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杨悦  黄果  初智铭  罗玉晶  林琳 《中国药房》2008,19(28):2173-2176
目的:借鉴美国处理药品短缺问题的经验,为我国处理药品短缺问题提出建议。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方法和案例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结果: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建立了由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和法规事务办公室(ORA)负责的处理药品短缺问题的程序,可以处理不同类型的短缺问题。结论:我国政府应明确一个部门负责处理药品短缺问题,重点解决医疗必需药品短缺,当务之急是摸清药品短缺的情况。  相似文献   

2.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常用信号检测方法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榕  李林贵  孙维红  顾希  杜慧  王晓霞 《中国药房》2012,(14):1309-1311
目的:为指导临床安全、合理用药和进一步评价药品安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收集我区2007-2010年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网络ADR报告8795份,运用频数法中的比例报告(PRR)法、报告比值比(ROR)法和贝叶斯判别可信区间递进神经网络模型(BCPNN)法进行定量检测,对生成的可疑信号进行比较分析,探索以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库为基础的定量信号检测方法的运用和科学的ADR信号检测途径。结果与结论:通过对869种Drug-ADR组合和66种Drugs-ADR组合进行3种常用方法信号定量检测,发现对部分已知信号能够检出,PRR法、ROR法结果相近,BCPNN法差别较大,3种方法信号强度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我国ADR评价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研究、对比分析、数据归纳等方法,阐述荷兰药物警戒中心对ADR信号的评价方法。结果与结论:我国可借鉴荷兰药物警戒中心的ADR信号评价方法,运用各种数据分析手段,建立高质量ADR评价数据库;同时,要注重药物流行病学及统计学在ADR评价中的应用,将ADR评价方法由定性评价逐步向定量评价转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挖掘依瑞奈尤单抗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 ADR)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合理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基于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采用报告比值比法和比例报告比值法对FDA不良事件数据库中于2018年5月至2022年9月上报的依瑞奈尤单抗ADR报告进行数据挖掘,统计报告病例的性别、年龄等基本信息,对新的ADR信号进行分析。结果:以依瑞奈尤单抗为怀疑药物的ADR报告有9 890例,其中女性(6 215例,占62.84%)多于男性(845例,占8.54%);年龄主要在45~64岁;上报年份主要集中在2019年;主要上报国家为美国。共挖掘得到ADR信号53个,涉及系统器官分类13个,主要集中在全身性疾病及给药部位各种反应、胃肠系统疾病、皮肤及皮下组织类疾病和生殖系统及乳腺疾病。除说明书已经收录的注射部位反应、便秘、脱发等ADR,还挖掘出雷诺现象、心血管相关不良反应、月经异常等新的ADR信号。结论:临床应用依瑞奈尤单抗时,除药品说明书中已提到的ADR外,还应密切关注雷诺现象和月经异常现象,并对患者心血管风险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挖掘和评价抗MRSA抗生素性别差异性药品不良反应信号(ADR),为不同性别患者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调取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200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接收的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考拉宁药品不良事件(ADE)报告,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数据挖掘方法对前述药品进行性别差异性ADR信号挖掘。结果:提取FAERS数据库信息得到ADE报告万古霉素3827例、利奈唑胺6 372例、达托霉素3 454例、替考拉宁1 413例,经ROR法检测,分别得到性别差异性ADR信号3,11,6,9个。统计学分析发现,女性患者各药品ADE上报数均小于男性患者,但女性ADR信号数量及强度均高于男性。对于女性患者,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易发重症药疹及其相关ADR,如万古霉素(ROR=3.12;P=2.21×10-17)与利奈唑胺(ROR=2.62;P=8.28×10-5)诱发的药物超敏反应,替考拉宁诱发的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ROR=5.21;P=1.46×10(-6))、史-约综合征(ROR=4.54;P=6.80×10-6)等。对于男性患者,万古霉素未见ADR信号,利奈唑胺与达托霉素出现肾功能受损信号。结论: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达托霉素、替考拉宁存在性别差异性ADR信号,临床医务人员应提高对抗MRSA抗生素不良反应性别差异性的认识,避免发生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朱济广 《中国药事》1990,4(1):51-55
1989年9月20日~10月13日我参加卫生部药品审批注册考察组先后到加拿大、美国考察访问,为期24天。 在加拿大主要参观访问卫生保健部的药品处方局、非处方局、研究局(药品质量和检验方法的研究)、医疗装置局和临床药理研究基地等有关部门。 在美国参观访问食品药品管理局(FDA)的药品评价与研究中心(CDER)、医疗装置与放射保健中心(CDRH),FDA所属纽约地区办公室和设在圣诺易斯的化学药品分析实  相似文献   

