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养阴清肺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燥,有燥气和燥邪之分。中医认为秋季是燥气当令,而燥气过盛则成燥邪。燥邪为“六淫”之一,可致人体疾病,临床表现有目赤、口鼻干燥、唇焦(多属脾胃实热,或见于秋燥、热病伤津的内燥证)、干咳、胁痛等。其偏热者为温燥,偏寒者为凉燥。治疗燥的原则是养阴润燥。  相似文献   

2.
吴连芹 《东方药膳》2005,(10):40-41
秋冬燥气当令,空气中缺乏水气的濡润,人体津液易受损伤。体质偏津亏者,也易感受燥热病邪而发病。燥邪伤人为病,有外燥、内燥之分。外燥由感受外界燥邪而引起,多从口鼻而入,其病常从肺部开始。内燥多由汗、下太过或精血内夺,机体阴津亏虚所致。燥又有温燥、凉燥之分。初秋季节,多见凉燥。燥邪为病,常见津伤之象,如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大便秘结。燥邪易从口鼻而入,故又多见燥热伤肺诸症,如干咳少痰,或胶痰难咯,甚至痰中带血。若燥伤肠胃之津,则以口干咽燥,大便干结为主,兼见肌肉消瘦,皮肤干燥粗糙,舌红而干等症。秋季药膳应以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相似文献   

3.
秋日养肺     
孙子凯 《祝您健康》2014,(10):47-47
"秋养肺,冬养肾",秋季是一个适合养肺的季节。中医学认为,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这一季节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病。辨证养肺贵在"润"秋属燥,燥胜则干,肺为娇脏,最怕燥,而燥气最易伤肺,所谓燥气通于肺。所以秋天最易肺燥阴亏,需要辨证润肺。1.肺燥津亏特点是口干鼻干,舌燥咽干,干咳少痰,干咳甚至带有血丝,唇燥而裂,皮肤干枯无泽,小便短少而黄,舌红少津,脉细数。燥则润之,可以用沙参、麦冬、天冬、杏仁、百合、秋梨、荸荠、银耳、甘草等。  相似文献   

4.
秋燥食养     
立秋之后,湿气去而燥气来。《内经》中说的“燥胜则干”,“秋日燥烈”,均是指秋天出现燥症。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温燥的表现以发热为主,另有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腔干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等症;而凉燥以怕冷为主,亦伴有干咳少痰、口  相似文献   

5.
《医药与保健》2012,(8):49-49
按中医的说法,秋季为阴气渐盛之季,燥气当令。人的肺脏喜清肃濡润,而燥气"最易伤肺"。燥伤肺,就会使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干咳少痰,咽喉干痛及鼻腔干燥等症状,这就是秋燥伤肺引人咳嗽的主要原因。秋燥咳嗽有温燥与凉燥之分。温  相似文献   

6.
■秋燥一到秋天,人们都有这样的感觉,皮肤变得紧绷绷的,甚至起皮脱屑,毛发枯而无光泽,头皮屑增多,口唇干燥或裂口,鼻咽燥得冒火,大便干结。这种种表现都是由秋季气候变化带来的。每年自秋分至立冬,天气少雨,气压高,空气干燥,为燥气当令之时。此时外界的燥气容易耗伤人体的阴津,使人出现一派“燥”象。感受秋燥,易患热性感冒;再多食辛辣食品,便会出现喉痒、呛咳等咽喉炎的现象。某些疾病在秋燥的作用下,也易复发或加重,如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等。此时咳嗽、咳痰、咯血等症状加重,平素胃热而阴津不足的人,这时容易发生大便…  相似文献   

7.
八月份先后经历立秋、处暑两个节气,而秋季燥气当令,燥邪容易耗损人体的津液,很多人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舌干少津、大便燥结、皮肤干燥甚至皲裂等,因  相似文献   

8.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燥,是秋天的主气,常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出,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女性皮肤干涩,甚或皲裂难看,抑或毛发不荣、易脱;有的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这时就应该选择润肺的食物,肺清润平润了,身体的燥气就能消除。罗汉果为秋季祛燥邪之首选,为历代朝庭贡品,被  相似文献   

9.
立秋之后,湿气去而燥气来。秋燥有温燥、凉燥之别,“初秋尚热则燥而热,深秋既凉则燥而凉。”温燥的表现以发热为主,另有头痛、少汗、口渴、心烦、鼻腔干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疾等症;而凉燥以怕冷为主,亦伴有干咳少痰、口鼻干燥。不论是凉燥还是温燥,主要是指受秋令燥邪发病,非内燥引起之燥症。若能在入秋之时及时注重饮食调养,即可免受药石之苦。白扁豆粥白扁豆15克,粳米100克,白砂糖适量。先将白扁豆加水煮烂,加入粳米熬成粥,食时加砂糖。其甘温补脾而不滋腻、芳香化温而不燥烈,健脾益胃、祛燥化湿。百合粥用新鲜百合100克剥…  相似文献   

