK细胞比例、cf-DNA/NETs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f-DNA/NETs、炎症细胞亚群与IL-6、IL-10在脓毒症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位硬膜外阻滞术(TEB)治疗前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和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变化。方法TEB治疗组22例、常规治疗组13例,用ELISA方法测血清IL-6、sIL-2R和IL-10水平,比较TEB组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前后IL-6、sIL-2R及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TEB组治疗后血清IL-6和sIL-2R水平明显降低(P=0.0062,P=0.0266),而IL-10水平有明显升高(P=0.0043)。结论TEB治疗对细胞因子有良好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此免疫调节参与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柴桂合剂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RRTI)血浆促炎症细胞因子(PIC)及IgG亚类的影响。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uSA)检测RRTI患儿急性期和柴桂合剂治疗后血浆IL-6、IL-8、TNF-α和IgG亚类等指标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部分指标间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RRTI组急性期血浆IL-6、IL-8、TNF-α、IgG1均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检出率为33.33%。柴桂合剂治疗后RRTI组血浆IL-6、TNF-a均值明显降低,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IL-8无显著变化;IgG1均值则较急性期明显升高;IgG亚类缺陷纠正率达78.57%。结论:IL-6、IL-8、TNF-α在RRTI发病过程中可能起重要作用;柴桂合剂可能具有抑制RRTI患儿PIC产生和提高血浆IgGl水平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Th1/Th2细胞因子平衡的影响.方法 将70例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均按上述治疗方法治疗,并分别采用ELISA法检测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1、2个月的外周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12(IL-12)和干扰素-γ(IFN-γ)的水平,对其检测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治疗组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1、2个月后,患者外周血清IL-5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IL-12和IFN-γ水平较治疗前上升(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1、2月外周血清IL-5、IL-12和IFN-γ的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好转.结论 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对轻、中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可有效降低IL-5水平,升高IL-12水平与IFN-γ,并抑制炎症介质释放,调节Th1/Th2 细胞因子间失平衡.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效果及对血清炎性因子、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手足口病患儿11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号交替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5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重组人干扰素α-2b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1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临床效果,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及血浆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水平,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7.27%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65.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前,两组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浆免疫球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β、IL-6及IL-10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血浆IgM、IgG、IgA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除对照组血浆IgM及IgG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后,观察组血清IL-1β、IL-6及IL-10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血浆IgM、IgG及Ig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组人干扰素α-2b联合炎琥宁治疗手足口病患儿效果显著,可降低患儿血清炎性因子水平,提高其免疫力,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的检测意义。方法 38例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观察组)采用口鼻联合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检测其血清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os)、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及肺功能指标,并与20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IgE,Eos及IL-4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1s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及FEV1/用力肺活量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变应性鼻炎-哮喘综合征患者血清IL-4水平增高,检测IL-4可作为病情程度判断及疗效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白细胞介素-8(Intedeukin-8,IL-8)、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水平在支气管哮喘患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组26例和缓解期患者组22例,健康人(对照组)22例的血清。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分别测定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的变化。结果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4、IL8、IL-10和TNF-α水平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但急性发作期和缓解期患者血清中IL-8相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测定IL-4、IL-8、IL-10和TNF-α的水平可作为判断哮喘疾病程度的重要参考指标,为探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AITD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IL-10、TNF-α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 - 6 (IL- 6 )、白细胞介素 - 10 (IL- 10 )、肿瘤坏死因子 (TNF- α)在 AITD患者治疗前后的水平 ,以探讨细胞因子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AITD)的影响。方法 :测定 Graves病 (GD)、桥本氏病 (HT)患者治疗前后血清 IL- 6、IL- 10、TNF- α水平 ,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IL- 6在 GD组增高 ,而在 HT组降低。IL- 10只在 GD组显著增高 ,TNF- α在 GD、HT组均增高。且 IL- 6水平与病情变化相关 ,TNF- α则与 TM、TG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与 AITD免疫异常及病理生理过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出血(ICH)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动态变化及其与周围脑组织水肿的相关性。方法选择ICH患者42例设为研究组,正常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检测2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水平,并分析其与脑出血量、水肿量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各时间点IL-6、IL-8、IL-10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TGF-β1除发病后14 d外,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研究组发病后出血量和水肿量均呈动态变化过程,3 d左右达高峰;在发病6 h~3 d时,患者脑水肿量与IL-8、IL-10呈显著正相关(r=0.691,P=0.002;r=0.752,P=0.001)。结论 IL-8、IL-10与ICH的病理过程密切相关,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探讨IL-2、IL-6、IL-8与甲减和亚临床甲减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255例甲减(甲减组)、274例亚临床甲减患者(亚甲减组)作为研究对象,测定血清IL-2、IL-6、IL-8水平,选择13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对各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甲减组IL-2水平低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IL-8水平高于亚甲减组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甲减组IL-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8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2水平与血清TT3、TT4、FT3、FT4负相关,IL-6、IL-8水平与之呈正相关。结论 IL-2、IL-6、IL-8参与了甲减和亚甲减的发生和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甲状腺功能状态的变化。监测患者血清IL-2、IL-6、IL-8的水平变化,对甲减和亚甲减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5(IL-5)、IgE水平及不同病程的差异.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了支气管哮喘患者经植物血凝素(PHA)刺激的外周血单介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5水平,同时用散射比浊法进行IgE检测.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经PHA刺激的PBMC培养上清液中IL-4、IL-5及IgE较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显著性;哮喘发作期IL-4、IL-5、IgE水平较缓解期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IL-4、IL-5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不同时期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体内炎性细胞因子的变化,研究RA患者随病程进展机体内部免疫微环境的改变。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微球阵列法检测活动期(36例)、缓解期(23例)RA患者及体检健康者(对照组,30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表达水平。结果活动期RA患者IL-6、IL-1β及TNF水平高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IL-4和IL-10水平低于对照组和缓解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缓解期RA患者IL-6和IL-1β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IL-4、IL-10和TN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L-6随病程发展在后期趋于稳定外,其他4类炎性细胞因子中,IL-4、IL-10有上升趋势,IL-1β和TNF有下降趋势。结论活动期RA患者血清Th1及Th2型细胞因子存在失衡状态,以向Th1型因子偏移为主;将RA按病程划分定期检测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可为评价病情活动度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