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 ,男 ,5 0岁。主诉“发作性上腹痛 4d ,加重伴血压下降 2h”。 2 0 0 0年11月 5日起 ,患者劳累后发作左上腹、脐周阵发性隐痛 ,夜间为甚。外院对症处理好转。 8日下午加重 ,伴恶心、呕吐 ,来我院急诊留观。 9日上午突发上腹部剧痛 ,以仰卧位为著 ,左侧卧位稍轻 ,伴轻度腰痛 ,血压下降。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无其他特殊病史。查体 :BPl2 0 /80mmHg ,急性失血病容 ,自主左侧卧位 ,腹部平坦 ,无肌紧张 ,上腹部压痛阳性 ,反跳痛阴性 ,未触及包块。腹腔穿刺抽出少量不凝血 (约 0 .5ml) ,B超示腹部积液 ,脾脏未见异常。诊断腹腔内出…  相似文献   

2.
正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olated 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dissection,ISMAD)是一类罕见动脉疾病,其主要危害在于肠系膜上动脉狭窄或闭塞导致小肠缺血甚至坏死、夹层动脉瘤破裂发生大出血,危及生命。目前关于ISMAD破裂治疗的报道较少,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成功抢救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女性,50岁。因"上腹部疼痛伴腰背部疼痛3 d"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的诊疗方法,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以降低误诊率。 方法:对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1992年6月—2012年6月期间病历完整的11例SMAS患者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11例中男7例,女4例,男女比例为1.75:1,以14~25岁高发(72.7%);均以上腹部饱胀不适作为首发症状就诊,伴恶心、呕吐6例(54.5%,6/11),消瘦7例(63.6%,7/11);上消化道全程造影过程中见明显肠管逆蠕动4例,出现典型“钟摆样运动”1例,4例有肠系膜上动脉压迹;CT检查中3例显示肠系膜上动脉与腹主动脉夹角明显减小(<22°);7例行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4例保守治疗失败给予手术治疗,均恢复良好。8例患者术后随访6~102个月,均无复发及其他并发症。 结论:SMAS临床上相对少见,易于误诊,应加强对本病的认识,熟悉其诊断与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Rokitansky于1861年首先报道并描述了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MAS),但是直到1927年Wilkie报道7例该病才引起人们的注意.由于此病缺乏特征性的症状和体征,许多学者认为并不单独存在此征,尤其是许多个案报道均为肿瘤、炎性包块或电解质紊乱所致十二指肠梗阻,所以认为此征是其他腹部疾病的少见表现.但是,随着放射影像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资料证实存在SMAS.尽管此病发生率很低,但有潜在的严重消化功能障碍并发症及顽固性脱水、恶液质,甚至因误吸而致死,故应早期作出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蒋米尔 《临床外科杂志》2011,19(10):663-665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 sydrome,SMAS)是指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或其分支(结肠中动脉为多见)压迫十二指肠水平部引起的急、慢性肠梗阻征象。有时候急性梗阻可引起急性胃扩张,又称为十二指肠动脉压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6.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附4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附45例报告)中山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510080)唐光佐,董文广,黄奕华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文献中亦称Wilkie病。本病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为肠系膜上动脉从腹主动脉分出之部位过低;肠...  相似文献   