10.
<正>中医对于秋季养生有"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之说。秋季进补,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养收之道"。传统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秋主金,肝属木,金能克木。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木","酸甘化阴"意思是指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中医所说的"酸"的概念,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吃的酸味食物。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之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表现出一派"燥象"。患者多见口干、唇干、鼻干、咽  相似文献   

11.
<正>燥为秋季主气,燥邪伤肺,其气清肃,其性干燥;燥又是致病因子,秋燥时空气中的湿度降低,最易伤人津液,即所谓"燥胜则干"。津液既耗,则出现"燥象":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头痛、咽痛、干咳、手足心热、大便干结等。燥邪伤肺,最易引起呼吸道感染,肺为娇脏,其气直接与外界相通,极易受外邪侵  相似文献   

12.
秋食罗汉果     
秋季气候干燥,空气中水分缺乏。燥,是秋天的主气,常自口鼻而入,最易伤肺,使肺阴受损,宣降失司,甚则损伤肺络,而出现干咳少痰,或痰黏难咯出,或喘息胸痛,痰中带血。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表现为口鼻干燥,或咽干口渴,干咳少痰;女性皮肤干涩,甚或皲裂难看,抑或毛发不荣、易脱;有的还可兼见大便秘结难出。这时就应该选择润肺的食物,肺清润平润了,身体的燥气就能消除。  相似文献   

13.
张盼 《食品与健康》2012,(10):47-47
寒露时节,雨水渐少,天气干燥,此时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干燥,皱纹增多,咽干口燥,干咳少痰,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此时可以适当吃些冬虫夏草、燕窝、雪蛤、蜂蜜、百合、麦冬等。霜降时节,由秋向冬过渡。俗语说,"冬补不如霜降补",古人一般秋补吃牛肉、羊肉和兔肉。此时须防湿气阴邪,困伤脾阳而发生水肿或腹泻症状。应以祛湿化滞、和胃  相似文献   

14.
园丁 《药物与人》2005,(10):25-25
秋天的气候特点以干燥为主,特别是北方空气中缺少水分,故有“秋燥”之称。中医认为“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是指秋天的干燥气候容易耗伤人体的津液和肺脏,表现为口鼻干燥,咽干口渴,干咳少痰等,可用银耳等具有滋阴润燥功效的食物或中药来进行防治保健。  相似文献   

15.
人们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咳嗽症状,尤以冬季和春季最多。那么,常见的止咳药有哪些呢?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选择止咳药,要根据咳嗽病因及症状而定。不同类型的咳嗽需选择小同的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1.风燥咳嗽 此类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  相似文献   

16.
<正>人们一年四季都可能发生咳嗽症状,尤以冬季和春季最多。那么,常见的止咳药有哪些呢?中医讲究辨证施治,选择止咳药,要根据咳嗽病因及症状而定。不同类型的咳嗽需选择不同的药,才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辨证选用止咳药1.风燥咳嗽此类咳嗽表现为干咳无痰,或痰少而黏不易咳出,或痰中带有血丝、咽干、鼻唇干燥等。风燥咳嗽应用清肺燥兼宣肺疏表药,可选择的止咳中成药有:羚羊清肺丸、杏苏二陈丸等。  相似文献   

17.
秋天,秋高气爽,很多人会感到干燥不适,并出现发热恶寒、头痛、少汗、鼻咽燥涩、干咳无痰或少痰等症状,这便是常说的“秋燥”症。秋燥是在秋季感受到时令燥气之邪,以肺系症状表现为重点的外感疾病。 燥为秋令主气,其气清肃,其性干燥,每逢久晴未雨,气候干燥,这时,人就易受燥  相似文献   

18.
正秋季是由热转凉,阳消阴长的过渡阶段。《黄帝内经》载:"秋冬养阴。"意思是说,在秋冬两季应当收养阴气,以适应自然界阴气渐长的规律,并为来年阳气的生发打好基础。"燥"为秋季的主气,故称"秋燥"。燥气伤人,以耗伤津液为主,津液既耗,则必见一派"燥象"。秋季对应的脏腑是"肺",当秋燥犯肺时,容易出现"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等燥邪致病的症状。因此,秋季养生,当以"防肺燥,护阴津"为主。  相似文献   

19.
正俗语道:"秋风起,肺燥急。"说的是秋天燥邪为盛,最易伤人肺阴,从而引起头痛发热、干咳少痰、心烦口渴或气逆而喘,以及皮肤干涩、鼻燥、唇干、咽痛、便秘等秋燥现象,还会使原有各种慢性病的人(特别是年幼年老体弱者)旧病复发或病情加重。因此,秋季养生贵在"养阴",而养阴的关键在于"防燥"。专家指出,人们平时除了注意生活规律、适当锻炼和及时补水外,通过饮食调理是一种很好的"养阴防燥"方法。下面给大家推荐几种秋季养生(重在滋阴润燥)最宜吃的食物:  相似文献   

20.
燥为秋季的主气,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滋润,从而出现燥邪为病的症候。燥邪干涩,易伤津液,故而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口渴,皮肤皲裂,毛发不荣,大便秘结的病变。燥易伤肺,故而容易出现干咳少痰,或胶黏难咯,或痰中带血、喘息、胸痛等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