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方案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治疗,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24例,但未能阻止其恶化,3例病情有进展,5例病情急变恶化,采用化疗后效果不明显。结论:联合应用马利兰及羟基脲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近期效果明显,远期疗效不甚满意。  相似文献   

2.
急性白血病中医证候分型与预后的相关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中医证候分型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对62例初治急性白血病进行中医证候学分型,并对其化疗效果进行总结。结果62例急性白血病中医辨证属气血两虚型14例(22.58%),完全缓解12例,缓解率为85.71%;气阴两虚型20例(32.26%),完全缓解11例,完全缓解率为55%;热毒炽盛型11例(17.74%),完全缓解8例,缓解率为81.82%;痰瘀互结17例(27.42%),完全缓解10例,缓解率为58.82%。结论临床完全缓解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气血两虚〉热毒炽盛型〉痰瘀互结型〉气阴两虚型,气阴两虚型和痰瘀互结型疗效明显低于其他两型(P〈0.05)。  相似文献   

3.
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1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hronic myeloid leukemia,CML)是一种获得性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本病急变期常规的治疗方法是按急性白血病使用细胞毒药物化疗,即使缓解也很快复发,预后差,在0.5a内大部分死亡。近年来,随着三氧化二砷(As2O3)治疗恶性血液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的进展,国内外将As2O3也用于治疗CML急变期,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院2002年1月-2006年3月用As2O3联合DA方案治疗CML急变期患者1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诊治特点。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60例确诊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分析患者的各种症状特点,并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和治疗。结果:32例慢性期患者中,2例死于颅内出血,30例迭临床和血液学缓解;21例急变期患者中,8例达完全缓解,3例未缓解,6例迭部分缓解,2例死于颅内出血,2例合并中枢神经系统;7例加速期患者中,2例部分缓解,5例达血液学完全缓解。结论:比较容易确诊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症状,确诊后即可给予羟基脲或马利兰进行治疗,但具体治疗过方法还要根据患者的外周血象和骨髓象的具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5.
张国敏  吴军 《国医论坛》1992,7(2):29-30
一般资料本组90例均系1975年10月至1988年8月的成年住院患者,治疗前全部经过实验室检查确诊。其中男性50例,女性40例;16~19岁12例,20~29岁14例,30~39岁22例,40~49岁28例,50~59岁12例,60岁以上2例;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急粒”)36例,急性单核白血病(简称“急单”)14例,红白血病(简称“红白”)4例,慢性粒细胞型白血病急性变(简称“慢粒急变”)16例。计非急性淋巴细胞型自血病(简称“非急淋”)70例,急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改变、观察丹参配合化疗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方法:用全自动血液黏度快测仪检测60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血液流变性,其中30例单用常规化疗,另30例在化疗同时合用丹参,治疗后6月两组患者均复查血液流变性、血常规及骨髓。结果: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经丹参及常规化疗后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全血还原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均下降,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缓解率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化疗同时配合丹参治疗能降低高黏滞血症,改善微循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的一种恶性疾病。其牦—点为体内白细胞无控制地增生,出现在骨髓、各器官组织和外同血液中,分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中最常见的有淋巴细胞型、粒细胞型、粒一单核细胞型及单核细胞型,其次为早幼粒细胞型、红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常见的是慢陛粒细胞白血病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较少见的有多毛细胞和幼淋巴细胞白血病。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发热、胸骨压痛和肝、脾、淋巴结肿大等。  相似文献   

