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肌钙蛋白Ⅰ测定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判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目的:探讨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肌钙蛋白Ⅰ(cTnI)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固相层析免疫法测定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和43例正常人的血清cTnI水平。结果:UA组的血清cTnI阳性率(35%)高于SA组(6%),差异显(P<0.05)。UA组中血清cTnI阳性的急性心肌梗死发生率明显高于血清cTnI阴性(P<0.05),但两组的CK,CKMB无显差异。结论:血清  相似文献   

2.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不稳定型心绞痛荣烨之,朱向阳不稳定型心绞痛(UnstableAngina,UA)亦称为梗塞前综合征、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或冠脉中间状态综合征,一般包括初发型心绞痛、恶化型心绞痛、卧位型心绞痛、梗塞后心绞痛和变异型心绞痛。UA是一种严重并具有潜在危险的...  相似文献   

3.
一、对象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0 0 0年 9月至 2 0 0 2年 3月我院住院治疗的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 44例 ,男 2 8例 ,女 16例 ,年龄 60~ 90岁 ,平均 (75± 15 )岁 ,按WHO诊断标准入选 ,并按Braunwald分级标准进行分级。除外 :(1)肾脏和骨骼肌损伤 ;(2 )近 2周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AMI) ;(3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 MB)和肌酸激酶 (CK)升高超过正常参考值 (0~ 2 4U/L和 3 0~ 2 0 0U/L)上限 2倍以上 ;(4)其他心血管疾病。   2 研究方法 :UA患者入院时静脉取血检测 1次肌钙蛋白Ⅰ (cTnI)和肌红…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中同型半胱氨酸 (Hcy)、内皮素 (ET)及纤维蛋白肽A(FPA)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分别测定UAP患者 (37例 )、正常人 (31例 )血中Hcy、ET及FPA值。结果 :UAP患者Hcy、ET及FPA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 [(12 .4 9± 5 .4 7)∶(4 .38± 1.14 ) μmol/L]、[(12 9.37± 2 6 .6 2 )∶(6 5 .0 6±13.76 )ng/L]及 [(8.87± 2 .11)∶(3.4 5± 0 .6 0 ) μg/L],均 P <0 .0 5 ,Hcy与ET呈正相关 (r =0 .4 5 ,P <0 .0 5 )。结论 :Hcy、ET及FPA的改变可能参与了UAP的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护理措施及其对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10月-2011年3月收治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精心护理.结果 经过我院精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85.0%,护理组为9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理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进行积极的药物治疗的同时,实施精心临床护理,对患者预后、生活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有很大帮助,增加了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血清高敏肌钙蛋白T(hs-TnT)水平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冠状动脉循环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12月入我院治疗的UAP患者42例作为UAP组,同期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6例作为SAP组,同期在本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3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别测定3组研究对象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与外周血清中肌钙蛋白(TnT)和hs-TnT水平。结果 UAP组和SAP组患者冠状静脉窦、冠状动脉及外周静脉血清中TnT和hs-TnT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UAP患者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高于冠状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AP患者外周静脉、冠状动脉和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水平明显升高,以冠状静脉窦血清hs-TnT升高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复习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病理生理学进展,阐述经皮冠状动脉腔内形成术(PTCA)对UAP的疗效及安全性,提出UAP的PTCA,强化药疗,搭桥手术以及其他辅助疗法的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9.
我科于1993年1月至1995年2月,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治疗43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结果显示,溶栓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率也较对照组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43例UAP患者的诊断符合ISFC/WHO关于缺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外周循环及心脏局部内皮祖细胞(EPCs)数量及功能的改变。方法27例UA患者均经冠状动脉造影(CAG)证实有明显冠状动脉狭窄,20例对照组患者经临床检查和CAG排除冠心病。密度梯度离心法从外周循环及冠状窦获取单个核细胞,将其接种在人纤维连接蛋白包被培养板,培养14 d后贴壁细胞进行细胞化学分析。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FITC-UEA-I和DiI-acLDL双染色阳性细胞为正在分化的EPCs。采用二苯基四氮唑嗅盐比色法、改良的Boyden小室和黏附能力测定实验观察EPCs的增殖能力、迁移能力和黏附能力。结果①与对照组比较,UA患者外周循环及心脏局部EPCs数量均明显减少,EPCs的黏附、迁移及增殖能力也显著受损(P<0.01)。②UA患者冠状窦EPCs的数量增加,黏附和增殖能力较外周循环有所下降(P<0.05),迁移能力无明显差别。结论UA患者心脏局部EPCs的数量下降和功能降低,提示冠状动脉内皮损伤后修复能力低下,可能与病情加重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性心绞痛(UA)患者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比较不稳定性心绞痛组(UA组,n=50)、稳定性心绞痛组(SA组,n=30)和对照组(n=30)心绞痛发作24小时内及治疗2周后血清HGF水平,其中UA组又根据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时冠脉对硝酸甘油的反应分为有固定狭窄患者与无固定狭窄患者两部分.结果:UA组入院24小时内血清HGF水平比对照组和SA组均高[(1 674.54±1 450.03)pg/ml对(648.90±115.20)pg/ml和(728.53±288.14)pg/ml],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而且血清HGF水平与UA分型有关,UA组无固定狭窄患者血清HGF水平显著低于有固定狭窄患者[(848.44±146.49)对pg/ml(1 855.88±1 544.07)pg/m1,P<0.01].UA组发病2周后血清HGF水平由(1 674.54±1 450.03)pg/ml下降至(880.71±201.75)pg/ml(P<0.01);其中UA组在3个月内发生冠脉事件的5例患者2周后的血清HGF水平平均为(1 546.80±932.12)pg/ml,明显高于UA组患者的平均水平(880.71±201.75)pg/ml(P<0.01).SA组经治疗后血清HGF水平变化不大(P>0.05).结论:UA患者血清HGF动态升高;UA预后不良者血清HGF持续升高,血清HGF水平有可能成为临床上UA与SA鉴别以及对心绞痛危险分层的一个新的血清学指标.  相似文献   

