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变化与冠状动脉病变部位的相关性,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行运动平板试验及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根据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得主要病变血管将患者分为右冠组11例、左前降支组21例及回旋支组18例,分别对三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所得结果进行分析,对比各组患者运动平板试验中ST段改变导联的差异.结果 右冠组: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改变者明显高于其他导联ST段改变者;左前降支组:前壁导联(V4-V6)ST段改变者明显高于其他导联ST段改变者;而回旋支组各导联ST段改变者未见统计学差异.三组间比较,ST段改变导联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 运动平板试验的心电图可对冠状动脉病变进行大致定位,临床可参考治疗.  相似文献   

2.
平板运动试验在诊断左主干病变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华  温静  程翠玲  陈玉嘉 《北京医学》2005,27(7):417-419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在运动中的心电图改变及临床特征.方法采用活动平板运动试验(TET)和冠状动脉造影(CAG)对比的方法,对8例门诊疑诊冠心病、活动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1周内做冠状动脉造影,以冠状动脉内径狭窄≥50%为阳性.结果运动中及运动后即刻,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心绞痛症状,6例出现各种室性心律失常;心电图表现:6例为V2~6导联、2例为V4~6导联ST段水平或下斜型压低,8例均有下壁导联(Ⅱ、Ⅲ、aVF)ST段不同程度的压低.CAG中2例为LM病变,6例为LAD和LCX近端病变(双支病变).结论运动中V2~6、Ⅱ、Ⅲ、aVF导联ST压低及aVR导联ST抬高是预测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及左主干等同病变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3.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与梗死相关动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启华  刘亚娟 《中外医疗》2008,27(10):23-24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IMI)的心电图对判断心肌梗死相关动脉及位置的作用.方法 对75例AIMI患者的冠脉造影(CAG)及18导联心电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右冠状动脉(RCA)病变者53例,其中50例(94.3%)ST段抬高Ⅲ/Ⅱ>1;47例(88.7%)STV,压低/ST Ⅲ抬高≤1.2.而回旋支(LCX)病变者22例,其中18例(81.8%)ST段抬高Ⅲ/Ⅱ≤1;16例(72.7%)STV3压低/ST Ⅲ抬高>1.2.RCA近中段病变者34例中,29例(85.3%)STV3压低/ST Ⅲ抬高<0.5;RCA远段病变者17例中,13例(76.5%)0.5导联ST下移与Ⅲ导联ST抬高数值的比值对判断下壁心梗的相关血管和闭塞部位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TroponinI,cTnI)水平与心电图ST段移位和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对92例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于入院后12h内取静脉血用酶联免疫法测血清cTnI浓度,同时做12~18导联心电图,计算ST段缺血性下移程度,92例患者按Judkins法行冠脉造影术。依据cTnI>0.04ng/ml为阳性分为cTnI阳性组和cTnI阴性组。分析cTnI水平与ST段移位及冠状动脉病变之间的关系。结果: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肌钙蛋白I阳性组ST段压低程度较阴性组明显(P<0.005)。血清cTnI阳性组的复杂病变和重度病变多于cTnI阴性组(P<0.01)。结论: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血TnI水平与ST段压低程度、冠脉病变稳定性及程度相关,血TnI水平的升高可作为识别冠状动脉不稳定病变评价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导联ST段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36例急性前壁心肌梗死 (AAMI)和 2 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AIMI)患者 ,对梗死区与非梗死区导联ST段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作相关分析。 结果 AAMI有下壁导联ST段压低中Ⅰ、avL导联ST段抬高占70 .5 9% (P <0 .0 1) ,左前降支近段病变占 76 .4 7% ,而冠脉多支病变与ST段压低差异无显著性。AIMI组Ⅰ、avL导联ST段压低占 71.4 2 % ,冠脉多支病变中Ⅴ4~Ⅴ6导联ST段压低占 5 2 .17% (P <0 .0 1)。 结论 AAMI或AIMI时Ⅰ、avL与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与压低呈对应“镜像”改变 ;AAMI时下壁导联ST段压低 ,病变多位于左前降支近段 ,梗死面积大 ;AIMI时Ⅴ4~Ⅴ6的ST段压低则反映冠脉多支病变。AMI的ECG早期鉴别诊断有助于识别高危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平板运动试验诱发ST段改变在冠心病诊断中的意义.方法总结119例住院行平板运动试验和冠脉造影的疑诊冠心病患者,根据平板运动试验诱发的ST 段改变可将全部患者分为ST段抬高组和ST段压低组.比较两组冠脉造影阳性率和血管病变受累支数比率.结果119例平板运动试验阳性者中ST段抬高者7例,ST段压低者112例.ST 段抬高组的单支、双支血管病变支数比率与ST 段压低组无显著性差异,而ST 段抬高组的三支病变受累支数比率显著高于ST 段压低组(71.4% VS 9.8%,P=0.001).结论临床需高度重视平板运动试验中引发的ST 段抬高的患者,警惕患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7.
