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君正清风痛宁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君正清风痛宁是由利君制药股份公司生产的治疗类风湿关节炎 (RA)的纯中药制剂。基础和临床研究证实 ,正清风痛宁对RA有较好疗效。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药对RA的疗效及安全性 ,我们于1998年10月~1999年6月对90例RA病人用正清风痛宁进行治疗观察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病人选择和方法1 1病人选择90例RA病人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的RA诊断标准 ,处于疾病活动期 ,其中男性14例 ,女性76例 ,其一般情况见表1。表190例RA病人的一般情况性别 (a)病程 (y)年龄 (y)病期 (例 )关节功能 (例 )男女 (x±s) (x…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非甾体类抗炎药和改善风湿病情抗风湿药物等一般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方法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压痛关节数及程度、肿胀关节数及程度、晨僵时间、类风湿因子(RF)、血沉(ESR)、C-反应蛋白(CRP)。结果:在改善RA临床症状和炎性指标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正清风痛宁注射液离子导入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使用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治疗,对照组单纯使用双氯芬酸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肢握力和晨僵时间,并对两组治疗后生化检查结果:血沉、C-反应蛋白和类风湿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肢握力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晨僵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沉快于对照组(P0.05),C-反应蛋白水平和类风湿因子滴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正清风痛宁肠溶片联合双氯芬酸钠肠溶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能显著降低疾病活动性,缓解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5.
沈凌汛  黄安斌 《医药导报》2000,19(5):450-451
我们从 1995年起 ,观察了正清风痛宁合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扑尔敏 )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副作用。1 对象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5 9例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均按美国风湿病学会(ARA) 1987年修订的类风湿关节炎分类标准确诊 ,并按ARA制订的类风湿关节炎活动度分级标准选择轻、中症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 18例 ,女 41例。年龄 2 4~ 72岁 ,平均 3 7.6岁 ,病程 6周~ 5a。1.2 治疗方法 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对象在年龄、性别 ,病情活动度等方面差异不显著。治疗组 2 7例 ,用正清风痛宁片 [白云山正清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湘卫…  相似文献   

6.
采用病人自身血对照法,选择42例经多种疗法治疗无效的重症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进行紫外线照射回输(UBI)辅以抗风湿药正清风痛宁治疗,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42例患者,其中男12例,女32例,均为我科住院病人,平均年龄40~63岁,平均病程4.64年(2月~17年),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协会1987年RA诊断标准,本组病人入院前均服用过数种甾体类抗炎药,28例服用过皮质激素,时间最长达3年,最大量为地塞米松9片/日,13例用过雷公藤(甙)片,3例用过环磷酰胺,进入本治疗时有26例仍在服用激素,全部病例关节功能均处Ⅲ期(26例)和Ⅳ(16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32例RA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每组1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甲氨蝶呤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配合定点注射正清风痛宁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晨僵持续时间、关节肿胀计数、关节疼痛计数。结果 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晨僵持续时间均短于本组治疗前,关节疼痛计数、关节肿胀计数均少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组晨僵持续时间(27.27±11.72)min短于对照组的(36.81±13.56)min,关节疼痛计数(6.01±4.36)个、关节肿胀计数(5.79±2.63)个少于对照组的(9.43±5.07)、(7.76±2.79)个,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清风痛宁定点注射配合口服甲氨蝶呤治疗RA可以减轻症状,改善临床指标,提高临床疗效,能够更好地控制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8.
周惠成 《河北医药》1999,21(4):280-281
90年代以来,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和治疗取得了进步,但目前仍无特异的有效药物。为探索RA病情缓解药(DMARDs)联合用药的治疗方法,作者于1994年开始应用正清风痛宁合氯喹治疗RA221例,并与单用正清风痛宁组120例对照观察,疗效明显,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41例患者中,男105例,女236例,男女比例为1∶225;年龄16~30岁108例,31~50岁157例,>51岁76例,中青年发病占7771%。病情分期:治疗组早期113例,中期90例,晚期18例;对照组分别为62例、54例、4例。功能分级:治疗组Ⅰ级26例,Ⅱ级108例,Ⅲ级73例,Ⅳ级14例;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对照组(20例)采用甲氨蝶呤(MTX)和柳氮磺吡啶(SASP)为主的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5%(21/22),对照组有效率为65·0%(13/2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不良反应小。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幼年特发性关节炎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宏  朱宗海 《医药导报》2006,25(1):37-38
目的观察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甲氨蝶呤(MTX)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RA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正清风痛宁20~40 mg,tid,MTX 7.5 mg,每周1次;对照组口服MTX 15 mg,每周1次,疗程均为 12周,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83.3%,对照组总有效率76.7%。治疗组和对照组血沉、C 反应蛋白、类风湿因子均值在治疗后均低于治疗前,但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小剂量正清风痛宁联合MTX治疗RA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1.
正清风痛宁和复方双氯芬酸钠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6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忠德 《医药导报》1999,18(5):309-309
近2年来我们门诊对60例患者采用正清风痛宁和复方双氯芬酸钠(扶他林)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治疗前后的实验室指标,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选择 共60例门诊患者,均符合美国风湿病学会1987年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男11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平均病程7.5年,关节功能分级级3.2%,级40.0%,级47.0%,级9.8%,82.0%血沉增快,71.0%RF( )。对照组男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9岁,病程6.8年,关节功能分级级5.0%,级41.0%,级46.0%,级8.0%,81.5%血沉增快,69.0%RF( )。1.2 治疗方法 全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来氟米特(LEF)联合甲氨喋呤(MTX)疗法与正清风痛宁缓释片与来氟米特联合甲氨喋呤疗法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活动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使用正清风痛宁缓释片60 mg,每日2次;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对照组30例使用来氟米特20 mg,每日1次;甲氨喋呤10 mg,每周1次.观察评价关节肿胀压痛数,采用目视10 cm模拟标尺法(VAS),由患者和医生评估病情的整体变化程度,测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类风湿因子(RF)等指标,同时监测患者肝肾功、血尿常规、血糖.结果:在疗程第4周,2组总疗效评价ACR50、ACR70比较差异已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联合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优于来氟米特与甲氨喋呤两药联合.  相似文献   