12.
东菱精纯克栓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菱精纯克栓酶 (Batroxobin ,DF 52 1)是一种新型强力单成分溶栓剂 ,近年来国内开始用于治疗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1,2 ] 。而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UA)尚少有报道。我们于 1995年开始将DF 52 1试用于治疗UA ,对其疗效及安全性进行评价。资料和方法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 1979年WHO冠心病UA诊断标准 ,均无溶栓禁忌证。入选患者 90例经住院确诊后随机单盲分为 3组 ,详见表 1。 3组性别、年龄、病程、梗塞史及分型均无显著差异 (P均>0 .0 5) ,具有可比性。表 1 临床一般资料A组B组C组例数 30 2 832男 :女 (…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药物洗脱支架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138例UAP患者经标准药物治疗3~7d后日常活动仍有心绞痛发作或运动试验阳性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对病变血管狭窄〉70%且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适应证的病变处行PCI并植入药物洗脱支架,共治疗病变血管202支,植入支架243个。结果支架植入成功率100%,术中和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1例于术后3h发生支架内血栓形成。138例患者随访6~24个月,1例死于出血性脑卒中,2例猝死,8例进行了靶血管血运重建。7~18个月共复查冠状动脉造影37例,支架内在狭窄5例。135例患者心绞痛症状完全消失或明显减轻,三例患者症状改善不明显。结论药物洗脱支架治疗UAP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奥扎格雷钠与阿斯匹林合用对不稳定型心绞痛 (UAP)患者血液流变学影响。方法 随机将收治的 4 2例UAP患者分为对照组 2 1例和治疗组 2 1例 ,对照组给予口服阿斯匹林片等常规治疗 ;治疗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 ,每天用奥扎格雷钠 16 0mg溶于 5 0 0ml生理盐水中静滴 ,连用 2周 ,监测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参数、心电图和心绞痛症状等。结果 治疗组在心绞痛缓解和消失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 (P均 <0 0 1)。治疗组治疗后纤维蛋白原含量、血细胞比容、血小板聚集率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 <0 0 1~ 0 0 5 ) ,全血比黏度较治疗前有所降低 ,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对照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 (P<0 0 5 ) ,其余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两组用药过程中均无出血并发症。结论 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奥扎格雷钠能显著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等血液流变学参数 ,更有效治疗UAP。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的水平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检测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组)和36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T细胞比例.结果 观察组的CD+4CD+25T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为(7.18±2.37)%显著低于对照组的(8.81 ±1.50)%(P<0.05);观察组的CD+4CD+25Foxp3+T细胞与CD+4T细胞比例为(1.43±0.55)%也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5 ±0.58)%(P<0.05).结论 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比例降低可能打破了外周免疫耐受,参与了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的蛋白质组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进行健康人和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血浆的双向电泳图谱检测,寻找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探索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的蛋白质组学特点。方法采用双向凝胶电泳和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对6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患者、9例心绞痛气虚血瘀证患者和12例健康人血浆进行比较蛋白质组学研究,寻找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血浆差异蛋白。结果初步发现α1-酸性糖蛋白、结合珠蛋白α1链、α1-抗胰蛋白酶、结合珠蛋白β链、结合珠蛋白α2链在冠心病不稳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水平升高,载脂蛋白AⅣ、载脂蛋白AⅠ、甲状腺转运蛋白在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痰瘀互阻证和气虚血瘀证患者中水平降低。结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可能属于一种炎症反应,并且与脂代谢紊乱有关。发现的差异蛋白可能为研究或发现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作用的新靶标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7.
不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特点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8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该病多见于老年男性(占86.6%)。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吸烟、饮酒史、冠心病家族史和高血压(或)脑血管病家族史均是其危险因素,分别占63.4%、36.6%、22.0%、82.9%、34.1%、34.1%和70.7%。冠状动脉造影病变部位最多见于前降支(占84.1%)。其次为右冠脉(占48.8%),左旋支(占32.9%),左冠脉主干(占6.1%),其中Ⅲ—Ⅴ级病变占76.6%,77.3%为偏心性狭窄。初发劳力型心绞痛85.7%为单支病变,自发型心绞痛50%为Ⅰ-Ⅱ级病变,且有4例冠脉造影结果大致正常,96.3%的恶化劳力型心绞痛,84.6%的梗塞后心绞痛为多支病变。9例有室壁瘤形成,既往均有心肌梗塞病史。  相似文献   