7.
医疗产品的管理需要科学的方法.FDA重视采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对医疗产品进行分类监管.FDA有多个部门对医疗用品进行监管,如药品评价研究中心(CDER),器械和辐射健康中心(CDRH),生物制品评价研究中心(CBER)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初步评价塞瑞替尼上市后的安全性,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ROR)和比例报告比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2014年第2季度至2019年第3季度塞瑞替尼的不良反应(ADR)进行信号挖掘,收集主要累及系统ADR报告相关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日剂量、用药疗程,利用...  相似文献   

9.
孙苓苓  毕开顺 《中国药房》2012,(41):3847-3849
目的:为进一步完善我国药品抽验模式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美国FDA的药品监督检查与抽验机构和模式进行分析,并结合相关案例,探讨此种模式对我国的启示,并提出建议。结果与结论:我国应重视企业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检查,特别是实验室检查;药品质量抽验与GMP和《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GSP)检查结合;贯彻质量风险评价为核心的理念;对监督检查中发现有质量问题的药品应进行原因追溯。美国FDA监督检查与抽验结合的过程控制理念很值得我国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10.
摘要:目的:通过树状扫描统计量(TreeScan)挖掘鄞州区域医疗数据库的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ADR)信号,评价TreeScan方法的ADR信号检测能力。方法:选取2010~2016年鄞州区域医疗数据库中18岁以上高血压人群为研究对象,研究目标药物为他汀类药物,通过门诊处方和住院医嘱中的药品名称信息识别他汀类药物暴露情况,根据门诊和住院诊断信息《国际疾病分类》第十次修订本(ICD-10)编码识别ADR。参考国外一项系统综述总结的用于识别ADR的ICD-10编码集建立标准信号,同时通过检索已公开发表的系统综述和Meta分析及药品说明书确定标准阳性和阴性信号。采用诊断试验评价方法评价ADR信号挖掘方法的真实性,评价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正确率、约登指数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结果:共纳入224 187例研究对象,其中他汀组85 758例,非他汀组138 429例。将126种ADR作为标准信号,其中13个阳性信号,113个阴性信号。在原始数据下TreeScan一共发现29个阳性信号(P<0.05),与标准信号对比,其中9个是真阳性信号。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9.23%,82.30%,31.03%和95.88%。正确率、约登指数和AUC值3种综合性指标分别为80.95%,51.53%和75.77%。结论:TreeScan方法能够同时对大量不同水平、互相有重合的ADR进行检测,并能有效地解决多重假设检验问题。其产生的信号数量适中且假阳性较少,可以作为其他ADR挖掘方法的一种补充,为我国的药品安全主动监测提供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王郁薇  蒙龙  刘箫 《中国药房》2021,(3):328-333
目的:利用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数据库挖掘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药品不良反应信号,为其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美国FDA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数据库中于2004年1月1日-2019年12月31日上报的的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的不良事件进行...  相似文献   

