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清脑钠肽(BNP)、甲状腺激素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5年12月心内科住院收治的80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测定患者血清脑钠肽、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左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心功能Ⅱ级(19例)、心功能Ⅲ级(28例)、心功能Ⅳ级(33例),根据住院期间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非心血管事件组(n=26)和心血管事件组(n=54),比较各组间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心功能Ⅱ级组比较,Ⅲ级、Ⅳ级组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T3、FT3、FT4、LVEF明显降低(P0.05);与心功能Ⅲ级组比较,Ⅳ级组患者BNP水平明显升高,T3、FT3、FT4、LVEF明显降低(P0.05);非心血管事件组患者BNP水平显著低于心血管事件组,T3、FT3水平显著高于心血管事件组(P0.05);LVEF与BNP呈负相关(r=-0.512,P0.05),与T3、FT3呈正相关(r=0.422、0.231,P0.05)。结论血清脑钠肽、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高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与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 BNP)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鄢陵县中心医院收治的高龄CHF患者74例,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对照组(Ⅱ、Ⅲ级)与观察组(Ⅳ级),各37例;依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血管事件,分为事件组(19例),非事件组(55例)。测定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及血浆NT-pro BNP水平,并研究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 BNP与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事件组相比,事件组FT3、T3均较低,血浆NT-pro BNP水平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及血浆NT-pro BNP与高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具有明显相关性,动态监测TH和NT-pro BNP可作为判断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指标。  相似文献   

3.
杨晓明  林治瓯 《现代实用医学》2014,26(11):1368-1369
目的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脑利钠肽(BNP)水平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与BNP的相关性。方法比较分析58例心功能Ⅱ~Ⅳ级患者(CHF组)和58例心功能正常患者(对照组)血清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总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素(TSH)及BNP水平。结果两组T4、FT4和TSH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CHF组T3和FT3均较对照组低(均P〈0.05),BNP较对照组高(P〈0.05)。且心力衰竭程度越重,T3和FT3的水平降低越明显,而血浆BNP水平升高越明显。结论 T3、FT3及BNP可作为反映CHF严重程度和预后的临床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变化和心功能的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CHF患者36例(CHF组)和健康对照组23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四碘甲状腺原氨酸(T4)、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及促甲状腺素(TSH),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心排血量(CO)、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容积(LVESV)。结果:CHF组T3水平和LVEF、CO明显低于对照组,rT3和LVEDV、LVESV显著升高,且随着心力衰竭程度加重,其变化越明显。结论:TH变化对CHF患者心功能损害程度、治疗及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陈严  王丹 《浙江医学》2019,40(4):332-336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载脂蛋白A-1(ApoA-1)水平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及其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130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3组,观察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ApoA-1、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的水平,并与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CHF患者ApoA-1与BNP、LVEF、心功能分级之间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随访2年后,记录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或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的发生情况。随访期间发生心血管事件者定义为心血管事件组,反之为非心血管事件组。对心血管事件组与非心血管事件组间ApoA-1、BN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LVEF水平进行比较,分析ApoA-1与CHF预后之间的关系。采用ROC曲线分析ApoA-1对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随着心功能分级递增,ApoA-1水平递减,BNP水平递增,LVEF水平递减,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ApoA-1与心功能分级呈负相关(r=-0.470,P<0.05),与BNP呈负相关(r=-0.416,P<0.05),与LVEF呈正相关(r=0.539,P<0.05)。随访2年后,130例患者中4例失访。心血管事件组ApoA-1、LVEF较非心血管事件组低,BNP、LVEDd较非心血管事件组高(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HF患者心血管事件ApoA-1预测的AUC=0.832,95%CI:0.770~0.894,灵敏度75.4%,特异度82.0%。结论CHF患者血清ApoA-1水平降低,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相关,能较好地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对于病情评估及预后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甲状腺激素(TH)变化对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采用微粒子化学发光法测定老年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入院时、治疗1周、随访24周时血清TH水平,心脏超声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结果血清游离T3(FT3)及游离T4(FT4)随心功能减退而降低,不同心功能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TSH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入院及治疗1周时FT3、FT4与LVEF、LVDd呈正相关,并与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呈正相关。随诊24周,因心力衰竭死亡及再入院患者血清FT3及FT4明显低于均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清FT3和FT4水平与心功能状况密切相关,动态监测血清TH变化可以作为判断老年人CHF严重程度及估计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的情况及其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运用化学发光法测定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65例和对照组30例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结果心力衰竭患者与对照组比较,T3、FT3、T4、FT4及TSH均显著降低(P〈0.01或〈0.05),且心力衰竭越重,降低越明显,T3、FT3在心功能Ⅱ级就开始明显下降,而T4、FT4及TSH只有达Ⅲ级才明显下降。