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组织扩张术囊上皮肤来源,扩张率和回缩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恒压持纪快速扩张的可行性。方法 用白色小家猪12只(17.5±2.71kg)、长方形硅胶扩张器(180ml)24只作持续快速扩张术(CTE)和常规间断扩张术(ITE)对比研究。结果 CTE组6天完成扩张,ITE组27天完成扩张,两组扩张囊内平均实际液体量、扩张囊外皮肤总面积和皮肤回缩率相同(P〉0.05)。CTE组的皮肤净增面积和皮肤组织扩张率小于ITE组(P〈0.01)。CTE组皮肤移  相似文献   

2.
蒋丹  张忠杰 《河北医学》2014,(10):1591-1594
目的:探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EGF)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中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观察组加用rhEGF,比较二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扩张至额定容量所需时间、皮肤扩张率及软组织及时回缩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供皮区创面羟脯氨酸( OHP )含量高于对照组,而I/Ⅲ型胶原比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面颈部瘢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扩张皮肤期间,加用rhEGF可促进皮肤扩张,缩短扩张时间,减少软组织即时回缩率,方法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黄晓栋 《河北医学》2013,19(4):532-534
目的:研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治疗的60例烧伤病人随机分为两组,30例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采用复合皮移植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0%,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局部皮瓣转移后血运情况、质地、色泽、恢复良好,与邻近正常皮肤相似,是整形外科修复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莫勇 《中外医疗》2011,30(33):47-48
目的研究在烧伤整形外科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到2010年3月我院收治的59例烧伤病人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手术组)。29例实施非手术治疗(非手术组)。结果 (1)手术组:27例手术后局部色泽、血运、愈合均很好,和附近正常组织皮肤相似,治疗效果良好,良:3例,无效:0例。(2)非手术组:优:15例,良:5例,无效:9例。2组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烧伤整形外科中,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手术,不但安全有效而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蹇贻  保勇 《河北医学》1999,5(4):16-18
目的与方法:用比色法测定了消化性溃疡60例患者血清一氧化氮水平;结果:HP阳性溃疡组血清氧化氮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以及HP阳性溃疡组(P〈0.01)。HP阴性溃疡组血清NO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提示HP感染可使血清NO水平过度增高,致使机体免疫防疫功能过强,造成自身组织损伤。而HP阴性溃疡组,可能存在内源性NO合成不足,前列腺素产生受抑,进而促进溃疡发生。为该类疾病的治疗带来新思  相似文献   

6.
心肌挫伤后心肌酶谱和心脏肌钙蛋白-T的含量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心脏肌钙蛋白-T(cTn-T)和心肌酶谱(ME)在心肌挫伤(CC)后含量变化及其对CC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兔钝性胸部创伤(BCT)模型,致成中度至重度CC,分别在伤前、伤后4、8和24h抽箅测定血清cTn-T和ME含量。结果:伤后4h,血精cTn-T和ME含量明显升高(P〈0.01),持续至伤后24h。其中cTn-T在伤后24h升高最为明显,ME有下降,但仍然明显高于伤前(P〈0.01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在烧伤整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复合皮移植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皮肤修复情况由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有助于患者皮肤组织的修复、再生,使得修复后的皮肤组织与正常皮肤在血运、色泽、厚度、弹性上基本相似,术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CORRELATIONOFvWF:AgLEVELSWITHPULMONARYHYPERTENSIONINCONGENITALHEARTDEFECTSLiYun(李筠);zhouAiqing(周爱卿)(ShanghaiResearchInstitute...  相似文献   

