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置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腔积液,30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200000U加10ml生理盐水,每周2次作为治疗组,28例胸腔内注入10ml生理盐水,每周2次作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引流液总量较对照组多,而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等较对照组轻,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便、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置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作用。方法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腔积液,22例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0 000 U加50ml生理盐水,每周2次作为治疗组,19例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引流液总量较对照组多,而胸膜肥厚、粘连、包裹等较对照组轻,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方便、安全、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经内置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 生理盐水20ml/次, 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 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 方便安全, 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并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治疗作用.方法:抗结核治疗下,常规胸腔内留置深静脉管引流胸水,治疗组胸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1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只注入生理盐水10ml/次.结果:治疗组总引流量明显优于对照组,遗留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方法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胸膜腔内置引流管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将40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在规则抗结核治疗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经内置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 生理盐水20ml/次,对照组常规抗结核加抽液治疗。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内置引流管加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可加速胸水的吸收,方便安全,疗效满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效果。方法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均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治疗组注入尿激酶10万U+生理盐水20m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0mL.结果治疗组引流量增多。胸膜增厚程度减轻,住院时间减少。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内置管闭式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可以增加胸腔积液引流量。减轻胸膜增厚程度,减少患者住院时间,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效果. 方法 将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护肝、支持、抽液等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上,引流积液后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首剂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隔天再引流并给予腔内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 结果 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 结论 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对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加快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效显著,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8.
夏成  邓建国  罗晓英  张伟  周晓燕 《当代医学》2011,17(19):140-142
目的探讨用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儿童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对儿科2000年12月~2010年12月间收治的56例结核性包裹性中等量以上胸腔积液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进行常规抗痨(3HRZ/6HR),并辅以泼尼松1mg/(kg.d)治疗。治疗组在以上治疗基础上,给予安置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积液、胸腔内注入尿激酶首剂1万单位/k(g总量最大不超过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隔天再引流并给予腔内注入尿激酶0.5万单位/k(g总量最大不超过20万单位)+生理盐水20ml融隔治疗;对照组在抗痨等治疗基础上则采取每周在彩超定位的情况下,每周穿刺抽液2~3次治疗,直到彩超提示积液减少,无法定位为止。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明显缩短,胸膜肥厚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在儿童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治疗中,给予中心静脉导管持续引流,并胸腔内注入尿激酶可加快积液吸收、减少胸膜肥厚粘连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 评价胸腔细管引流并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②方法 将 32例单纯性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通过胸腔引流管向胸腔注射尿激酶 1 0万U加生理盐水 30ml;对照组只注射生理盐水 30ml。观察胸水引流量、胸膜粘连发生率、胸水消失时间及肺功能等。③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组注药后第一日胸水引流量及引流总量均明显增多 (P <0 .0 1 ) ;胸膜粘连及肥厚发生率降低 ;胸水消失时间缩短 ;肺功能改善。④结论 胸腔细管引流并注射尿激酶是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有效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青梅 《陕西医学杂志》2013,(11):1534-1535
目的:探讨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9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及对照组(48例)。两组均给予抗结核、保肝、口服糖皮质激素等常规治疗,每周3次胸腔穿刺,对照组每次向胸腔内注入异烟肼0.3g,地塞米松10mg,治疗组在注入上述药物同时加用尿激酶20万U,纤维包裹溶解后即不再注入尿激酶。结果:经过6个月的治疗,胸膜厚度治疗组为(1.96±0.37)mm,对照组为(3.83±1.24)mm。结论:胸腔内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能促进胸水吸收及引流,减轻胸膜肥厚、粘连。  相似文献   

11.
王伟莉 《中外医疗》2016,(15):133-135
目的:探讨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的疗效。方法方便选取该所2010年1月—2014年1月的81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正规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45例常规胸腔内留置微管引流胸腔积液,20 mL生理盐水+尿激酶10万U胸腔注入夹闭12 h后打开;对照组36例行常规胸腔穿刺术,2次/周。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4.6%,对照组有效率7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胸腔微管引流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膜炎安全,简便,疗效好。  相似文献   