心功能Ⅳ级与Ⅱ级比较,T3、T4和FT3均显著下降(P〈0.01)。T4、FT4降低或合并TSH降低者,病死率高。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中低T3低T4综合征可视为预后不良的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109例CHF患者和32例对照组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并比较。结果 ①CHF患者与对照组比较,血清T3、T4、FT3,均降低(P〈0.05或P〈0.01),FT4、TSH无明显变化(P〉0.05);②T3、T4、FT3,随心衰程度加重逐渐降低(P〈0.05或P〈0.01);③ TSH在心衰各亚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常伴有正常甲状腺功能病态综合征,其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程度与心衰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CHF)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0例体检正常者和5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衰治疗前后的血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素(T4)、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及促甲状腺素(TSH)水平。比较两组间的差异,并对CHF患者进行亚组分析。结果CHF组T3、FT3较对照组下降,且慢性心衰组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T3、FT3水平逐渐减低;T4、FT4、TSH两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抗心衰治疗后T3、FT3水平明显上升(P<0.05)。慢性心衰组患者血清中T3、FT3的水平与心衰程度呈负相关关系。结论CHF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变化,对判断其心功能损害程度和预后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背景 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参与了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病理过程,而目前国内对伴正常甲状腺病态综合征(ESS)的CHF患者的远期预后研究甚少。目的 探讨ESS对CHF患者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6月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吴淞医院心内科住院的CHF患者304例。将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1.01 nmol/L和/或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3.28 nmol/L的患者纳入ESS组,T3为1.01~2.48 nmol/L及FT3为3.28~6.47 nmol/L的患者纳入甲功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出院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年6月,观察主要终点是全因死亡(包括因心力衰竭死亡和非心源性死亡),次要终点是因心力衰竭再入院。依据患者存活情况将患者分为存活组与全因死亡组,再将全因死亡组分为心力衰竭死亡亚组和非心源性死亡亚组。比较存活组与全因死亡组、存活组与心力衰竭死亡亚组和非心源性死亡亚组甲状腺激素〔T3、FT3、甲状腺素(T4)、游离甲状腺素(FT4)、促甲状腺激素(TSH)〕、B型脑钠肽(BN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比较ESS组和甲功正常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并绘制生存分析曲线;采用Cox回归分析探究CHF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死亡、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结果 CHF患者中ESS组164例,甲功正常组140例。两组患者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SS组患者T3、FT3、FT4、TSH、ALB、Hb水平及LVEF低于甲功正常组,BNP、C反应蛋白(CRP)、肌酐水平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中位随访时间25.7(14.2)月,发现全因死亡46例(因心力衰竭死亡32例、非心源性死亡14例),存活258例(出现至少1次因心力衰竭再入院115例)。全因死亡组及心力衰竭死亡亚组患者T3、FT3水平及LVEF低于存活组,BNP水平高于存活组(P<0.05)。ESS组患者心力衰竭再入院率、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高于甲功正常组(P<0.05)。经Kaplan-Meier法分析结果显示:ESS组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均高于甲功正常组(P<0.016)。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HR=1.056,95%CI(1.009,1.105)〕、FT3〔HR=0.564,95%CI(0.325,0.976)〕、Hb〔HR=0.955,95%CI(0.932,0.980)〕、LVEF〔HR=0.980,95%CI(0.961,1.000)〕是CHF患者发生心力衰竭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HR=1.055,95%CI(1.019,1.093)〕、Hb〔HR=0.964,95%CI(0.944,0.984)〕、LVEF〔HR=0.979,95%CI(0.963,0.994)〕是CHF患者发生全因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CHF伴ESS患者肾功能、肝功能情况较差,且心力衰竭死亡率、全因死亡率高于单纯CHF患者,远期预后较差,而T3、FT3可以反映CHF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6分钟步行试验(6MWT)和脑钠肽(BNP)评价缬沙坦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将76例CHF患者随机分为缬沙坦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缬沙坦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心力衰竭的基础上加用缬沙坦;常规治疗组用强心剂加利尿剂。对患者进行4周的治疗观察。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BNP、6分钟步行距离及超声心动图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6分钟步行距离、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MWT和BNP均能有效评价缬沙坦治疗CHF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各妊娠期及各年龄段孕妇甲状腺相关激素的水平,并了解甲状腺功能减低症(甲减)的发病情况。方法选取2012年12月一2013年4月既往无甲状腺相关病史的妊娠妇女734名,以非孕健康女性108名作为对照。所有孕妇按照年龄分为A组(〈28岁)、B组(28~34岁)和C组(35~43岁);按照孕期分为孕早期组(0~13^+6个星期),孕中期组(14~27^+6个星期),孕晚期组(28个星期一分娩)。运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和促甲状腺素(TSH)的水平。结果妊娠组各孕期甲状腺相关激素(FT3、FT4和TSH)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中期组和孕晚期组妇女的FT3与FT4水平较孕早期组降低,而TSH水平较孕早期组升高(P〈0.05)。孕中期和孕晚期组的临床甲减患病率较孕早期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临床甲减患病率各孕期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年龄组妊娠妇女FT3与FT4水平较A组降低,而TSH水平较A组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SH水平随着年龄段的增加而升高,但是各年龄段甲减与亚临床甲减患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的妊娠阶段和年龄与甲状腺激素水平密切相关,检测妊娠期甲状腺激素水平对筛查和干预甲减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F)的疗效。