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回顾分析上肢周围神经离断伤治疗与康复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2002-2007年共收治上肢周围神经离断伤64例,均采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修复方法有外膜缝合、束外膜缝合,术后辅以康复治疗。结果本组随访6个月-4年,神经不全断裂缝合6例8条神经均为优。神经完全断裂无缺损端端缝合58例82条,其中外膜缝合16例16条,优良率81.2%;束膜缝合23例26条,优良率78.2%;外膜加束膜缝合19例40条,优良率78.9%。结论上肢周围神经损伤,通过显微吻合,术后高压氧、神经治疗仪、神经营养药物与物理疗法综合治疗,可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马华  张澜  呼和  刘国栋 《医学综述》2013,19(8):1389-1392
小间隙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要优于断端相对旋转的传统神经外膜缝合,用小间隙桥接的缝合方法给神经一个密闭的自我选择空间,以有利于神经在此间隙内形成有效再生。自体神经外膜袖套桥接修复周围神经损伤是小间隙修复周围神经中的一种方法,自体神经外膜作为桥接物有其特有的优越性,比其他的小间隙缝合方法更容易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急诊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的疗效。方法 从 1991~ 2 0 0 0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正中神经、尺神经损伤 80例 10 6条神经。手术方法采用神经外膜缝合法、束外膜联合缝合法。神经无张力者行端端缝合、神经缺损者采用自体腓肠神经移植 ;神经干缺损者采用神经端侧缝合法。结果 对其中 6 5例 83条神经 ,经过 6个月~ 4年的随访 ,按 1954年英国医学研究院发布的感觉、运动分级标准 :优 :(>m4 s+ 3) ;良 :(s3m3) ;可 :(s2 m2 ) ;差 :(s1m1) 4级评定 ,优良率 84 2 %。结论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上肢神经开放伤 ,行急诊Ⅰ期修复 ,是提高周围神经损伤恢复优良率的有效方法 ;探索神经端侧缝合法治疗相邻神经干损伤。认为严格显微外科操作及无张力缝合神经 ,是神经再生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 从1992年~2007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80例192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组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结果 经术后18~60个月随访,优良率80.4%.结论 神经断端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其疗效;不同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修复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40例48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外膜缝合术,神经松解术,神经移植术。结果:经术后6个月-3年的随访,优良率达85.4%,效果良好,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无损伤技术,神经断端精确对合,无张力下缝合及选择好修复的时机是复周围神经损伤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支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中影响疗效的各方面的因素及临床处理措施。方法: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上肢神经损伤57例68条神经,采用神经端端外膜缝合,外膜加部分束膜缝合、束膜束组缝合、束膜缝合和神经移植、束膜松解。结果:术后经2月~10年随访,优良率838%。结论:神经断端准确对合和及早修复是提高疗效的关键;对不同的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及损伤程度不同,应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评价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缝合法修复周围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从2006年2月~2010年2月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外膜、束膜及外膜加束膜等缝合法修复周围损伤神经152例,共168条神经,对有随访结果的80例共86条神经作总结。结果:经术后6月~4年的随访评定。优良率挠神经89.47%、尺神经79.41%、正中神经76%、绯总神经67%、坐骨神经50%、其中外膜、束膜、外膜加束膜缝合法的优良率分别是82.5%、88%、86%。总优良率为79.06%。经统计学处理不同缝合法疗效间无显着性差异(P>0.05)。观察不同修复时间:3个月内、3~6个月、6~12个月及12个月以上,各组间疗效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3个月和3~6个月内修复疗效明显优于其它2组。结论:临床资料表明、无张力无创伤的显微外科技术在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中,有较大的优越性。但不同的缝合技术在本组中无显着性差异,说明应用传统对端外膜缝合在临床上目前仍是一种简单易行而实用的方法,同时应争取早期修复、尤其6个月内神经吻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论周围神经修复方法,对小间隙外膜袖缝合法的疗效进行总结.方法 神经两断端外膜下潜行游离3~4mm,适当牵拉外膜,使其突出神经纤维,于15倍手术显微镜下以针距0.5mm精密外翻缝合神经外膜,使神经纤维断端间形成2~3mm的密闭小间隙.结果 随访6~20个月,36例周围神经损伤中,优27例、良5例、差4例.结论 该法操作简单.效果良好,是周围神经修复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在修复周围神经损伤中影响其疗效的因素及处理措施。方法从1992年~2007年,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周围神经损伤180例192条神经,方法包括神经松解术、神经外膜缝合术、外膜束组膜缝合术、束膜缝合术和神经移植术。结果经术后18~60个月随访,优良率80.4%。结论神经断端精确对合和及早修复可提高其疗效;不同神经、不同的损伤平面、不同损伤程度,采用不同的缝合方法。  相似文献   