12.
费春利  陈张琴 《吉林医学》2010,(25):4255-4256
目的:探讨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胸腔内分别注入尿激酶或糜蛋白酶的治疗作用。方法:抗结核治疗下,治疗组胸腔内注射尿激酶10万U+0.9%NaCl溶液10 ml/次,对照组胸腔内注射糜蛋白酶4000 U+0.9%NaCl溶液10 ml/次。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06,P<0.05)。结论: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好,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13.
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目的:观察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118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各59例。治疗组胸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ml+尿激酶10万U;对照组胸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ml+地塞米松10mg,同时两组均按同样方案抗结核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1月后胸膜增厚程度较对照组明显减轻(P<0.05),肺功能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安全有效,可明显减轻胸膜厚度、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4.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的疗效.方法 对22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患者,B超定位后行微创胸腔闭式引流,通过引流管向胸腔内注射尿激酶20万U,夹管4~6 h后放开引流,必要时反复注射尿激酶.结果 22例中,显效7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9%,平均引流量350 ml.结论 微创胸腔闭式引流并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胸腔注射尿激酶治疗结核性包裹性积液疗效。方法:选择38例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住院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9例。两组均给予抗痨治疗、胸腔置管引流,治疗组经胸水引流后胸腔注射尿激酶10万U加生理盐水20 ml/次,6周后观察胸水及胸膜肥厚粘连变化。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核性包裹积液,在正规抗痨、胸水引流的基础治疗上,向胸腔注射尿激酶,可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粘连,疗效确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尿激酶胸腔内注入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多房小腔、胸膜增厚粘连的效果.方法 伴有多房小腔和胸膜增厚粘连形成的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39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和对照组19例,治疗组于每次胸水引流后注入尿激酶20万U,每周2次;对照组每次胸水引流后注入地塞米松10mg,每周2次,其它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引流胸液总量较对照组多(P<0.01);引流次数较对照组少(P<0.01);胸液完全吸收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1);多房小腔及胸膜增厚粘连较对照组明显吸收减轻(P<0.05).结论 尿激酶胸腔内注入能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所致多房小腔和胸膜增厚粘连.  相似文献   

17.
胸膜腔内注入尿激酶、链激酶治疗结核性多分隔性胸膜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入尿激酶 (UK)和链激酶 (SK)的方法治疗结核性多分隔性胸腔积液的疗效及对患者肺功能的改善。方法 :入院正规治疗的 30例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 ,治疗中经B超证实胸液呈多分隔或蜂窝状。继续尽量抽净胸水 ,随机选 2 0例用 2 5万u尿激酶 /链激酶 +生理盐水 2 0~ 5 0ml/次注入胸腔 ,每日或隔日 1次 ,连续 1~ 3次。另外 10例常规治疗作对照组。治疗前后观察 2组肺功能变化和动脉血气变化。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的胸液引流更彻底 ,胸膜肥厚粘连较轻 ,肺功能获得更明显的改善 (P <0 .0 1)。结论 :胸腔内注射尿激酶或链激酶治疗非癌性尤其结核性多分隔性胸腔积液是一疗效肯定、简单、安全的方法 ,较传统的治疗方法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腔内置管抽液并注入尿激酶和链霉素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的临床价值。方法:将47例患者随机分组,治疗组胸腔内置管后,每周(2-3)次注入尿激酶和链霉素。结果:治疗组26例中21例达到显效,5例有效,总有效率达100%。结论:该方法治疗结核性包裹性胸腔积液,疗效可靠,安全系数高,不良反应轻。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尿激酶胸腔内注射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常规抗结核治疗,充分引流。将72例患者分为3组,A组(对照组)24例只行常规引流,B组24例用尿激酶10万u,C组24例用尿激酶25万u(尿激酶均加生理盐水20mL溶解后胸腔内注射),比较疗效。结果B、C组胸液完全吸收时间较A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胸液完全吸收时间较B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内常规注射尿激酶能有效减少胸膜粘连及肥厚,25万u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疗效高于10万u。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胸腔置管并注入尿激酶治疗结核性胸腔积液的疗效。方法:将6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随机分为置管注射组(n=34),和对照组(n=34)。置管注射组给予胸腔静脉置管抽液,每次抽液后注入尿激酶10万单位,每周3次;对照组常规胸腔穿刺抽液每周3次。两组化疗方案均为2HRZE/4HR。结果:治疗组胸水吸收时间、胸膜厚度及肺功能FEVI%、FVC%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规则抗结核治疗并胸腔置管注入尿激酶加速胸水吸收,减轻胸膜肥厚,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