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探索解决目前我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质量上普遍存在的“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问题的方法。通过分析指出目前我国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与质量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照搬西医的教学模式,使得基础与临床、临床与临床各科之间知识割裂,学生难以形成系统、完整的中医临床思维,导致临床能力弱化,不能正确、有效地应用中医疗法进行治疗,人才培养中医药传统特色衰减。提出在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当中通过构建“中医特色临床诊疗体系”,帮助学生形成系统、完整、规范的中医临床思维;在“只有爱中医,懂中医,才能用中医”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构建“中医临床人才素质培养体系”,将中医融入学生生活,让学生深入理解中医理论,掌握中医专业技能,让学生“受益中医爱中医”“理解中医懂中医”“三通一会用中医”,培养“心中爱中医、脑中懂中医、临床用中医”的中医药传统特色鲜明的中医临床人才。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中医人才培养的现状出发,分析现代中医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据此提出今后中医高等教育改革的三个重要方向与举措:从师承培养模式入手研究中医人才成长的规律,探索现代中医人才培养新模式;引入现代科技理论知识,寻求中医理论的突破;研究新形势下中医理论与临床技能的传授方法,逐步建立新型院校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3.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也是现代高等教育体系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伴随着现代中医药高等教育的诞生和发展,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一个与时俱进的不断探索、实践与优化的过程。我校广大干部教师秉承中医药传统,大胆开拓创新,以各级教改项目为载体,以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项目为重点,积极进行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探索、实践,形成了自己的特点,取得了积极的成果。  相似文献   

4.
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中医药卓越人才的有效途径之一。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自2006年开始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实践中不断修订导师制实施方案,完善管理体系,将导师制与师承教育、院校教育相结合,探索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为核心、符合中医药人才培养理念的高等教育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引入模式研究方法,对中医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探讨。使人们对“培养目标”、“培养规格”等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从“人才培养模式”这个层面来探讨深化中医高等教育改革,为中医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朱小平  尹思源  杜一华  李祥 《重庆医学》2015,(18):2586-2587
人才培养模式是教育质量的首要问题[1],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2]。为了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教育部、卫生部等部门达成共识开展临床医学“5+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医教协同机制,促进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衔接。  相似文献   

7.
新医科背景下,为进一步落实医教协同,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提升中医院校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湖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提出“一核心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该模式以“提升医学生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职业素养”为核心,通过“医学与思想教育、基础教学与临床、专业学习与科研、临床医学与中医”相互融合,培养“思想素质高、专业基础实、临床技能强、科研能力突出、中医情怀深”的高素质临床医学专业人才,为同类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提供理论依据和可操作性的参考,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相似文献   

8.
“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是由教育部、卫生部共同组织实施的医学人才培养重大改革项目,其目的就是要解决医学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遵循教育规律,接轨医学教育全球标准和最基本要求,培养合格的临床医生。“卓越”的内涵也不是追求高、精、尖,而是要根据医疗卫生事业不同岗位的要求,通过精英教育的途径和方式,不断推进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以适应卫生事业发展和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五年制本科教育中,学习时间与学习内容的矛盾十分突出,造成了学生人文知识缺乏,中医理论不扎实。临床技能薄弱等问题。建立新的八年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对提高中医教育质量,培养优秀中医人才,促进学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实行与综合性大学联合办学,借鉴西医八年制临床专业的培养经验,试办八年制中医教育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院校的境外及台港澳地区研究生人数逐年上升,根据其自身特点,相应调整培养方式很有必要。从加强中医经典学习、提高中医理论水平,注重临床思维培养、强调门诊轮转与跟师学习,全面提高中医诊疗技能、塑造实用型中医人才,开设名医经验讲习课、拓展中医诊疗思路与知识面,根据区域来源不同、制定差异性培养方案等方面,对中医药院校的境外及台港澳地区临床研究生培养方式与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新世纪的到来,将引领出一个全新的高等中医药教育时代。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国内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模式的转变,使我国原有的传统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受到严峻的挑战。如何顺应社会经济文化和医疗事业发展的需求,构建新世纪优秀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成为高等中医药教育改革的头等大事。我们要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审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确立适应我国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中医药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与我国医药教育资源相适应,与各类医药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的培养方案。通过优化课程结构、整合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多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努力建设优质教学基地,不断探索高等中医药教育的途径,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构筑确保实现培养目标与培养方案的教育平台。使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个性又知识全面、既有继承又能创新、既是专才又是“一技多能”的,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的,具有就业竞争力的大学生。一、高等中医药教育现状分析高等中医药教育发展至今,已有数十载。纵观几十年来高等中医药教育的历史,我们无不倍感欣慰。从传统的师承教育到现在的院校教育,无论是从人才培养的数量上还是从人才培养的目标上,都有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但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和构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方法] 梳理当前中医学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现状和培养困境,依托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平台,开展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建设和“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培养方式的探索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构建适合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培养模式。[结果] 当前中医学学术型研究生教育存在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不足和国家社会相关需求不断提高的重要矛盾,中医临床基础学科主要面临生源科研基础薄弱和导师队伍教育教学能力“偏态化”两大问题。团队所建设的中医特色“科研创新启蒙”课程能较好的完成低年级研究生“科研创新”启蒙教育,提升其基本科研能力。团队所构建的以课题组为基本单元的“导师组启发”+“研究生探索”的培养方式,能进一步提高研究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创新能力,促进优质科研成果的产出。[结论] 浙江中医药大学通过构建“科研创新”的培养模式,开设了具有中医特色的“科研创新启蒙”课程,并探索了较优的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该模式明显提升了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学术型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科研成果产出,值得进一步完善和推广。  相似文献   