7.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32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又称良性十二指肠淤滞症,亦称Wilkie综合征、抛弃综合征(cast syndrome)等,于1842年被von Rokitansky首次描述.临床较为少见,多见于瘦长体型青、中年女性,可能有一定家族遗传倾向.我院1985年2月-2000年10月共收治32例,现分析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8.
探讨肠系膜上动脉闭塞的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回顾性分析1999~2010年收治的1 2例肠系膜上动脉(SMA)急性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 1例有明显的诱因,包括心房纤颤、高血压、糖尿病等;2例行导管溶栓、支架植入,8例行坏死肠管切除术,2例放弃手术.术后均行肝素抗凝治疗.死亡8例,病死率为66.7%.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提高SMA急性闭塞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21岁。因持续发热1个月,经超声心动图(UCG)检查诊断为感染性心内膜炎(IE)。因患者逃避手术离家出走3个月后,出现心累、气促不能平卧而再次入院。查体:心界弥漫性扩大,主动脉瓣、二尖瓣听诊区闻及3/6级收缩期和舒张期杂音,水冲脉(+)。UCG提示:左心室增大,二尖瓣和主动脉瓣增厚扩张伴赘生物形成,前瓣和无冠瓣穿孔伴反流。血培养有金黄色葡萄球菌生长,对多种抗生素均不敏感。血红蛋白70g/L,中性粒细胞0.85。给予稳可信控制感染,输血,纠正心力衰竭。于2003年9月1日在体外循环下施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0.
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1997年9月至2006年6月诊治的7例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以反复呕吐为主要症状。X线钡餐检查均可见十二指肠第3段钡剂通过障碍。4例行非手术治疗,3例治愈,1例症状明显减轻,随访6个月至3年均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3例行手术治疗,均治愈。结论儿童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有其自身特点,治疗应首选非手术疗法.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选择简单有效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1.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2.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是指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水平段引起的恶心、呕吐和腹胀等临床症状;X线钡餐造影结合CT是主要的检查方法;治疗方法首选十二指肠空肠吻合术,腹腔镜手术得到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的临床特点及治疗策略。方法:对1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14例,介入下单纯溶栓、抗凝治疗2例。结果:16例中死亡5例,死亡原因为多脏器功能衰竭;治愈11例,随访期间3例失访,其余无再发本病。结论:对于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应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以求早期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肠系膜上动脉栓塞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4,1(3):201-204,i003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急性肠系膜上动脉缺血(acute mesenteric ischemia,AMI)的诊断方法及治疗策略.方法 16例AMI患者,15例行开放手术治疗,1例行肠系膜上动脉(superior mesenteric artery,SMA)置管溶栓术.结果 本组16例中死亡8例,总体死亡率50%.发病16h内手术或介入治疗者6例,全部存活,发病16h后手术者10例,2例存活,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P=0.0009).结论 提高AMI存活率的关键是早期诊断,及时处理.综合应用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方法早期诊断,术中应注意恢复SMA血供,处理好切除全部坏死肠管和尽量保留有活性肠管之间的关系,减少术后出现短肠综合征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17.
治疗严重烧伤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五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自 1990年 1月 1997年 12月共收治了烧伤患者 3946例 ,并发肠系膜上动脉综合症者 5例 ,其发生率为0 12 %。 5例均获治愈 ,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5例均为男性 ,年龄 2 85 5岁 ,烧伤为 33% 75 %TBSA ,Ⅲ度 11% 2 6 %TBSA。出现并发症时间在伤后 2 0 36d。 5例在发病前均经历了 12次手术。且病程中有高热等症状 ,至发病时消瘦均非常明显。临床表现为上腹饱胀 ,胃型 ,下腹凹陷 ,伴随恶心呕吐 ,呕吐物为深绿色 ,每天量达 2 0 0 0 42 0 0ml。其中 1例呕吐物初呈咖啡色 ,隐血试验强阳性 ,以后逐转为棕绿色。 5例中…  相似文献   

18.
19.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是一种临床罕见病,其症状、体征无特异性,常易误诊、漏诊。随着近年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其检出率逐年提高。本文主要对ISMAD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分型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背景与目的 肠系膜动脉瘤是一种罕见的疾病,大部分患者确诊时动脉瘤已出现破裂大出血,病情危重,治疗风险大。本文回顾性分析肠系膜动脉瘤破裂患者的病例特点,探讨该疾病诊断和治疗方式的选择。方法 回顾性分析于2016年1月—2020年12月在湖南省郴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管外科收治的8例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情况。结果 8例患者行腹部CTA或腹部增强CT明确诊断为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均行急诊手术治疗,其中6例行腹腔动脉造影+栓塞术;1例因腔内治疗失败后选择行开放手术;1例首选开放手术。8例患者均抢救成功,3例患者腔内治疗术后出现腹痛腹胀,药物保守治疗好转;1例患者开放手术术后出现创伤性胰腺炎,予以药物治疗治愈。所有患者住院期间均无再出血、肠缺血、肠坏死等并发症与再次手术。8例患者均随访12个月,患者正常饮食后无腹痛腹胀不适,无再次出血;复查腹部增强CT或CTA提示动脉瘤栓塞良好,血肿明显吸收。结论 临床医生要提高对肠系膜动脉瘤破裂出血疾病的认识和警惕,及时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治疗方案可分为开放手术和腔内治疗,均安全和有效,术前应根据患者病情、瘤体位置和形态决定具体手术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