11.
周围神经损伤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周围神经损伤B超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临床已确诊为周围神经损伤的患者采取健肢、患肢同一水平对比进行B超形态学检查。将获取的正常神经和损伤神经声像图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频超声能清晰显示周围神经的细微结构,根据周围神经损伤时超声的特异性表现,能确定病损部位、范围,神经缺损的长度,能识别假性神经瘤。结论:B超为周围神经损伤提供了新的形态学诊断方法,对临床治疗和手术方案有重要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引导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阻滞在手部和前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80例拟行手部或前臂手术的病人施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根据手术范围选择相应的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利用PNS定位进行单点法阻滞,所有病人根据PNS定位的具体神经被分为正中神经组(n=30)、尺神经组(n=32)和桡神经组(n=18),分别于阻滞后5、10、20、30min评价上肢7支感觉神经的阻滞情况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达95.6%,该入路对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效果较好。3组病人的资料显示:桡神经组的疗效明显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适用于手部和前臂手术的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3.
眼镜蛇毒神经生长因子对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后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从眼镜蛇毒分离纯化出的神经生长因子 (nerve growth factor,NGF)对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后的影响。方法 制成成年猫坐骨神经损伤模型 ,损伤局部注射蛇毒 NGF 2μg/ (kg· d) ,分别治疗 10 d和 30d,并与对照组 (损伤坐骨神经 ,不给药物 )比较。结果 术后 10 d,对照组术侧远端神经纤维数量比治疗组明显减少(P<0 .0 1) ,治疗组术侧足底刺激出现早 ,肢体活动恢复快。术后 30 d,治疗组术侧远端神经纤维大量再生 ,再生神经纤维数量已明显超过对照组和术后 10 d组水平 (P<0 .0 1) ,但结构紊乱 ,轴突和郎氏结消失。术侧肢体在连续注射 NGF 16 d左右出现足底刺激反应消失 ,肢体瘫痪等改变。结论 眼镜蛇毒 NGF在神经损伤早期应用能减轻神经纤维发生的溃变 ,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与功能恢复 ;而损伤局部长时间注射蛇毒 NGF则会导致神经纤维增生过度 ,丧失传导功能  相似文献   

14.
经腋路单点法选择性臂丛阻滞的临床疗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评价外周神经刺激器(PNS)引导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阻滞在手部和前臂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9例拟行手部或前臂手术的病人施行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腋路臂丛阻滞。根据手术范围选择相应的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利用PNS定位进行单点法阻滞,所有病人根据PNS定位的具体神经被分为正中神经组(n=14)、尺神经组(n=16)和桡神经组(n=9),分别于阻滞后5、10、20、30 min评价上肢7支感觉神经的阻滞情况并对臂丛神经阻滞效果进行评价,同时观察并发症。结果 PNS引导的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的成功率达94.9%,该入路对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的阻滞效果较好。3组病人的资料显示:桡神经组的疗效明显差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 外周神经刺激器引导下的单点法选择性腋路臂丛神经阻滞是适用于手部和前臂手术的一种良好的麻醉方法,定位正中神经、尺神经可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带感觉神经的游离脐旁皮瓣提供解剖基础。方法:在20例40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测下位肋间神经形态,分支和分布规律,以及与脐旁皮瓣手术的应用解剖学要点。结果:脐旁皮瓣的感觉神经支配主要来自①第10、11肋间神经深支的前支;②第8,9,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前者穿出腹直肌鞘前叶后在深筋膜中走行较短距离,主要分布于锁中线以内腹前壁皮肤;后者穿出肌肉后在深筋膜中走行较长距离,主要分布于锁中线以外腹前壁皮肤。但两者在锁中线周围互相吻合相连。结论:可设计以第10,11肋间神经深支为神经(?)或以第8~10肋间神经外侧前支为神经(?)的感觉脐旁皮瓣。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寻找提高周围神经再生效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将神经外膜剪开剥离形成袖套状,切除部分神经束,吻合时保留约1.0mm间隙。利用该方法治疗15例,修复18条神经,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28.5岁。新鲜神经损伤11例,陈旧神经损伤4例。正中神经10条,尺神经5条,桡神经3条。结果:得到随访的患者均有明显的神经功能恢复。结论:神经外膜袖套式吻合,为神经纤维的再生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微环境,能够加快周围神经的再生,提高再生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索SD大鼠损伤坐骨神经组织中43kD蛋白的表达。方法:采用周围神经43kD蛋白单克隆抗体,以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大鼠损伤坐骨神经中相应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正常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与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在43kD处均有免疫反应阳性条带,在大鼠损伤后2周的坐骨神经远侧端组织中阳性反应产物着色较深。结论:大鼠坐骨神经组织中有43kD蛋白的表达,而损伤神经远侧端43kD蛋白表达增强。  相似文献   

18.
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的比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对神经刺激器法和异感法这两种定位方法在三点腋路臂丛阻滞中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45名拟行前臂和手部手术的病人被随机分入异感定位组(paresthesia,PAR组n=23)和周围神经刺激器定位组(peripheral nerve stimulator,PNS组n=22),分别采用异感定位法和神经刺激器定位法定位支配上肢的4支混合神经中的3支(肌皮神经、正中神经.桡神经或尺神经).将等量的2%利多卡因和0.5%布比卡因混合液40mL分别注射于3支神经周围.其中肌皮神经5mL.正中神经15mL.桡神经或R神经15mL,另5mL侵润上臂内侧的皮神经。臂丛阻滞成功被定义为注射30min后.肘部远端5支神经(肌皮神经、桡神经、正中神经、尺神经和前臂内侧皮神经)支配区域的感觉阻滞完全,比较2组在臂丛阻滞成功率、时效和并发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 PNS组的肌滞成功率要高于PAR组(95.5%对54.5%.p〈0.001).两组间差异主要由于PAR组的肌皮神经和桡神经阻滞率较低(P〈0.05).PNS组的麻醉起效时间短于PAR组(19mn对29min.P〈0.01)。两组中共有3例病人(6.6%)发生术后短暂的神经功能障碍.3周内均获完全恢复。结论 PNS法是一种良好的定位手段.将该方法应用于三点法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可获得优于传统异感定位法的效果.臂丛阻滞后神经功能障碍并不少见.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