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提高对头颅CT致密动脉征象的认识,探讨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CT征象在早期脑梗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对天津市第一医院2014年1月-2016年1月30例脑CT单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患者资料回顾性分析,患者发病3~12 h脑CT均可见一侧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发病1~2 d复查脑CT。结果 12例患者为大面积脑梗死,并有同侧侧脑室和中线结构不同程度受压移位的占位征象,其余18例患者CT复查影像与首次CT扫描比较无明显改变。结论CT扫描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并非一定是大脑中动脉栓塞,是否能确诊早期脑梗死,首先要分析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致病原因,掌握致密动脉征影像学特点。其次仔细观察CT影像是否合并岛带征、豆状核征、同侧脑沟变浅或灰白质界限消失等早期脑梗死征象。还要结合患者是否具有脑梗死特征性的临床表现,方可作出正确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讨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CTA在大面积脑梗塞的诊断方面的临床运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神经科收治的大面积脑梗塞患者36例,对所有患者的多层螺旋CT平扫及CT血管造影(CTA)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6例患者中,CT平扫阳性20例,诊断率55.6%;CT血管造影显示血管闭塞25例(大脑前动脉病变6例,大脑中动脉病变11例,大脑前、中动脉同时闭塞6例,颈内动脉末端闭塞2例),狭窄11例(大脑前动脉病变3例,大脑中动脉病变8例)。CTA诊断率100%。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与CTA诊断大面积脑梗塞,对临床具有指导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及其发病机制。方法对50例经颅脑MRA或DSA确诊的症状性大脑中动脉粥样硬化(MCASC)患者进行研究,依据其头部弥散加权成像(DWI)和T2W的改变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分型并依据分型判断其发病机制。结果50例患者共发现57条大脑中动脉狭窄或闭塞,未发现病灶的有6(占12.0%)个大脑半球,多发性脑梗死和单发脑梗死分别见于13(占22.8%)个和38(占66.7%)个大脑半球。脑分水岭梗死、流域性脑梗死、纹状体内囊梗死、半卵圆区脑梗死、多发性散在点状脑梗死(MSSI)、腔隙性脑梗死分别见于18(占31.6%)个、12(占21.1%)个、12(占21.1%)个、6(占10.5%)个、2(3.5%)个和1(1.8%)个大脑半球。结论MCASC可引起各种类型的大脑中动脉供血区脑梗死,脑分水岭梗死约占1/3,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和动脉-动脉栓塞;流域性脑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不稳定斑块继发原位血栓形成;纹状体内囊梗死约占1/5,其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多条豆纹动脉开口;半卵圆区梗死、MSSI、腔隙性梗死等也可见到但较少见。半卵圆区梗死主要发病机制为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及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是MSSI的主要发病机制,高血压豆纹动脉透明变性是腔隙性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以上梗死类型可单发或混杂多发,多发脑梗死的主要发病机制为大动脉狭窄导致低灌注、原位血栓形成、粥样硬化斑块覆盖豆纹动脉开口、动脉-动脉栓塞等多因素同时存在并混杂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屹  宋军晓 《中国保健》2009,(20):855-855
目的:利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卵巢肿瘤内血流对卵巢肿瘤的定性诊断意义。方法:对疑诊卵巢肿瘤的患者77例(其中良性55例,恶性22例)于术前行超声检查,并与术后组织病理学诊断对照。结果.55例卵巢良性肿瘤中38例(69.09%)及22例卵巢恶性肿瘤中20例(90.91%)超声均显示结构异常。当以搏动指数为1.25为卵巢良恶性截断点时,搏动指数诊断卵巢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5.45%;当以阻力指数为0.72作为卵巢良恶性肿瘤的界值时,阻力指数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86.36%;超声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为90.91%。结论:多普勒超声诊断对卵巢肿瘤性质的预测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不同部位梗死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急性梗死病例,根据梗死部位的不同分为脉络膜前动脉组、分水岭组、中央支组和主干组。梗死后4~16个月电话随访进行改良Rankin量表(MRS)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比较各组间MRS和ADL评分及高血压、糖尿病和胆固醇等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差异。根据MRS评分,将病例分成预后好组与预后差组,逐步判别分析筛查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入组88例,其中大脑中动脉中央支组22例,大脑中动脉主干组15例,脉络膜前动脉组40例,分水岭组11例。四组之间的MRS和ADL评分比较,分水岭组ADL评分最高,MRS评分最低,脉络膜前动脉组ADL评分最低,MRS评分最高(P〈0.05)。48例预后好,40例预后差。年龄和梗死部位两项指标进入判别方程。结论:不同梗死部位对大脑中动脉供血区梗死预后有影响,分水岭区梗死预后较好,脉络膜前动脉供血区梗死的预后最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探讨以小动脉病变为主要发病机制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与CT比较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利用TCD技术检测120例经CT或MRI确诊的腔隙性脑梗死患者,经颞窗探测双侧大脑中动脉、前动脉及后动脉;经枕窗探测双侧椎动脉、基底动脉;记录血流速度,观察频谱形态及监听音频变化、脉动指数及阻力指数等。