8.
中药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宏  姚芳  张蕾 《辽宁中医杂志》2005,32(6):544-545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是一种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占所有类型白血病的第3位,占慢性白血病的90%。对于大多数无条件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的患者,如何延长缓解期,预防急变一直是治疗中的难点。本科以中药为主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取得了较好效果,且毒副作用轻微,现报道如下。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初步建立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联合强化治疗方案,得到该方案的2型糖尿病缓解率,并探讨各因素与缓解率的相关性;同时,进一步探讨中药健脾清化方在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提高缓解率方面的作用。方法观察47例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接受短期中药联合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的缓解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及组间对照分析各因素与缓解率的相关性,比较缓解组中强化结束时与随访时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中药在诱导缓解率方面的影响。结果强化治疗(11.8±2.5)d后,影响缓解率的主要因素为体重指数(P=0.044)及达标总天数与总强化天数的比值(P=0.00);强化结束时、1个月、随访期(平均6个月左右)的缓解率分别为46.8%、55.3%、53.3%:随访期中药组与对照组的缓解率分别为66.7%、44.4%。结论针对早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中西医联合强化治疗方案可使50%左右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中药对荻得临床缓解及延长密月期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及急变期,提示病情已经进入不能控制的恶化状态,此时病情凶险,预后差。本文从中医理论探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发病及恶化机制,从而对临床治疗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以提高该病临床疗效,降低疾病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正>近几10年来,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的治疗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随着诱导缓解期化疗药物的更新及化疗强度的增加,其缓解率逐渐上升,达到70%左右[1],但仍有一部分患者对一线化疗药物不敏感,同时一部分已经缓解的患者存在复发,如何进行缓解后的治疗,避免复发、争取长期存活,是目前治疗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难点。大剂量阿糖胞苷(HD-Ara-C)主要用于高危、难治性复发性白血病的诱导缓解,或对缓解后的白血病实行强化  相似文献   

12.
<正> 加速期和急变期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GL)预后甚差,目前尚我理想的治疗方法。我们在近几年应用α-干扰素(α-lFN)联合DA方案治疗加速期和急变期CGL3例,现将其疗效总结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临床及实验室资料:3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加速期1例,急变期2例,均为急粒变。其诊断均符合标准。 治疗方法:患者确诊后即予α-IFN(美国先灵葆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氢基脲治疗,观察组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疗效较明显,可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 b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3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作为临床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22例和对照组21例。对照组给予氢基脲治疗,观察组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 b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氢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疗效较明显,可在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12月~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6个月HCR和总HCR明显提高,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2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及血常规、骨髓象恢复正常所用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主要细胞遗传学反应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急变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a-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能进一步提高疗效,减轻联合用药的剂量及不良反应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崔伟广 《吉林中医药》2012,32(5):527-528
急性白血病皮肤浸润比较少见,约占整个急性白血病病例的10%左右,有个别病例是急性白血病的早期临床表现,易被忽视、误诊.有的病例是在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肝、脾浸润的基础上,合并皮肤浸润,此类型预后不良.笔者在临床实习过程中经治了1例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伴皮肤浸润的患者,现将其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白血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白血病患者中增高的状况。方法对79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进行hs-CRP检测,观察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hs-CRP增高比例,并将各型白血病hs-CRP值与正常人比较。结果79例白血病有73例增高(92.4%),增高比率由高至低依次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各种类型白血病hs-CRP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各种类型白血病患者hs-CRP均增高,hs-CRP可作为白血病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8.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hronic myelocytic leukemia,CML)是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殖形成的恶性肿瘤,我国的发病率为0.36/10万,占成人白血病的15%.以伊马替尼为代表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显著改善了CML的预后,但对于急变期CML、TKIs耐药和BCR-ABL融合基因阴性的难治患者,...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治疗Ph阳性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CML)急变期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为对羟基脲及α干扰素耐药CML急变期患者设为实验组,予以格列卫口服,持续3~12个月。同时在我院继续口服羟基脲加小剂量高三尖杉酯碱治疗CML急变期患者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血液学总有效率为83.3%,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20.0%,且不良反应轻,易耐受。结论格列卫对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急变期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副作用亦较轻,但几乎均在3~12个月后出现耐药,耐药问题有待解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型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结果与护理方法。方法:对32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型恶性血液病患者应用三氧化二砷治疗的同时给予精心护理。结果:经过治疗与护理后,所有患者骨髓像及外周血像均达到完全或部分缓解,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加强早期临床观察,做好心理护理,加强凝血功能监测,预防感染,能够降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型恶性血液病致死率,提高长期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