18.
Objectives To study the effects of XUEZHIKANG on lipid modulating and the level of oxidized low density lipoprotein(OX -LDL),C-reactive protein(CRP), fibrinogen(FIB) in serum.Methods XUEZHIKANG was given to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and hyperlipidemia at a dose of 0. 6 gram bid for 2 months and with half-dose for another 2 months. Vitamin E was given to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with normal lipid at the dose of 0. 1 gram bid for 4 months respectively.Then compared the level of lipid and OX - LDfL, CRP,FIB in serum at beginning, first- month and second-month. Results XUEZHIKANG can reduce the serum level of total cholesterol, low density lipoprotein in 1 month, and gained better effect in 2 months. It can also reduce triglyceride and increase high density lipoprotein in 2 months. Compared with vitamin EXUEZHIKANG can reduce the level of OX- LDL,CRP, FIB significantly after treatment for 2 months.Conclusions XUEZHIKANG has significant effect in lipid modulating , and it can also inhibit the development of inflammation in coronary plaque.  相似文献   

19.
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血栓素B2(TXB2)、6-酮-前列环素F1α(6-Keto-PGF1α)含量变化及通心络胶囊对其影响.方法将4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基础治疗)和治疗组(基础治疗加通心络胶囊治疗).分别用酶联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放射免疫法检测治疗前后血浆PAI-1、TXB2、6-Keto-PGF1α含量,并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心电图变化来评价通心络胶囊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病人临床症状、心电图变化得到改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00%、86.67%,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血浆PAI-1、TXB2含量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通心络胶囊能有效地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血栓前状态,提高其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