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 毫秒
1.
目的:探讨全方位护理干预对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指数的影响.方法:对收治于我院心理科病房接受新型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体质量超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22例,进行超重原因分析,结合精神分裂症疾病特点、心理科病房开放式管理模式给予生理、心理和社会不同层次全方位护理干预.效果评价采用干预前(入院当日)与干预后(出院当日及干预3个月后复诊当日)复测体重、计算体重指数,作干预前后效果对比.结果:出院当日、干预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明显低于入组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出院3个月后体重及体重指数较出院当日有所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科全方位护理干预对降低接受新型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指数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凤梅 《中外医疗》2014,(36):149-15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5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29例,对照组采用精神科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措施,采用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价护理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均降低,与护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得分比对照组相比下降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促进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能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究抗精神病药物副作用对病人的心理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基于本院自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5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护理方式的不同(均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将这50例患者随机的分为观察组(实施舒适心理干预护理)和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两组各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变化情况、抗精神病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发生情况、综合评价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临床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总评价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后,观察组25例患者的心理总评价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心理总评价(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25例患者临床护理后,心理总评分与护理前相比,上升幅度明显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护理后,观察组25例患者服抗精神病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发生率40%明显的低于对照组6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84%明显的高于对照组25例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56%(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舒适心理干预护理,不仅仅能够降低抗精神病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而且能够最大程度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临床护理质量,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期间实施护理干预对改善患者体重指数(BMI)增加的影响.方法 选择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520例,随机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监测并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前、后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 用药后干预组患者体重指数较用药前显著增加(P<0.05),对照组患者体重指数增加较用药前极显著(P<0...  相似文献   

5.
戴海玉 《中国乡村医生》2023,(12):107-109+112
目的:分析白癜风患者在驱白巴布期片联合他克莫司软膏治疗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7月宝应县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80例白癜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心理状态、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前,两组敌对、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敌对、焦虑、抑郁、偏执、精神病性、躯体化、强迫症、人际关系敏感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护理前,两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白癜风疾病患者在使用驱白巴布期片与他克莫司软膏治疗过程中,联合综合护理干...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4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氯丙嗪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所有患者均采取为期1年的随访,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阳性症状、阴性症状及PANSS总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舒张压、收缩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与传统抗精神病药物(氯丙嗪)相当,对机体代谢影响较氯丙嗪小。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社工综合性干预对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根据入院先后顺序将52例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6例。对照组仅采取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社工综合性干预,共进行10周。采用住院精神病患者阴性症状量表(SANS)、康复疗效评定量表(IPROS)进行评定。结果:综合性干预前两组患者的IPROS、SANS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综合干预后,观察组的SANS量表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ROS在总分、工疗情况、生活能力、社交能力、讲究卫生能力、关心和兴趣方面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工综合性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住院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疗效和阴性症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分析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观察组(41例),应用奥氮平(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应用氯丙嗪(抗精神病药物)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肝功能的变化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12%,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68%,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均处于正常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肝功能指标略高于正常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而观察组患者的各项肝功能指标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服用抗精神病药物会使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肝功能出现异常,而非典型性抗精神病药物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肝功能的损伤较小。  相似文献   

9.
