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经脉、络脉、血脉有何区别,临床在诊脉的过程中,诊的是经脉还是血脉,这些问题一直有所争议,本文对三者之间的区别以及其与脉诊的关系浅谈自己的拙见。1经脉、络脉、血脉的区别1.1经脉与络脉《内经》中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1)深浅。《灵枢·经脉》中记载:"经脉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间,深而不见……诸脉之浮而常见者,皆络脉也。"指出络脉与经脉的区别在于"可见"与"不可见",即深浅。用肉眼  相似文献   

2.
《内经》中有关心、血、脉方面的论述是颇多的,如《素问·痿论》云:“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脏象论》说:“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素问·五脏生成》篇中又说:“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诸血者,皆属于心”等等。由上可知,两千年前的古代  相似文献   

3.
《素问》云:"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心主身之血脉";"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指出心的生理功能是主血脉和主神志;而病理上,亦离不开血液的生成与运行障碍以及情志思维的异常。清人江笔花著有《笔花医镜》,曾举治疗心虚、心实、心热、心寒的心部药对,据其作用之强弱而称"猛将"、"次将"。近人吕景山撰有《施今墨对药》,详细介绍了施今墨先生临床常用对药370余对,包括每对药的组成、单味功用、伍用功能、主治病症、常用剂量及临证经验,分类详尽,查阅方便。  相似文献   

4.
手少阴心经     
<正>《黄帝内经·灵兰秘典论》里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心在五脏中被称为"君主之官"是因为心主"血脉",气血能随着心脏跳动被送到人体全身各处,营养滋润整个人体,人体脏腑器官得到气血营养后就能发挥其正常生理功能。反之,人体器官得不到气血的滋养就会导致各种功能障碍,因此我们说心的功  相似文献   

5.
1气血不通是疼痛发生的基础"不通则痛"是中医学对疼痛发生机理的认识。不通指则言?《临证指南医案,胃脘病》指出"夫痛则不通,通字领究气血阴阳,通则气血不通之意"。《索问、举痛论》对诸种疼痛的机理指出:"帝日,愿闻人之五脏卒痛,何气使然,歧伯对日,经脉流引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太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脉不通,故卒然而痛"。《杂病源流犀浊,跌打闪挫源疏》指出气滞不通致病的机理为"气运平血,血本随气以周流,气凝则血也凝矣,夫至气滞血瘀则作肿、作痛"。《张氏底通》对痹痛的认识为"痛风一证《灵必…  相似文献   

6.
五脏是藏象学说的核心。肝作为主疏泄、调畅人体气机的脏器,在五脏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知医必辨》曰:“故凡脏腑十二经之气化,皆必籍肝胆之气化以鼓舞之,始能调畅不病。”由于肝主疏泄主要是保持全身气机的通畅,肝的其他作用都是在此基础上派生的,故而肝对其它四脏的影响也主要是通过这一功能实现的。1肝与心心主血脉,主藏神,肝主疏泄对心的影响也主要表现在这两个方面。一是血液运行方面,血液在脉中要正常运行,心气必须充沛。肝主疏泄的功能有推动血液正常运行的作用,能助心行血。肝疏泄功能正常,则血行循脉,若疏泄太过,则可致血上冲…  相似文献   

7.
<正>脾胃学说是中医学术思想重要的理论体系之一,它不仅在理论方面涉及的范围广,而且在临床实践上也普遍被应用,如消化系统、造血系统等方面的病变,以脾胃学说来指导临床治疗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脾阳虚则生内寒,寒凝血脉,可见心血瘀滞之胸闷刺痛心痹之证。劳倦过度,每伤及脾胃,脾虚运化无权,水湿停蓄,化为痰钦,痰阻血瘀或水停心下,阻滞脉络,脉道不通,也可促成心与血脉的病变,症见心悸、怔忡、眩晕等证"[1]。脾主运  相似文献   