动态心电图对病变冠脉及狭窄程度的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 12导动态心电图 (12导Holter)对冠心病 (CHD)患者病变冠脉及狭窄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 87例拟诊为冠心病的住院患者 ,同期内 (间隔 <1周 )分别接受冠状动脉造影 (CAG)和 12导Holter检查 ,以CAG作为对照 ,对 12导HolterST段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①单支组ST段压低幅度、持续时间在冠脉狭窄≥ 75 %组较冠脉狭窄 5 0 %~ 74 %组增大 ,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②单支组LAD病变 16例 ,ST段压低表现在V4~V65例 ,ⅡⅢavFV5V611例 ;RCA病变 8例 ,ST段压低表现在ⅡⅢavF 1例 ,ⅡⅢavFV5V67例 ;LCX病变 1例 ,ST段压低表现在V5V6。结论 根据ST段压低出现导联、压低幅度和持续时间 ,可以对病变冠脉及病变冠脉狭窄程度进行初步的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意义。方法 从我院387人平板运动试验阳性中选取恢复期ST段压低者30例为Ⅰ组;选取我院体检或因其它疾病住院的老年人20例为Ⅱ组,按标准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结果 Ⅰ组冠状动脉病变25例,冠状动脉正常5例;Ⅱ组冠状动脉病变4例,冠状动脉正常16例。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为86.2%,特异性为76.2%,阳性预测率为80.3%。结论 平板运动试验恢复期ST段压低对诊断冠心病有重要价值,其敏感性、特异性均明显高于传统的ST段压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将不同部位急性心肌梗死心电图与冠脉造影进行比较分析,从结果中寻找与病变相关的心电图改变,并评估其诊断价值。方法:对首次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伴有ST段改变患者40例进行定位心电图与冠脉造影结果分析,研究急性心肌梗死相对应导联的改变。结果:前降支病变心电图Ⅰ、aVL、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回旋支病变心电图Ⅱ、Ⅲ、aVF、V3~V5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Ⅲ、aVF、V1~V3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前降支合并回旋支病变心电图Ⅰ、Ⅱ、Ⅲ、aVL、aVF、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前降支合并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Ⅲ、aVL、aVF、V2~V4导联改变最为明显;回旋支合并右冠脉病变心电图Ⅱ、aVF、V2、V3、V5导联改变最为明显;三支病变心电图Ⅱ、Ⅲ、aVF、V2、V3导联改变最为明显。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电图定位效果比较好,特别是对前降支、回旋支、右冠脉单支病变判定性强,值得作为临床诊断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分析老年人群行平板运动实验对提高冠心病诊断的意义,收集45例年龄在7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行平板运动的数据,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和病变累及血管数目进行分组。分析各组平板运动实验数据与冠心病诊断的关系。结果显示: 年龄在70岁以上老年人群中,女性人群行平板运动实验的准确度、阳性预测和阴性预测高于男性;冠心病组的心血管危险因素高于无冠心病组;真阳性组心电图ST段压低幅度大于假阳性组;三支血管病变组危险因素最多,目标心率达标率最低,ST段压低幅度最大(P<0.05)。研究提示, 70岁以上老年患者行平板运动实验多个参数可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杨柳  何国祥 《重庆医学》2003,32(2):206-207
目的 探讨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范围与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 临床患者447例,对其造影结果与造影前活动平板试验结果进行对照分拆。结果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诊断的敏感性90.32%,特异度为19.64%;阳性预演值为65.12%,阴性预测值为55.00%。冠状动脉多支病变S—T段下移程度较革支病变严重,S—T段下移出现时间早,持续时间长,且运动负荷量较小;运动中、后S—T段缺血性下降>0.1mV的导联在Ⅱ、Ⅲ、avF、V4、V5、V6出现频率高。结论 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狭窄病变范围与程度真有较好的预测诊断价值;但S—T段阳性出现的导联与冠状动脉分支病变无明显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12.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5岁。糖尿病史6年,持续性胸痛4 h于2009年10月13日入院。血压95/64 mmHg,心肺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示:V1~V3导联ST段抬高呈单相曲线,V4~V6、Ⅱ、Ⅲ、avF ST段水平压低0.1~0.4 mV,aVRST段抬高0.1 mV。入院诊断:冠心病,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考虑前降支近段或左主干病变)。行急诊冠脉造影,有创血压监测为70/40 mmHg。立即予主动脉内气囊反搏(Datascope CS100)支持。造影示:左主干  相似文献   

13.