方法入选CHF患者260例,其中对照组108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卡托普利、阿替洛尔;试验组152例,在一般治疗基础上加用咪达普利、比索洛尔;比较各组治疗前后及两组间脑钠肽(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试验(6MWT)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BNP、hs-CRP、LVEDD明显下降(P〈0.05),LVEF、6MWT明显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BNP下降、LVEF和6MWT提高更明显(P〈0.05)。结论咪达普利联合比索洛尔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系统评价脑钠肽对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预后的评估。方法计算机检索Web of Science、OVID、PubMed、EMbase和Cochrane图书馆等电子数据库,查找脑钠肽对CHF预后评估的队列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12年10月,并手工检索相关会议文献及未公开发表的相关文章。对符合条件的RCT,由3位评价员独立进行资料收集、质量评估以及相互核对后,采用RevMan 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5个队列研究,共48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组(死亡或因CHF再住院)的BNP较非事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411.25,95%CI(210.93-611.57),P<0.01]。CHF患者死亡组的BNP较存活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42.65,95%CI(310.89-374.42),P<0.01]。观察经治疗4个月、6个月的CHF患者心血管事件组的BNP仍较非事件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WMD=344.68,95%CI(312.74-376.62),P<0.01]。说明CHF患者BNP增高者更易发生心血管事件。结论现有证据表明,BNP可作为CHF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方法:将60例慢性心力衰竭心功能Ⅱ、Ⅲ级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A组为对照组采用洋地黄、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B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疗程3个月,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疗效、左室射血分数、6min步行距离及外周血中脑钠肽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6.7%Vs70.0%,P〈0.05),LVEF、BNP及6min步行距离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结论:治疗前后比较,在症状、LVEF、BNP和6min步行距离改善方面,常规治疗和常规加参麦注射液联合治疗皆能取得明显疗效,但是中西结合综合治疗的疗效更突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检测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几丁质酶-3样蛋白-1(YKL40)的水平。方法:选择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广州市番禺区何贤纪念医院就诊的CHF97例作为研究组。其中NYHAⅠ/Ⅱ级组69例、NYHAⅢ/Ⅳ级组28例:选择同期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血浆YKL—40、糖化血红蛋白(HBAIc)、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及LVEF等指标。结果:除LVEF及NT—proBNP外,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YKL珈水平为(108±7.5)ng/mL,高于对照组的(62±5.6)ng/mL(P〈0.05);NYHAⅢ/Ⅳ级组YKL-40水平为(118±8.2)ng/mL,高于NYHAⅠ/Ⅱ级组的(89±6.3).g/mL(P〈0.05)。结论:CHF患者血浆YKL铷水平明显升高,这可能与CHF患者存在炎症反应有关:随着心力衰竭的加重,YKL-40水平升高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芪参益气滴丸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功能及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入选80例60岁以上、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分级)为Ⅱ~Ⅳ级的老年慢性心衰患者,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心衰试验组和心衰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芪参益气滴丸治疗3个月。另选40例60岁以上健康老年人作为正常组,分别在用药前后测定各组患者的淋巴细胞亚群、血浆B型利钠肽(BNP)和心功能超声检查各项参数的改善情况。结果:(1)治疗前与正常组相比,心衰对照组和试验组患者的血浆BNP,抑制性T淋巴细胞(CD8)均增高。成熟T淋巴细胞(CD3)、辅助性T淋巴细胞(CD4)、CD4/CD8、心功能参数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心衰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间比较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意义。(2)治疗后心衰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CD3、CD4、CD4/CD8显著增高,心功能参数改善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血浆BNP和CD8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芪参益气滴丸能够改善老年心衰患者淋巴细胞比例失衡,进而改善心功能,为老年心衰患者提供了新的辅助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 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合并潮式呼吸(cheyne-stokes respiration,CSR)-中枢性睡眠呼吸暂停(central sleep apnea,CSA)患者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CHF合并CSR-CSA患者,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NPPV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单纯行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NPPV组在常规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NPPV,治疗6个月复查。结果:1NPPV组治疗前后比较,BMI、ESS评分、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微觉醒指数均明显下降(P<0.05);Ⅲ期及快速动眼期睡眠时间、最低血氧饱和度(L-SaO2)明显增加(P<0.05)。2治疗后,NPPV组纽约心功能分级(NYHA)、B型脑钠肽(BNP)均较前降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6 min步行距离较前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CHF合并CSR-CSA患者,在常规应用抗心衰药物治疗基础上积极采用NPPV治疗,可更大程度地改善心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诊断与疗效评估的临床价值。方法:将82例CHF患者按美国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Ⅲ级、Ⅳ级3组,30例健康人纳入对照组。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床旁检测4组血浆NT-proBNP水平,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CHF组NT-proBNP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血浆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3组两两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HF组血浆NT-proBNP浓度治疗后较治疗前降低(P〈0.05);NT-proBNP水平随着LVEDD的增大而升高(P〈0.01),随着LVEF的降低而升高(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可较好的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可作为诊断CHF和判断CHF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