于敏 《中国民康医学》2014,(21):127-128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及体重的影响。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104例精神分裂症住院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按精神科常规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实施整体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体重变化情况。结果:经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量表(SQLS)评估发现,两组患者干预前的SQL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后观察组的社会心理得分、动力和精力得分、症状和不良反应得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体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干预14周后对照组的体重明显重于观察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期间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可改善其生活质量,有效缓解体重增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心理护理对精神病患者抑郁、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80例精神病患者进行研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用药依从性以及临床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心理护理干预前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心理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评分为(18.12±5.23)分,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心理干预治疗后的依从率为97.00%,对照组传统治疗的依从率为62.50%,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心理护理可有效消除精神病患者抑郁等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和对药物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进行抗精神病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50例/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观察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依从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PANSS量表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P〉0.05);治疗后2个月、4个月及6个月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0,P〈0.05;χ2=6.75,P〈0.05;χ2=6.70,P〈0.05);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5,P〈0.05);两组患者药物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8,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心理调节技能训练联合常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同时提高患者对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并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采用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性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简明精神病量表,社会功能缺陷量表以及症状改善等情况,并将所得到的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病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社会功能缺陷量表评分明显下降(P〈0.05);症状自评量表明显好转(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精神恢复期患者进行综合式家庭心理干预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心理健康,并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机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作用.方法 对13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干预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除采取常规护理外,术前、术后均进行心理治疗及系统的健康教育.结果 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前SDS、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与全国正常人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干预组SDS、SAS评定总均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 心理干预能提高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于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间在本院接受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所有入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则接受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精神病症状、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等评分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焦虑抑郁、活力缺乏、思维障碍、敌视猜疑等精神病症状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生活能力、社交情况、兴趣爱好等康复效果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接受干预后的心理社会、动机/精力、症状/副反应等生活质量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自我效能理论”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症状、提升康复效果,最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管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该基础上强化人性化的护理干预措施,8周后,通过BPRS、PSP评分判断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BPRS、PSP评分均有改善,观察组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康复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有效的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进行关节立体针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收集在本院行关节立体针法治疗的肩周炎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治疗效果、疼痛指数及关节活动度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的疼痛指数为2.18±0.17,明显低于护理前的7.73±0.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前疼痛指数为7.81±0.19与常规护理后的5.28±0.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疼痛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后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为(294.73±27.38)分,明显高于护理干预前的(210.48±21.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护理干预前的肩关节活动评分为(223.92±25.38)分,与常规护理干预后的(207.93±30.26)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的肩关节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肩关节活动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立体针法治疗对肩周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综合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音乐治疗纠正功能性植物神经紊乱对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的效果。方法:选取180例功能性植物神经异常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干预组(运用音乐疗法和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对照组(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每组各90例,治疗18个月,观察两组的自主神经症状量表(SCOPA-AUT量表)评分变化、卧立试验测定阳性率变化及PANSS量表评分变化。结果:SCOPA-AUT量表:干预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9.60±11.00)分、(34.90±9.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34,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38.70±9.62)分、(36.60±10.40)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6,P〉0.05)。PANSS量表:干预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2.70±17.08)分、(46.10±16.1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65,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分别为(53.80±16.11)分、(49.30±15.76)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95,P〉0.05)。卧立试验测定阳性率:干预组治疗后降为63.5%,对照组降为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70,P〈0.05)。结论:通过音乐疗法纠正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功能性植物神经紊乱,对改善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多专业联合干预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特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分别63例,对照组在给予抗精神病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的心理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多专业康复指导,及时纠正错误,调整康复训练的方法,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治疗1年后,观察组患者的简明精神病评估量表(BPRS)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生活质量评定表(SF-36)总分及各因子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多专业协作护理模式可更好地延续治疗和护理,对于稳定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积极地临床意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六君子汤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体重的影响。方法:将100名符合入组标准的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研究组在进行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同时,给予六君子汤中药治疗,观察期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治疗开始前和治疗后2、4、8周结束时的MBI情况、TESS评分和PANSS量表评分。结果:经8周治疗后,研究组体重明显改变,治疗前后MBI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在治疗结束时MBI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不同时期TESS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不同时期PANSS量表评分同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六君子汤对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体重有显著的影响,并且与抗精神病药物合用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好,对抗精神病药物的疗效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患者体重增加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18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根据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期间是否给予护理干预而分为90例干预组和90例对照组,两组内部再平均分为A组、B组、C组,各30例。A组患者选用奥氮平治疗,B组患者选用喹硫平治疗,C组选用齐拉西酮治疗。治疗6周后,比较选用不同药物对患者体重的影响以及护理干预的影响。结果:对照组体重增加发生率91.1%(82例)明显高于干预组72.2%(65例),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抗精神病药物对体重变化影响不同,奥氮平对患者体重影响明显大于齐拉西酮治疗。结论:患者服用不同种类抗精神病药物后体重增加幅度不同,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患者因体重增加产生的高血压、高血糖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