李中原  王守辉 《中外医疗》2010,29(27):178-178
目的探讨冠脉三支病变心电图特点并进行分析。方法 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冠脉三支病变患者98例经冠脉造影明确诊断,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进行观察。结果 98例经冠脉造影明确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均进行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4例心电图正常占总例数4.08%;94例有2个以上导联的心电图异常占总例数95.91%;V4-5,6例;Ⅱ、Ⅲ,4例;Ⅰ、avL,5例;V4~6,5例;V1~3,7例;Ⅰ、avL、V2~6,13例;Ⅰ、avL、V2~4,10例;Ⅰ、Ⅱ、Ⅲ、avL、avF、V2~4,10例;Ⅱ、Ⅲ、avF、V1~4,15例;Ⅱ、Ⅲ、avL、avF、V1~2,13例。结论冠脉三支病变患者心电图异常率较高,在早期就有心电图改变;对临床上心电图异常表现较为复杂和存在多个导联异常的患者应考虑冠脉三支病变;无法从心电图异常上进行单支或多支病变的进行区别和诊断,临床症状较重,心电图表现多个导联异常的冠心病患者应及早进行冠脉造影,以明确冠脉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心电图ST段改变与相关冠状动脉阻塞的关系。方法 :对 4 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对比分析。结果 :4 2例右冠状动脉阻塞者 ,ST段抬高Ⅲ >Ⅱ ,压低aVL >Ⅰ ;6例右回旋支阻塞者 ,V4 导联ST段压低 ,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 >0 .5 ,ST段抬高Ⅰ >aVL ,压低Ⅱ >Ⅲ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电图ST段抬高Ⅲ >Ⅱ ,ST段压低aVL >Ⅰ ,诊断右冠状动脉阻塞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V4 导联ST段压低与Ⅲ导联ST段抬高比值 >0 .5 ,ST段抬高I >aVL ,ST段压低Ⅱ >Ⅲ是诊断左回旋支阻塞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胸前导联心电图变化与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造影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103例,并依据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和持续时间分为四组,统计各组患者不同血管病变例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对比.结果 胸前导联ST段压低持续时间不足48小时与持续时间超过48小时患者造影结果对比、胸前导联ST段压低小于2mm与大于等于2mm患者造影结果对比:仅右冠脉病变及仅左回旋支病变例数差异无显著性,右冠脉或左回旋支合并左前降支病变例数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下壁心梗患者若胸前导联ST段压低幅度较大,且持续时间较长,则右冠脉或左回旋支合并左前降支病变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AMI)时体表心电图改变与罪犯血管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改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结果(1)STⅡ/Ⅲ比值<1预测右冠状动脉(RCA)为罪犯血管的敏感性为90%,特异性为93%。(2)STⅡ/Ⅲ比值=1预测罪犯血管为左回旋支(LCX)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0%。(3)I导联ST段位于等电位线预测病变血管为LCX的敏感性为87%,特异性为76%。(4)I导联ST段压低预测RCA病变的敏感性为76%,特异性为93%。(5)STⅡ/Ⅲ=1并V6导联ST抬高预测LCX病变的敏感性为40%,特异性为100%。(6)STⅡ/Ⅲ<1并V6导联ST段下降预测RCA病变的敏感性为29%,特异性为100%。结论STⅡ/Ⅲ≥1,I导联ST段位于等电位线及V6导联ST段抬高有助于预测LCX病变;而STⅡ/Ⅲ<1,I导联ST段压低及V6导联ST断压低有助于预测RCA病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下壁心肌梗死(IAMI)患者胸前导联ST段改变与冠状动脉(冠脉)病变的关系。