8.
《内经》中"经脉"实际包含两套完全不同的脉道系统,即行气之脉——十二经脉和行血之脉——血脉。气血是分离的,气即卫气,血即营血,两者各自运行于这两套不同的脉道之中。古人误将"内视"所见的行气之脉与解剖所见的行血之脉及各自脉中的气血视为一体,导致了气脉与血脉、气与血相互混淆的错误。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黄帝内经》中有关心与脾胃之间生理上相互关联的论述,并引用《金匮要略》及医家有关脾胃功能失调与胸痹心痛的医案,阐述了心与脾胃相关。分析认为,心与脾胃相关表现在:(1)在生理方面,足阳明胃脉与心相通;胃之大络(虚里)通于心;足太阴脾脉之支者亦与心相通;而血脉是将中焦化生之"气"输送至全身的通道。(2)温养推动脉中营血正常周行的"宗气"来源于胃,化生于脾;宗气进入心脏与脉中,温养推动脉中之营血,使其正常周行。(3)脾胃中的阳气将水谷之气化生为津液,内注五脏六腑,外行四末分肉皮肤之间而不休,维持着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4)胃中水谷之气化生的"营"气,滋养心脏与血脉,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5)脾主思,思则气结,容易导致心脉痹塞。(6)足阳明胃经之主血不利所生疾病。  相似文献   

10.
刘杰 《基层医学论坛》2006,10(9):453-454
疼痛是临床常见症状,寒热虚实皆可致痛。《素问·举痛论》曰“: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经而稽迟,泣而不行,客于脉外则血少,客于脉中则气不通,故卒然而痛。”指出引起疼痛的主要原因是寒邪;而“通则不痛,痛则不通”血脉瘀滞不通也可导致疼痛。疼痛经久不愈,又会出“现久病多虚”,“久病多瘀”,故临床上某些慢性疼痛因寒瘀夹杂者多见。现在某些医者动则用寒凉清热、凉血、解毒,认为具有消炎作用,实则克伐生气,于气血的生化、运行不利。笔者在临床上运用自拟温通汤为主加减治疗部分慢性疼痛取得一定疗效,略述于下:1基本方药温通汤:黄芪5…  相似文献   

11.
心合小肠是指心与小肠生理上相互为用,经络上相互沟通,病理上相互影响。心合小肠功能正常是气血调和、心脉通畅的重要条件。若小肠"受盛化物"功能失常,则精微不生,心失所养,血脉不充,导致气血亏虚,血液运行迟缓,停滞脉中,瘀血阻滞,发为心力衰竭;若小肠失于"泌别清浊"之功,则清者不升,浊者不降,心主血脉功能失常,水液糟粕留滞脉中,浊者入血酿生痰浊、瘀血,使气血失和、脉失所养、心脉失畅,痰瘀相互夹杂于脉中,也可发为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帛书《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两部古代医书中经脉的命名、循行特点、与之相关病候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发现两部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中经脉命名相似,与经脉循行方向大体一致,《足臂十一脉灸经》与《阴阳十一脉灸经》所载疾病症候及所主疾病较为简单,而《灵枢·经脉篇》则较为系统,灸经与《灵枢·经脉篇》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3.
论中医血脉理论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内经》认识到,“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血是脉管中流动的红色液体,而心是推动血液在脉内运行的动力器官,心、血、脉共同组成了人体内的血液循环系统。因六淫外侵,七情过极,痰瘀阻滞或久病耗损引起的气输布运行障碍,升降出入之气机失常,病久不愈,痰瘀互结,渐成痼结,则气病及血,导致血脉疾病。故血脉系统可以用于解释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指导心脑血管疾病的辨证论治,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中医基础理论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风湿性心瓣膜病属于祖国医学的心痹、惊悸、怔忡、水肿等范畴。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风寒湿之邪侵入人体,而发为痹,病延日久,或仅复感受外邪,由关节肌肉侵犯血脉,遂由血脉累及心脏。出现心悸、喘息、咯血等临床表现。本病主要病理变化是心脉瘀阻。如《素间·痹论篇》说:“心痹者,脉不通……。”一、辩证施治  相似文献   

