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在早期识别儿童细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方法:随机抽取89例感染性疾病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病原学和血清学检测结果将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2例、肺炎支原体感染组30例和病毒感染组27例。患儿入院后,于次日清晨取静脉血进行血清CRP、WBC、PCT检测。观察三组患儿血清CRP、WBC、PCT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CRP、WBC、PCT水平高于肺炎支原体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支原体感染组CRP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WBC、PCT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P、WBC、PCT在早期识别儿童感染性疾病中有一定的价值,尤其是PCT,在辅助诊断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周血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中性粒细胞CD64的早期表达在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依据病原体不同,将90例肺炎患儿分为细菌感染组(30例)、病毒感染组(27例)以及支原体感染组(33例),记录患儿入院时外周血白细胞、CRP水平和CD64指数。结果:细菌感染组白细胞、CRP水平和CD64指数显著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D64指数的敏感性(93.3%)远高于CRP(76.7%);而病毒感染组及支原体感染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童肺炎细菌感染早期,外周血白细胞、CRP及CD64显著升高,以CD64最为敏感,可以作为儿童肺炎细菌感染早期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4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疑似感染性疾病患儿115例,诊断后分为细菌感染组64例、非细菌感染组51例,另选取同期正常儿童35例为对照组,检测以上儿童PCT、白细胞计数(WBC)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及非细菌感染组患儿WBC及CRP检测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细菌感染组患者PCT高于对照组(P0.05),非细菌感染组患者PCT同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细菌感染组患儿PCT、WBC及CRP水平高于非细菌感染组患儿,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79.69%,非细菌感染组患儿PCT阳性率为13.73%(P0.05)。结论:PCT可作为儿科感染的治疗效果及严重程度的评价指标,且对临床中抗生素的合理使用具有一定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在儿科感染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梅州市第二中医医院于2016年6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282例儿科感染患者资料,分为细菌感染组(151例)与非细菌感染组(131例),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儿童12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儿均单独予以胶体金定量法、乳胶免疫比浊法检测及两者联合检测,比较三组血清PCT与CRP水平及阳性率。结果:与对照组CRP、PCT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均显著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细菌感染组比较,细菌感染组PCT水平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CRP检测阳性率14.17%比较,细菌感染组与非细菌感染组91.39%、94.66%均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细菌感染组PCT检测阳性率92.72%比较,非细菌感染组与对照组的6.11%、4.17%均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CT与CRP联合应用可提高小儿感染疾病诊断灵敏度,为小儿感染性疾病临床早期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诊断中运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期间收治的60例儿童肺炎患儿,其中20例为细菌感染(细菌感染组),40例为支原体感染(支原体感染组),再选择同期来本院体检的健康儿童35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三组的hs–CRP和SAA水平,并且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三组均顺利完成检测,相比于支原体感染组和对照组,细菌感染组的SAA、hs–CRP以及SAA/hs–CRP水平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支原体感染组的hs–CRP、SAA/hs–CRP以及SAA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RP和SAA诊断儿童细菌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89,而诊断儿童肺炎支原体感染的AUC分别为0.32、0.96。结论:SAA诊断儿童细菌感染和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hs–CRP诊断儿童细菌感染具有较高的准确性,但是无法准确鉴别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应该联合检测,减少漏诊或误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联合应用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效果。方法:本研究对象是高州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1787例病毒感染患儿、1787例细菌感染患儿、1787例健康儿童,分为病毒组、细菌感染组、对照组,共计5361例,均进行SAA、PCT、CRP检验,分析比较三组的检验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的SAA、PCT、CRP水平比对照组高,病毒感染组SAA、CRP水平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另外,联合诊断细菌性感染的灵敏度为94.85 %、特异度为87.69 %、准确度为90.08 %,均明显高于SAA、PCT、CRP单独诊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小儿感染性疾病早期鉴别诊断中SAA、PCT、CRP联合应用效果显著,能确保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诊断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7.