结果:120例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TCD检测结果血流动力学异常109例(90.8%),脑动脉硬化112例(93.3%),血流速度正常11例(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CT/MRI显示96例(80%)梗死部位发生在基底节区和基底节合并放射冠、侧脑室旁等多发梗死灶。结论:患者同时行TCD和CT检测,对腔隙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病因和危险因素及治疗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改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慢性脑血管功能不全(CCVI)患者局部脑血流量(rCBF)及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方法对20例经头颅CT或MRI检查证实无脑组织结构异常、临床确诊为CCVI患者行SPECT显像及经颅多普勒超声(TCD)检查,分别测定rCBF、局部脑血流量降低百分比、脑动脉的平均血流速度(MV)、脑动脉搏动指数(PI)。对照组为年龄、性别相匹配的正常者。结果20例CCVI患者中,95%(19/20)患者出现rCBF减少,主要灌注降低区为额叶、颞叶、顶叶、基底节。80%(16/20)患者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加快。结论对CCVI患者进行rCBF及TCD检测,有助于观察病变部位脑血流量及血流动力学变化,对其临床早期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早期脑血流量变化可提示患者预后,为选择合理治疗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8.
潘爱华  李静 《现代保健》2009,(36):38-39
目的 探讨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的病因、发病机制与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的临床资料。结果30例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均为血压或有效循环血容量骤降所致,15例(50%)降压过猛,4例(13.3%)过度脱水,4例(13.3%)过度出汗,4例(13.3%)手术相关性低血压,3例(10%)过度利尿。患者以老年人为主。本组病例中60岁以上患者23例,占76%;26例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16例存在动脉狭窄或闭塞,22例进行TCD检查,17例存在动脉狭窄或闭塞,分别占62%、77%。结论医源性因素导致的有效循环血容量或血压骤降是脑分水岭梗死发生的始动因素,颅内外主要动脉狭窄、闭塞以及微栓塞是脑分水岭梗死的重要促发因素。及早识别医源性脑分水岭梗死,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治疗,大多数患者可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超选择应用替尼泊甙动脉化疗配合口服替莫唑胺化疗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方法:对12例手术切除后的脑恶性胶质瘤病人行替尼泊甙动脉超选择灌注及替莫唑胺口服化疗。首次化疗后6个月将计算机体层摄影(CT)或磁共振成像(MR1)显示的肿瘤体积变化及临床症状评价与化疗前相比较。结果:本组12例病人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部分缓解3例.稳定2例,恶化4例,早期死亡1例。本组病例6个月存活率91.7%,1年66.7%。结论:对手术切除的脑恶性胶质瘤病人采用替尼泊甙超选择化疗配合替莫唑胺联合化疗可提高胶质瘤病人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选择性动脉内溶栓的疗效及预后。方法: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病6h内均在CT检查、MRI+MRA及血管造影基础上接受超选择性动脉溶栓治疗。分别于溶栓前、后不同时间根据Barthel指数(BI)评分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运动功能。结果:溶栓治疗有效率达93%,显效率达76.6%,血管再通率达86.7%以上。治疗后BI评分较前增加(尸l〈O.05),NIHSS评分较前降低(尸〈0.05)。结论:超早期选择性动脉内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不仅能恢复患者脑部血流灌注、再通闭塞的血管,重建血流。而且能阻断脑梗死的病理过程。从而挽救缺血半暗带,明显改善患者的功能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脑梗死(NCI)围生期发病因素及其发病情况,便于早期防治,降低本病的发生率。方法:总结30例确诊病例的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进行围生期因素和其它可能病因分析。结果:1年内本院发现6例NCI,占同期住院患儿0.6‰。产前与产时孕妇存在高危因素占83.3%,新生儿出生窒息占30.0%。NCI合并左向右分流先心病36.7%,合并卵圆孔未闭26.7%。临床早期50.0%患儿出现阵发性惊厥,其中80.0%发生于生后72 h内。63.3%患儿缺乏定位体征,且伴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肌张力异常和(或)原始反射异常等非特异性神经系统表现。颅脑CT平扫或MRI均有阳性发现,75.0%发生于左侧大脑中动脉,而且左侧发生多与右侧,分别为73.9%与26.1%。结论:新生儿脑梗死并不少见,是新生儿惊厥早期病因之一,与围生期孕妇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窒息以及先心病等疾病密切相关,及时针对性选择头颅MRI或CT检查是早期确诊主要方法,防治围生期各种高危因素对降低NCI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诊断急性脑梗塞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发病2~24h内急性脑梗塞病人26例,先行CT平扫.后行常规MR成像及DWI检查,然后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超急性期(2~6h)脑梗塞6例,CT检查阴性,其在SE-T2WI及FLAIRT2WI序列上均未见明显显示,而DWI均显示了不同程度高信号;急性期(6~24h)脑梗塞20例,只有6例CT提示有较明确新鲜病灶.DWI对急性期脑梗塞的显示优于常规MR序列.