9.
①目的建立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宫颈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16型(HPV16)的基因含量。②方法通过重叠延伸PCR构建一含EcoRI酶切位点的内参照模板,用竞争性PCR(CPCR)检测6例HPV16阳性宫颈非典型增生组织标本中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③结果6例阳性标本HPV16E6基因的拷贝数为每毫克DNA中含1.99×105~2.50×107.④结论用CPCR检测宫颈组织中HPV16E6基因的含量是可行的,进一步比较不同宫颈疾患组织中HPV16E6基因的含量,可以从分子水平探讨HPV16的致癌机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介绍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方法和应用体会。方法借助于扩张器的扩张作用获得“额外”的皮肤、软组织用以修复邻近的缺损而不需要皮肤移值。结果临床应用14例。失败1例(7.1%),成功13例(92.9%),成功患者的满意率为92.4%。结论皮肤软组织扩张术对组织缺损具有独特的修复效果。对适应症、并发症及手术要点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bFGF与EGF促进皮肤扩张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永  黄伟  魏生明 《河北医学》2007,13(4):404-406
目的:探索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表皮生长因子(EGF)在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与效果.方法:27例患者共埋置62个扩张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身对照.治疗组在常规扩张的同时于扩张器周围注入bFGF与EGF,对照组仅常规扩张.测量两组扩张率、即时回缩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治疗组的扩张至额定容量的时间、即时回缩率较对照组减少(P<0.05),扩张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结论:bFGF与EGF能够促进扩张,降低皮瓣回缩率,提高皮瓣质量,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量元素、氧自由基在皮瓣扩张术中对皮肤软组织扩张的影响。方法:利用白兔背部皮瓣进行扩张,检测不同时间扩张皮瓣,氧自由基的生成水平及应用微量元素制剂对皮瓣扩张的组织学改变影响。结果:不扩张组与剥离组比较、扩张后与扩张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01),扩张前与不扩张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之间呈负相关。结论:组织扩张有氧自由基形成,应用微量元素制剂能抑制胶原纤维形成,扩张皮瓣变薄,扩张面积,长度增加,扩张时间缩短,增加扩张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纳米微晶仪导入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符合标准的病人30例,每个病人选择2个相同容量的扩张器,共埋置60个扩张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个扩张器。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进行治疗;观察组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的基础上,使用纳米微晶仪将rhEGF导入扩张的皮肤。观察记录2组达到额定扩张容量所需要的时间,皮肤的扩张以及即刻回缩率,HE染色观察扩起的皮肤厚度以及质量,创面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e,OHP)含量,Ⅰ、Ⅲ型胶原含量。结果:观察组病人扩张完成时间以及扩张皮肤的即刻回缩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皮肤扩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创面O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病人Ⅰ/Ⅲ型胶原比值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皮细胞增生明显,胶原纤维弹力明显增加。结论:纳米微晶仪导入rhEGF能够有效缩短皮肤的扩张时间,提高皮肤的扩张质量,降低扩张的皮瓣回缩率,改善皮肤质量及治疗效果,病人满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4.
黄伟  王旭东  魏生明 《河北医学》2005,11(4):322-323
目的:探讨延长扩张时间、增大扩张量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临床效果。方法:15例病人置入50~400ml的扩张器,扩张3~6个月,扩张量为额定容量的2~5.2倍。结果:73%的病人按预期设计切除了全部病区,随访6~12个月,质地好,挛缩轻。结论:延长扩张时间,增加扩张量可以产生更多的额外皮肤,在面颈部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寻找一种最佳的皮肤软组织扩张新方法。方法 :实验分联合法 (将术中即时循环过量扩张与术后快速循环过量扩张相结合的扩张方法 )和常规扩张法 (按传统的常规扩张方法 )。各实验组在检测囊内压的情况下定期扩张 ,于每次扩张前观察囊内压的改变及扩张毕扩张器容量的变化 ,将联合法应用于临床 ,并与常规法比较。结果 :①两组扩张总容量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②与常规扩张组比较 ,联合扩张组耳部、头部扩张疼痛计分明显降低 (P <0 .0 1及P <0 .0 5 )。③与常规扩张组比较 ,联合扩张组耳部、头部扩张后疼痛持续时间明显降低(P <0 .0 1及P <0 .0 5 )。临床应用联合扩张方法 4 2例和常规扩张方法 4 0例 ,证明前者明显优越于后者。结论 :联合性快速皮肤扩张法在缩短扩张时间的情况下 ,仍能安全有效的扩张 ,且对扩张皮肤结构无明显损害 ,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肤组织扩张的最佳方法.方法从多方面对1996~2002年间118例患者221个扩张器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除头部外、面、颈、胸、肩背与四肢皮肤扩张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感染是威胁皮肤扩张的最常见因素.扩张速度以常规扩张为主.结论头部并发症较少,皮肤软组织扩张围手术期要注重感染的预防和控制,同时要综合考虑I期手术的切口设计,囊腔分离的层次、范围及扩张速度等多因素的共同作用.  相似文献   

17.
李兵  仇树林  汪洋  韩胜 《疑难病杂志》2006,5(4):241-243,F0003
目的研究扩张后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移植后成活率及组织学变化,评价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潜能。方法以家猪为实验动物,用扩张器在猪背进行扩张,形成扩张后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与传统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进行对比,观察其成活率及组织学变化。结果(1)2组皮片均成活,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2)实验组真皮变薄,乳头层弹力纤维大量增生,皮下血管网密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真皮网状层、真皮内胶原纤维粗大呈波浪状排列。(3)实验组脂肪层变薄,脂肪细胞体积变小。结论扩张后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与传统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相比,两者成活率差异无显著意义。扩张后含真皮下血管网皮片具有供区瘢痕小、可提供大面积皮片等优点,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In vitro chondrocyte expansion is a major challenge in cell-based therapy for human articular cartilage repair.Classical culture conditions usually use animal serum as a medium supplement,wh...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哮喘大鼠肺内神经生长因子(NGF)与气道炎症相关指标的关系,为抗NGF治疗哮喘提供实验数据.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哮喘组和NGF阻断组.光镜下测量支气管基底膜厚度及计数黏膜下成纤维细胞的数目.HE染色观察气道病理改变,碱水解法检测肺组织中羟脯氨酸的含量并以此计算胶原蛋白的含量,ELISA法检...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研究重组人表皮细胞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cell length factor,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对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TLR4水平及Ⅰ/Ⅲ型胶原比值的影响。 方法选择面颈部瘢痕整形患者10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hEGF和皮肤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比较2组即时回缩率、皮肤扩张率、扩张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羟脯氨酸(hydroxyprolin,OHP)含量、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4, TLR4)表达水平、临床疗效、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即时回缩率、扩张完成时间、Ⅰ/Ⅲ型胶原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肤扩张率、OHP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修复效果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第2期手术时,2组TLR4表达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TLR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 结论rhEGF联合皮肤软组织扩张器治疗面颈部瘢痕整形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