15.
张仲景在《伤寒杂病论》中虽未明言通阳之法,但后代医家多认为其已行通阳之实,在现行的相关教材中也多次提到其关于通阳法则的应用,我们以现行中医专业本科教材为蓝本,探讨中医通阳宣痹治法在《伤寒杂病论》中的应用.1 温通心阳而宣胸痹1.1 对胸痹病因病机的认识《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一条:"师曰:夫脉当取太过不及,阳微阴弦,即胸痹而痛,所以然者,责其极虚也.今阳虚知在上焦,所以胸痹、心痛者,以其阴弦故也."将胸痹病机概括为"阳微阴弦".一般观点认为,"阳微"即寸口脉沉而细,系指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阴弦"即尺脉弦紧,指阴邪内盛,水饮停聚,上泛胸中而致胸痹心痛.张仲景把病机归为"阳微阴弦",着重强调上焦阳气不足,下焦阴寒乘之,乃本虚标实之证.目前,多数医家认为胸痹病机为"痰瘀痹阻心脉"."痰瘀痹阻"理论虽然可以解释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却不能很好的解释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的心脏病.我们认为本病的根本病机是"阳气不通",一旦"阳气不通,心之推动无力"必然会导致"痰瘀痹阻心脉或经脉拘急,阳气不能濡养血脉,心失血养",正如《临证指南医案》所言:"阳气窒闭,浊阴凝痞."因此,"阳气不通"是对"胸痹"病机的高度概括.  相似文献   

16.
从瘀血论治哮喘的研究近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病因病机 古代先贤很早就对瘀血阻滞、血脉不通可以导致哮喘的发病有所认识.在《素问·痹论》中有"心痹者,脉不通……暴上气而喘"的论述;唐容川在《血证论》中更加明确地提出"盖人身气道,不可阻滞……内有瘀血,气道滞塞,不得升降而喘","瘀血乘肺,咳逆喘促","气壅即水壅,气即水故也.水壅即为痰饮,痰饮为瘀所阻,则愈冲犯肺经……是以倚息不得卧也".这些论述成为从瘀血论治哮喘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1 《内经》与《难经》中记载的十二经脉路线(1)第一种路线:《灵枢·经脉》、《灵枢·营气》等篇中记载的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终于足厥阴肝经,复还于手太阴肺经。如此存在如环无端,终而复始的经脉路线(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半向心半远心十二经脉”)。(2)第二种路线:《灵枢·脉度》篇中记载“手之六阳,从手至头……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这样,十二经脉的走向都是始于四肢末端(把这种经脉路线浅显地称为“全向心十二经脉”)。又《难经·二十三难》中记载“手三阳之脉,从…  相似文献   

18.
血证辨治     
在正常情况下,血液是在血脉内周流不息地运行。凡血液不循常道而溢出于血脉之外者,称为血证。其范围很广,任何非正常出血均属血证范围。心主血,是循环的动力;肺朝百脉,参与血液循环;肝藏血,能调节血量;脾统血,能使血液循脉运行而不外溢。气与血相依相附,气为血帅,血随气行,流于经脉,循环不息。血遇寒则凝滞,温和则流通,遇火热则洋溢妄  相似文献   

19.
《内经》“心痹”是指与心脏密切相关的疾病,包括现代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内科》教材之“胸痹”、“心痛”等病证范畴。其临床表现主要有:脉不通或脉来疾急(即脉失从容和缓等有胃气之象)、心烦、心下鼓动、气上冲胸、喘息、咽干、噫气、惊恐、心痛引背、夜卧不安等;病因则有外因  相似文献   

20.
明确宋及宋以前经脉理论的概念及历史沿革。通过考察《铜人腧穴针灸图经》中经脉理论篇文,并与《黄帝内经》《难经》等记载经脉理论的著作进行对比研究,《铜人腧穴针灸图经》经脉理论的演变主要表现为:从经脉运行"营气"转变为"血气",并濡养全身;经脉命名方式由"脏(腑)手(足)某某之脉"逐步转变为"手(足)某某脏(腑)经";继承并发展了《难经》"是动""所生病"理论;发展《黄帝内经》"人迎气口脉法";提出"任脉为阴脉之海"的概念。本文厘清了经脉理论的相关概念,澄清了宋以前经脉理论一些问题的源流,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把握经脉理论的发展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