结论:DWI对超急性期、急性期脑梗塞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能做出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彩超分析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关系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168例经过CT、MRI检查证实脑梗死患者进行彩超检查,将同期住院非脑血管疾病患者160例设为对照组,对比2组的彩超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168例患者有134例(79.76%)彩超诊断颈动脉颅外段存在不同程度的粥样硬化斑,对照组160例有6例诊断出颈动脉颅脉外段存在粥样硬化,2组彩超检出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最高的部位是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是颈总动脉。梗死灶的动脉粥样硬化程度明显高于健侧(P<0.01)。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检出率高,为了早期诊断、早期预防,临床上建议使用彩超对颈动脉粥样硬化、颈动脉狭窄筛查进行筛查。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普通CT对超急性期脑梗死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00例在发病后1~6h内应用常规CT扫描患者的临床表现和CT征象,所有病例均在发病24h后复查螺旋CT或MR证实为脑梗死患者。结果300例中出现异常征象者共有202例,超急性期脑梗死CT征象包括:脑实质局部密度轻度减低者126例,局部脑肿胀、邻近脑沟变浅、脑室变形变窄者52例,大脑中动脉密度增高者94例,豆状核密度减低108例,脑岛、最外囊和屏状核密度减低、灰白质界线模糊87例。结论超急性期脑梗死常规CT虽然征象轻微,但结合临床,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脑梗死与颈动脉粥样硬化(AS)的联系.方法 对120例脑梗死患者和120例非脑血管病进行进行颈动脉彩超检查.非脑血管病痛例中存在AS斑块的病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氯吡格雷、辛伐他汀口服,对照组给予氯吡格雷口服.结果 脑梗死组中,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的厚度、AS斑块形成以及狭窄程度与非脑血管病组相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非脑血管病有斑块者,经过半年药物干预,斑块均有一定程度减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脑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 AS是导致脑梗死发生的一个高危因素,及早进行药物干预,可以降低脑梗死的临床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李国忠 《职业与健康》2009,25(12):1330-133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的发病特点。方法对具有轻微神经系统症状的2型糖尿病患者行头颅CT扫描,选择具有阳性结果的病例记录其梗死部位及临床症状。结果38例入选病例均符合诊断标准,其中多发性梗死27例,单侧梗死11例。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无症状性脑梗死患者症状轻微,应充分提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7.
晋红勤 《现代保健》2011,(25):52-53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对96例经头颅CT或MRI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43例对照组进行颈动脉颅外段彩色多普勒检查,观察斑块情况。结果脑梗死组96例,斑块检出率为78.1%(75/96)。对照组为18.6%(8/43),脑梗死组软斑块检出率为67.3%,对照组软斑块检出率46.1%,脑梗死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颈动脉硬化斑块与腑梗死发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及110例相应年龄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斑块的发生部位及性质,血流充盈缺损及管腔狭窄及闭塞程度。结果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02例(92.72%),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8例(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均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主干,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混合斑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相关性研究中的价值。方法对110例经CT、MRI检查确诊的脑梗死患者及110例相应年龄的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进行双侧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斑块的发生部位及性质,血流充盈缺损及管腔狭窄及闭塞程度。结果脑梗死患者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02例(92.72%),对照组中颈动脉粥样斑块形成18例(16.3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死组中软斑、混合斑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梗死组颈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脑梗死组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明显多于对照组,两组对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斑块均多见于颈总动脉分叉处,其次为颈内动脉起始部及颈总动脉主干,两组对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有密切的相关性,尤其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的软斑、混合斑是造成脑梗死的重要原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脑梗死的关系研究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