13.
正清风痛宁缓释片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智胜  王娜 《河北医药》2010,32(1):59-60
目的观察小剂量甲氨蝶呤和正清风痛宁联合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口服甲氨蝶呤7.5mg,每周1次,正清风痛宁60mg,2次/d;对照组30例,口服甲氨蝶呤15mg,每周1次,并于治疗后进行综合疗效评定及实验室指标检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2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自身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血沉、类风湿因子的变化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良反应治疗组8例次,对照组19例次。结论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联合小剂量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14.
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韩燕 《医药导报》2006,25(7):674-674
患者,男,23岁。因强直性脊柱炎于2004年4月6日来院就诊。患者曾有青霉素致变态反应史。给予正清风痛宁注射液(湖南正清制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批号:0306418)25mg,im。用药后约5 m in患者感觉口唇发麻,鼻腔水肿。约10m in后,伴胸闷不适,喉部似阻塞感觉,继而也现双下肢麻木,站立不稳。体检:体温36.5℃,心率60次·m in-1,血压105/70mmHg(1 mmHg=0.133 kPa),心肺听诊无异常,咽喉部水肿、鼻腔黏膜红肿,有碍发音和吞咽。立即使用地塞米松10 mg,im,观察1 h后,上述症状稍有减轻,2 h后症状逐渐消失。正清风痛宁注射液致不良反应1例@韩燕$华中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正清风痛宁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疗效及血清RANTES表达水平的变化。方法采用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雷公藤多甙治疗180例RA,每组各60例。结果正清风痛宁、甲氨蝶呤、雷公藤多甙片均可改善RA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指标、血清RANTES水平,总有效率正清风痛宁组为94.25%,甲氨蝶呤组为89.67%,雷公藤多甙片组为75.8%,正清风痛宁组与甲氨蝶呤组较雷公藤多甙组为优(P<0.05),且这两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其中正清风痛宁毒性和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正清风痛宁治疗RA疗效好、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血清RANTES表达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疗效.方法类风湿关节炎129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88例,服正清风痛宁40mg/次,每日3次,连服2月;对照组41例,服雷公藤多甙20mg/次,每日3次,连服2月,完成研究者治疗组76例,对照组31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对照组为71%,两组有显著性差异(u=2.59,P<0.01);类风湿因子(RF)阴转率治疗组为85.9%,对照组为69.6%.结论正清风痛宁与雷公藤多甙对类风湿关节炎均有很好的疗效,RF阴转率均较高,但正清风痛宁明显优于雷公藤多甙.  相似文献   

17.
中成药正清风痛宁缓释片致药疹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媄媄  柳秉苍 《海峡药学》2004,16(5):179-179
由于药店的药品另售价较医院药房便宜、且方便。许多患者根据自我症状到药店买药情况增多。尤其是中成药。大部分人认为中成药安全,副作用小。但近年来报道中草药引起的药物不良反应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8.
<正>膝骨性关节炎又称退行性关节炎、增生性骨关节炎,好发40岁以上中老年人,在骨性关节病中,仅次于颈、腰椎居第三位,四肢骨关节病中居首位。其特征是关节软骨原发性或继发性退行性变以及骨质增生[1]。由此引起关节疼痛、僵硬、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52岁。于2011年11月21日入院,临床诊断为风湿性多发性肌痛。患者2年前受凉后出现肩背肌、颈部、左下肋间疼痛,多于休息、晨起后加重,活动后缓解。2年来上述疼痛症状反复发作,曾查红细胞沉降率(ESR)90mm/h。人类白细胞抗原B27(HLA-B27)阳性,类风湿因子(RF)阴性。5年前体检发现贫血,未予诊治。  相似文献   

20.
张珺  魏蔚  姬海燕  王春梅 《天津医药》2012,40(10):1062-1066
摘要 目的:评价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检索 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等资源,纳入对比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与单用西药治疗RA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Jadad等设计的文献质量评价方法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提取相关数据,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0个RCT,包括1 365例研究对象。质量评价结果显示,所有纳入研究的Jadad评分均≤2分,为低质量研究。由于纳入研究存在一定的临床异质性,仅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西药治疗RA相比,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在ACR疗效评价指标、关节压痛数、关节肿胀数、血沉等方面显示出较优的总体趋势。结论:现有研究证据还不足以证明正清风痛宁联合西药治疗RA的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但研究结果提示其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