13.
自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实行学位制度以来,全国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与学位授予工作正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积极而又稳步地发展,并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的中医药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随着临床类研究生培养模式探讨的不断深入,基础类、科研类研究生的培养模式的改进问题已经提到了议事日程.虽然实验研究对印证中医理论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但是处于知识爆炸的时代,要融汇东西方文化,或者大力发展东方文化,对中医提出防病治病以及保持健康的新理论,已成为21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主攻方向,同时,基础类研究生也不能脱离临床实践.因此,进一步考虑完善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临床科研技能训练等,已成为改进和探索基础类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4.
开展中医高等教育课程改革,改变学科传统教学方式,寻找新的学习方式,适应形势的变化和时代的要求。开发学生学习素质,可以进一步促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工作的开展,解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还不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突出问题,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性大学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模式。方法借鉴医学教育国际标准,实施学习、实践、探索相结合的“3+3+3”三结合的研究型教学模式。具体包括素质培养的三个三结合:①医学与理工、人文相结合;②专业教学与职业道德、医德医风教育相结合;③课堂教学与自主研学、终身教育相结合。教学模式的三个三结合:①影像与临床、病理相结合;②X线与CT、MRI相结合;③放射诊断学与超声诊断学、核医学相结合。能力培养的三个三结合:①专业理论与读片、实践相结合;②阅片能力的培养与比较影像学、循证影像学相结合;③三基知识与前沿知识、创新思维相结合。结果与结论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方案,形成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构建了医学影像学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了医学影像学专业的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实验教学是中医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方式,是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改变学生高分低能现象的重要途径。中医基础学科主要包括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等,属中医院校早期教育学科。目前中医基础学科实验教学非常薄弱,改革目前实验教学模式,加强中医基础学科实验教学,对培养高素质现代中医药人才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通过“两贯穿”、“三强化”和“四结合”的实践,即将综合素质教育、外语学习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七年教育全过程;强化基础、强化临床实践能力、强化科研能力;将专业思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相结合,人文教育与医学教育相结合,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结合,教学管理与学生个性化发展相结合,创建七年制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调研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高等中医药教育背景的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建设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通过网络调研、通讯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走访、文献检索等方式获取全国24所中医药大学/学院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资料,并对调研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全国62.5%(15/24)的中医药院校开设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本科,其中66.7%(10/15)的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实行“3+1”人才培养模式;“3+1”人才培养模式下,80%的专业课程由学校承担或学校与医院共同承担,教师结构多元化;“2+2”人才培养模式下,几乎100%的专业课程由医院检验科独立承担,教师结构单一。结论 高等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稳定;“3+1”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主流人才培养模式,学校主导的校院融合模式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较为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中医特色是中医药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师承教育是传统的中医教育模式,院校教育是目前中医教育的主渠道,两种模式各有优势和不足,两者全面融合是促进中医药教育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为了探索师承教育和院校教育相融合的有效方式,本文从临床课程改革、实践教学平台构建、师资队伍建设、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分析龙华医院以名老中医工作室为依托的中医学专业学生临床师承教育模式建设经验,实践证明,该模式既弥补院校教育的不足,又创新师承教育内涵,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20.
中医教育进入高等教育行列已有60 余年[ 1 ].作为一名从事中医教育工作的教师,同时承担中医临床诊疗工作,面对目前的现状,立足包头医学院中医学院建院以来的发展过程,进行了深入思考.中医学院自2014年建立以来,吸收和借鉴已有高等中医药院校的发展经验,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模式,以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班级制与导师制相互补充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医德与职业素质、知识积累、实践能力、中医思维、中医文化素养、创新思维等6个维度结合起来的中医培养模式[2].其中,中医思维的建立在培养中占有重要的作用[3].中医人才的培养必须以中医思维建立为基础,而中医思维之建立在院校教育体制下需要探索更多的实践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