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弦调制中频电流预防肠粘连形成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正弦调制中频电流对肠粘连形成的预防作用,方法:60只Wistar鼠,建立肠粘连模型后随机均分两组:一组在术后24h开始对鼠腹中进行中频电流治疗,每日1次,治疗7次;另一组不通电流作对照。观察两组动物的一般善及肠连形成情况。结果:术后3 ̄7d,治疗组动物一般状况优于对照组,死亡率低,肠粘连形成少,且程度低。结论;正弦制衣预防肠粘连形成和减弱其形成程度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音频电疗法是应用频率1000~5000赫的等幅中频正弦电流进行治疗的方法,常用于治疗术后肠粘连.我科从2000年起使用定时音频电疗仪治疗术后肠粘连,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治疗方法和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常通口服液对大鼠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目的 观察常通口服液预防术后肠粘连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乔伤其肓肠浆膜,创面滴无水酒精,钳夹壁腹制成损伤性肠粘连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5组,分别给5、10、20g/kg的常通口服液灌胃,维生素E0.5g/kg和生理盐水20ml/kg灌胃,术后7d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通口服液3个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均能降低术后 肠连的程度(P<0.01),但前作用优于后。结论常通口服液具有预防术后肠粘连  相似文献   

4.
川芎嗪预防术后肠粘连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川芎嗪腹腔灌注对术后肠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建立家兔肠粘连模型,分为对照组、川芎嗪组、糜蛋白酶组和川芎嗪 糜蛋白酶组,采用术中腹腔灌注药物,术后15 d处死动物评价效果.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将川芎嗪应用于临床70例腹部手术病人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川芎嗪组有明显的预防术后肠粘连作用,其效果优于糜蛋白酶组.临床观察,川芎嗪治疗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远期随访无粘率及总体疗效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川芎嗪腹腔灌注对术后肠粘连有明显的预防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封闭牵引正弦调制中频电治疗颈椎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 ,观察结果封闭加正弦调制中频电疗加电热牵引组疗效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疗加电热牵引组 ,而且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赵伯平 《实用医技杂志》2004,11(18):1879-1880
本文对封闭牵引正弦调制中频电治疗颈椎病进行分组对比观察,观察结果封闭加正弦调制中频电疗加电热牵引组疗效优于正弦调制中频电疗加电热牵引组,而且有见效快、疗程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韩忠宝  孙鸿斌 《吉林医学》2001,22(5):272-273
目的 :探讨透明质酸钠对肠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预防作用。方法 :首先 ,用 3 5只大鼠制作肠粘连模型 ,于术后第 7d剖腹观察粘连情况 ,选择发生Ⅰ级~Ⅱ级粘连的大鼠 2 0只分成A、B两组 ,每组各 10只 ,A组将粘连处松解后即关腹 ,B组将粘连处松解后于创面处注射透明质酸钠后关腹。于 2次手术后第 7d处死动物 ,观察各组肠粘连情况 ,并做统计学分析。结果 :二组粘连分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1)。结论 :透明质酸钠可减轻肠粘连松解术后再次粘连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常通口服液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方法选用Wistar大鼠60只,刮伤其盲肠浆膜,创面滴无水酒精,钳夹壁腹膜制成损伤性肠粘连模型。随机将动物分成5组,分别给5、10、20g/kg的常通口服液灌胃,维生素E0.5g/kg和生理盐水20ml/kg灌胃,术后7d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常通口服液3个剂量组和维生素E组均能降低术后肠粘连的程度(P<0.01),但前者作用优于后者。结论常通口服液具有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藻酸双酯钠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方法 选用雌性Wistar大鼠36只,刮伤其盲肠浆膜,创面滴无水乙醇,钳夹盲肠系膜动脉制造大鼠肠粘连的动物模型, 随机将动物分成3组,分别在关腹前于创面涂布藻酸双酯钠、透明质酸钠、生理盐水,术后14 d将大鼠处死, 肉眼观察肠粘连程度并对粘连组织的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TIMP)-2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比较,藻酸双酯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均能降低术后肠粘连的程度(H=21.98,P<0.05);藻酸双酯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MMP-2的表达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F=29.34,q=5.27、10.83,P<0.01);藻酸双酯钠组和透明质酸钠组TIMP-2的表达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F=83.22,q=10.51、18.17,P< 0.01).