血清C反应蛋白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霞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7):127-127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对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的临床应用。方法:检测急性呼吸道细菌感染组150例,病毒感染组140例,健康儿童120例CRP含量和白细胞计数。结果:与病毒感染组、对照组相比较,细菌感染组CRP明显升高(P〈0.01),细菌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儿童急性呼吸道感染时,血清中CRP有助于疾病的早期鉴别诊断,动态检测其变化对疗效判断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细菌感染新生儿、病毒感染新生儿各70例,分别用免疫比浊法测定SAA、hs–CRP,用荧光免疫层析法测定PCT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血清PCT、SAA、hs–CRP水平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均显著偏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细菌感染组PCT、hs–CRP阳性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而SAA阳性率与病毒感染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新生儿感染诊断中应用血清PCT、SAA、hs–CRP联合检测,价值突出,可将其当作病情诊断与判断的基础指标,其对病毒感染、细菌感染的鉴别与诊断有利。  相似文献   

9.
目的:检测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计数(WBC),探讨血清PCT、CRP和WBC在细菌性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呼吸科收治的85例细菌性感染患者作为试验组,非细菌感染患者80例作为非细菌感染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80例作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研究对象进行血清PCT、CRP及WBC的检测,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血清PCT、CRP及WBC水平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和对照组(P0.05);试验组PCT、CRP及WBC阳性率显著高于非细菌感染组(P0.05)。结论:血清PCT、CRP、WBC可以作为细菌性感染的临床诊断指标,PCT、CRP和WBC联合检测可提高准确性,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0.
摘 要目的:对淀粉样蛋白 A(SAA)、C 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联合检测诊断小儿急性期感染的价 值进行研究。 方法:选取郑州市妇幼保健院 2018 年 1 月至 2020 年 1 月期间收治的 500 例符合急性期感染诊断的患儿,其 中包含病毒感染患儿 280 例、细菌感染患儿 220 例,同时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健康体检的 100 名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对 所有儿童的血清 SAA、PCT、CRP 水平进行检测分析。 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血清 CPR、SAA、PCT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病毒感染组患儿的血清 PCT、CRP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SAA 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 PCT、CRP、SAA 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SAA、CRP 和 PCT 联合检测在小儿急性期感染诊断中具有较为显著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RP与PCT检测对肺部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临床确诊为肺部感染患者60例,进行CRP和PCT检测,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将患者主要分成细菌感染组(31例)、真菌感染组(12例)以及病毒感染组(17例)结果:入院时细菌感染组与真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相对比,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C-反应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真菌感染组以及病毒感染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前3组患者PCT水平相对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细菌感染组与病毒性感染组的PCT水平明显降低,两组与治疗前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真菌感染组相对于治疗后的PCT水平则无明显的好转,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肺部感染的患者而言,不同感染类型其CRP和PCT的升降幅度不同,通过对患者血浆CRP和PCT水平进行联合监测,并且进行动态监测加以观察水平的变化情况,能够更好的针对感染病原体进行有效鉴别,同时还能够评估抗感染药物的疗效,进一步指导临床抗感染相关治疗方案的制定,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儿童呼吸道感染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检测238例患儿初诊时和经治疗感染控制后的CRP和WBC计数,并比较其变化。结果细菌感染组CRP阳性率为75.2%,WBC计数明显升高;病毒感染组CRP阳性率为9.6%,WBC计数无明显异常;支原体感染组CRP阳性率为10.8%,WBC计数无明显异常。细菌感染组患儿经治疗感染控制后CRP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WBC则轻度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RP测定对鉴别细菌性和非细菌性儿童呼吸道感染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对疗效判断亦是较好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红细胞沉降率(ESR)在小儿发热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18例发热就诊患儿的临床检查资料,将其分为细菌性感染组(63例)和非感染组(55例),并以同期健康儿童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组间PCT、CRP及ESR水平差异。结果:细菌性感染组PCT、CPR、ESR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非感染组(P0.01);对照组和非感染组患儿PCT、CPR、ESR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红细胞沉降率诊断小儿发热疾病可有效鉴别感染原因,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降钙素原(PCT)在婴幼儿腹泻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阳春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90例腹泻婴幼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大便培养及大便常规结果分为细菌感染组483例和非细菌感染组407例,分别检测两组婴幼儿的PCT水平,比较两组婴幼儿的检测结果。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PCT检测结果(50.65±6.25)ng/m L以及CRP检测结果(4.05±1.05)mg/L均明显高于非细菌感染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PCT水平在细菌性感染与非细菌性感染腹泻患儿中有显著性差异,可作为二者鉴别诊断的标志,为临床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敏CRP,CRP联合血常规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892例儿科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采集静脉血时检测高敏CRP、CRP和血常规。结果:住院治疗感染性疾病的患儿,无论WBC是否升高,其高敏CRP多数升高。出院诊断为细菌性感染的患儿,高敏CRP、CRP增高的比例大于病毒性感染和其它疾病患儿,高敏CRP增高的比例又大于CRP。结论:高敏CRP,CRP联合白细胞有助于儿科感染性疾病的初步诊断,减少不必要的检查和抗生素的使用。  相似文献   

16.