12.
王育苗  李睿 《安徽医药》2021,25(8):1693-1696
目的 利用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公共数据开放项目(openFDA)检索伊伐布雷定的不良反应信号并进行评价,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比例失衡法中的报告比值比法(ROR)与比例报告比值法(PRR)对美国FDA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中自2015年4月15日至2020年11月17日的报告进行关于伊伐布雷定的数据挖掘.结果 使用ROR法和PRR法共得到63个信号,其中35个信号的不良反应未在伊伐布雷定的说明书中出现.结论 挖掘和评价基于FAERS数据库获得的伊伐布雷定不良反应相关信号,可为其临床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monitor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requirements for reporting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processing of ADR reports, and actions in response to these reports are described. FDA requires that drug manufacturers report ADRs to the FDA Division of Epidemiology and Surveillance; 90% of the ADR reports received are from manufacturers. Of the remaining 10%, one third are from pharmacists. FDA regulations were revised in 1985 to specifically define reportable ADRs and procedures for reporting; manufacturers are required to report within 15 days reactions that are serious and unlabeled. For newly approved drugs, reports on ADRs must be submitted quarterly for three years; subsequently, annual reporting is required. Any increase in the frequency of serious, labeled reactions must be reported. Serious reactions not listed in the product labeling must be reported for products marketed before 1962 for which new drug applications or abbreviated new drug applications were not filed. ADR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FDA is coded into standard terms and entered in a computerized database for evaluation by reviewers. If an important reaction is suspected, the report is entered in a tracking system for further monitoring. ADR reports may result in requirements for changes in product labeling, "Dear Doctor" letters, requirement of further study by the manufacturer, or withdrawal of the product. Information about ADRs is communicated to health-care practitioners in product labeling and in the literature. Pharmacists are encouraged to report suspected serious and unlabeled reactions to FDA so that the medical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can benefit from current information about drug safety.  相似文献   

14.
A computerized system for concurrent monitoring and reporting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s) in a university hospital is described. The program, which began in 1988, was developed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hospital's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 committee and quality assurance committee. Quality assurance nurses review patients' charts every three days during hospitalization; if an ADR is detected, the nurse completes an ADR report form. A computer database is used to sort and store 15 data elements taken from each ADR form. Individual pharmacists and hospital review committees evaluate the recorded ADRs. The database can present the data for analysis by different variables such as patient age, clinical service, and implicated drugs. Retrieval of such data permits easier evaluation of trends in ADR reports and identification of reactions that should be reported to FDA. Educational programs for staff members can be targeted to address problems occurring within the institution. During the first nine months of the program 340 ADRs were reported; 15 reports were submitted to FDA, and serious problems were reviewed at medical grand rounds. A bimonthly newsletter that reviews recently reported ADRs was begun. The monitoring program has facilitated rapid detection and evaluation of ADRs.  相似文献   

15.
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方法概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技术工作。通过对国际上发达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号的检测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药品不良反应信号检测及预警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朱向  李瑛 《中国药房》2011,(20):1835-1837
目的:为我国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安全使用与评价提供参考。方法:对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医药产品不良事件报告体系、我国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世界卫生组织和我国国家人口计生委计划生育药具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所收集到的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析,并对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的不良反应进行文献检索与分析,找出国内、外关于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类型与报告数据的差距并分析原因。结果:国内、外关于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类型、种类和报告数据方面均存在较大差距。结论:左炔诺孕酮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公众教育、发放人员的专业培训及医师对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的认知与及时处理是减少与预防紧急避孕药不良反应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挖掘和分析非布司他上市后心脏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检测2009年第1季度至2020年第4季度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中非布司他的不良反应信号,统计并分析心脏病症信号的相关信息.结果 从8282份以非布司他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事件报告中共检测出不良反应信号209个,...  相似文献   

18.
目的:挖掘、评价轮状病毒疫苗上市后药物不良反应信号,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报告比值比法、比例报告比值比法、贝叶斯法对美国疫苗不良反应报告系统中的轮状病毒疫苗不良反应信号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纳入以轮状病毒疫苗为首要怀疑药品的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报告15 417例,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