结论 藻酸双酯钠具有预防术后肠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操作方法简便,结果稳定可控的大鼠创伤性肠粘连模型,观察中药复方黄厚排气颗粒对其粘连程度的影响,选用SD大鼠,手术造成肠粘连模型,用中药复方2.5、5.0、10.0g/kg连续治疗7d后观察肠粘连程度。结果表明,以盲肠型动物模型的制备较为理想,手术易于操作,结果稳定可控。用中药复方治疗后模型动物的肠粘连程度得到明显改善。提示黄厚排气颗粒对术后肠粘连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川芎嗪纳米制剂抗大鼠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组,共8组.术后观察大鼠一般情况,各组于术后1周和2周取8只观察粘连情况,采用Phillips评分法对腹腔粘连进行分级.结果 各组分级评分与模型组比较,1周组与2周组中的川芎嗪纳米中、高剂量组具有较明显的抗术后粘连作用(P<0.05,P<0.01).且以川芎嗪纳米组降低粘连发生率的作用尤为显著.结论 川芎嗪纳米制剂具有较好的抗术后腹腔粘连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中药常通口服液用于术后腹腔肠粘连的效果。方法 选取54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6组(n=9):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四磨汤组、常通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均按Ellis法制备成肠粘连模型。正常及模型对照组予以蒸馏水灌胃(10ml/kg);四磨汤组以10ml/kg灌胃给药;常通口服液低、中、高剂量组分别按4.3、8.6、17.2g/kg灌胃给药。各组于术后第7天取血,测定白细胞(WBC)计数及纤维蛋白原(FIB)浓度;同时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结果 常通口服液能明显减轻肠粘连程度,降低大鼠血浆中WBC计数及FIB浓度。结论 常通口服液能够预防腹腔术后肠粘连形成。  相似文献   

13.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Changtong oral liquid (CTOL), a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preparation, on the prevention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adhesion. METHODS: Fifty-four male SD ra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6 equal groups, namely the normal control, model control, Simo decoction (SMD, another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 preparation), and CTOL groups, and CTOL group included three subgroups treated at low, moderate and high doses. Except for those in the normal control group, all the other rats were subjected to operation with Ellis'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intestinal adhesion models. After the operation, the rats in the normal control and model groups received intragastric administration of distilled water (10 ml/kg), SMD group received SMD administration in similar manner at the dose of 10 ml/kg, and the three CTOL groups had CTOL at the doses of 4.3, 8.6 and 17.2 g/kg, respectively. On day 7 after surgery, blood sample were taken from all the rats to determine the white blood cell (WBC) count and fibrinogen (FIB) concentrations, and the intestinal adhesion was graded. RESULTS AND CONCLUSION: CTOL evidently reduced the severity of postoperative adhesion and decreased WBC count and plasma FIB level, suggesting the efficacy of CTOL in inhibiting the formation of postoperative intestinal adhesion.  相似文献   

14.
腹膜粘连是引起肠梗阻的原因之一。笔者以大鼠腹膜粘连模型研究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对预防腹膜粘连的作用,结果对照组鼠均有腹膜粘连形成,粘连积分为(3.30±0.82),实验组鼠腹腔内注入尼莫地平后积分降至(2.0±0.76),P<0.05,两次给药后降至(1.63±1.06),并有部分鼠未形成腹膜粘连。钙离子拮抗剂防治腹膜粘连的机理可能与该药具有抗血管收缩、抗缺血作用以及参与炎症调节、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胶原合成等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王春荣  王沙 《医学争鸣》2009,30(3):213-216