血清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黄疸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随机选择2006年1月1日—2007年10月31日在我院新生儿科住院确诊的细菌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2例(感染组),非感染性黄疸新生儿50例(非感染组)。测定2组患儿血清CRP水平、外周血白细胞(WBC)计数,感染组治疗3 d后复查CRP,将CRP水平与WBC计数治疗前后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前感染组CRP水平明显高于非感染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感染组外周血WBC计数高于非感染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感染组治疗前后CRP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CRP检测对判断新生儿细菌感染性黄疸与非感染性黄疸及指导抗生素治疗具有较高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血清淀粉样蛋白(SAA)、血清降钙素原(PCT)和C反应蛋白(CRP)联合检测对于诊断小儿急性期感染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于佛山市南海区人民医院就诊的患儿98例进行血清学检测,将符合标准的急性期感染患儿80例作为观察组,根据感染因素分为细菌感染组42例、病毒感染组38例,对照组为同期的40例健康体检儿童。将各组受检对象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菌感染组患儿的SAA、CRP、PCT、SAA/CRP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且与病毒感染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病毒感染组各项数据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细菌感染组单一检测、联合检测的阳性率均比对照组、病毒感染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病毒感染组的阳性率虽然稍稍高于对照组,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SAA、CRP和PCT联合检测可较好地鉴别诊断小儿急性期感染的影响因素,临床阳性率高,可为临床合理用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摘 要〕 目的:评估联合检测淀粉样蛋白 A(SAA)、降钙素原(PCT)、C 反应蛋白(CRP)对预测新生儿早期感染 的价值。方法:选取江西省儿童医院 2017 年 1 月至 2020 年 12 月期间诊治的 90 例疑似感染的新生儿,根据病原微生物培 养结果将其分为感染组(43 例)和非感染组(47 例),对其均进行 SAA 与 PCT、CRP 的检测,比较两组各项指标,对感 染组患儿实施相应的治疗,在治疗 3 d 后、7 d 后分别对其进行 SAA 与 PCT、CRP 指标检测,比较其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 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感染组患儿 SAA、PCT、CRP 水平均高于非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 3 d 后感染组患儿 SAA、PCT、CRP 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且治疗 7 d 后 SAA、PCT、CRP 水平均低于治疗 3 d 后,差异具 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菌感染组患儿的 SAA 水平与病毒感染组患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细菌 感染组患儿的 PCT、CRP 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患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临床上对疑似早期感染的 新生儿进行 SAA、PCT、CRP 水平联合检测,能够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325例住院新生儿分别归入感染组(179例)和非感染组(146例),入院时测CRP、血培养、血常规,抗生素治疗3~4 d后复查上述指标,比较CRP与其他感染指标的敏感性、有效性。结果:CRP阳性率:感染组为67.6%,非感染组为28.1%。感染组CRP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感染组,两者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血培养及血常规比较,CRP诊断新生儿感染的敏感度、特异度更高。结论:CRP在细菌感染的新生儿中明显升高,CRP是一个较好的新生儿细菌感染的早期检测指标,利于指导临床,早期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联合C反应蛋白(CRP)在发热患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发热患者84例,其中细菌感染51例,非细菌感染33例,分析2组血清PCT与CRP水平。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与CRP水平均比非细菌感染组显著升高(P均0.05)。PCT与CRP联合检验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均显著高于PCT与CRP单独检验(P均0.05)。结论在临床症状为发热的患者临床诊断中,CRP与PCT联合诊断能够有效提高细菌感染的诊断准确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