方法根据所选患者心电图胸前导联的ST段改变,将52例IAMI患者分为ST段正常组、ST段抬高组及ST段压低组,对所选患者进行选择性冠脉造影并比较各组患者冠脉病变情况。结果 ST段正常组18例,冠脉呈单支病变16例(88.9%),多支病变2例(11.1%);右冠脉远段病变10例。ST段抬高组13例,冠脉呈单支病变9例(69.2%),多支病变4例(30.8%);右冠脉近段病变6例,左前降支近段病变3例。ST段压低组21例,冠脉呈单支病变6例(28.6%),多支病变15例(71.4%);右冠脉远段病变11例,左前降支远段病变8例,回旋支远段病变6例(多支病变时,例数计算有重叠)。结论 IAMI伴胸前导联ST段压低者多提示冠脉多支病变,且远段病变多见;ST段抬高者多提示右冠脉及左前降支近段病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肺栓塞(APE)患者的心电图ST段压低情况。方法于治疗前采用心电图检查本院2008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收治的137例APE患者,分析总体不同导联(Ⅰ、Ⅱ、Ⅲ、aVR、aVL、aVF、V1、V2、V3、V4、V5和V6)的ST段压低情况,并统计不同肺栓塞面积的ST段压低分布情况及心电图表现。结果137例中共有78例患者出现ST段压低(56.9%),累计605个导联ST段压低,范围为0.05~1.4 mV,以0.1~0.5 mV为主,其中V4导联的发生率最高,其次依次为V3、V5、V2、V6、Ⅱ、aVF、Ⅰ、Ⅲ、Ⅵ和aVL。大面积组在Ⅲ、aVL、V1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上高于其余两组(P<0.05),aVF、V6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高于小面积组(P<0.05),V2导联的低于次大面积组(P<0.05);次大面积组在aVF、V2、V6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均高于小面积组(P<0.05)。不同栓塞面积P波电压、P波时限和PR间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PE患者ST段压低的发生率较高,且不同栓塞面积在具体导联ST段压低的发生率和心电图表现上有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入院心电图对心肌梗死患者多支冠脉病变诊断价值.方法 整群收集2013年2月—2014年12月该院急诊科就诊的220例前壁STEMI患者,患者均接受心电图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分为下壁导联ST段抬高组68例,下壁导联ST段降低组152例.分析两组患者中心电图特征在单支冠脉病变和多支冠脉病变中的分布差异情况.结果 下壁导联ST段降低时,aVL、V6导联出现ST段降低与多支血管病变明显相关,这种心电图特征所占比例在累及左前降支的多支病变患者中明显高于单支病变患者(P<0.05).当下壁导联ST段抬高时,各导联心电图特征在单支病变和多支病变中的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入院心动图变化对AMI患者多支冠脉病变具有一定的预测作用,通过下壁导联ST段改变可一定程度反映梗死相关动脉是左前降支或回旋支,还是右冠脉主干中之一.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活动平板试验对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32例临床可疑冠心病的患者活动平板试验结果与冠状动脉造影作对照。结果:活动平板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81.9%、特异性71%、准确性78.8%。这与文献报告的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相似,显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相应心肌在活动平板试验中ST-T改变有良好的相关性。活动平板运动试验中ST段压低出现越早,ST段压低程度持续时间越长,出现ST段异常的导联数目越多,常反映出冠脉狭窄程度越重。即活动平板试验强阳性,可反映出多支病变和左主干病变,本组两支及三支病变者,活动平板试验阳性结果分别为93.3%和1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