目的:观察肠功能恢复汤、透明质酸钠及两药合用预防大鼠腹膜粘连的效果及对粘连组织IL-1β,TGF—β1的影响.方法:选用SD大鼠85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n=5)、模型对照组(n=20)、透明质酸钠组(n=20)、肠功能恢复汤组(n=20)、透明质酸钠与肠功能恢复汤合用组(n=20).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大鼠均按Ellis法制备成腹膜粘连模型,术后第1,3,5日取粘连或损伤处组织;于术后第7日取所有组的粘连或损伤处组织,免疫组化法测定IL-1β及TGF-β1表达水平,进行粘连程度肉眼分级并做病理检查.结果:模型对照组粘连分级明显高于其余各组(P〈0.05).模型对照组的IL-1β,TGF-β1水平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均〈0.001);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透明质酸钠组、肠功能恢复汤组及透明质酸钠与肠功能恢复汤合用组的IL-1β,TGF—β1含量均显著降低(P均〈0.05).结论:透明质酸钠、肠功能恢复汤及透明质酸钠与肠功能恢复汤合用能降低腹膜粘连大鼠粘连组织中IL-1β,TGF—β1的含量,尤以两药合用效果最佳.细胞因子IL-1β,TGF—β1在腹膜粘连中成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皮尔复腹腔灌注预防肠粘连的作用. 方法用80只白兔,采用4种不同方法建立腹腔粘连模型,随机在腹腔内灌注皮尔复液或生理盐水,比较粘连发生率. 结果实验动物粘连形成率皮尔复组7/40,对照组36/40(P<0.04). 结论皮尔复液腹腔灌注可以预防腔粘连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考察鼠李糖乳杆菌(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致脑膜炎的抑制作用。方法以Caco-2细胞为体外模型,采用黏附侵
袭实验研究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侵袭作用及最佳感染时间,并用不同浓度的LGG与Caco-2细胞作用,确定其
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的最佳浓度。进一步通过竞争、排斥和置换实验检测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黏附侵袭的抑制作用。通过
体内实验,研究LGG对乳鼠脑膜炎的作用效果。结果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具有黏附侵袭性,最佳感染时间为3 h。
随着加入LGG 浓度的增加,阪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和侵袭作用被显著抑制。LGG能通过竞争、排斥作用抑制阪
崎克罗诺杆菌对Caco-2细胞的黏附。LGG对阪崎克罗诺杆菌引起的脑膜炎具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且预防效果更显著。结论通
过体内外实验,LGG可以抑制阪崎克罗诺杆菌进入肠屏障,从而减少其穿越血脑屏障的量,最终达到预防和治疗脑膜炎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电针足三里(ST36)对大鼠腹腔粘连组织微血管生成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与胆碱能抗炎通路的关系.方法:将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A组(模型组)、B组(电针足三里)、C组(迷走神经切断组)、D组(迷走神经切断+电针足三里组)、E组(α-银环蛇毒素组)和F组(α-银环蛇毒素+电针足三里组),每组8只.参考Chiang方法制作大鼠腹腔粘连模型.B组、D组、F组给予连续电针双侧足三里穴3d,每次持续1 h;C组和D组大鼠麻醉后,在无菌条件下切断双侧腹腔迷走神经干;E组和F组大鼠术毕即腹腔注射α银环蛇毒素.各组大鼠于术后第10天处死,剪取盲肠粘连组织切片行HE染色,在奥林巴斯显微镜下观察、拍照.每张切片随机测定5个视野,计算视野内微血管数,取均值作为结果.结果:术后第10天,各组大鼠盲肠组织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厚、挛缩,与周围肠管及肠系膜之间均形成了粗细不等的粘连带.显微镜下,各组盲肠粘连组织均可见增生的微血管,和B组相比,其余各组微血管增生程度较重(P<0.01).B组盲肠浆膜层微血管数量(20.38±5.40)明显低于A组(45.43±6.27)(P<0.01);F组与D组盲肠粘连组织微血管数量较B组明显增多(P<0.01),二者与A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电针足三里对腹腔粘连大鼠粘连组织微血管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从而起到干预大鼠腹腔粘连形成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兴奋胆碱能抗炎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对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肠系膜上动脉夹闭-松夹方式复制大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实验动物分4组,即模型对照组(缺血再灌注组)、三七总皂苷200mg/kg和400mg/kg实验组、假手术组.实验组在建立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12h前灌胃给予三七总皂苷预处理.分别采用鲨试验偶氮显色法和酶联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浆LPS和D-乳酸.取肝、脾、肠系膜淋巴结及血液分别作细菌培养.取回肠一段,按Chiu氏分级法进行病理组织学的分类评价.结果模型对照组细菌培养阳性数显著增加,而实验组的明显减少.两种剂量的三七总皂苷均明显降低血浆LPS浓度,400mg/kg的三七总皂苷降低血浆D-乳酸浓度,而200mg/kg剂量则无明显影响.病理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三七总皂苷明显改善缺血再灌注引起小肠的病理性改变.结论三七总皂苷对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有较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